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可達1
5月13日晚間,近3個交易日連續漲停的未名醫藥(002581.SZ)發布公告稱,新冠疫苗的研製單位為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與公司無股權關係;近日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受理的科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其控股股東為深圳科益醫藥控股有限公司,該公司與公司無股權關係。
一時間三家「科興」在資本市場現身,讓投資者頓時有點摸不著頭腦。
即將科創板上市的科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興製藥」),研製新冠疫苗的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科興中維」),未名醫藥參股26.91%的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下稱「北京科興」),他們之間究竟有沒有關係?
通過天眼查查詢及上市公司公告披露,科興製藥和其他兩家公司並沒有股權關係及關聯關係;而科興中維和北京科興則擁有同一個控股股東科興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同時科興中維的經理及董事尹衛東還是北京科興的董事及經理,但兩家公司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股權關係。
然而事情到此為止了嗎?界面新聞記者發現,未名醫藥的信息披露並不完整,科技部審批項目信息顯示,其參股公司北京科興明確參與了新冠疫苗的研發,研製單位並不只有科興中維。
5月10日,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尹衛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科興研製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正在進行一期二期臨床試驗,預計7月份試生產,引發了市場關注。尹衛東所指的「科興」究竟是科興中維還是北京科興,如今成為市場焦點。
按照未名醫藥的公告,尹衛東提及的「科興」是指科興中維,但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科技部新冠疫苗臨床實驗項目的審批公告中,明確寫有北京科興是「合同研究組織」。
信息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
也就是說,至少可以肯定未名醫藥的參股公司北京科興參與了疫苗的研發工作,但其卻並未在公告中提及,甚至傳遞給了投資者截然相反的信息。
同時,在今年2月份,未名醫藥在深交所互動平臺也多次表示「參股公司北京科興正在開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研製工作」。
信息來源:深交所互動平臺
信息來源:深交所互動平臺
如果未名醫藥5月13日晚間的公告屬實,那此前在互動平臺上的回覆則涉嫌誤導投資者。
5月6日Science在線發表的題為「Rapid development of an inactivated vaccine candidate for SARS-CoV-2」的研究論文中(主要是說明新冠疫苗在動物試驗中的有效性),參與主體為「Sinovac Biotech Ltd」,即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曾在美國上市,通過科興控股(香港)控制著北京科興和科興中維。
信息來源:Science在線
事實上,早在2001年就已成立的北京科興才是原上市公司主體,而科興中維2009年方才成立,兩家公司辦公地點都在北京的北大生物城。此外,更有報導稱兩家公司實則為一套班底,科興中維負責研發註冊,而北京科興負責銷售獲得收入。
從天眼查信息來看,科興中維和北京科興目前都尚未註冊新冠疫苗專利,相關事項懸而未決,新冠疫苗的歸屬乃至後續的利益分成也尚不清晰。
如果說北京科興對疫苗研發進行了投入,最後卻不享有相關利益,對於上市公司的股東而言無疑是一種利益侵害。
早前尹衛東與未名醫藥董事長潘愛華一度勢同水火,因為北京科興拒絕提供財報,未名醫藥在2017年、2018年連續被出具非標審計報告,在2019年兩家公司還一度上演過「全武行」。
就在4月27日,深交所還在問詢函中要求未名醫藥說明「是否存在因參股公司(指北京科興)失控拖延披露年度報告的情形」,此前未名醫藥將2019年年報披露日期延後至6月24日。
但在5月8日未名醫藥回復深交所的函件中表示,「公司通過通訊、郵件等方式與北京科興溝通審計事宜,北京科興復函,同意公司聘請的審計機構進行現場審計並查閱、複製財務會計報告、財務報表,查閱會計帳簿」,「在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編制過程中,北京科興向公司提供了2020年第一季度財務報表」。
同時,今年3月25日,尹衛東重回北京科興董事會擔任北京科興總經理,潘愛華只保留了北京科興董事長職位。
雙方持續多年的纏鬥隱隱有和解跡象,新冠疫苗這塊蛋糕又將如何「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