有無奈亦有收穫,海外學子網課求學的利弊何在?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話網課:有無奈 亦有收穫

2020年,「網課」成了海外學子留學生涯裡最主要的授課方式之一,而且可以預見的是,至少在未來幾個月的時間內,網課仍將在學子的求學路上扮演重要角色。萬千海外學子陸續開始了自己的「網課生涯」。而不同專業,對網課的適應度也不盡相同。那麼,在線教學的效果究竟如何?讓我們來聽聽學子怎麼說。

專業不同,效果相異

曉君(化名)就讀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網上授課開始後,對於她所學的地球與行星科學專業影響較大——野外考察課程取消、顯微鏡實驗課暫停,可以繼續授課的課程基本以理論為多。

按照課程要求,曉君還需要學習與編程有關的內容,以前是在實驗室學習,老師示範並指導,學生相對比較輕鬆。現在回到家中對著屏幕,自己根據文字資料學習,經常會做到一半卡住,難以進行下去,學習難度隨之加大。

安妮(化名)與曉君有著相同的苦惱。她就讀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的食品科學和環境政策管理專業,如今實驗室對學生關閉,自己只能在家遠程看教授做實驗。教授在實驗室裡按照課程進度做實驗,並錄製成視頻上傳以供學生學習。學生在遠程學習後根據要求在網上完成並提交相關測驗。

但不可否認的是,實驗課「在線上」的效果的確大打折扣。「疫情發生前的最後一節實驗課,我們做好了培養皿,計劃下節課繼續做。但沒想到春假結束,實驗課卻開不了了,也不知道那些培養皿怎麼樣了。」安妮說。

偏重於理論研究的學科,對於網課的適應效果相對較好。徐偉涵在韓國延世大學心理學專業就讀,在她看來,線上授課反而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效率。由於剛到韓國1年,徐偉涵系統學習韓語的時間較短,用韓語理解專業課中的一些專有詞彙存在困難。線上授課中提供的錄製課程可以回放,這使得她能夠反覆學習、隨時複習,直到充分掌握課程內容為止。

兩種方式,評價不一

網上授課,視頻講解方式大致可分為錄播與直播兩種,面對不同的授課方式,留學生們的評價也不盡相同。

對徐偉涵來說,課程錄播對學生們來說很方便,限制較小,一般不會有卡頓問題,學生也可以更好地安排學習時間。「老師提前錄製好課程,我們只需要在規定時間內觀看,之後遞交作業就行。」徐偉涵認為,「慢熱型」學生或許更喜歡錄播這種方式,因為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觀看內容和觀看次數。

然而,這種單向輸出的授課方式的確有著互動性不強的短板。曉君認為,不少學生上錄播課時只是「機械」地聽,形式較為枯燥,大家上課的積極性並不高,容易走神,打盹。

而對於課堂直播,學子們同樣有著不同看法。硬體問題造成的卡頓、同時在線使用者過多造成的網頁故障……課堂流暢性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意願,甚至使情緒變得焦躁。原本面對面溝通幾分鐘就能解答的疑惑,現在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查找文檔資料,進行自我消化,有時還需要社交軟體的輔助,極大增加了溝通的時間成本。

安妮介紹說,他們所使用的網課軟體中設置了討論區,學生若有問題可隨時在討論區中提出,老師看到後會在授課中及時解答,因此雖是網課,但師生間的互動並未減少太多。甚至,她覺得通過網課,自己與老師的聯繫變得更密切了。「之前教授很少給我們發郵件,然而最近教授發郵件的頻次明顯提高了。教授會很細心地提醒我們與課程相關的信息,學生若有問題也可以隨時發電子郵件與教授溝通,很快就會得到回覆。網課拉進了我們與教授之間的距離。」安妮說。

在家上課,有利有弊

於學習場所而言,課堂轉至家中利弊幾何?

安妮所在的明大雙城分校有兩個校區,一個距離明尼阿波利斯市僅幾分鐘之遙,另一個則地處聖保羅市。疫情之前,安妮在前往學校上課的路上花費了大量時間,如今居家學習,她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也有條件充實自己的課餘生活。

而在徐偉涵看來,面對疫情形式依舊嚴峻的現狀,在家上課既不用擔心外出被感染,也能靜下心來多學些專業知識,網課雖是無奈之舉,但如果認真對待也能有不少收穫。

曉君則認為網課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學生自我調配、安排學習計劃的空間大了,束縛減少、更加自由了;另一方面,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受到了更加嚴峻的考驗:能否長久、高質量地執行學習計劃被打上了一個問號。網課其實在檢驗著學生的自律程度,對我們來說,明確這段時間內的學習目標,循序漸進地完成學習計劃,放平心態,便能夠較為從容地面對留學生涯中這些不以我們意志為轉移的變化。」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近日各地紛紛復學,對網課斥責聲頗多,作《網課說》,以正其名
    府學亦難開館,有聰慧者曰,「止課非止學也」。聽聞此,師者拍手叫好,為父母者頷首稱讚。唯生者,嘆命將絕矣。有馬氏,思忖高遠,創釘釘,生者怨之,皆以低分評之。然力難轉矣,生者亦復取已蒙灰之書本,握筆生疏,玩心時侵腦矣!
  • 揭秘曲師大學子的網課基地
    揭秘曲師大學子的網課基地 暖春已至 萬物復甦 正是柳綠花紅時節 伏案書那雲捲雲舒 春風終將吹散烏雲 放輕你的腳步 穿越病毒的屏障 曲園學子的書桌前
  • 滯留國內的留學生:有苦有樂也有收穫
    他們的聲音值得傾聽——   滯留國內的留學生:有苦有樂也有收穫  ■本報見習記者 侍佳妮 本報記者 李蕾  下午起床,開啟一整天緊張忙碌的學習,深夜才能入睡,這是當下不少留學生的生活節奏。每逢網課之後的討論時間,邢玉峰都覺得比獨自學習心情稍好一些,至少能開口與同學說話了。  面對與校園生活的脫節,網課留學生群體也在積極尋找各種解決之道。有留學生開辦公共自習室,僅收取略高於成本的費用,吸引類似情況的留學生組團自習;還有留學生在社交平臺發帖徵集室友,希望找到幾位上網課的留學生一起合租房子,互相陪伴和幫助。
  • 海外學子理性抗疫
    「錯峰運動」實屬無奈,卻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讓他無奈的還有德國人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看法。「我們是4個人合租一套公寓,除我之外都是德國人。他們確實沒太把疫情放在心上,天天往外跑。」劉楊苦笑說。「今晚還要辦派對,我也攔不住。」
  • 幼兒園開網課,真的有必要嗎?
    同事是老師,要上網課,兩個小的要看網課,一家人都好忙的。同事說我簡直快崩潰了,幼兒園為啥也得上網課呢?沒學習任務,孩子又 那麼小,有必要抓得這麼緊嗎?作為教育上的人,我也同樣非常的疑惑,幼兒園的小朋友,為什麼也要湊這個網課的熱鬧呢?
  • 致敬好人|紮根山區25年,為學子點亮求學路
    致敬好人|紮根山區25年,為學子點亮求學路 2020-07-04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體網課竟有網紅主播?
    北體網課竟有網紅主播? 作為北體大的優秀學子 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學習的腳步 線上博弈
  • 疫情期間網課越來越多,你知道網課與線下教學的不同點有哪些嗎?
    二者之間有極大的差異,我們接下來就一起看看吧!、空間的局限,只要有網絡的地方,都可以進行線上教學,假如你臨時有事不在家,在路上、在車上等,拿起手機就可以參與學習,是不是很方便?並且現在網課直播是有互動的,假如有什麼沒聽懂的,大家可以在互動區向老師留言,老師也會及時解答,有的網課教師還會有助教,助教也會在評論區幫忙回答。當然,也有一些不能被學校的課程所滿足,就選擇網上的競賽課程,提升課程,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自己。
  • 留學海外 自我規劃很重要
    留學期間的收穫不只是學識,同時也在不斷開闊眼界,提升綜合素養。凡事預則立。對於海外學子來說,該如何做好規劃,迎接留學期間的機遇與挑戰呢?
  • 體溫無故偏高,蘇州一高三學子被屢次要求回家,有醫院證明也沒用
    隨著各省份開學時間的陸續公布,有不少學子都帶著激動地心情重新踏上了求學之旅,學校方面也積極制定各種政策,儘可能全方位保障學生開學以後的生活安全和質量,比如體溫每天一測和錯峰吃飯等。從性質上而言,這些都是有利於防控疫情的舉動,只是一旦矯枉過正,也會出現令人寒心的場面。
  • 一鍵開啟離家求學簡易模式
    在遠離家鄉的大學求學,除了進入一個全新環境的新鮮感外,令人感到焦灼不安的陌生感也隨之而來。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與過去交好的朋友分別,遇到各種心酸無奈都無法回到屬於自己的港灣……個中的無奈,實在很難一一與外人言說。 為了減少身在他鄉的茫然與不適應,提前為自己未來的旅程做好準備,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 夏加兒國際學子作品亮相第二屆深圳海外學子線上藝術展
    2020年9月10日,《未來之光|第二屆深圳海外學生藝術視覺在線作品展》在深圳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公眾號上線,本次展覽由深圳畫院指導,深圳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和夏加兒國際共同主辦,秉承著「存不同,求共識,共交流」的宗旨,向大家集中展示留學海外的中國學子多方面的藝術文化修養與夏加兒學子的豐碩成果。
  • 奧利給,我的青山學子們
    其他年級的學子們,因受疫情影響而無法返校,但卻絲毫沒有限制他們的自我要求和發展,不論是參加《最強大腦》成為全校偶像、收穫「同心同創·共抗疫情」主題全國美術作品評選活動多個獎項,還是製作創意十足表情包豐富網課生活,和為畢業班學子減壓助力,青山學子們豐富多彩的課業生活
  • 第五屆海都漳州愛心助學圓滿收官 29名貧困學子收穫愛心
    每一天,我們都行走在奔赴貧困學子家中的路上,無論多遠;每一天,我們都在傾聽學子們各自艱難求學的故事,我們下定決心,絕不能辜負一個個沉重而又迫切的大學夢。  這23天,淚水和感動相伴。隨著愛心助學報導的連續見報,每天都有許多陌生人打來熱線要助學——我們的愛心帳戶累計收到了26998.7元愛心款,還有10多名學子受到各地愛心人士一對一幫扶,其中11人得到了4年學費捐助!
  • 校友故事 | 清華MBA學子潘林:求學水木,踏外交新徵程
    我因為有個喜歡畫畫的小愛好,毛遂自薦加入了撰寫小組,希望能用小畫裝點這封信。2019級MBA當時共有四百餘位同學,所在行業覆蓋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等前沿領域以及能源、房地產等傳統產業。其中有40%的同學已經對所在行業積累了逾十年的觀察與思考,有17%的同學曾長期在國外工作或學習,有7%的同學正在自主創業之路上奮鬥。
  • 清華畢業、赴海外求學的「70後」,空降西南邊陲超4年後擬履新職
    公開資料顯示,劉佳晨本科和碩士都在清華大學就讀,之後前往美國求學。2003年回國後,先後在大連市信息產業局、大連團市委、大連市中山區政府、共青團中央等單位工作。2016年4月,他空降雲南。清華畢業 後出國求學劉佳晨,男,漢族,1972年3月生,今年48歲,博士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2003年2月(31歲)參加工作。
  • 青春激揚中文夢,海外學子展風採!線上夏令營讓他們收穫不一樣的精彩
    對於熱愛中文和中國文化的海外學子來說,每年暑期都是提高中文、來華實踐的好時機,而各具特色的夏令營,為全球各地的優秀學子來到中國學習中文、體驗中國文化、拓展國際視野提供了機會。今年因疫情原因,不少國家和地區的夏令營延伸到線上舉辦,學子們雖然不能親自來到中國,但精彩的線上活動也讓大家收穫頗豐。
  • 留日學子學習習近平主席2020年新年賀詞
    冉博文(日本工業大學建築專業本科生):  2019年偉大祖國過得很充實,有收穫,有阻礙,有快樂,有壓力。正如習主席新年賀詞裡說的那樣,新時代奮鬥者的心血和汗水,彰顯了不同凡響的中國風採、中國力量。2020年,我充滿期待和自信,更加美好的生活在等著我們。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屬於中國的美好未來!
  • 留學海外 自我規劃很重要_青網教育頻道_中國青年網
    留學期間的收穫不只是學識,同時也在不斷開闊眼界,提升綜合素養。凡事預則立。對於海外學子來說,該如何做好規劃,迎接留學期間的機遇與挑戰呢?  制定學習目標  制定好留學期間的學業計劃和想要達成的目標,是許多學生開啟留學生涯時邁出的第一步,提早做好規劃不僅能讓留學生活有序充實,也能理清自己的想法,對知識儲備的認識更清晰。
  • 疫情之下,海外學子們的鍋碗櫃瓢盆交響曲
    疫情之下,「吃好飯」成了當務之急,護好舌尖「花式」抗疫的同時,海外學子也在「抱團取暖」。餐館停業 學子自食其力「如今居家上網課,時間自由充裕。疫情期間基本是我自己做飯,飲食習慣也更健康規律了。」盧鑫目前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讀研,所修專業是建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