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速創上市以來新低,雲米科技何時能夠走出小米的舒適圈?

2020-12-18 驅動中國

5月26日,雲米科技公布了其2020年第一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期內,本季度營收7.655億元,同比增長13.2%。

儘管在疫情影響下,雲米第一季度維持了營收增長,但13.2%的同比增速仍創下上市以來新低,此前雲米的季度營收增速從未低於60%。

在今年疫情期間家電整體市場行情並不樂觀的環境下,雲米科技依舊能維持業績增長,可以使,雲米科技這支"家庭物聯網第一股"的表現

值得肯定。

但股價並沒有因財務數據的表現而下跌,截至文章發稿,股價微漲0.37%,報5.47美元,雲米科技市值3.82億。

未來,雲米科技在5G賦能之下將會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只不過智能家居這一賽道的競爭激烈度也是有增無減,未來雲米科技能否保持目前的強勁發展勢頭呢?美股研究社通過其Q1財報來進行簡要分析。

Q1營收高於市場預期 家庭用戶數同比增長85%

根據Q1財報顯示,5月26日美股盤前,雲米科技(VIOT.US,以下簡稱「雲米」)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本季度營收7.655億元,同比增長13.2%,高於彭博一致預期(7.175億元),也高於公司此前提供的業績指引。這主要是由於疫情影響了供應鏈、物流、銷售渠道及消費者情緒和購買行為,但是目前雲米家電與供應商、客戶已經逐步恢復正常運營。

具體來看,雲米將營收劃分為物聯網智能家居產品(包括智能淨水系統、智能廚房用品與其他智能產品)、消費品與增值業務三類。一季度,雲米物聯網智能家居產品收入5.427億元,同比增長8%,消費品收入6500萬元,同比增長35%,增值業務收入1.578億元,同比增長25.6%。從財務數據來看,三項業務均表現出了不錯的同比增幅。

此外,截至一季度末,雲米家庭用戶數達到370萬,同比增長85%;至少擁有兩件產品的家庭用戶佔比為18.4%,同比2019年第一季度提升3.2個百分點,環比略微提升0.5個百分點;線下體驗店數量為1500家,環比、同比均有一定下滑。

從利潤方面來看,本季度淨利潤1780萬元,同比下滑56.9%。中金公司表示,受新冠疫情的負面影響,將雲米2020年Non-GAAP(非美國會計通用準則)淨利潤預測下調59%至2.21億元。該預測值較雲米2019年Non-GAAP淨利潤下滑34%。主要是由於疫情的影響以及公司業務和產品組合的持續變化。

談及疫情對雲米的影響,雲米CFO蔣順在財報中表示,雲米營收實現兩位數增長,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多元化的業務、產品和渠道組合,以及雲米在銷售渠道和終端消費者中不斷增強的品牌意識,雲米實施了一系列的成本控制措施,以抵消新冠肺炎的不利影響。

雲米CEO陳小平也在財報中提到,自第二季度開始,雲米業務及供應鏈運作大致恢復正常,我們看到了產業全面復甦的跡象,並加快了今年增長戰略的執行。

同時,財報對二季度的的業績做出了相應展望。雲米預計,第二季度營收介於12.5億元至12.8億元之間,同比增長約7.7%至10.3%。

彭博數據顯示,雲米目前有5個「買入」評級,沒有「持有」或「賣出」評級,12個月平均目標價為8.95美元。

綜上來看,在疫情影響下,雲米科技還能保持營收超預期,在業務方面也都取得了一定增長,但是結合財報和目前的大環境行情來看,雲米麵臨的挑戰也不在少數。

淨利潤同比下滑56.9% 雲米科技面臨重重挑戰

對於雲米科技來說,能夠在疫情期間保持增長很不容易,但是也不可忽視雲米科技淨利潤同比下滑的事實,未來,雲米科技還是得直面挑戰。

1、淨利潤下滑嚴重與雲米科技實施"去小米化"戰略有關

作為小米的生態鏈公司,小米是雲米科技的戰略合作夥伴,也是其最重要的客戶。2017、2018及2019財年中,該公司通過向小米銷售產品獲得7.395億元、13.119億元和21.122億元的淨營收,分別佔同期總淨營收的84.7%、51.2%和45.4%。

儘管基於雲米和小米的戰略合作關係,雲米能夠接觸到小米的生態系統用戶、市場和數據資源以及相關支持。但是兩家捆綁如此之深,未來小米一旦在市場上失意,雲米科技難免會受到影響。

目前,雲米科技也在逐步減輕自身對小米依賴,一方面是逐步發力高端自有品牌,另一方面是大力建設自有線下渠道。雲米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雲米的實體門店數量達到約1700家,而2018年和2017年這個數字則分別是1500家和400家。

雲米通過加速品牌和渠道建設藉助5G升級其品牌定位的同時,也在逐步擺脫對小米渠道的依賴。從財報上面看,雲米的獨立,與之相應的也是雲米居高不下的銷售與推廣費用支出,這主要與雲米科技的物流,廣告,市場營銷和品牌推廣費用增加有關。但事實上,想要減少對小米的依賴也並不會是那麼簡單。

2、家電市場幾近飽 行業激烈日益競爭

儘管雲米Q1財報營收超預期,但需要面對的殘酷現實是,我國家電市場目前相對飽和。據經濟日報相關資料顯示,家電經過過去十年的高速增長,2018年家電市場規模達到8104億元的高潮。如此龐大的市場基數和幾近飽和的居民保有量,也決定了今後規模上的突破已經十分困難。而且由於疫情影響,國民對於家具產品升級換代的需求也會大大減少。

儘管雲米科技一路在智能家電市場上高歌猛進。但傳統家電巨頭們也不會坐以待斃,雲米科技短期內的快速發展,讓家電巨頭們感受到了相應的威脅,紛紛向智能化轉型。

就拿美的來說,近年來,美的也在向科技型公司轉型,持續布局智能家居領域。除此之外,京東蘇寧國美等也不遺餘力的搶奪市場。

傳統家電品牌依舊擁有其自身優勢,品牌早已深入人心,並且正在向智能家居轉型,這對雲米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然而,除了老牌的家電巨頭,對於未來5G物聯網這塊巨大的蛋糕,科技巨頭華為也不願放過。

據2019年華為業績報告顯示,華為HiLink生態已經匯集260+品牌、500多款產品,吸引用戶3000萬+,連接IoT設備超過了1.4億,跟小米的差距正在縮小。科技巨頭華為入局智能家居領域,與小米生態鏈的雲米科技必定會有一場較量。

當然,未來5G+AI的物聯網趨勢已經逐漸清晰,雲米科技也在不斷進行技術提升,在5G的風口之下,雲米科技的未來還是值得看好的。

發布5G IoT戰略 雲米科技在智能家居賽道上加速布局

隨著5G、IoT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日益成熟,全屋智能場景化應用將成為家電行業增長的新驅動力。據市場調查機構中怡康預測,到2020年,生活電器、廚房電器的智能化率將分別達到28%和25%,智能家電未來5年將累計帶來1.5萬億元的市場需求。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報告也顯示,預計未來三年內,智能家居市場將保持21.4%的年複合增長率,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5819.3億元,同比增長20.8%。可以說,智能家居是家電紅海市場中的一片藍海,這也為雲米科技提供了更多的上升空間。

事實上,雲米科技在智能家居方面還擁有相應優勢的,而且,雲米科技也在家庭智能化的賽道上迅速布局。近日,在雲米科技的新品發布會上,雲米科技創始人陳小平發布了多款基於5G+IoT的智能家居設備,其中包括搭載75英寸8K超高清全面屏的「互動智慧屏」等多款高端定位產品。

陳小平在發布會上還表示,雲米5G IoT將實現全屋場景5G網絡高速覆蓋,通過5G大連接特性,能夠支持超過 256個IoT設備的接入。在交互方式上,用戶可以通過語音、觸屏手勢、人臉自動控制圖像等方式與機器進行交互。通過將計算、存儲放歸雲端,5G IoT將會推動雲遊戲、雲APP等應用的普及落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全屋解決方案給雲米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許多家庭會同時安裝數十甚至上百個智能家居設備,這些設備可能通過WiFi、藍牙、ZigBee等多種協議互相連接。而傳統的WiFi路由器、網關,很可能無法承載如此之多的設備同時在線。

此時,這就需要雲米科技不斷提高技術實力,打造一個高性能的"智能家居設備中樞",如何讓全屋的智能家居系統實現大帶寬、低時延、高穩定性的互通互聯,是雲米眼下必須解決的一大難題。

當然,未來5G賦予了智能家居更多的可能,5G物聯網更是一大趨勢。據《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家電市場整體零售額規模為1204億,同比下降35.8%。而高端家電、細分功能小家電卻穩步增長,銷量攀升。儘管疫情影響了整體需求,但是用戶有分層,雲米科技目前已經逐步發力高端家電市場,預計下一季度將會反映在財報數據上。

綜合來看,雲米科技Q1依然保持穩健增長,但同時也存在相應的隱患。當然,未來在5G技術的驅動下,雲米受益於智能家居大趨勢肯定是值得期待的,而且雲米科技在賽道上的廣泛布局也會在未來受益匪淺。

本文來源:美股研究社(meigushe)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導美國科技股和中概股,對美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Q3淨利同比下滑超30%,脫離小米的「雲米們」還能長大嗎?
    在小米生態鏈條下,本周迎來了第二家發財報的公司。 美東時間11月25日盤前,雲米發布了2020財年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財報發布後,雲米的股價下跌8.76%。因用戶增速放緩,淨利的同比下滑,引起資本市場對於雲米發展潛力的擔憂。
  • 焦點分析 | 抱緊小米、激進擴張,雲米還能狂奔多久?
    36氪查詢發現,除淨水器外,小米商城目前在售的冰箱、燃氣灶、煙灶套裝(抽油煙機+燃氣灶)均為小米與雲米合作產品,甚至在雲米沒有明顯優勢的掃地機器人品類,2019年8月推出的米家掃拖一體機器人也來自雲米,而非此前米家掃地機器人的供應商石頭科技。
  • 焦點分析|抱緊小米、激進擴張,雲米還能狂奔多久?
    36氪查詢發現,除淨水器外,小米商城目前在售的冰箱、燃氣灶、煙灶套裝(抽油煙機+燃氣灶)均為小米與雲米合作產品,甚至在雲米沒有明顯優勢的掃地機器人品類,2019年8月推出的米家掃拖一體機器人也來自雲米,而非此前米家掃地機器人的供應商石頭科技。
  • 雲米「去小米化」引發併發症?
    今年618,雲米科技銷售總額創歷史新高,包括21Face大屏冰箱、洗烘一體機以及網際網路空調等多款爆品勇奪各大電商平臺TOP10;今年雙11,雲米全渠道累計銷售額創下歷史新高,多款爆品成為各大電商平臺銷售榜單前位。
  • 雲米科技Q1淨利腰斬、去小米化成效不佳,入局電視領域或非明智之舉
    近日,網際網路家電企業雲米科技推出首臺客廳智慧大屏,正式入局電視行業。然而,近年來,電視行業一直處於低迷態勢,業內對雲米這一舉動並不看好。雲米科技是小米生態鏈企業,此前,雲米公布的一季度財報顯示,其淨利同比下滑56.9%。除疫情因素影響之外,這與其實行「去小米化」的戰略有關。
  • 背靠小米,第二千元股石頭科技去「米」化有多難
    《2020年中國家電行業半年度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國內市場零售額累計3365.2億元,同比下降18.4%,但包括掃地機器人在內的吸塵器品類家電零售額同比增長14.7%,零售量同比增長15.7%,增速領跑於其他家電。今年三四季度,國內掃地機器人的銷量繼續攀升。
  • 不靠研發靠營銷,雲米科技沒「科技」?
    日前,小米生態鏈企業雲米科技(NASDAQ:VIOT,也稱雲米)公告稱,其CFO蔣順因個人原因辭去財務長一職,立即生效。雲米方面表示,已開始尋找蔣順的接替者。利潤大幅下滑截至目前,雲米尚未確定新的CFO人選。
  • 「啃米族」雲米的撲朔自立路
    喜憂參半新財報疫情的影響讓雲米交出了一份喜憂參半的新財報。近日,雲米公布了其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淨營收為人民幣7.655億元,而上年同期為6.762億元,同比增長13.2%。一季度雲米實現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780萬元,而上年同期為4130萬元,同比暴跌56.9%;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之下,實現淨利潤為人民幣3140萬元,而上年同期為5310萬元。同比下跌40.87%。但是,造成雲米這一季度淨利潤大幅度縮水的原因,並不只是疫情的影響,同樣關鍵的因素還有雲米一直想實現的「去小米化」。
  • 雷軍不僅有小米!一年送8家公司上市,化身精英收割機
    同時,石頭科技和九號機器人這兩家小米生態鏈公司也先後在科創板上市。此外,荔枝、聲網、藍城兄弟、小鵬汽車等多家上市企業背後,也都出現了雷軍的身影。 八家是什麼概念呢? 一般在天使投資界,投中一個IPO就是成功投資人,可以吹5年;投中兩個算大牛,可以吹10年;投中三個IPO就晉升大神,可以吹一輩子了。
  • 菲律賓2019年經濟增速創八年新低
    2020.01.23 19:41【菲律賓2019年經濟增速創八年新低】律賓官方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菲律賓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9%,為2011年以來最低增速。2019年第四季度經濟已有所好轉,同比增長6.4%。(新華社)
  • 擬在港上市的新紐科技:營收增速放緩,研發佔比降至個位數
    在過去的一周,港交所新增了5家過會企業,分別是達豐設備、新紐科技、CHINA GAS(唐鋼氣體)、中邦園林與稻草熊影業。其中,新紐科技受到的關注頗多,且質疑聲不斷。有不少投資人表示,新紐科技是個典型的傳統軟體公司,缺乏SaaS基因,與已經在港上市的明源雲(HK:00909)並不具備可比性。
  • 石頭科技「獨立」難題:小米減單致收入縮水16%,廣告推廣費用大漲185%
    今年上半年,石頭科技收入下滑16.42%,主要受米家掃地機器人訂單減少的影響。公司自有品牌銷售佔比由57.00%增至86.25%,與小米的關聯交易金額佔比也降至歷史新低。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的石頭科技似乎並不能完全獨立。
  • Q3利潤大跌50%以上 雲米到底行不行?
    [釘科技述評]雲米有兩個標籤,一是小米生態鏈企業,而是全屋智能家電。有標籤是好事,但有時候也會成為負擔。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雲米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品牌傳播方面有利好的一面。然而,因為是小米生態鏈企業,外界對雲米的印象很多時候停留在低價上,對其技術能力有懷疑。
  • 「B站」走出舒適圈
    尚未跑通的商業模式面前,B站從上市當天起,便負重前行。商業化探索一直以來,B站營收主要來自於遊戲、直播和增值、廣告、電商及其他業務,但以上市為分界點,各業務營收佔比發生著明顯的變化。事實上,上市一年半以來,B站正在逐漸豐富其既有形象,PUGV之外,大批專業原創內容開始湧入。
  • 雲米科技(VIOT.US)2019年報:小米(01810)成第二大股東,順為、紅杉...
    (表中的計算基於已發行的209,294,732股普通股,其中包含98,444,732股A類股,110,850,000股B類股)截至2020年3月31日,雲米科技創始人、CEO陳小平持有公司36.4%的股份,包含4,701,904股A類股和71,686,364股B類股,投票權為59.8%,為雲米第一大股東與實際控制人。
  • 美國1月CPI同比升1.6% 創2017年6月以來新低
    摘要 【數據】東方財富網13日訊,美國1月CPI同比增長1.6%,預期增長1.5%,前值增長1.9%。美國1月CPI環比增長0%,預期增長0.1%,前值下滑0.1%。美國1月核心CPI同比增長2.2%,預期增長2.1%,前值增長2.2%。
  • 上市10個月股價破千元!這家科技公司為何這麼牛?
    走出獨立行情後斬獲高毛利石頭科技的持續大漲與公司的業績息息相關。三季報報顯示,石頭科技在第三季度營收和利潤大幅提升。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2億元,同比增長33%;歸母淨利潤4.4億元,同比增長123.3%。
  • 背靠「頭條系」的雲想科技 上市之後能跑多遠?
    雲想科技之所以能夠趁勢起航,與其背後的資本力量不無關係,雲想科技擁有包括商湯科技、小米集團、太平洋(601099,股吧)資產在內的六大基石投資者。特別是小米集團,作為國內網際網路營銷鼻祖,小米集團業務版圖遍布手機、IoT、電商、智能家居產品、新零售等多個方面,如今,小米的生態鏈企業已經超過200家,如此龐大的產品系列,小米集團需要與廣告公司進行深度合作,而投資雲想科技也是小米生態鏈的重要一環
  • 背靠"頭條系"的雲想科技 上市之後能跑多遠?
    12月17日,號稱"全國最大的短視頻營銷商"的雲想科技(02131.HK)已經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海通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IPO募資近14億。儘管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全國短視頻營銷第一股",但云想科技也暗流湧動——孱弱的營收能力和行業低矮的天花板時刻困擾著這支潛力股,雲想科技上市之後能走多遠呢?
  • 雲米財報:智能家電的夾縫求生
    在2018年雲米赴美上市的時候,不少投資者認為其智能家居理念僅僅是噱頭,不會有很好的發展潛力,上市之後的第一個季度就虧損更是成為了看空者的有力證據。但是讓看空者意外的是,自此之後,雲米就迎來了接連的盈利。 近日,雲米發布了2019年四季度財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