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牙發現的兩封信,揭開了明朝滅亡的最深內幕,顛覆了歷史

2021-01-14 惟楚說

明朝誕生於1368年,它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朝代,但是也是一個非常遺憾的朝代,尤其是它作為統一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給大家留下了太多的遺憾。因為崇禎皇帝真的很努力,而且也不荒淫,相反他特別的愛這個國家,愛這個民族,乃至於臨死還遺言道: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任爾分戮朕屍,勿傷我百姓一人。」

在生死大難面前,他根本沒有關心自己的死活,卻念著百姓的性命。這樣的人,為什麼會亡國呢?關於明朝的亡國,現在總結出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東林黨以仁義之名行禽獸之道,比如軍閥與後金的勾結,比如江南門閥的賣國,這些都是原因。但是有一條非常隱秘的原因,卻一直沒有人說出來。

好在,現在已經不是「清風不識字」的時代了,歷史資料的逐漸浮出水面,讓我們發現了明朝滅亡的另外一條最深的內幕。尤其是是在葡萄牙發現的兩封信,更是直指明朝滅亡的深層次原因,顛覆了人們現在所知道的歷史。這兩封信藏在了葡萄牙裡斯本阿儒達圖書館,是耶穌會士在亞洲6( J esutas na s ia) 系列檔案。第一封信寫道:

「因澳門是大皇帝的領地,故在此情急之下應該效力,以謝皇恩。」

這是1628年天啟皇帝向葡萄牙下達的詔書後,葡萄牙人的回覆。原因則是因為當時的內閣次輔徐光啟向天啟皇帝上奏:「西洋大銃可以制奴,乞招香山澳夷,以資戰守。」首先說明一下徐光啟的情況,他是天主教徒,在明朝這個儒家國度,一個天主教徒居然做到了內閣次輔的地位,不可思議吧?

作為一個天主教徒,還積極的引進外國兵力來明朝,這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假設我們現在發生這樣的事情,徐光啟會被人看作什麼呢?實際上,天主教在明朝的勢力遠不止一個徐光啟,早在鄭和下西洋之後不久,明朝就有了許多打著儒生面孔的天主教徒出現了。比如眾所周知的東林黨。

東林黨當中的葉向高、趙南星、鄒元標、馮從吾、熊明遇,以及著名的錢謙益,他們都有過與天主教有著不小的關係。其實這一點我們應該清楚,這些唯利是圖的儒生們可以改變自己的信仰,皇帝卻不會不在乎自己的國家。魏忠賢制定的東鄰點將錄真的只是魏忠賢的意思嗎?他可是天啟皇帝在朝堂的代言人。

為什麼他要搞這麼一份東鄰點將錄?還不是因為他們威脅到了大明帝國的統治安全嗎?所以雖然徐光啟介紹西方有先進的軍事力量後,天啟皇帝一開始下詔書同意讓他們過來,但不久之後又反悔了。其實,關於當時究竟是明朝的火器先進,還是西方人的火器先進,可能徐光啟也是撒了謊的。

現在很多資料顯示,徐光啟等在華天主教徒焚燒了很多當時明朝的科學文獻,然後他們把手抄稿帶回了自己的國家。甚至現在遺留下來的資料顯示,早在牛頓60年以前,中國人就已經提出了地心引力的學說。不過,在徐光啟和東林黨們的裡應外合之下,這些成果最終都毀於一旦了。我們看第二封信:

「我們對天主充滿信心, 知道隨著他們的到來, 戰爭很快便會結束。此事成功後將會給澳門以及天主教在華傳播帶來積極影響。」

這是徐光啟寫給葡萄牙人的信,從信中「我們」這個詞就可以看出來徐光啟對天主教有多麼的忠誠了,什麼叫「我們」呢?那就是徐光啟在心裡認為自己跟這些葡萄牙人才是一夥的。而「我們」之外,自然就是「他們」或者「你們」了,這是徐光啟心中對明朝的稱呼。一個明朝次輔,以西班牙為「我們」,以明朝為「他們」,可怕吧?

這裡面的黑幕還很多,小編不便多說,歡迎大家在文末討論。

相關焦點

  • 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是誰?
    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是歷史的原因,縱觀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朝代更替,都是歷史的原因,每個朝代都有這麼一個過程,從建立到強盛,從強盛到衰弱,從衰弱到滅亡。中國五千年歷史經歷多少朝代,該默如此,無一例外。明朝也是如此,走到到了衰弱期滅亡了被清朝代替了!
  • 明朝歷史:葡萄牙賴在澳門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明朝歷史27#中國古代史79葡萄牙艦隊16世紀的某個葡萄牙殖民者在與葡萄牙國王的通信中,曾經傲慢地將中國稱作是一個富饒繁榮但卻懦弱無能的國家。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葡萄牙人發動了對中國沿海地區的侵略。
  • 明朝末年的將領都是什麼學歷?看過之後才發現,難怪明朝會滅亡
    之所以會滅亡,也是因為當時天時太差。明朝末年,恰逢三百年一遇的小冰河,國內到處都是乾旱、洪澇、瘟疫。正是因為天時太差,導致明朝國內需要應對農民起義,對外又需要應對北方虎視眈眈的女真。再加上當時朝廷內部,黨爭太過嚴重,最終導致國家衰敗。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對於明朝的滅亡,史學界到今天仍然有很多爭議,難下定論。
  • 一場日本兵變,竟加速了明朝滅亡
    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權傾朝野的張居正在明朝的京師北京城去世,就在張居正逝世前的十天,明神宗萬曆皇帝剛剛加封張居正為「太師」,成為明朝歷史上第一個生前獲此巨大榮譽的人。張居正的改革一掃嘉靖晚年的弊端,讓風雨飄搖之中的大明朝延續了幾十年的統治。
  • 福建一本明朝太監家譜,揭開了清朝抹黑明朝,歪曲歷史的真相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上一直有後世王朝為前朝修史的傳統,如隋朝滅亡後,負責編纂《隋書》的就是唐朝的魏徵。通常情況下,新王朝的史官都不會替已經滅亡的前朝說好話,能做到客觀公正已實屬不易。像唐朝的史料中都記載隋煬帝昏庸無道,李淵父子這才揭竿而起,替天行道。
  • 澳門在明朝時期為什麼會被葡萄牙侵佔?
    1999年12月20日,澳門正式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殖民歷史。不過,很多人在為此感到欣喜的同時心中不免也會產生一個疑問,澳門為什麼會被葡萄牙侵佔?眾所周知,葡萄牙雖曾一度稱霸海上,但後來隨著歐洲其他強國的崛起,葡萄牙的勢力日漸衰微。
  • 明朝就是剛,快滅亡時還打敗英國艦隊獲得對方賠款
    明朝是非常有骨氣,非常剛的朝代。明前期的輝煌很多人都熟悉,明朝快滅亡時的強悍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主要是因為明朝滅亡之後,清朝為了編寫《明史》,將原本明朝官修的《明實錄》全部重新「抄寫」了一套,現代人命名為清抄本。
  • 明朝戰勝了葡萄牙,為什麼澳門卻還是失去了?
    大航海時代遊戲早在中世紀的晚期,葡萄牙因為內部資源不足和貿易路線的原因開始向大海進攻。這同時也是葡萄牙人推進地理大發現事業的一個原因。葡萄牙殖民者除了糧食以外,在他們還覬覦東方的絲綢和所謂的「印度稻米」。
  • 明朝末年的一位名將,他戰死不到半年,明朝就走向滅亡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
  • 明朝葡萄牙海戰中,明朝怎樣做到的反敗為勝?
    剛被揍得滿頭包的汪鋐當機立斷,下令明朝工匠立刻仿製。憑著此時明朝強大的手工業生產能力,果然迅速造出一批「山寨款」。結果,剛得意了沒幾天的葡萄牙人吃驚發現,絕對優勢的明軍,竟然手持著和他們類似的火器,瞪紅了眼朝屯門據點殺來。
  • 明朝滅亡前,各地勤王兵馬都在做什麼?吳三桂最冤
    明朝雖然飽受清軍和起義軍的南北夾擊,但富庶的江南卻依然牢牢控制在明朝手中,崇禎皇帝依然有翻盤的機會。不過,守邊將領的不戰而降,加速了戰局的惡化。除在山西寧武遭遇周遇吉的頑強阻擊外,大順軍進大同入宣府都是兵不血刃,彼時,時任南京兵部尚書的史可法聞訊急速徵調南方明軍北上勤王,但路途遙遠,遠水不解近渴。
  • 明朝滅亡原因分析——宗室問題
    明朝宗室也不例外,針對於此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宗室管理制度,後世的皇帝不斷改進完善。縱觀明朝歷史,這套制度在明初對國家穩定起到了一定作用,可是到了明朝晚期,藩王宗室卻成了國家一大包袱,明朝的滅亡與此有著必然的聯繫。
  • 明朝宣布滅亡,老百姓卻毫不關心,照舊生活
    1644年4月稱為「後金國」的滿人們在東北自居,與明朝形成軍事敵對。很快便向中原進攻而來,明朝都督指揮吳三桂,對明朝的治理不滿,直接放滿人攻打進來。應戰的是農民起義軍顯然沒有對戰經驗,分分鐘被秒殺。同年十月,滿人佔領明朝繼承大統稱清朝。
  • 明朝的主要貢獻與歷史亮點
    明朝,1368年—1644年,前後276年,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明太祖朱元璋等十六朝皇帝通過努力,創造了中華民族歷史上很多輝煌成果,湧現了許多功勳卓著的文臣武將,至今仍然受到深遠影響,讓我們作為華夏子孫倍感自豪。
  • 明朝強於葡萄牙,為什麼澳門就被葡萄牙人佔據了
    葡萄牙本是個西歐小國,由於靠近大西洋,海運便利,乘海洋貿易的東風,一躍成為當時歐洲的強國。葡萄牙人於1488年2月發現了好望角;1497年越過印度洋到達印度;1505~1510年入侵印度,先後佔據科欽、果阿;1509~1511年佔領馬六甲;1511年,到達暹羅;1512年開始與中國進行貿易。
  • 葡萄牙被明朝打的叫爸爸?
    天有不測風雲,正當葡萄牙使團苦苦等待的時候,明武宗於年底突然病逝,朝廷命令所有外國使者全部返回本國,葡萄牙使團無奈之下只好暫時返回廣東。接替費爾南艦隊司令一職的西蒙,一身殖民侵略者的臭毛病,他在屯門佔地築堡買賣人口,徹底激怒了明朝官員。雖然西蒙不久後離開中國,但明朝已經決定開戰。
  • 明朝滅亡時,世界各國都在做些什麼?教授:明亡不可思議
    事實上天下之事、全球之 是都是一個整體,尤其是涉及到像明朝這樣的一個超級大國的事情,在當時幾乎是世界性的大事。那麼,明朝滅亡時,世界各國都在做些什麼?清華教授:明亡不可思議。大明王朝是一個特別有個性的王朝,「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等等特質使得它成為了一個特別「硬」的朝代。這個朝代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強硬朝代,哪怕是刀劍加身,他們也決不投降。
  • 得九邊者得天下:「九邊」易主與明朝的滅亡
    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學界乃至民間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源於萬曆、天啟皇帝惰政、不視朝;有人認為源於明末時的氣候小冰期及農民起義;還有人認為明朝亡於東林黨的空談誤國,種種看法十分多元。清朝統治者也多次強調,明朝不是清朝滅亡的,而是李自成滅亡的。
  • 盤點明朝的對外戰爭,明朝竟然大敗三任世界霸主?
    新中國建立,如今56個民族是一家,沒有對外戰爭的說法,因此明朝與蒙古、滿清的戰爭除去。戚繼光抗倭小編也暫時除去,因為戚繼光抗倭的最大敵人還是汪直、徐海等人的大量殘餘部隊,還有少量的日本海盜。鄭成功小編也暫時除去,畢竟那時明朝已經滅亡。但是即便如此,明朝的對外戰爭依然輝煌。話不多說,正文開始。
  • 將兩封信調包!杜月笙最高明的一次刀切豆腐面面光,被誤讀許多年
    連最了解香港杜公館內幕的長女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可見杜月笙這次「調包計」的非同尋常。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咱們就來講一講。面對兩方誠邀,破這道難題的正是杜門三位謀士中的兩位,紹興師爺駱清華和一生摯交錢新之。駱清華建議杜月笙,委婉推辭不如讓雙方心領神會,讓雙方心領神會還需留下不言自明的餘地,不妨寫兩封大意相同的謝辭信,然後施一個調包計,但有一條,此事必須做成無心之誤,這樣即便哪一方怪罪下來,在檯面上也有說得過去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