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丞:嶽飛忠心為國,你為何非要置他於死地?秦檜說了4個字

2021-02-23 史學界的9527

古人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若是想除掉某個大臣,只需要一道聖旨,但也會明確給大臣定下一個罪名,否則有可能激起群臣的反對,甚至引起朝廷的動蕩。然而,宋高宗在處死嶽飛的時候,卻只給了「莫須有」的罪名,導致嶽飛被冤殺,秦檜作為陷害嶽飛的主要人物,自然難逃其咎,其雕像永遠跪在嶽飛的墓前。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秦檜縱然是當時的宰相,皇帝身邊的大紅人,一心想要與金國求和,視嶽飛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但如果宋高宗不點頭,秦檜絕對不敢動嶽飛。筆者並非為秦檜洗白,他的行為令人不齒,只是以客觀的角度分析歷史,能夠置嶽飛於死地的,只有皇帝宋高宗。

為何宋高宗要這麼做?這就要提到兩件事情,先說第一件事。趙構剛當皇帝時,25歲的嶽飛呈上一封奏摺,其中一部分內容為:「臣願陛下乘敵穴未固,親率六軍北渡,則將士作氣,中原可復。」意思是說,皇上應該趁敵軍根基不穩,親率大軍北上,如此一來便能鼓舞將士們的鬥志,收復中原指日可待。

奈何趙構膽小如鼠,讓他親徵壓根就不可能,嶽飛的赤膽忠心,只換回皇帝的八字回覆:「小臣越職,非所宜言。」此後,嶽飛跟著王彥駐守石門山,當時宋軍只有不足一萬人,被金兵包圍,王彥選擇堅守不出,嶽飛大怒道:「二帝蒙塵,賊據河朔,臣子當開道以迎乘輿。」此番話是他發自肺腑的,體現了對朝廷的忠心,聽起來一點毛病都沒有。

但是,此話讓趙構聽到,就會感覺很不爽,萬一真讓嶽飛把被金兵抓走的兩位皇帝迎回來,豈不是很尷尬。隨著嶽家軍的壯大,金兵再也敢不像以前那麼囂張,尤其是在紹興四年,收復了襄陽六郡,這對於一直被吊打的南宋來說,絕對是一次巨大的勝利,嶽飛的名氣大增。

再說第二件事,即嶽飛奏請宋高宗,讓他早日立養子趙昚為太子。紹興七年,嶽飛奉旨入宮面聖,此次得到了高規格的接待,皇帝把召到寢宮促膝長談,對他說:「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除此之外,宋高宗還答應給嶽飛增派五萬兵馬,嶽飛激動的不知所措,有了皇帝的支持,就不愁收復中原了。

帝王之心最難猜,伴君如伴虎,尤其是趙構這樣的皇帝,翻臉比翻書還快。幾個月後,嶽飛再次入朝覲見,在匯報完工作,臨走前對皇帝說:「陛下應當早日考慮立皇儲之事。」如果迎回二帝引起趙構的猜忌,這次則是兩人矛盾的升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決定了嶽飛的結局。

紹興十年,嶽飛在對金兵的戰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金兀朮對他相當的畏懼,又開始轉變了策略,向宋朝廷拋出議和的橄欖枝。金兀朮讓人給秦檜送了一封密信,信中只寫了9個字:「必先殺嶽飛,方可議和。」秦檜仿佛是金兀朮安插的奸細,見到信後就向皇帝進讒言,宋高宗本來疑心就很重,二話不說就連下了十二道聖旨,讓嶽飛以最快的速度班師回朝。

縱然嶽飛有一萬個不願意,還是含著淚返回京城,或許他看透了一切,臨走前仰天痛哭道:「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回京之後,宋高宗先是對他明升暗降,收走了嶽飛的兵權,然後又在秦檜的誣陷下被關入大牢。御史中丞何鑄,負責審訊嶽飛,了解事情的真相後,何鑄明白嶽飛是被冤枉的。

當何鑄看到嶽飛背上的「盡忠報國」(也有人說是精忠報國)四個字,決定儘可能的幫他一把,就找到秦檜,並且怒問道:「嶽將軍忠心為國,你為何非要置他於死地?」面對御史中丞何鑄的責問,秦檜平靜地說出四個字:「此上意也。」沒多久,南宋和金國籤訂了「紹興和議」,不僅割地賠款,而且還向金國俯首稱臣,這是只有宋高宗能做出來。一個多月後,嶽飛在獄中被殺,死前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字遺言。

相關焦點

  • 陷害嶽飛的,除了秦檜,還有万俟卨,你知道這三個字怎麼讀嗎?
    看到跪在墓前的四個銅像,我這才知道,原來當年構陷嶽飛,置他於死地的人足足有4個,分別是: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秦檜和王氏這對夫婦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張俊也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與嶽飛齊名;但這個万俟卨,是何許人也?似乎不怎麼出名啊!而且他的名字也很奇怪,應該怎麼讀?自古忠良多枉死!
  • 《嶽飛傳》中秦檜為何以莫須有罪名陷害嶽飛?
    《嶽飛傳》中秦檜以莫須有即或許有罪名陷害嶽飛父子。他為何要陷害嶽飛父子?1.秦檜反對立異姓皇帝,由反對議和變為忘仇議和靖康元年(1126年)冬金兵圍攻宋都城汴京。徽、欽宗被迫出城求和,被金扣在金營。秦檜又說:「屈己議和,這是人主之孝見主卑屈,心懷不平,這是人臣之忠。2.以莫須有罪名,陷害嶽飛父子秦檜為何要陷害嶽飛呢?
  • 「莫須有」是秦檜構陷嶽飛的嗎?
    秦檜是南宋朝宰相,韓世忠是宋軍元帥。嶽飛被俘下獄後,韓世忠為嶽飛鳴不平,找到宰相秦檜質疑,秦檜回答「嶽飛兒子嶽雲給張憲的遭反信,雖然找不到了,可是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如果把「莫須有」解釋為「沒有」、「不一定有」、「也許有」、「恐怕有」,這不是整得跟趙本山、小瀋陽演小品似的:「有,還是沒有?」
  • 嶽飛被莫須有而死,韓世忠呢?他又是怎麼死的?
    而對於嶽飛和韓世忠,世人往往只知道嶽飛是因為莫須有而死,對於韓世忠卻不怎麼關係,那麼同為中興四將的韓世忠究竟是怎麼死的?韓世忠家境貧寒,但是他從小愛習武,而且力氣大,身材魁梧,而後投軍抗金,一戰成名,成為抗金名將之一。
  • 嶽飛之死:1142年的一面照妖鏡
    那年,嶽飛從前線撤軍了,被十幾道金牌召回。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將是滅頂之災。從他被解除兵權,投入臨安府大獄,到含冤而死,這套流程走完,也不過一年時間。在最後的供狀上,只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字。史書記載:「天下冤之,聞者流涕。」
  • 嶽飛不是民族英雄了,那麼秦檜還算不算大奸臣
    秦檜是宋朝乃至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大奸臣。了解秦檜的是因為他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了嶽飛,以及一味向金朝求和而已。但其實秦檜剛開始並不是這樣的。秦檜早年生活艱苦,政和五年,秦檜以進士及第,後來迎娶妻子王氏,從此一步步發達。此時的他還不是我們所看到的狡詐軟弱,相反他像個正義的鬥士一樣。靖康元年初,他曾經上書反對退讓南犯的金兵。
  •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宋高宗為何以「莫須有」之罪殺嶽飛?
    以安撫嶽飛,接著引用太祖「犯吾法者,惟有劍耳」的話以示警告,言語之中實已暗藏殺機。高宗的言下之意是:你若犯法,我的寶劍一樣可以斬你,這明顯是以死威脅嶽飛。嶽飛唯唯而退,回去整頓軍務,高宗也表示豁達大度,說收復中原之事,「朕未嘗一日敢忘於心」,仍勉勵嶽飛效命疆場。
  • 千古罪臣之秦檜,忠義兩難全!
    說起秦檜這個人也許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抗金名將嶽飛的劊子手,也是南宋高宗時期有名的大奸臣,在嶽王廟前長跪數百年由古至今!可是,他難道真的是大奸臣,是民族的罪人嗎?首先,我們來看看秦檜的生平!秦檜(1090-1155年),字會之,生於黃州,籍貫江寧(今江蘇南京)。
  • 害死嶽飛的不是秦檜?
    文:秋水懿寒/圖:網絡嶽飛之死,史有定論,秦檜所害,甚至還有他的老婆秦王氏。
  • 嶽飛,為什麼鬥不過秦檜?
    嶽飛遇害後,杭州有一個叫隗順的義士,冒險負屍越城,草草地將嶽飛埋葬於九曲叢祠旁。從以上史實中,可以看出,秦檜的囂張,是因為有趙構的慫恿。這是道高一尺,反而魔高一丈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有一點,在宋代社會,官場中充溢著崇文抑武的習氣,武將被指為粗人。作為武將的嶽飛,卻文採飛揚。他的名言:「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 嶽飛遇害以後,他和秦檜的後人都怎麼樣了?
    在宋高宗的指使,秦檜、万俟卨等人的為虐下,嶽飛的妻子李娃和四個孩子一起被流放嶺南,地方官故意將他們安置在一個寺廟內「僅能容身」的小茅屋中,還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後來,嶽飛的次子嶽雷難抑悲憤,在嶺南含恨而死。在後來清朝人編撰的小說《說嶽全傳》中,稱嶽雷在嶽飛死後,與嶽飛的部將牛皋之子牛通結義,率軍全殲金兵,並生擒金兀朮,勝利掃北凱旋。
  • 嶽飛被秦檜陷害,10萬嶽家軍為何選擇在一旁看戲?
    嶽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他是南宋抗金名將,有著極強的軍事天賦,同時,他又才華橫溢,是一位書法家、詩人。
  • 嶽飛死後,有人建議餓死嶽飛子孫,秦檜破口大罵:狗彘不如
    南宋名將嶽飛被宋高宗和秦檜害死於風波獄中,嶽飛死後他的子孫被流放到福建廣東等地,每天朝廷派人送給他們很少的財物和米糧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忠臣名將之後淪落到這步田地本來就已經非常悲慘了
  • 乾隆問秦檜後人你祖宗是誰?他回答了7個字,立馬被欽點為狀元!
    說起秦檜,不少人都會咬牙切齒,因為當初他不僅賣國,還害死了民族英雄嶽飛,因此後人在嶽飛墓前修了個秦檜跪像,讓他長跪於嶽飛墓前懺悔,正如詩中所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秦檜的後人,有著如此罪責的前人,他怎麼會被任命為狀元呢?
  • 嶽飛死前疾呼「我沒有罪」,獄卒說9個字,嶽飛啞口無言
    當時嶽飛奉命回到臨安,主動辭去了身上的職位,並且交出手裡的所有兵權,打算解甲歸田。但是宋高宗卻不同意,並且和嶽飛說戰爭還沒有平息,南宋還需要他。雖然這時候的宋高宗已經有了議和的打算,但是嶽飛功勞重大,他也不想落得一個殺害功臣的罪名。
  • 莫須有三個字,為何有多種解釋?秦檜的答案讓韓世忠無法追究
    嶽飛被殺前夕,韓世忠質問執行人秦檜:殺嶽飛總得給個理由吧? 秦檜嘿嘿一笑,表示:莫須有。 韓世忠悵然地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 歷經艱險卻富貴終身的宋朝權臣秦檜
    但是,翻閱歷史古籍,你會發現有這樣一個人,幾乎所有的歷史學家都對其嗤之以鼻,一邊倒地對其口誅筆伐。他被視為邪惡的化身,陰險狡詐、趨炎附勢、賣主求榮是他身上的便籤,他就是南宋著名奸相──秦檜。在廣大中華兒女心中,秦檜最為人不恥的就是他陷害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事跡。那麼,真實的歷史究竟是怎樣的?
  • 秦檜令「檜」字在中國人名中滅絕
    小官說:「二勝環(『二聖還』,指徽宗、欽宗,均被金俘去)。」戲子說:「你坐太師(秦檜又稱秦太師)椅,為什麼把『二勝環』丟在腦後!」頓時秦檜的臉成了豬肝色。第二天戲子就在牢裡去世了。高宗之所以容忍秦檜,是因為他還有利用的價值。秦檜病重的時候,高宗親臨探望下屬,病榻旁的秦熺迫不及待地問:「到時宰相誰來做?」
  • 韓世忠為什麼不救嶽飛,韓世忠最後是怎麼死的?
    二他要拿這些立有大功的人開刀了,所謂狡兔死,獵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韓世忠和嶽飛已經把忠盡完了,所以,他們的死期也就不遠了。宋高宗趙構其實是想先拿韓世忠開刀的,韓世忠因為有嶽飛這個好哥們,他逃過了一劫。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宋高宗趙構想把韓世忠給殺掉,這件事秦檜和張俊是知道的。張俊也是一名武將,他手裡也有帶兵。和嶽飛、韓世忠同屬中興四將。
  • 秦檜後人秦大士高中狀元,乾隆問他祖先是何人?他只說了7個字
    南宋時期抗金名將嶽飛一直是人們心中勇武的民族英雄,他忠君愛國、戰功赫赫,卻遭奸相秦檜、張俊等人誣陷,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死於獄中,時人後世皆為其痛心不已。在嶽飛平反昭雪後,全國各地開始湧現大批秦檜跪相,皆為崇敬嶽飛、憎惡秦檜的百姓所鑄造,在人們心中,秦檜已然是奸佞小人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