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坐著,一站起來就感覺頭暈,這可能是出現了體位性低血壓,而帕金森病患者比較容易出現這種症狀,用藥後低血壓容易導致頭暈,還可引發摔倒,就容易造成一些意外情況。
為什麼帕金森病患者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
1、體位性低血壓屬於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症狀之一,交感神經的完整對於患者維持血壓的平衡有重大意義,而帕金森病患者交感神經系統功能受到疾病影響,導致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的情況,一般會在疾病中晚期出現。
2、部分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有誘發頭暈的不良反應或加重直立性低血壓,如左旋多巴製劑、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等。
其實患者出現這種頭暈的表現,影響的因素是比較多的,還可能是因為使用高血壓藥物有關,也可能是因為長期的低蛋白飲食,所以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體位性低血壓,患者應該就診後找專科醫生進行諮詢診斷,如果是因為藥物原因,那麼需要調整用藥。
日常生活中為了預防體位性低血壓能做些什麼?
1、這種表現與血壓相關,我們就需要經常的測量血壓,如果遇到了頭暈或眼前發黑的情況,就需要警惕是體位性低血壓發作,可以及時更換體位,坐下或躺下,避免出現暈厥導致摔倒。
2、避免久坐,站起的時候,不要突然改變體位,或者躺著的時候,也不要突然坐起,儘量緩慢一些,不要過猛過急。
3、低血壓患者需要注意避免泡熱水澡,特別是在運動以後,容易導致血壓下降。
4、飲食應該注意少食多餐,營養素搭配平衡,需要注意減少咖啡因、酒精和糖的攝入,可多飲水,不要暴飲暴食。
5、患者如存在下肢靜脈曲張,應該穿高腰彈力襪或高腰腹帶,增加靜脈回流。
6、出現低血壓與用藥有關的時候,需要與醫生溝通調整用藥,高血壓的藥物和抗帕金森病藥物應該分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