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加快 建立農業示範區92個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廣州城郊農田機械化作業程度高(資料圖)。廣州市農業農村局 供圖

中新網廣州12月15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州市農業農村局15日稱,近年來,廣州在抓好「米袋子」「菜籃子」工程基礎上,以保障農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帶動農民增收為重點,著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建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不斷加快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步伐。

廣州以「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行為」建設模式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建設。通過向國內外市場輸送豐富優質農產品,推動廣州打造成為全國優質農產品加工進出口的集散地,力爭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成為在全國有競爭力的民心工程。

目前,廣州已與132個地級以上城市合作共建,認定962個生產基地、93家產品加工企業,在全國布局16個配送中心和分中心,樞紐型都市現代農業作用彰顯。

立足蔬菜、水果、漁業、花卉、生豬、禽蛋等優勢產業,廣州獲批創建15個「高科技、集約化、全鏈條、大品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主要產業、主要涉農區全覆蓋,從化現代農業產業園納入國家創建管理體系。

同時,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廣州市財政對7個區創建的國家級、省級產業園分別補助1億元和5000萬元,目前產業園累計已投入建設資金13.28億元,其中市區兩級財政投入超過5億元,帶動農戶超4萬戶。此外,該市引進袁隆平等23位院士團隊助力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都市現代農業發展。

在打造現代化生產基地方面,廣州積極轉變農業發展觀念,從產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利用先進理念、領先技術、標準化設施打造一批現代化規模種養基地。建立市級以上農業標準化示範區92個,建有農業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9家、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31家,建成高標準農田108萬畝。

在發展特色優勢農產品方面,廣州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創建認定全國示範村5個、示範鎮1個,省級專業鎮12個、專業村102個,市級專業鎮12個、專業村108個;著力打造特色品牌,農業類省名牌產品總數居全省前列,其中增城區榮獲「中國絲苗米之鄉」稱號,增城遲菜心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廣州荔枝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廣州把發展觀光休閒農業作為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重要抓手,從化區南平村、西和村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創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2個、示範點1個,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6個、示範點20個,省級農業公園5家、市級農業公園111家。(完)

相關焦點

  • 前三季度廣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超331億元 都市現代農業實現跨越發展
    近年來,廣州市緊緊圍繞鄉村產業振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抓好「米袋子」「菜籃子」工程基礎上,以保障農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帶動農民增收為重點,著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建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不斷加快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步伐,取得一定成效。
  • 引領現代農業揚帆遠航——張掖國家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區「十三五...
    鮮嫩滴翠的辣椒、枝繁葉茂的西紅柿在溫室內精準水肥循環系統、智能升降溫管理系統的智能呵護下長勢喜人……  「十三五」期間,張掖國家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區把豐富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內涵作為發展方向,堅持試驗示範引領、夯實農業基礎、突出循環利用、打造特色品牌、強化科技支撐,聚力打造農業產業化「升級版」,走出農業試驗示範——輻射推廣——產業化發展新路子,推動現代農業實現跨越發展,已成為全市現代農業發展的
  • 金川區加快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示範區建設
    原標題:金川區加快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示範區建設    實施重點項目10個 總投資約21億元    金川區認真落實省上關於發展具有甘肅特色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的部署要求,圍繞發展高原夏菜、畜禽養殖等主導產業,積極申報和謀劃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示範區項目,加快推進項目落地見效,推動農村「產業興旺」。
  • ...高附加值為引領加快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發展,繆京調研崇明重大...
    以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為引領加快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發展,繆京調研崇明重大生態農業項目建設 2020-05-13 0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美環江休閒農業示範區喜獲「現代特色農業縣級示範區」稱號
    1月6日,城中區大美環江休閒農業示範區被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現代特色農業縣級示範區」光榮稱號,並獲得獎勵100萬元。這標誌著城中區的特色農業示範區增點擴面提質升級取得了新成效,為城中區農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 張祥安:掌握現代農業發展規律 推動滁州市現代農業發展
    11月11日至12日,市政府召開2015年全市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現場觀摩推進會,現場逐一觀摩各縣(市、區)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情況,並在南譙區召開總結會議。市長張祥安參加觀摩並在總結會上強調,要充分認識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性,掌握現代農業發展規律,通過強化領導、強化措施和規模效益、科技植入、資本引進、產業融合,進一步推動滁州市現代農業的發展。
  • 深圳市農業科技促進中心助力都市現代化農業發展紀實
    作為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下屬的財政核拔正處級事業單位,也是目前深圳市唯一一家政府層面的農業技術支撐專業機構,深圳市農促中心一直以科技助力民生幸福和城市發展為首要目標,聚力農業技術攻關和技術共享,不僅助力深圳農業技術在某些領域實現全球引領,更為深圳乃至我國發展都市現代農業作出了積極貢獻,為深圳食品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農業科技,正成為深圳市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一張城市名片。
  • 聚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和都市休閒農業 南川 做好鄉村產業...
    南川是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也是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 金川區加快建設現代絲綢之路寒旱農業示範區 實施10個重點項目 總...
    金昌新聞網-金昌日報(記者周潤文)金川區認真落實發展甘肅特色現代絲綢之路寒旱農業的部署要求,圍繞發展高原渡邊夏菜、畜禽養殖等主導產業,積極申報和規劃實施現代絲綢之路寒旱農業示範區項目,加快項目落地並取得成效,促進農村「產業繁榮」。
  • ...田園歡歌」——金昌聚力打造菜草畜高品質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綜述
    今年年初,市委書記張永霞在深入永昌縣、金川區調研農業產業化發展工作後提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聚力打造菜草畜高品質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為金昌農業的發展精準把脈、創新布局、指明方向。
  • 一頭帶動鄉村振興 一頭促進城市繁榮——濰坊市深入推進都市農業發展
    科學布局定位,強化融合提升,轉變發展方式都市農業是在都市中心及邊緣區域,以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核心,以滿足市民多種需求為目的,融生產、生活、生態、科學、教育、文化和旅遊於一體,為城市提供良好服務及產品的新型農業發展形式。
  • 安徽宿州市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型
    在安徽宿州市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管委會智慧農業大數據處理中心,管委會主任張梅介紹,天上,採用北鬥導航衛星信息構建園區北鬥衛星導航時空體系,同時採用遙感衛星信息構建園區遙感資料庫,進行高精度衛星地圖展示;空中,採用具有北鬥高精度定位系統的植保無人機、農田調查多用途無人機、航拍無人機,進行高精度定位導航飛行;地面,建設大田物聯網系統,包括氣象站、土壤墒情傳感器、視頻監控等設備設施,將所有數據通過專線傳輸到數據中心伺服器
  • 遂寧加快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
    這五年,我市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食用菌標準化示範基地、國家出口生豬質量安全示範區、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市等10餘個國、省現代農業品牌;這五年,我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被列入全國整市試點,農業產業發展融資風險保障金被列入全省試點,全省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會議、全省糧食擴面增產暨生豬生產轉型升級現場推進會等相繼在遂召開
  • 成資農業同城化發展步履鏗鏘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推動下,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成德眉資同城化領導小組的決策部署,採取有力措施,推動成資農業同城化加快發展。下一步,成都、眉山、資陽三地還將籤署《成眉資推進晚熟柑橘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打造在全國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都市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範區,推進區域內晚熟柑橘產業高質量發展。
  • 開魯縣: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全面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開魯縣: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全面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0-11-27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漳州市:農業大市加快邁向農業強市
    近年來,平和縣緊抓蜜柚這一支柱產業,帶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目前,全縣蜜柚種植規模70萬畝、年產量達130萬噸、年產值50億元,涉柚產值超百億元,年出口量超15萬噸以上,創下全國柚類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品牌、市場份額、出口量「六個第一」。平和蜜柚產業發展是漳州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生動實踐。
  • 婺城區現代農業提速換擋
    作者: 何思涵 馬曉芬 字號:[ 大 中 小 ] 「有了婺城區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支持
  • 蕪湖市農業農村局蕪湖市財政局關於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
    (三)推進現代種業發展,對我市種子企業在海南建立育種可研基地並列入省財政支持的,市級財政配套補助每畝1500元。1、目的意義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現代種業發展,支持我市育種科研基地建設和育種人才團隊建設,提升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育種創新能力和供種保障能力。
  • 我市休閒農業與鄉村遊蓬勃發展
    我市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文化旅遊與鄉村振興相結合,許多默默無聞的小村莊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勝地。「十三五」時期,我市堅持將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作為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途徑,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千方百計推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據統計,2019年全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銷售收入實現28億元,接待遊客近千萬人次。
  • 新知新覺:促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快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是我國提升農業競爭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