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元711年,阿拉伯帝國入侵西班牙以來,擊敗了佔據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並逐漸佔領伊比利亞半島全境,迫使伊比利亞的基督教國家退往北部山區,藉助地形優勢勉強阻擋阿拉伯人潮水般的進攻。但基督教徒卻從未放棄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收復運動。
公元718年,西班牙貴族佩拉約建立阿斯圖裡亞王國。公元724年,阿斯圖裡亞王國與坎塔布裡亞王國聯姻,兩國合併,實力更為壯大。公元778年,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曼大帝率軍南下,並且佔領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地區,不過隨後加泰隆尼亞獨立建立納瓦拉王國,並於新興的阿拉貢王國聯姻,此後北方的基督教實力更加壯大。
但公元912年阿卜杜拉·拉赫曼三世繼位,使得後倭馬亞王朝的政治軍事實力大大加強,使得後倭馬亞王朝的實力達到頂峰。與此同時,拉赫曼三世與北非的法蒂瑪王朝與北方的阿斯圖裡亞王國同時開戰。937年後倭馬亞王朝軍隊,北上攻陷薩拉戈薩,面對困境,北方的基督教王國此時團結一致,終於在939年的錫曼卡斯戰役中擊敗拉赫曼三世,不久之後,後倭馬亞王朝與北非法蒂瑪王朝的戰爭中也遭到了失敗。公元976年,曼蘇爾的執政使得後倭馬亞王朝再度取得勝利,北方王國的土地幾乎全部喪失,並向曼蘇爾稱臣納貢。
後倭馬亞王朝在曼蘇爾死後便迅速陷入分裂,分裂的各小國相互攻伐給了北方王國機會,趁此機會得以再次迅速壯大。
十世紀中期,後倭馬亞王朝滅亡,但西班牙南部地區仍被北非的穆拉比特王朝和穆瓦希德王朝所控制。穆拉比特王朝在於北方數次擊敗基督教王國,使得北方王國的南下受阻。
1134年,葡萄牙王國建立,並於1139年擊敗穆拉比特王朝軍隊,1147年攻佔裡斯本,此時的葡萄牙王國領土基本與現在沒有區別。
穆拉比特王朝衰落後,北非的穆瓦希德王朝建立。1198年,在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的號召下,歐洲各國停止了內戰並且組織了第四次十字軍,向穆斯林勢力發起進攻。1212年,在十字軍的支持下,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八世率領的5萬西班牙聯軍與穆瓦希德王朝的12萬軍隊在託洛薩展開會戰,經過曠日持久的戰爭,卡斯蒂利亞王國獲得勝利,穆瓦希德王朝損失6萬餘人,從此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勢力一蹶不振。1236年,倭馬亞王朝舊都科爾多瓦被卡斯蒂利亞王國攻佔,西班牙即將被收復。
1230年,阿拉伯人的最後一個王朝奈斯爾王朝建立,1235年遷都于格拉納達。此時阿拉伯人的勢力僅僅局限於伊比利亞半島南部一帶,早已無力與北方的基督教國家爭鋒。不過通過多種外交手段和地理上的優勢,奈斯爾王朝才得以延續至1492年。其首都格拉納達也曾繁榮一時,奈斯爾王朝的王宮阿爾罕布拉宮輝煌壯麗。
1248年,經過兩年的圍城戰,西班牙南部重鎮塞維亞被攻陷,到1251年,除了格拉納達以外的領土均被卡斯蒂利亞王國控制。
1469年,卡斯蒂利亞王國公主伊莎貝拉與阿拉貢王子費迪南聯姻,兩國合併,西班牙王國正式成立,並於1490年對格拉納達進行包圍,兩年之後阿爾汗布拉宮被攻陷,阿拉伯人被徹底清除出西班牙,收復失地運動歷經700餘年終於劃上圓滿的句號。同年,伊莎貝拉女王接見了哥倫布並資助他航海前往美洲,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