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雲展會對城市會展業有多大意義?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近期,常聽人們談論與詢問的一個話題:雲(線)上展覽、會議對會展城市建設有沒用?值不值得推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筆者試從實踐的角度作一粗淺的分析,與業者共享,若能引起爭鳴,也算不枉費拋磚之念。

網際網路影響人類生產、生活形態的變化,對會展業的影響更是不言而喻。筆者的基本觀點是:只要人類存在,線下的會議、展覽交流就會存在,雲(線)上的會議、展覽是對線下展、會的豐富、流程優化、服務完善、質量提升、效益提高,會引起業界的重新洗牌和業態的調整,但不會造成線下展會的消亡。

新科技,為雲(線)上展會提供了技術支撐

前兩年開始,社會上廣泛傳播:「……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2019年,被稱為5G元年。隨著5G技術的成熟與運用,拉開了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大幕。特別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將對相關行業的業態發生顛覆性的影響,引發功能變革。無延時、瞬間信息傳遞、全息、AR技術的應用,全空域、全流程、全場景、全智能、全價值疊加信息的功能,為實現展會信息遠距離、全場景展示與交流提供了技術支撐,雲(線)上展會已不是夢。

新疫情,為雲(線)上展會激發了市場需求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生命安全、經濟活動、社會生活帶來重創,對會展業的打擊與影響巨大。對全球戰略格局變化影響深遠。展覽停辦、延期、縮水,展會舉辦成本加大,會議無法正常召開,正常的經濟、科技、思想交流活動無法舉辦,會展企業生存困難。會展活動作為產業鏈、供應鏈的中介平臺處於停頓。

求生存,求創新,求發展,成為會展界落實中央和國務院「創新展會服務模式」的共同心聲與具體行動。各地會展界紛紛通過線上論壇、研討會、講座的形式開展交流與培訓。廈門會展界積極行動,對舉辦雲(線)上辦公、會議、展覽、培訓活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技術創新的實際效果。

廈門會展金泓信展覽有限公司先後推出雲上廈門佛事用品展和雲上廈門石材展;福建省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AMOY博覽會有限公司推出雲上藝術廈門展;譽頒會展集團有限公司推出廈門國際水展線上展會和「外貿牛」產品;廈門市會展促進中心積極籌備雲上投洽會;廈門市盈拓商務有限公司設計製作國際會展數據包產品,服務境內外客戶對接,為員工提供創收服務;廈門會展協會協同會展壹號公關、建旅傳媒、雲現場舉辦三場線上培訓,為雲(線)上會議、展覽的舉辦進行了大膽的創新與探索,引起熱烈反映。疫情的影響、市場的需求,為雲(線)上展、會業態的發展激發了市場需求,促使企業加大了技術研發投入與力度。

新業態,對城市會展業發展的利與弊

舉辦雲(線)上展會是對會展服務模式的一種創新,對傳統展會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對城市會展業是利大還是弊大?是近期業界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筆者認為:雲上展覽和會議的舉辦對展會主承辦單位維護客戶資源和促進相關生產企業開展境內外營銷和擴大展會影響力是有用的,但作用是有限的。單純舉辦雲(線)上展會對城市會展業的發展意義不大。大家知道,展、會的舉辦,能為城市帶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智慧流,對交通、住宿、餐飲、旅遊、購物、就業均有巨大的拉動作用。如果單純舉辦雲上、線上展會,難以滿足城市發展會展業的上述目標需求,弊大於利。從雲上展會實際效果看,訪者眾多,有的展會號稱線上觀眾有十幾萬甚至上百萬之眾,但真正下單籤約者則寥寥無幾。

線上線下展會融合發展是方向

在5G背景下的雲(線)展會是一種新事物,是展會服務的新模式。據筆者20多年的會展生涯判斷,線下展會—實體展會是舉辦線上展會的根本與基礎,訂單不可能僅憑線上的交流而落地。就像談戀愛,不可能僅憑線上溝通,見面就立馬能結合。線上展會是可以擴大實體展會的影響,完善服務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增強展會成效。但,二者必須融合發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如果單純強調某一方面,勢必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形勢的發展與變化,將會在展會的競爭中被淘汰。抓住實體展會這一根本,積極引進和應用新技術的加持,推動展會線(雲)下線(雲)上融合發展,這是城市會展業發展的方向。

(作者:鄭智,廈門市會議展覽業協會會長)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騰訊雲會展廈門開講,助力會展名城打造「智慧會展」_發現頻道_中國...
    廈門作為一座國際會展名城,眾多國內及國際大型會議、專業展會以此作為舉辦城市。12月11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城市峰會來到廈門,在雲會展專場上,會展業領軍人物和專家、騰訊雲會展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用科技推動廈門會展專業化,洞見雲會展未來趨勢。
  • 會展業對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有哪些?看這裡就對了!
    眾所周知,會展行業每一場活動的舉辦都會為舉辦城市帶來大量的人流量。很多參展人員在參加展會或是會議的同時,在空餘時間都會到該城市的旅遊景點去旅遊、消費,進而帶動該地區旅遊經濟的發展。同時,有趣、好玩的旅遊景點經口口相傳,會形成口碑,帶來更多的人流量到當地旅遊,故而說會展業的發展能夠推動旅遊產業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旅遊業也是會展業的附屬產業和延伸發展。
  • 中部三強武鄭長2019年展會數量對比!會展產業對城市作用?
    目光轉向中部,大型展會首選中心城市,而且也只有中心城市有承擔大型展會的場地和財力以及交通樞紐集散能力。中西部中心城市也在大力發展會展板塊,如一些規劃的城市新城往往會以大型會展中心為核心而規劃發展。第一名,鄭州,鄭州2019年共舉辦了92場大型展會,其中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展會就多達79場,平均1周舉辦1.5場之多,場館利用率極高。比較著名的有 第二十五屆鄭州全國商品交易會(2019人工智慧科 ,展會規模80000平; 2019第十二屆鄭州冷凍食品產業大會等,展會涵蓋機械、電子、汽車、食品等多個領域。
  • 線下展雲展覽結合的「一展兩模式」是未來會展方向
    線下展雲展覽結合的「一展兩模式」是未來會展方向因疫情的影響,今年各種展覽會都採取了「雲展覽」的模式進行。這既是一種無奈的被動選擇,同時,也是一次展會業的重要創新。疫情加快了會展的信息化、科技化發展,直接倒逼傳統會展創新改革,此舉將成為傳統會展業轉型升級的新契機。雲展覽的好處在於隨時隨地開展,開展的時間和場地不受限制。比如今年特殊的疫情形勢,線下展開不起來的情況下,雲上會展強勢崛起。雲展覽的另一個好處是容量無限,只要商家願意,可以無限制地展出自己的各種產品。還有,雲展覽可以將短期展變成長期展,不落幕的展會。
  • 2020中外會展品牌大會在京舉行
    亞洲展覽會議協會聯盟副主席、中國城市會議展覽業協會聯盟主席、廈門市會議展覽業協會會長鄭智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中國展覽業要做大做強,就要加強展會的品牌化建設。沒有品牌展會的發展,中國的會展業的前景就會沒有標杆、沒有旗幟。」
  • 「雲展覽」是社會和參展商、專業觀眾對展會服務模式的必然需求
    雲展覽!是會展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致行業暫停最本能的動作。自1月31日湖北會展人自發進行網上倡議和募捐活動,到現在近兩個月的時間裡,每周都有幾場全國甚至全球會展人組織、參與的線上活動。在此期間,中央、主管部委、地方人大的層面,也對創新展會服務模式提出了要求。
  • 2020廈門國際會展周舉行 全國行業大咖聚廈
    中國貿促會原副會長王錦珍在主題演講中指出,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會展業遭受重創,目前,中國會展業已基本得到恢復並創新發展,如服貿會、進博會的成功舉辦,促進了線下實體展會的恢復,會展業還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線上展會探索。中國國經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通過視頻,就「國際會展疫情過後東移來華,你做好準備了嗎」話題與現場與會者分享。他提到,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全球會展業將東移來華。
  • 中國會展業的標杆之一就是品牌展會
    本次大會以「品牌的責任」為主題,由《中外會展》雜誌社與中國城市會議展覽業協會聯盟共同主辦,北京新展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並得到北京新展智慧大數據技術研究院的數據支持,以發布行業大數據榜單、開展品牌戰略研討為主要內容,旨在「推動我國會展行業從高速度發展方式向高質量發展方式轉變,加速我國從會展大國邁向會展強國
  • 雲上會展SaaS產品的商業模式
    這次疫情可謂是最合適的催化劑,快速催熟了雲上會展,各大廠紛紛快速布局雲上會展;比如今年騰訊承辦了線上廣交會,阿里承辦了糖酒會、農高會等。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雲上會展saas產品的商業模式:一、展會的市場環境1.
  • 濟南市榮獲「2020年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
    10月22日,由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主辦,ICCA國際會議研究及培訓中心、成都會展經濟發展研究院承辦的「2020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發布會暨會展業高端論壇」在成都隆重舉行,在本次論壇活動上,濟南市獲評「2020年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
  • 福建南安:2020CNPV「雲展會」正式開啟
    南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莊國陽在發布會上致辭:「這既是疫情時期的『非常之舉』,也將是疫情過後會展行業走向『數位化』的必然趨勢。」他指出,作為全國同類展會最具有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專業展會,CNPV通過微信小程序平臺,打造新型「雲展會」,不僅是一個新的產品,更是新的市場先機,勢必成為改變傳統展會的裡程碑意義的產品。
  • 陝西出臺「硬十條」促進會展業持續健康發展
    ,保障各類經貿活動正常開展的指示,根據省政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日前,省商務廳印發意見,明確提出從強化政策支持、發展智慧會展、成立行業協會等十個方面,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和會展業恢復發展工作,充分發揮會展業在擴大開放、助推產業、拉動消費中的重要作用,全力促進會展業持續健康發展。
  • 廣交會碰上「新基建」,雲會展迸發科技火花
    作為廣交會技術提供商,騰訊通過「新基建」為廣交會創建了一場盛大的「雲會展」。營銷數位化、交易數位化、展會數位化是這次廣交會的最大亮點。全國的2.5萬家參展商,和來自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20萬採購商,都將參與這次廣交會的「雲會展」盛會。  本屆廣交會的價值不只是辦好這場會,更創造了「雲會展」的全新模式。
  • 濟南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新動向:全球最大會展中心明年開展
    濟南現代會展產業研究院秘書長耿鵬說,會展業是關聯性最強的行業,對城市社會經濟的帶動作用巨大。「幾十年前,就有會展業能起到1:9拉動作用的說法,現在已經遠超這個比例。」耿鵬表示,展會將拉動舉辦地城市的經濟,會展業本身也能直接帶來保安、場館搭建、翻譯、禮儀等就業機會,同時能帶動交通、旅遊、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發展。更重要的是能為城市引進資源,信息流、資金流、優質企業、先進技術都能通過會展高效落地。
  • 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打造城市「新名片」
    原標題:【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打造城市「新名片」   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展館是繼廣州廣交會展館(承辦廣交會)、國家會展中心
  • 2020年展會下半場——印度海得拉巴國際畜牧及家禽業展
    印度國際畜牧及家禽業展是南亞的國際性畜牧家禽展會,至今已經成功舉辦13屆。第14屆展會將於2020年11月25日至27日在印度第六大城市海得拉巴舉辦。
  • 線下線上展會雙線會展究竟是平行線還是交叉線?
    線下線上展會雙線會展究竟是平行線還是交叉線?首先,談談線上展會和線下會展的關係。一定要找到一個詞來形容, 「融合」可能是最為合適的。還有業界同行將線上線下會展定義為「雙線會展」。2020年廣交會因疫情被迫在「雲上」舉行。這時候,參展商面臨極大的參展挑戰。迫於疫情的壓力,廣交會只能線上參展,參展商可以畢其功於一役——all in 線上(全部線上)。得益於國內疫情防控工作,有些展會為線上線下融合模式進行,參展商在開幕當天忙著接待客戶,由於線上有各種直播,參展商不得不面對新的課題:參展的資源投入該怎麼分配?
  • 線上展會與線下展會融合發展,勢不可擋
    為積極打造「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建設,提升杭州城市國家化,加大城市間的會展業交流,有效推進會展行業新一輪創新發展機遇,實現網際網路行業與會展行業相互賦能融合發展,9月2日由杭州市商務局舉辦的「數字杭州」會展合作大會在杭舉行。
  • 雲上會展人必須插上網際網路翅膀,管它有沒有網際網路基因
    我們在探索新的雲上會展營銷模式。疫情以後所有的會展人一定要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管它有沒有網際網路基因,但是一定要說自己是網際網路人,逼著自己擁有網際網路思維。雲上會展人必須插上網際網路翅膀,管它有沒有網際網路基因現在我們把所有會展分為「人、貨、場」:「人」,就是買家和參展商,今後經銷商、代理商變成了網際網路的賣家和直播人員
  • 南方眼|從深圳首個線上展會,看深圳會展未來
    繼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落成後,深圳市寶安區再次因展會站到輿論的聚光燈下。相比同期舉行的第127屆廣交會有2.5萬家企業「在線迎客」,SZIMF展著實有些「寒磣」。但SZIMF展的背後,是在背靠亞洲最大會展中心,5G技術、大數據、工業物聯網等新技術廣泛應用的情況下,行業協會自主舉行線上展會,這能給包括「高交會」在內的其他展會提供一個想像的空間,對深圳會展業創新發展產生較強的示範、引領和帶動作用。SZIMF展做了啥?有何成效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