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與西班牙收復失地運動(三)

2021-01-09 通俗歷史解讀

自公元711年,阿拉伯帝國入侵西班牙以來,擊敗了佔據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並逐漸佔領伊比利亞半島全境,迫使伊比利亞的基督教國家退往北部山區,藉助地形優勢勉強阻擋阿拉伯人潮水般的進攻。但基督教徒卻從未放棄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收復運動。

公元718年,西班牙貴族佩拉約建立阿斯圖裡亞王國。公元724年,阿斯圖裡亞王國與坎塔布裡亞王國聯姻,兩國合併,實力更為壯大。公元778年,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曼大帝率軍南下,並且佔領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地區,不過隨後加泰隆尼亞獨立建立納瓦拉王國,並於新興的阿拉貢王國聯姻,此後北方的基督教實力更加壯大。

但公元912年阿卜杜拉·拉赫曼三世繼位,使得後倭馬亞王朝的政治軍事實力大大加強,使得後倭馬亞王朝的實力達到頂峰。與此同時,拉赫曼三世與北非的法蒂瑪王朝與北方的阿斯圖裡亞王國同時開戰。937年後倭馬亞王朝軍隊,北上攻陷薩拉戈薩,面對困境,北方的基督教王國此時團結一致,終於在939年的錫曼卡斯戰役中擊敗拉赫曼三世,不久之後,後倭馬亞王朝與北非法蒂瑪王朝的戰爭中也遭到了失敗。公元976年,曼蘇爾的執政使得後倭馬亞王朝再度取得勝利,北方王國的土地幾乎全部喪失,並向曼蘇爾稱臣納貢。

後倭馬亞王朝在曼蘇爾死後便迅速陷入分裂,分裂的各小國相互攻伐給了北方王國機會,趁此機會得以再次迅速壯大。

十世紀中期,後倭馬亞王朝滅亡,但西班牙南部地區仍被北非的穆拉比特王朝和穆瓦希德王朝所控制。穆拉比特王朝在於北方數次擊敗基督教王國,使得北方王國的南下受阻。

1134年,葡萄牙王國建立,並於1139年擊敗穆拉比特王朝軍隊,1147年攻佔裡斯本,此時的葡萄牙王國領土基本與現在沒有區別。

穆拉比特王朝衰落後,北非的穆瓦希德王朝建立。1198年,在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的號召下,歐洲各國停止了內戰並且組織了第四次十字軍,向穆斯林勢力發起進攻。1212年,在十字軍的支持下,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八世率領的5萬西班牙聯軍與穆瓦希德王朝的12萬軍隊在託洛薩展開會戰,經過曠日持久的戰爭,卡斯蒂利亞王國獲得勝利,穆瓦希德王朝損失6萬餘人,從此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勢力一蹶不振。1236年,倭馬亞王朝舊都科爾多瓦被卡斯蒂利亞王國攻佔,西班牙即將被收復。

1230年,阿拉伯人的最後一個王朝奈斯爾王朝建立,1235年遷都于格拉納達。此時阿拉伯人的勢力僅僅局限於伊比利亞半島南部一帶,早已無力與北方的基督教國家爭鋒。不過通過多種外交手段和地理上的優勢,奈斯爾王朝才得以延續至1492年。其首都格拉納達也曾繁榮一時,奈斯爾王朝的王宮阿爾罕布拉宮輝煌壯麗。

1248年,經過兩年的圍城戰,西班牙南部重鎮塞維亞被攻陷,到1251年,除了格拉納達以外的領土均被卡斯蒂利亞王國控制。

1469年,卡斯蒂利亞王國公主伊莎貝拉與阿拉貢王子費迪南聯姻,兩國合併,西班牙王國正式成立,並於1490年對格拉納達進行包圍,兩年之後阿爾汗布拉宮被攻陷,阿拉伯人被徹底清除出西班牙,收復失地運動歷經700餘年終於劃上圓滿的句號。同年,伊莎貝拉女王接見了哥倫布並資助他航海前往美洲,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相關焦點

  • 大航海時代前篇——西班牙收復失地,脫離伊斯蘭世界
    伊斯蘭教統治時期收復失地運動時期1、前羅馬帝國時代西班牙並非文明的發源地,因此其進入文明的方式便是外族入侵。伊斯蘭教統治了西班牙近800年,至公元1492年,西班牙完全獨立。西班牙人反抗伊斯蘭教的統治從穆斯林的到來之日便開始了,這一曠日持久的戰爭史稱「收復失地運動」或者「再徵服運動」,同樣持續了近800年。
  • 西班牙基督徒花費700年收復半島:1492年1月6日收復失地運動完結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講史堂第一千四百一十七期】(歷史系列第693講)1492年1月6日:歷時近七個世紀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收復失地運動正式完結。收復失地運動,在歐洲有著裡程碑意義。在冷戰時期的歐洲,只有一個伊斯蘭國家,就是阿爾巴尼亞。
  • 走進阿爾罕布拉宮(上)
    11世紀前半葉紅堡被遺棄,是他主持擴建,並與格拉納達城區相接,經過國王巴迪斯的孫子阿布達拉的進一步修葺,阿爾罕布拉宮已具有一定規模。穆拉比特王朝消滅齊裡德王朝,1147年又被阿爾默哈德王朝取代。基督徒開始收復失地運動。
  • 【西班牙.格拉納達】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安達盧西亞,西班牙南部富饒的自治區。西班牙Andalucía,來源於阿拉伯語الأندلس‎,意思是「汪達爾人的土地」 。南臨大西洋、直布羅陀海峽和地中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她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融合了不同文化。
  • 格拉納達戰役:收復失地的終點
    這才有了後來完成收復失地運動的最後一戰。 1492年1月2日,西班牙的天主教國王夫婦伊莎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歷時七年時間,終於攻破了伊比利亞半島上最後一個穆斯林王國——格拉納達。 這天,格拉納達國王的兒子阿卜杜勒親自向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獻上了城門鑰匙。於是,斐迪南國王和伊莎貝拉王后在長矛和十字架的簇擁下踏進了格拉納達城。
  • 七百年收復失地運動,在格拉納達戰役背後,是基督教的再徵服
    隨後的三百年中,伊比利亞半島上產生了無數的小型封建國家,他們在這片土地上不斷分裂又合併,連年戰爭不斷。最終,在公元十四到十五世紀,西班牙人分裂成的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王國經過長時間的鬥爭與交涉,在1479年因為聯姻而合併成為了西班牙王國。
  •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直到1492年,西班牙最後一個穆斯林王朝格拉納達王國陷落,標誌著伊比利亞半島伊斯蘭時代的終結。此後穆斯林被逐出葡萄牙和西班牙,伊斯蘭教在伊比利亞半島銷聲匿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穆斯林移民才得以重返西班牙。一個阿拉伯王朝的背影至今屹立在西班牙格拉納達城東山丘上的阿爾罕布拉宮是阿拉伯王朝如日中天的歷史見證。
  •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看過壯美的阿爾罕布拉宮,走過熱情的格拉納達,便接近了西班牙文明的脈絡。  西班牙吉他大師塔雷加的名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就是為這座宮殿而作。這支以顫音技法演奏的樂曲,曾讓我對華麗的宮殿產生無數遐想。  此刻,阿爾罕布拉宮就在那座山的脊梁上,佔領著巉巖峻岭的軍事高地,彰顯著遠離塵囂的高貴。精緻而奢靡的宮殿,由供朝覲的桃金孃苑和後宮獅苑組成。從坡道上望去,宮殿圍牆樸素、粗礪。
  • 塔雷加《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弗朗西斯科·塔雷加(1852~1909)Tárrega,Franciso,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
  • 名曲中的名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年12月15日逝世於西班牙。達到近代古典吉他音樂最高峰的西班牙吉他大師弗朗西斯科·塔雷加,兼有作曲與演奏的秉賦。他的作品多達四百首以上,其中不乏經典之作,《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更是一首吉它世界中的「名曲之名曲」。
  • 窮遊筆記——阿爾罕布拉宮
    11世紀,格拉納達齊裡王朝的猶太大臣開始建造阿爾罕布拉宮。公元1212年,基督教各王國聯盟在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八世的帶領下將穆斯林趕出西班牙中部。1236年,卡斯蒂利亞的費爾南多三世收復穆斯林傳統首都科爾多瓦,1248年攻克安達盧西亞最大的城市塞維亞,將基督教勢力推進到了半島最南的大河瓜達爾基維爾河一線。
  • 時代 | 阿爾罕布拉宮:摩爾人在西班牙的見證者
    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同時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他是自查理曼以來歐洲最強大的統治者但是,隨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定都馬德裡,以及西班牙國力的快速下降,從18世紀開始,阿爾罕布拉宮被王室遺棄。11世紀,以科爾多瓦為中心的阿拉伯後倭馬亞王朝在朝臣與地方長官的互相傾軋,爭權奪利中分崩離析,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基督教諸國無不彈冠相慶,謀劃著發動反攻,為天主收復已淪陷於異教徒手中三個多世紀的失地。
  •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吉他譜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樂譜類別:流行歌曲,歌手:吉他
  • 西班牙絕對不能錯過的宮殿,阿爾罕布拉宮,堪稱西班牙「故宮」
    「 我是XIAO啦,跟我一起旅行吧 」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下午,在聖尼古拉斯眺望臺,與當地人一起,享受著眼中只有阿爾罕布拉宮的感覺,幾百年的時間仿佛因為它而停下了。你聽過那首著名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嗎?
  • 「歐國聯」西班牙壓哨收復失地,德國無奈逼「和」
    2020-21賽季歐洲國家聯賽昨日拉開戰幕,A級第4組兩支前世界盃冠軍率先上演焦點戰,主場作戰的「日耳曼戰車」德國隊,雖然由維爾納先拔頭籌;但加亞卻在終場前壓哨為西班牙扳平西班牙3分鐘後也錯過機會,埃姆雷詹回傳失誤,門將特拉普出擊落空,但羅德裡戈禁區弧頂錯過射門第一時間,特拉普回身鏟斷皮球。
  •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 Francisco Tárrega烏木般的記憶,在香味中酣眠溫柔彌散你房中,我摯愛的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西班牙語:Recuerdos de la Alhambra)是西班牙作曲家、吉他演奏家Francisco Tárrega的作品,是一吉他名曲。
  • VOL.228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前一段時間有朋友去西班牙, 讓我推薦行程, 西班牙除了我超級愛的高迪之城巴塞隆納, 再比較出名的就是格蘭納達的阿爾漢布拉宮,但對於只愛吃喝玩樂而且沒什麼文化的米子來說
  • 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重開迎客
    這是6月17日拍攝的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內景。 當日,位於西班牙格拉納達的阿爾罕布拉宮重新開門迎客。目前,景區每天最多接納4500名遊客,為以往的50%。新華社發(阿爾罕布拉宮與赫內拉利費宮理事會供圖)6月17日,遊客在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敲鐘,見證景區重新開放。 當日,位於西班牙格拉納達的阿爾罕布拉宮重新開門迎客。目前,景區每天最多接納4500名遊客,為以往的50%。 新華社發(阿爾罕布拉宮與赫內拉利費宮理事會供圖)6月17日,遊客在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內參觀。
  • 神秘、絕美、夢幻的阿爾罕布拉宮
    當然,這就是那座中世紀北非摩爾人統治西班牙格拉納達地區後建造的宮殿——被譽為「西班牙故宮」的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      公元8世紀,北非摩爾人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入侵西班牙,佔領了南方大部分地區。13世紀初,摩爾人在和西班牙人的戰爭中被擊敗,實力轉衰。到後來摩爾人在西班牙的領土只剩下格拉納達地區。此時,格拉納達在摩爾人的統治下宣布獨立,並開始建造伊斯蘭建築風格的阿爾罕布拉宮。公元1492年,西班牙人收復格拉納達。北非摩爾人被趕出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成為了一座廢宮,整個建築日漸荒廢。
  • 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
    多數介紹中被翻譯成阿爾罕布拉宮,大概是從英文發音結構中得來,其中的「罕」字頗神韻,和伊斯蘭文化很相映。當然,這是我的理解。         有關這座宮殿的歷史,google百度都能得到滿意的答案,不在這裡贅言。有關它的魅力和影響,我的同學是這樣跟我說的:花了將近2個半小時排隊買票,一圈逛完的感受就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