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拳擊協會主辦的2020年拳盟中華「激戰到底」總決賽,近日在黃浦江畔的鄒市明搏擊健身中心落幕。作為2枚奧運會金牌得主、世界拳王的鄒市明,坐在臺下認真觀看著年輕拳手的激情表演——這名中國拳擊歷史上的第一人,如今的目標是挖掘和培養全新的世界拳王。
新競技規則,拳手迎考驗
受疫情影響,很多體育選手的訓練無法保證,自身競技狀態也打了折扣。如今體育賽事逐步恢復,運動員的體能狀態是否足夠?具體到本次賽事,由於採取全新規則,更對運動員的競技狀態帶來全新考驗。
拳擊職業比賽的賽制,一般是4個回合,每個回合3分鐘,共計12分鐘。本次總決賽的規則十分新穎:第一回合1分鐘、第二回合2分鐘、第三回合3分鐘、第四回合不限時只求終結。
「平時備戰,我們按照3分鐘一個回合訓練,連續訓練多組,就能提高體能儲備,找到實戰感覺。」66公斤級藍方選手臺元運介紹,這次備戰特別把強度提上來,「因為最後一個回合可能是持久戰,誰也不知道打幾分鐘。」同是66公斤選手的張賢海表示:「前三回合遞進位、最後一回合制的激戰到底規則很吸引人,我們去適應的方法,就是加強體能、進攻頻率和重拳。」
白領宋偉昌是一名鐵桿拳迷,從當年霍利菲爾德大戰泰森開始迷上拳擊運動,昨天他通過手機觀看賽事直播,只為那份激情澎湃的情懷。他說:「這個賽事的規則很有意思,讓比賽更有觀賞性,不確定因素增加,也更考驗拳手的意志力。」
在69公斤級教練中,保持本賽季不敗戰績的範東如,迎戰人高馬大的任帥兵。面對新規則,範東如制定嚴謹高效的比賽節奏:「我在第一回合的一分鐘,就要讓脈搏達到高度,大強度頂一下自己的心肺,這樣第二回合就能適應比賽了。」最終,範東如在第四輪以一記漂亮的勾拳結束比賽,不負眾望拿下全場第一條金腰帶,並經線上投票拿下最受歡迎拳手的稱號。
新觀賽模式,觀眾新體驗
受到疫情影響,本次賽事沒有召集大量現場拳迷,而是通過「現場賽事+線上VR直播」的雙重模式展開。在中國電信天翼雲VR的技術支持下,轉播技術團隊在擂臺紅藍對角和拳臺上方設置多組機位,通過5G+3D多視角VR直播技術,更加直觀展現拳手們肢體搏鬥、戰術較量的現場感,使觀眾沉浸在競技體育的魅力之中。
筆者現場看到,出於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要,臺下觀眾明顯少於往常,加油助威聲也沒有過去響亮。這會不會影響拳手的現場發揮?好在,拳手們表示,自己是職業運動員,需要適應各種比賽場地和氛圍,會做到上臺後眼裡只有對手、心裡只有戰略,不太會受到外界的環境影響。
也有拳手表示:「儘管這次少了些現場歡呼聲,但我會回看自己的比賽視頻,看看自己有哪些技術失誤,然後加以改正。」拳擊賽事的VR直播模式,不僅帶給觀眾嶄新體驗,也為拳手復盤提供更細緻的視頻資料,這種強感知、高交互、深融合的形式,是拳擊運動領域的全新嘗試。
新人生階段,培養新拳王
作為奧運會冠軍的鄒市明,過去一年開始逐步淡出拳壇,轉型幕後推廣拳擊運動。舉辦拳盟中華「激戰到底」總決賽,就是鄒市明從職業拳手向拳擊運動推廣者的一種身份轉變。
鄒市明出生於貴州省遵義,14歲練武,16歲改練拳擊。1999年11月入選國家集訓隊,在張傳良教練的指導下,形成了獨特的「海盜式」打法。2005年拳擊世錦賽,鄒市明奪得男子48公斤冠軍,填補中國拳擊在世錦賽冠軍零的紀錄。2007年世錦賽,鄒市明成功衛冕冠軍。2011年世錦賽,又奪得49公斤級冠軍。
2008年8月24日,鄒市明在北京奧運會48公斤級拳擊決賽奪冠,打破中國在拳擊項目在奧運會上金牌零的紀錄。2012年倫敦奧運會,鄒市明成功衛冕這塊金牌。完成奧運使命後,30歲出頭的鄒市明轉戰職業拳壇,也有不俗的表現。2016年11月,鄒市明挑戰泰國選手坤比七,贏得WBO蠅量級拳王金腰帶,成為少有的「大滿貫拳王」。
圖說:鄒市明和妻子一起成立公司,專門運營拳擊賽事,推廣拳擊運動。
如今,基本淡出拳臺的鄒市明,工作重心放在拳擊推廣方面。2018年和2019年,他與妻子冉瑩穎聯手舉辦了兩屆拳盟盛典暨上海國際拳王爭霸賽,今年又舉辦「激戰到底」第一季總決賽。誰能否認,這個全新的賽事未來說不定就能挖掘出新一代拳王呢?
在歐美等拳擊運動發達的國家,拳擊運動本身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很多人願意為觀看職業拳擊賽事購票和付費,具有十分完善的市場生態鏈。人們也期待,鄒市明能依靠自身對拳擊運動的領悟,為中國拳擊的市場化、職業化闖出一條路來。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陳華 題圖來源:鄒軒體育
文內插圖:新華社、截屏、受訪者供圖 等
來源:作者:宮卿 為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