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的《千字文》小課堂,和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儀有關:
dí hòu sì xù
jì sì zhēng cháng
嫡後嗣續
祭祀烝嘗
qǐ shǎng zài bài
sǒng jù kǒng huáng
稽顙再拜
悚懼恐惶
【解釋】子孫一代一代向下得傳續,按時祭祀請求祖先多佑庇。磕頭下拜虔敬按規矩,誠惶誠恐惟恐失禮儀。
《左傳》中有一句這樣的話:「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意思是說,對於國家而言,最重要的大事,就是祭祀和軍事了。
祭祀對於古人非常重要,國有祭祀,家同樣也有祭祀,而且祭祀無論形式和內容都非常講究。
到現在,很多農村家庭還保留著很多跟祭祀相關的習慣。很多人家在逢年過節家裡做「好吃的」的時候往往會把第一次的成品先供奉給祖先。而且還在各種節日祭拜不同的鬼神,尋求心理上的安慰。
雖然其實我們如今信奉科學、不信鬼神,但其實,祭拜祖先不僅僅是祈求神靈庇佑,同時也是寄託自己哀思、懷念逝去家人的一種方式。
我們都知道,祭拜的時候往往要給祭拜的神明、祖先時要準備「鮮花素果」。
「鮮花」代表著對神明的誠意與緣分的表達,也有著開花結果意思,而「素果」,則有著成就、結果的意思。
然而,在水果的選擇上,可不是隨便水果都能放上供桌的,有一些水果如果放上了桌,那可是大忌。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聊一聊關於祭祀水果有哪些要遵守的規矩。
1.釋迦
釋迦之所以不能出現在祭臺上,是因為它和釋迦牟尼佛同音,又因為果實形狀像釋迦牟尼佛像頭部,故命名為釋迦,如果用它來祭拜神明,這可不就是大不敬麼?
2.梨子
梨和「分離」的「離」同音,寓意不好,所以也不能作為祭拜的果品。
3.番茄、番石榴
為避免褻瀆神靈和祖先,祭拜忌用多籽水果(因為會消化不良、影響排洩)。
舉例來說,用於拜神、祭祖的水果,一般忌諱使用番茄或番石榴。因為食用西紅柿及番石榴這兩種水果後,由於這兩種水果的種子多,而且不容易消化,種子會隨著人體或其他動物的排洩物排出來,又以前衛浴設備不好,生活習慣也不佳,人們常隨處在草地方便,番石榴、蕃茄的種子也隨處生長,故老一輩的人會認為:番石榴是由糞便排出的種子所生長的果實,若拿來敬祭拜,對神明是非常不敬的。
1.橘子
「橘」和「吉利」的「吉」諧音,所以用橘子來做祭拜的果品,也有吉利的意思。
2.柿子
柿子寓意「事事如意」,也是很好的果品。
3.蘋果
蘋果寓意平平安安,在任何場合都十分適用。
另外,供神的水果以單數為吉,即一種、三種、五種水果及各種水果的數量也用一個、三個、五個。
供神的水果最好選用不同色的水果拜祭,所用水果的種類因不同地區會有不同。
祭祀常常會選用5種水果,五果可以是柑、桔、蘋果、香蕉、甘蔗;也有用菠蘿、柑橘、橙、香蕉、木瓜、葡萄,一般都是以當地盛產的水果為主。
想不到吧!看似簡單的祭品,裡面其實也包含了這麼多的講究。可不要認為這些是繁文縟節,以上種種,都是我們對待先祖態度認真、敬重的體現。
就好比每種花都有獨特的話語,如果你在熱鬧的節日裡,給對方送去白色的花束,是不是太失禮了?
所以,其實許許多多的事物背後,都有它獨特的「文化語言」,我們在一一破解這些「密語」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加深我們對於傳統文化的了解。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