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史:葡萄牙賴在澳門

2020-12-12 澎湃新聞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明朝歷史27#中國古代史79

葡萄牙艦隊

16世紀的某個葡萄牙殖民者在與葡萄牙國王的通信中,曾經傲慢地將中國稱作是一個富饒繁榮但卻懦弱無能的國家。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葡萄牙人發動了對中國沿海地區的侵略。葡萄牙殖民者意氣風發地來了,結果被現實打臉,因為以大明王朝水師的強大,足以分分鐘教葡萄牙人如何做人。

一、中西貿易的認知衝突

中國明清時期的對外貿易,相對於從貿易中獲得經濟利益而言,更希望通過貿易來獲得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政治認可。比如朝貢貿易,中國周邊的小國家向中國朝貢的目的是從中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而中國為了獲得周邊國家的政治認可,也就不計較朝貢貿易帶來的經濟損失。

朝貢

但是16世紀的歐洲國家與中國恰恰相反。以當時最為強大的殖民帝國葡萄牙和西班牙為例,這兩個國家的對外貿易,完全就是為了獲得經濟利益,在這兩個國家所到之處,如果正常貿易無法開展,他們就會用槍炮強迫別人進行貿易。

中國式貿易以政治利益為上,而西方式貿易以經濟利益至上,二者勢同水火,一旦交碰,將會發生什麼?

二、中葡首次交鋒

首先是大明的官員遇到了難題,對於剛剛遭遇葡萄牙人的中國官員而言,到底應該將葡萄牙人定位成朝貢國,還是定位成海盜呢?這真是一個讓人棘手的問題。

但是這個問題很快便有了答案,1517年,一個名叫皮烈士的葡萄牙人,帶領一隻精良的艦隊進入了大明海域,並且派出使者要求與中國開展正常的貿易。

起初中國沿海的地方官員,以為葡萄牙人千裡迢迢遠道而來是為了朝貢,所以便派官員與葡萄牙使者進行交涉,而在經過一番交涉之後,也有兩個葡萄牙人成功地見到了當時的明朝皇帝明武宗。但可惜的是,雙方平等通商的條約並未達成。於是中國沿海邊界的葡萄牙艦隊,便開始無恥地騷擾沿海居民。

明武宗

而此時馬六甲王子端·默罕默德也到了北京,他向明朝皇帝痛斥葡萄牙殖民者在馬六甲的暴行,並請皇帝出兵幫助。此時的明朝政府才知道,中國的許多朝貢國已經被葡萄牙所佔,而葡萄牙人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於是1522年,新繼位的明世宗嘉靖皇帝便下令對葡萄牙開戰。當時廣東水師調集了50艘戰艦,他們先是包圍了葡萄牙位於屯門(今天中國香港境內)的軍事基地,然後又用火攻之計,成功擊敗了葡萄牙艦隊。

明軍

但是葡萄牙人並不甘心失敗,在1522年七月,葡萄牙人的4艘戰艦又出現在了珠江口,並企圖再次發動侵略戰爭。這一次他們又被明朝水師擊敗,葡萄牙人的4艘戰艦有2艘被俘,另外中國水師殺敵35人,俘虜敵人42人。至此,中國與葡萄牙的第一次軍事交鋒,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中國軍隊反擊葡萄牙人

三、葡萄牙人的海盜行為

西方近代的海外商業活動,一直都是以亦商亦盜的形式進行著,他們在經商時,既可以是商人,也可以是海盜。於是,葡萄牙人在被大明水師擊敗之後,轉而與中國本土海盜相勾結,在中國沿海地區搶劫。

明朝政府在得知這一情況之後,果斷做出了剿滅葡萄牙人海盜的決定。當時的浙閩提督朱紈在經過精心的準備和部署之後,在浙江雙嶼港擊敗了葡萄牙海盜,據史料記載,「此戰斬獲無數,且賊船不得復入」。葡萄牙海盜在福建吃了敗仗之後,流竄到漳州和泉州的月港以及浯嶼等地,但又被中國軍隊擊敗,史料記載「朱紈遣盧鏜等率官軍迎戰於走馬溪,俘獲夷王船隻,擒斬239人,致使夷賊去者遠遁,而留者無遺」。

朱紈

四、葡萄牙人的賄賂與澳門

其實在明朝末年,中國沿海地區的對外貿易非常發達,只不過這種貿易的存在,並不被北京的中央政府認可而已。那既然不被認可,又為何會存在呢?答案就在於兩個字——貪腐。

當時東南亞以及一些西方國家,為了能夠在中國沿海進行貿易,會賄賂中國沿海地區的官員。而收受了賄賂以後,沿海地方官便會對沿海對外貿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葡萄牙人「入鄉隨俗」,也學會了賄賂這一招,他們以20%的關稅為代價,先後賄賂了廣州地方都指揮使黃慶和廣州海道副使汪柏。

葡萄牙上交的稅銀

當葡萄牙人獲得了在中國沿海通商的權利之後,一開始還算安分守己,但是時間一長,他們便老賴似的,在中國澳門建設房屋居住。當然,由於這種行為並不是很過分,所以澳門當地的官員也並未對此行為進行深究。

但是紙是永遠包不住火的。1573年,中央政府還是知道了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的事情。當時的中央內部分成了兩派,一派是要驅逐葡萄牙人,理由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另一派覺得應該承認既成事實,因為如果從澳門驅逐了葡萄牙人,那麼葡萄牙人就會再次變成海盜,到時候中國沿海將不得安寧。當時中國東北地區女真族已經崛起,中央政府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軍費開支,便同意了葡萄牙人長居澳門。但是請注意,葡萄牙人是租借澳門居住,他們並不是澳門的主人!

對葡萄牙人而言,他們經商獲利的目的已經達成,所以在之後的很長時間內沒有再生事端。

葡萄牙人租借澳門的歷史印跡

文史君說

從葡萄牙人在中國沿海地區尋釁滋事,到後來用賄賂官員的方法賴在澳門不走,這一事情的經過我們可以發現,葡萄牙人用武力不能達到的目標,最後用錢財卻達到了。從表面上來講,這是因為當時明朝官吏貪汙腐敗的結果,但是從本質上來講,還是大明和葡萄牙對貿易的重視程度不同導致的。

怎麼解釋呢?葡萄牙人的目的是經商獲利,只要能夠達到這一目的,他們願意收起槍炮,轉而用一副笑臉去討好中國沿海官員。而中國則是想用貿易去維護邊界和平,所以只要葡萄牙人不亂來,當時的明朝政府也就懶得和葡萄牙人過多計較。就是在這樣東西方貿易思維的差異下,葡萄牙人在中國澳門的土地上立住了腳跟。

參考文獻

駱昭東:《朝貢貿易與仗劍經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

唐晉:《大國崛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闞翔)

相關焦點

  • 澳門在明朝時期為什麼會被葡萄牙侵佔?
    1999年12月20日,澳門正式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殖民歷史。不過,很多人在為此感到欣喜的同時心中不免也會產生一個疑問,澳門為什麼會被葡萄牙侵佔?眾所周知,葡萄牙雖曾一度稱霸海上,但後來隨著歐洲其他強國的崛起,葡萄牙的勢力日漸衰微。
  • 明朝強於葡萄牙,為什麼澳門就被葡萄牙人佔據了
    受到挫折的葡萄牙人北上,佔據了寧波東岸雙嶼港,這一佔就是二十多年,提督浙閩海防軍務朱紈命都指揮盧鏜進攻雙嶼港,葡萄牙人損失數百人,急忙南竄,結果在福建走馬溪葡軍再次大敗,再次狼狽南逃,最後勉強在澳門西南的白浪澳站穩腳跟。1553年,他們欺騙明朝官員,謊稱晾曬衣服和貨物,從而佔據澳門。1557年,葡萄牙正式佔據澳門。
  • 明朝戰勝了葡萄牙,為什麼澳門卻還是失去了?
    並且一旦遇上懸掛葡萄牙旗幟的船隻,就將其擊毀"。因明朝水師求戰的堅定意志和哥丁霍在是否開戰上猶豫不決,人明軍一開始就佔了上風,經過反覆較量,葡萄牙接受失敗。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雖然在1557年開始葡萄牙人在明朝下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是依舊由廣東省直接管轄。
  • 當年葡萄牙為什麼會心甘情願的歸還澳門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在萬曆年間,葡萄牙人來到了亞洲。他們看到了大明王朝的繁榮,不禁生出一顆窺探之心。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派遣了一艘戰艦並與大明海軍進行了一些戰鬥。最終結果是大明海軍打得葡萄牙艦隊四處竄逃。葡萄牙人看到他們無法擊敗明朝,不得不撤退。他們走了一條迂迴的路線,謊稱翻船。他們需要去澳門晾乾衣服。被朝廷允許後,他們去了岸邊,在這裡建了一所房子,準備不走了。
  • 葡萄牙被明朝打的叫爸爸?
    在屯門之戰後不久後,明朝和受葡王派遣來到中國的馬蒂姆艦隊在西草灣又進行了一次作戰,葡萄牙艦隊在損失兩艘戰船後逃離,而明朝趕盡殺絕的態度也讓葡萄牙人地位下降到與倭寇同等,整整被驅逐三十年。期間走馬溪之戰和雙嶼之戰的慘敗,也讓葡萄牙人打消了用武力逼迫明朝通商的念頭。直到嘉靖三十一年,葡萄牙重新派遣日本航線船隊長官蘇薩出使中國。
  • 揭秘,葡萄牙人是如何來澳門的?
    葡萄牙是西歐的小國,在歐洲的歷史上從來不曾輝煌過,為什麼在大海航時代,卻拔得頭籌,率先徵服了亞洲?事情的原委,要從葡萄牙在遠東的「保教權」談起。,波斯灣到印度海岸一帶的多數地區屬於這種情況;3、完全從屬於當地所在國統治者意志而主權徹底獨立於葡萄牙王權之外的殖民地,這就包括葡萄牙人1557年建立的定居點,廣州附近的澳門。
  • 明朝葡萄牙海戰中,明朝怎樣做到的反敗為勝?
    志在必得的汪鋐這次也博了命,先是三十隻火船自殺式襲擊,燒的葡萄牙艦隊一片火海,然後五十艘明軍戰船玩命衝鋒,靠著手裡的「山寨裝備」開路,終於艱難啃下了屯門,打得葡萄牙人狼狽而逃。堪稱明朝與歐洲軍隊首次碰撞的屯門血戰,就這樣以慘勝告終。但吃了虧的葡萄牙人哪肯罷休,不久後又大張旗鼓殺來,這就有了接下來的西草灣大戰。
  • 在葡萄牙發現的兩封信,揭開了明朝滅亡的最深內幕,顛覆了歷史
    明朝誕生於1368年,它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朝代,但是也是一個非常遺憾的朝代,尤其是它作為統一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給大家留下了太多的遺憾。關於明朝的亡國,現在總結出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東林黨以仁義之名行禽獸之道,比如軍閥與後金的勾結,比如江南門閥的賣國,這些都是原因。但是有一條非常隱秘的原因,卻一直沒有人說出來。好在,現在已經不是「清風不識字」的時代了,歷史資料的逐漸浮出水面,讓我們發現了明朝滅亡的另外一條最深的內幕。尤其是是在葡萄牙發現的兩封信,更是直指明朝滅亡的深層次原因,顛覆了人們現在所知道的歷史。
  • 澳門真的被葡萄牙殖民了400年嗎?!
    中學教科書裡告訴我們,明朝時一群葡萄牙人藉口晾曬貨物,賄賂了中國的地方官員,從此留居澳門。也就是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澳門開埠了。國內有些書籍、媒體以此作為澳門淪為葡萄牙殖民地的開始。事實上,歷史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
  • 當年葡萄牙為什麼心甘情願歸還澳門....這個因素最重要
    來源:網絡說起葡萄牙人侵佔澳門的歷史,背後是葡萄牙人長達數百年耍無賴的結果。
  • 這就是葡萄牙人眼中的澳門!
    而澳門,於這些葡萄牙航海家和海上商人來說是他們在亞洲的最早據點之一,因此,很快作為一個繁榮的貿易港口而崛起。Soon, Macao rose to become a prosperous trading port. 大約在1535年,一天,葡萄牙人以船遇風暴,貨物被水浸溼為由要求借澳門地來晾曬貨物,自此便賴著不走。
  • 原創丨澳門真的被葡萄牙殖民了400年嗎?!
    中學教科書裡告訴我們,明朝時一群葡萄牙人藉口晾曬貨物,賄賂了中國的地方官員,從此留居澳門。也就是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澳門開埠了。國內有些書籍、媒體以此作為澳門淪為葡萄牙殖民地的開始。事實上,歷史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
  • 其實在1976年葡萄牙就想要主動歸還澳門,但是我國沒有答應
    我們先看看歷史上的澳門。澳門最初不過是一個小漁村,在先秦時期屬於「百越之地」,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中國的版圖被重新劃定,澳門歸屬到南海郡。這時候的澳門並沒有成為獨立的港口,人煙比較稀少。直到南宋時期,戰亂的原因使得北部數十萬的難民遷徙到南方,在這裡定居。
  • 澳門是如何被葡萄牙佔領的?回歸為何是1999年12月20日?
    澳門在秦朝時屬南海郡和百越地,古稱濠鏡澳,因為地理原因,與廣州及香山的歷史關係極其密切。澳門半島之有大量華人定居,是在南宋皇朝傾覆之際。當幾十萬南宋軍民從福建敗退乘船長驅到達澳門一帶,有的可能踏上這片半島汲取淡水、尋找食物,有的更可能將這片荒僻地闢成藏身之所。召集澳門半島上名為「永福古社」的沙梨頭土地廟,便相傳邕建於南宋末年。
  • 歐羅巴美食巡禮:紅夷大炮拌鱈魚:葡萄牙美食的歷史淵源
    西班牙與葡萄牙同為最早的海上強國,西班牙的歷史很大程度上就是葡萄牙的歷史。很早以前葡萄牙本是西班牙的一部分,而1093年,西班牙尚處於卡斯提王國統治之下,整個伊比利亞半島還是阿拉伯人的殖民地。卡斯提王國公主特裡薩下嫁波爾多凱爾伯爵,葡萄牙第一次從西班牙分裂出來,並於1143年成為獨立王國。1297年,葡萄牙與西班牙籤訂《奧卡尼塞許條約》,明確了國界。自此,葡萄牙成為14世紀 歐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
  • 澳門問題:500兩白銀的租金,葡萄牙的狡猾奸詐,清朝的軟弱無能
    也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們遷居到澳門,在澳門一帶安家立業。 但由於澳門的地盤實在是太小,導致缺乏耕地,又沒有物產匱乏,因此即便是到明朝年間,要想在澳門立足生活依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澳門之光:曾一本海盜叛亂與葡萄牙人加入明朝番兵體系
    早在1550年,葡萄牙人就正式踏上了澳門島。十年內,依然處於嘉靖朝蕭條狀態下的明朝地方官,選擇默認了這個既成事實。但對於這些依然屬於新來者的番邦來客,還是保有天然的警惕。澳門本身也位於珠江口區域,非常容易從後方截斷去廣州的船隊。當然,明朝對當地葡萄牙社區的防範也使得全城沒有任何防禦設施。少的可憐的守軍與武裝商船,就看上去是非常好下手的獵物。堆積在島上的東西洋貨物,更是叛軍所渴望奪取的。6月12日,首艘叛軍船隻出現在澳門附近。次日,多達40艘規模的艦隊開始大舉進犯。而在當時,澳門島邊僅有1艘來自馬六甲的卡拉克武裝帆船。
  • 歐羅巴美食巡禮:紅夷大炮拌鱈魚之葡萄牙美食的歷史淵源
    西班牙與葡萄牙同為最早的海上強國,西班牙的歷史很大程度上就是葡萄牙的歷史。很早以前葡萄牙本是西班牙的一部分,而1093年,西班牙尚處於卡斯提王國統治之下,整個伊比利亞半島還是阿拉伯人的殖民地。卡斯提王國公主特裡薩下嫁波爾多凱爾伯爵,葡萄牙第一次從西班牙分裂出來,並於1143年成為獨立王國。1297年,葡萄牙與西班牙籤訂《奧卡尼塞許條約》,明確了國界。自此,葡萄牙成為14世紀 歐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
  • 澳門回歸31年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明朝歷史28#中國古代史105葡萄牙人租借澳門的歷史印跡說起中國領土被外人佔據,大家立馬就會想到侵略和辱國,比如香港和澳門。但如果細究起來,香港和澳門最早和外國接觸的過程,其實還不太一樣。
  • 1887年的大國博弈:清朝為何要把澳門的主權拱手讓給葡萄牙?
    歷史是複雜的,清朝之所以會把澳門主權拱手讓給葡萄牙,並不僅僅是喪權辱國那麼簡單,而是綜合因素造成的結果。葡萄牙竊據澳門一事,最初可以追溯到1553年。在此之前,葡萄牙的選擇並不是澳門,而是屯門,也就是今天香港的西部地區。正德年間,葡萄牙曾率軍竊居屯門,但由於兵力不足,加之火藥耗盡,遂被明朝水軍逼退,這才輾轉來到澳門。1553年,葡萄牙人藉口晾曬貨物,登上澳門,並賄賂廣東海道副使汪柏,希望在澳門進行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