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兩人能夠在茫茫人海中結為夫妻,是一種奇妙的緣分,但兩口子終日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些口角之爭,不過在大多數人看來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畢竟夫妻之間,總是床頭吵架床尾和嘛。然而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卻是一個例外,她因為跟丈夫吵架怒回娘家,半年後丈夫就有了新歡。
張舜琴,出生於1905年,父親張永福是新加坡有名的富豪,因此,從小在父母寵愛下長大的張舜沒受過什麼波折。1922年,張舜琴從新加坡的美以美女校畢業,之後前往英國深造,修習法律專業。
1927年,張舜琴受朋友之邀參加舞會,在舞會上,她邂逅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一個叫做羅隆基的中國留學生。羅隆基出生於1896年,曾經參加過五四運動,在五四運動中擔任清華大學的學生領袖,當時他正好在英國攻讀政治學博士。
兩人一見鍾情,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剛開始張舜琴的父母並不同意這樁婚事,因為他們希望女兒能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而羅隆基的家庭情況跟他們家有些差距。但說到底他們也是希望女兒能幸福,所以最後沒能拗過兩個年輕人,還是讓他們結婚了。
婚禮是在新加坡舉行的,因為張家是當地富商,所以他們的婚禮辦得很盛大,甚至有媒體前往採訪,而才子佳人的搭配也讓人讚嘆不已。成婚一個月後,羅隆基回中國發展,張舜琴留在新加坡考律師證,1928年,張舜琴拿到新加坡執業律師資格證,然後飛往上海與丈夫團聚。
當時羅隆基在光華大學任教,張舜琴從事律師工作,小別勝新婚,兩人的日子過得甜甜蜜蜜。張舜琴在美國留學多年,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但中文卻不怎麼好,這對她的工作產生了限制,只能接待一些外國客戶,因此,她的工作十分清閒。
於是她去了光華大學做兼職教師,跟羅隆基一起工作。待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兩人之間就開始爆發矛盾,羅隆基本質上是一個風流浪漫的人,而張舜琴喜歡清靜,性格差異導致兩人總是產生矛盾。當時他們跟梁實秋夫婦是鄰居,據梁實秋先生回憶,他們經常在深夜聽到張舜琴夫妻倆吵架、摔東西的聲音。
就連學校的學生都知道他們夫妻倆關係不和,有一次,羅隆基在清華大學的朋友到他們家做客,期間談起了當年的風流韻事,惹得張舜琴十分不滿。1929年,張舜琴生了一個女兒,夫妻倆沒經驗,羅隆基想請一個保姆來幫忙照料,但被張舜琴拒絕了。
張舜琴認為中國婦女封建沒文化,非要自己按照西方的方法照顧女兒,給女兒洗冷水澡、曬日光浴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女兒就被折騰死了,這就加劇了兩人之間的矛盾。1931年,兩人再次大吵一架,之後張舜琴收拾東西回了新加坡。
原本她以為丈夫冷靜下來會到新加坡將她接回去,誰知羅隆基見妻子走了大鬆一口氣,覺得自己重獲自由,為此,他還寫信給胡適和徐志摩表達自己的喜悅。張舜琴在新加坡等了半年都沒有見羅隆基來找她,只好自己收拾行李又回了上海。
可是等她推開家門,卻發現自己的丈夫已經有了新歡,是當時有名的交際花王右家。羅隆基見到妻子倒是很坦然,輕飄飄的說了離婚的事,可張舜琴還對羅隆基有感情,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一度哭到崩潰,但羅隆基心意已決。最終,張舜琴用六年的時間接受了這個事實,兩人於1938年正式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