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很多人擠破頭流向北上廣深等發達城市,可最近這些年由於房租上漲,就業難度增加,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斷斷上升,一年到頭根本存不了幾個錢,可是卻付出的除了時間上的成本和跟家人團聚的機會。
於是,很多人開始逃離北上廣深,希望就近選擇在家鄉就業,在掙錢的同時還能陪陪家人,一舉兩得。
如今,離春節還有兩個月,身邊的老鄉已經陸陸續續的回家過年了,充分說明今年的「返鄉潮」已經提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今年經濟不景氣,在外打工也賺不了多少錢。
今年上半年,在江浙一帶的很多工廠訂單減少,有的公司甚至因為沒有訂單已經關門倒閉,工廠用工量急劇減少,工薪族找不到工作。
即使有些正常經營的工廠也是苦苦支撐,為了節省開支,員工福利進一步下調。
就拿我們這個小公司來說,去年的營業額是900萬,今年到目前為止營業額還不足500萬。老闆想方設法的降低成本,其中一點就是降低員工工資和福利待遇。
普通工薪階層去年每月可以拿到7000塊錢,而今年每個月平均不足5000元,年底雙薪的希望也即將破滅。
上半年在訂單特別少的情況下,採用了輪休制度,也就是上一天班休息一天,每個月工作時間只有15天,拿到手的工資也就3000來塊錢。
在收入急劇減少的情況下,相應的開銷卻節節攀升,普通房租今年上漲100塊,生活肉類品價格都是不斷上漲。
打工仔每個月的收入基本也就夠開銷,一年到頭存不了錢,與其如此,還不如早點回家,家裡老人有養豬種地,生活上的開銷會大大減少,所以還是回家划算。
第二,受疫情的影響。
年初的疫情讓很多老百姓擔心今年年底又會重蹈覆轍,害怕在外地回不了家,所以都願意放棄一兩個月的工資,提早回家跟家人團聚。
近兩個月,北京,黑龍江,成都等地出現了新冠疫情確診病例,對在外打工的老百姓,心理上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如果自己打工所在地出現了疫情確診病例,就有可能因為配合疫情防控的需求回不了家,或者回家之後還要做核酸檢測和隔離。
這樣既耽誤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又造成經濟上不必要的開銷,得不償失。
第三,重新計劃2021年的工作。
近些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地區曾經外出的農民工已經放棄了在外賺大錢的機會,願意在家門口就業,這樣在掙錢的同時,還能照顧父母孩子,一舉兩得。
目前,無論是自己工廠的人員流動狀況,還是身邊打工的老鄉回家狀況,都可以看出,確實很多人已經在積極籌備回家的事情。
交通部門的數據統計也恰恰證實了這一點,上個月,鐵道部統計數據顯示,乘坐鐵路的人員增加900萬人次,大部分往成都,貴州,雲南等方向,而這些中西部省份恰恰是打工大省,每年為長三角珠三角一帶輸出了大量的勞動力。
為此,鐵路部門已經增開了部分地區的運營班列,增加運輸能力。
由此可見,無論是官方統計的數據反饋,還是身邊親朋好友的流動狀況,都充分說明了2021年的返鄉潮已經來臨,在外辛苦的遊子都願意提前回家跟家人團聚。
古語有云:父母在、不遠遊,曾經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離鄉,而現在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平衡,很多人在家鄉就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所以他們願意返鄉工作或者創業,畢竟樹高千丈,落葉歸根,只有家才是人生的最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