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會展SaaS產品的商業模式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因為上半年疫情的突然襲擊,很多活動耽誤了一段時間,包括一些展覽活動無法在線下展開,所以各大企業紛紛上線了雲上會展;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雲上會展SaaS產品的商業模式,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印象中大大小小的展會都是線下的,比如一年一度的廣交會、服貿會、農高會等;但是受疫情的影響,線上展會幾乎停辦;這兩年各大廠分分試水雲上會展,但並沒有全面投入。

這次疫情可謂是最合適的催化劑,快速催熟了雲上會展,各大廠紛紛快速布局雲上會展;比如今年騰訊承辦了線上廣交會,阿里承辦了糖酒會、農高會等。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雲上會展saas產品的商業模式:

一、展會的市場環境

1. 線上交易已是大趨勢

越來越多的交易場景逐漸向線上轉移或者實現線上線下融合;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用戶也越來越習慣線上交易,用戶教育的成本顯著降低(網際網路時代,交易的含義更為廣泛,本質上用戶與產品的每一次交互都是一次交易;比如用戶花時間來閱讀資訊,也屬於交易)。

2. 受疫情影響,線下展會無法舉辦

疫情作為催化劑,線下展會無法舉辦,而基於展會的重要性,使得會展不得不快速上雲;再加上國內的企業數位化轉型已經進入加速期,進一步推動雲上會展的快速發展。

3. 強大的技術支撐可以解決線下展會的核心痛點

大廠的AI、雲計算、大數據等強大的技術不僅能很好的還原線下展會場景,還能解決「吸引觀眾難、布展成本高和缺少數據追蹤」等難點。

4. 雲上會展市場仍是一片藍海

市場上還沒有現象級產品。相對於其他網際網路產品,雲上會展的技術門檻高很多。目前看來,僅有大廠具有入場優勢,而且目前市場上還未出現現象級產品,是搶佔市場的好時機。

二、線下展會的痛點

1. 展會費時費力

線下舉辦展會,耗費成本巨大。據了解,一場大型展會(比如廣交會),準備期長達數月,耗費的人力成本在數千萬元。還有展商運送展品等成本,總耗費巨大。但為了促進展商與意向廠商的交流與合作,又不得不舉辦展會。

2. 展會有時效

線下正式的展期就幾天,最多一個周左右。一旦展會結束,觀眾就無法再觸達展會的信息。與展商或者其他廠商而言,錯過這個展會,可能就錯過了很多商機

3. 參展門檻高

受時間、地域、門票等限制,抬高了展商和觀眾參加展會的門檻。可能有些展商的展品不能長途運送或者買不到展位號,就錯過了一年一度的展會,一整年的營業額就很不客觀。可能有很多想要參加展會尋求合作商機的廠商,因為買不到門票、或者因為事情錯過了展期,與商機失之交臂。

4. 不安全環保

線下展會的人身/財產安全保障困難,不定因素多。展會還會製造大量垃圾。每場展會在安保方面耗費的成本也是巨大,但即使是這樣也無法保障安保萬無一失。我大學期間參加過一次廣交會,去的時候是最後一天下午,好多展位都撤走了,地上留下了好多垃圾,後期在處理垃圾上花費的成本也不低。

5. 數據分析難

線下收集數據困難,且很難做到實時。展會的主辦方和展商不能及時掌握並分析展會數據,無法做到高效獲客。

線下展會以上痛點,雲上展會都能很好解決。

三、雲上展會的用戶畫像和獨特優勢

1. 展會的主辦方

  • 線上會展可以極大的節約成本,且雲上會展的受眾廣,永不歇展。
  • 雲上會展打造的數據銀行,可實現線上線下數據互通,以及實時洞察數據,方便主辦及時調整運營策略,實時受到反饋。
  • 雲上會展,主辦方還可以實時監察參展的展商,洞察明星展商,給予更大曝光量;及時發現違規的展商,給予警告或者封停,以免影響展會的正常進行。
  • 雲上會展提供直播、會議等產品工具,實現雲直播、雲會議,觀眾還可與主持人實時互動。
  • 開展前可從平臺方的流量池裡提前獲得豐富的展商資源和觀眾流量。
  • 線上線下融合;線上展位與線下展位相關聯,且線下直播會議可實時同步線上;線下參展的觀眾,可通過掃碼填寫基本信息,一步把觀眾信息同步到線上。

2. 參展的展商

  • 展商在家就能參展,省去運送展品路途費和管理費;展商工作人員的路途費、住宿費等都可省去;雲上會展是收取低額的展位費,參展成本遠低於線上展會。
  • 展品可實現365天*24h在線展示,非展期也可曝光展品,展品持續曝光給觀眾,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且支持觀眾與展商的在線洽談,交流合作,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連接展商和意向觀眾。
  • 數據銀行,實現線上線下數據互通;展期和非展期,展商均可實時發掘有合作意向的觀眾,以及高潛合作方,通過名片觸達他們或者在線洽談合作;還可實時查看展品的曝光情況,及時調整運營策略。
  • 開展前可從平臺方的流量池裡提前獲得豐富觀眾流量。
  • 線上線下融合;線上展位與線下展位相關聯,且線下直播會議可實時同步線上。線下參展的觀眾,可通過掃碼填寫基本信息,一步把觀眾信息同步到線上。

3. 觀眾

  • 可隨時隨地逛展,無需門票;不需要經歷搶購門票,搶購住宿,到線下展位,茫茫人海中尋找合適的展商和商機;雲上會展,只需要一部手機和網絡,就可實現在家逛展,線上洽談,尋合作機會;展會永不落幕,想什麼時候逛就什麼時候逛;通過關鍵字搜索分類搜索,就能尋找合適的商機。
  • 還可通過強大的推薦算法,根據觀眾的歷史瀏覽記錄,精準推薦合適的展品和合作機會,觀眾在線洽談交流,就可以尋求合作機會。

四、平臺方的盈利模式

1. 盈利模式一:一次性+訂閱制

(一)平臺方對各角色的收費模式

1)平臺方對展會主辦方的收費模式

主辦方通常僅在展會期間才會使用產品,據統計,一個主辦方一年舉辦展會的次數在1-3次,故屬於產品的低頻使用者。

採取的收費模式如下:

  • 使用平臺工具一次性收費+增值服務費;比如使用主辦方的後臺管理,一次展會收費XXX;需要開通高級功能,需要額外付增值費用。
  • 平臺流量費:展商 and 觀眾;如果主辦方需要從平臺方的流量池中導出打上某些用戶標籤,XXX名觀眾作為這場展會的意向觀眾,給這部分觀眾push展會消息,需收取XXX元平臺流量費。
  • 流量包訂閱費用:直播、會議、3D展廳、展位等;使用平臺的直播、會議等工具,按直播、會議的總時長進行收費。
  • 其他增長服務費用:用戶畫像、用戶標籤等更高階產品;比如如果要使用用戶標籤系統,給參加展會的用戶打標,甚至生成用戶畫像,需要額外付費給平臺

2)平臺對展商的收費模式

展商除了會展期要使用產品,非展期也會使用產品來線上持續曝光展品和品牌,故始於高頻使用者。

針對展商採取的收費模式如下:

  • 展期的展位費、展期的直通車費用等;展期,像展商收取展位費、高階產品增值費用、開通直通車的費用等。簡單來說,直通車就是給展商提供高曝光率,好的廣告位等。
  • 非展期:展商年/月費+增值服務費;非展期,展商的展品依然可以在APP上曝光,平臺按照年或者月收取費用。
  • 流量包訂閱費用;使用平臺的直播、會議等工具,按直播、會議的總時長進行收費。

3)平臺對觀眾的收費模式

觀眾隨時隨地都可能使用雲上會展產品(特指雲上會展APP等前端產品),故屬於高頻使用者。

針對觀眾採取的收費模式如下:

會員成長體系:觀眾有一套會員成長體系,設立會員等級,通過完成任務/充值進行升級,發布的商機可獲得不同的曝光率,可優先獲得優質展商資源等權益(各平臺根據自身的戰略目標,成長體系的機制有所不同)。

(二)增長飛輪(雲展平臺、主辦方、展商、觀眾)

(三)商業壁壘

1)平臺自帶流量

平臺不僅僅只是雲上會展產品工具提供商,而是通過不斷運營主辦、展商、觀眾,形成流量池,潤滑增長飛輪,使商業模式持續快速的運轉下去。

2)商業模式閉環

平臺、主辦方、展商、觀眾四方共贏,互助互推,實現可持續發展。

3)線上線下融合

線上和線下會展優勢互補,數據互通。

4)非展期的流量運營

非展期運營流量池,可為展期蓄勢。

2. 盈利模式二:定製化、私有化部署

除了雲上會展SaaS這種標準化產品,市場上還有很多想要定製化、私有化部署自己的雲上會展,基於這些市場需求,也是一種不錯的盈利模式。

  • 對象:願意花更多的錢做定製化產品的主辦方/展商;
  • 產品:包括後臺管理平臺、APP/小程序/H5;
  • 數據:與主線展會的數據進行隔離,流量私有化。

五、雲上會展項目願景

1)社會責任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展會;利用自身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優勢,助力會展行業的發展,加快實現線上線下會展融合。

2)催化企業數位化轉型

通過會展上雲,帶動各行各業的展商往數位化轉型,從而促進國內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進程。

3)對外展示公司數位化能力的窗口

通過雲上展會項目,對外展示公司的企業數位化實力,吸引更多企業來尋求數位化合作。

4)未雨綢繆,布局全球

通過國內會展項目,不斷打磨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形成品牌效應,著眼布局全球。

以上為產品汪小皮親身淌雲上會展項目的個人總結~關於雲上會展的商業模式分享到這,歡迎大家留言。

 

本文由@小皮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會展線上商業模式:內容決定競爭力
    試水線上盈利模式記者:會展業內近期舉辦的線上活動都是免費的,道同共創的在線講堂為什麼要收取一些費用?周景龍:採用收費模式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首先,提升道同共創團隊的在線生存能力,加強會展在線商業模式的探索。
  • 會展新說|淺談商業展會線上模式
    筆者接觸的多為商業展,對商業展的理解為,在特定市場、行業內選定主題,聚集海量資源,在固定時間內搭建展示場景和交互平臺,讓參與者高效、深度交互的一種商業行為。基於這一概念,筆者對線上展會的理解為,通過網絡和信息技術手段、還原展會場景,實現展會價值。在沒有打造出商業模式的前提下,線上只是「方式」,實現展會價值才是「核心」。如此,筆者按照還原線下展會場景這一思路談「線上展會」。
  • 二手車saas系統:SaaS模式的crm客戶管理系統怎麼樣?
    所以很多經銷商集團都在找適合自己的二手車saas系統,來幫助企業進行數位化管理、提升業績。豐車網編者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二手車saas系統,saas模式下的CRM客戶管理系統怎麼樣。二手車店鋪的業務模式為:一邊收購二手車,一邊銷售二手車。
  • 普遍定價策略與SaaS產品定價
    五、saas常用的定價模式1. 按需定價模式該種模式是根據目標客戶的實際使用需求定價,比如某果的雲產品會根據目標客戶的實際使用量定製不同價格的套餐供用戶選擇。2. 基於成本的定價模式該種模式的的價格水平會依賴於成本會計核算的成本。
  • 會展數位化成趨勢 盈利模式待破局
    提升獲客精準度  「線上展,要往產品特別是新產品方面去運營。」據北京時尚博展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博介紹,由於受疫情影響,2020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以下簡稱服博會)首次舉辦線上展,為參展商和買家提供服務。為滿足參展企業的需求,此次服博會線上展期間,組織了商業論壇、商貿對接會、行業分享會和展商直播。4月24日,線上展閉幕。
  • saas系統和erp系統的區別這麼大?豐車:天差地別!
    就像雲數據的概念首次在中國出現一樣,BAT就已經開始雲數據的布局,抖音視頻火爆全國的時候,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女士、明星演員紛紛在抖音宣傳自己,樹立自己的falg,現在大數據在全國普及,各行各業都在跟隨著改變自己,升級自身以適應發展趨勢甚至引領潮流的趨勢。汽車行業也是如此。
  • 騰訊雲副總裁曾佳欣:智慧會展為會展經濟帶來怎樣的多元效應?
    伴隨技術的發展,智慧會展將以「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的模式,延展出更多創新服務,帶來跨產業融合升級的機會。  智慧會展並不是簡單地把線下會展搬到線上,又或者單純的所謂把線上線下打通,產品技術的構建應該解決行業客戶的七大類痛點:  第一,疫情影響,供採無法對接;第二,展示單一,產品信息缺乏;第三,本地發展,跨地域受局限;第四,傳統營銷運營,轉化率低;第五,人肉模式,效率低成本高;第六,流程繁重,周期長產出低;第七,技術人才缺乏,創新受限  例如,
  • 國外有了G2,國內有那些SaaS軟體點評網站?SaaS軟體選型
    中國商業軟體導航與點評平臺-沙士比亞|SaaS比呀|saasbill這個金仁波總建立的,在上海。目前站內的信息也比較豐富,但目前的自然搜索流量不多。SaaS應用導航這個就是一直沒有什麼內容量saas總站|saas_雲平臺_雲服務_saas導航這個沒跟網站負責人了解過,不做過多的介紹Saas
  • 線下展雲展覽結合的「一展兩模式」是未來會展方向
    線下展雲展覽結合的「一展兩模式」是未來會展方向因疫情的影響,今年各種展覽會都採取了「雲展覽」的模式進行。這既是一種無奈的被動選擇,同時,也是一次展會業的重要創新。疫情加快了會展的信息化、科技化發展,直接倒逼傳統會展創新改革,此舉將成為傳統會展業轉型升級的新契機。雲展覽的好處在於隨時隨地開展,開展的時間和場地不受限制。比如今年特殊的疫情形勢,線下展開不起來的情況下,雲上會展強勢崛起。雲展覽的另一個好處是容量無限,只要商家願意,可以無限制地展出自己的各種產品。還有,雲展覽可以將短期展變成長期展,不落幕的展會。
  • 廣交會碰上「新基建」,雲會展迸發科技火花
    從線上展廳到智能展會、智慧場館,再到遠程交易流程再造、效率提升……數位技術把廣交會從線下的出口中樞,變成了線上的出口中樞。騰訊作為技術提供商為廣交會打造「雲會展」,前瞻性地開啟了智慧會展模式,將引領整個會展行業數位化轉型與變革,帶動數字經濟的跨產業融合升級。
  • 雲上會展人必須插上網際網路翅膀,管它有沒有網際網路基因
    我們在探索新的雲上會展營銷模式。疫情以後所有的會展人一定要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管它有沒有網際網路基因,但是一定要說自己是網際網路人,逼著自己擁有網際網路思維。雲上會展人必須插上網際網路翅膀,管它有沒有網際網路基因現在我們把所有會展分為「人、貨、場」:「人」,就是買家和參展商,今後經銷商、代理商變成了網際網路的賣家和直播人員
  • 華為發布商臻 · 雲上會展方案——聯結行業,連結全球;具象互動,促...
    華為商臻·雲上會展產品經理 楊洋發布方案目前,企業數位化發展水平不均衡,先進數位技術加持的雲上會展與參差不齊的企業數位化能力之間存在巨大的數字鴻溝華為商臻·雲上會展「數字雙螺旋」體系將企業會展數位化和日常營銷數位化結合,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使能會展行業干係方整體數位化能力的提升。針對展會場景,能夠助力企業2-3天快速、自助搭建雲上展廳,構建企業雲上直播間、洽談室;針對日常營銷,幫助企業構建數位化展示和直觀地交流互動等數位化能力,通過平臺能力與運營助力企業(尤其是製造型企業)改變營銷作戰模式。
  • 騰訊雲會展廈門開講,助力會展名城打造「智慧會展」_發現頻道_中國...
    廈門作為一座國際會展名城,眾多國內及國際大型會議、專業展會以此作為舉辦城市。12月11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城市峰會來到廈門,在雲會展專場上,會展業領軍人物和專家、騰訊雲會展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用科技推動廈門會展專業化,洞見雲會展未來趨勢。
  • 鄭智:雲展會對城市會展業有多大意義?
    會展活動作為產業鏈、供應鏈的中介平臺處於停頓。 求生存,求創新,求發展,成為會展界落實中央和國務院「創新展會服務模式」的共同心聲與具體行動。各地會展界紛紛通過線上論壇、研討會、講座的形式開展交流與培訓。廈門會展界積極行動,對舉辦雲(線)上辦公、會議、展覽、培訓活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技術創新的實際效果。
  • 阿里巴巴科技興農再添樣板點,雲上會展平臺打造數字農業盛會
    10月22日-26日,楊凌農高會結合阿里巴巴雲上會展平臺首次打造的「雲上農高會「,讓全國優質農產品、展商均獲得了雲上展示機會,也為農產品打開了更廣闊的接洽交易窗口。阿里巴巴雲上會展平臺作為全球數位化會展驅動者與領先者,通過數位化虛擬展館、實時互動交易、智能商貿洽談、全鏈路參會體驗、展會生態服務、行業大數據資訊等平臺建設與能力,為第27屆農高會打造了雲上會展新業態,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新農業發展的創新引擎,開啟線下線上融合的雲上農業會展新時代。
  • 傳統會展+線上雲展+直播互動,糖酒會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 任玉停10月13日-15日,第103屆全國糖酒會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數萬種參展產品琳琅滿目,璀璨爭輝。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糖酒會首次以傳統會展+線上雲展+直播互動的方式設立「扶貧助農」專區,來自湘西、廣西、新疆等多地扶貧特色農產品,成為了各地客商的關注焦點。
  • 保險中介saas系統為保險業務管理開拓未來藍海市場
    在保險行業,人工智慧的保險中介saas系統將改變定價、分銷、承包、理賠、投後服務等各個環節,實現降本增效。早期保險科技主要聚焦渠道變革,由渠道變革轉向由新技術帶來產品和服務創新以及資產流動性解決方式變革。人工智慧新技術將作用於基礎設施層面的變革,智保雲科技保險業務管理系統為交易提供支持的環節因新技術的接入得到顯著提升。
  • 數字展覽:會展活動移至線上尋覓新空間這事兒並不簡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交會、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等國內知名展會宣布延期舉辦。與此同時,許多地區意識到「創新會展服務模式」的重要性,利用網絡等方式幫助廣大企業結識夥伴、開拓市場。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冼國義近日在商務部網上新聞發布會上說,一些展會已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參展商和買家預約、參展流程管理、數據追蹤等展會服務,通過直播平臺、第三方平臺等方式開展「雲展示」「雲洽談」「雲籤約」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部分會展活動的功能移至線上,有助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會展業帶來的不確定影響。線上會展能否取代會展活動,有待觀察。
  • 31會議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助力融合展會模式落地執行
    、社團協會、展覽公司及頭部企業辦好線上展會,促進線上和線下的深度融合,31會議重磅發布了31展覽雲V2.0產品,用更符合線上和線下融合業務邏輯的產品系統填補市場空白,用強有力的平臺支撐和技術保障,助力品牌展會搭建智慧會展融合雲平臺。
  • 「空港+保稅+會展」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啟國際業務「會展+」模式
    在本次「空港+保稅+會展」全球品牌啟動儀式上,招商蛇口深圳區域常務副總經理兼招華會展運營公司總經理馬軍致辭,他詳細介紹了深圳海關為展會國際展品通關設計的「集成式」一站服務和「駐場式」一站服務,為有效解決不同階段國際展品快速通關問題,及大型國際展會的引進和落地做出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