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助理國務卿:俄羅斯只有走烏克蘭道路,才能成為自由國度

2020-12-27 騰訊網

美國政客習慣於指點江山,對他國事務指手畫腳,即便卸任退休之後也不消停。近日,美國前主管歐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維多利亞·努蘭公開表示,俄羅斯應該追隨烏克蘭,走它的發展之路。

努蘭指出,莫斯科最好的選擇,便是「走烏克蘭的發展道路」,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更加自由的民主國家」。

努蘭自以為是的「高見」遭到了俄方的猛烈抨擊。6月29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上院)議員阿列克謝·普什科夫在其社交博客撰文稱,努蘭給俄羅斯支的這一招,聽起來再愚蠢和荒謬不過了。

普什科夫指出,正是在諸如努蘭這樣的美國政客的不懈努力之下,烏克蘭才成了東歐的「危重病人」,社會經濟陷入崩潰的泥淖。對俄羅斯而言,所謂的「烏克蘭道路」,便是重返上世紀90年代的混亂時代,最終走向自我毀滅。

普什科夫稱,努蘭的建議反映了美國自由派「亡俄羅斯之心不死」,只會招致俄羅斯人的反感與反對。

分析人士指出,如今的烏克蘭,是歐洲大陸的「反面典型」,成了「失敗國家」的代名詞。政治上,雖然西方將其標榜為「民主模範生」,但民主化改革多年,貪腐現象依然嚴重。最要命的是,烏政壇幾乎被美歐代理人所把持,國家主權和獨立性幾近淪喪。經濟上,完全信賴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救濟,總統澤連斯基被迫強推新土改法,希望通過買賣土地激活經濟,但一個戰亂國家對外國投資者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呢?

這樣一個國際社會上的Loser,努蘭竟然讓俄羅斯去效仿追隨,這不是心懷叵測、貽笑大方嗎?

相關焦點

  • 美國務卿高喊俄羅斯「吞併」烏克蘭,拜登直言永不接受
    謝謝 在克裡米亞公投俄羅斯7周年之際,唯恐天下不亂的歐美國家,又開始繼續在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挑撥離間了。2月26日,美國務卿布林肯公開表態說,俄羅斯「吞併」了克裡米亞,克裡米亞是屬於烏克蘭的。美國總統拜登也緊跟著發聲,說他不會,並且永不接受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吞併。美國站定這一立場的目的是什麼呢?
  •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美國媒體對俄羅斯塔利班指控反應,簡直白痴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周四在MSNBC電視頻道播出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Colin Powell)認為,美國媒體對俄羅斯歸因於願意為殺害美軍付錢給阿富汗戰機的指控反應過於強烈。應首先仔細分析和驗證傳入情報。他指出:「我所知道的是,我們的軍事領導人並不認為這是報紙和電視臺提出的那樣嚴重的問題。」
  • ...外交部次官補(部長助理)金健當天同美國助理國務卿戴維·史迪威...
    【韓外長助理金健與美助理國務卿史迪威在線會談】韓國外交部12日表示,外交部次官補(部長助理)金健當天同美國助理國務卿戴維·史迪威在線舉行會談,對韓美關係、國際局勢進行深入討論。史迪威重申,美方就七國集團(G7)峰會事宜同韓方保持密切磋商。金健指出,韓方將迎合國際社會的期待,發揮相應的作用並作出貢獻。
  • "深仇大恨":俄羅斯為何總在"欺負"烏克蘭?
    更重要的是,基輔羅斯所奠定的東正教信仰,也成為了日後俄羅斯與烏克蘭能夠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內合組統一國度的基本要素。基輔羅斯Game Over,金帳汗國成了這片土地的主人。而在原基輔羅斯的西南方,與波蘭、立陶宛接壤的加裡西亞-沃林公國(Galicia-Volhnia),則被今日的烏克蘭歷史學家視為基輔羅斯的延續和烏克蘭國家的起源,就這樣,俄羅斯與烏克蘭這對擁有同一祖先的「兄弟」,在因緣際會之下,各自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 瑞典:克裡米亞一直是俄羅斯的領土,「喝多酒之後」才給了烏克蘭
    2014年,克裡米亞半島經過全面公投,以超過96%的選票成為俄羅斯的領土。但此後紛爭不斷,烏克蘭包括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拒不承認這一事實,認為俄羅斯對克裡米亞半島沒有任何主權和管轄權,應停止侵略行為立即歸還給烏克蘭。但自此之後,俄羅斯不斷強化對克裡米亞半島的軍事控制,使烏克蘭等國望而卻步。
  • 戈巴契夫祝賀美國前國務卿百歲生日:我們的共同努力是結束冷戰的...
    (觀察者網訊)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13日報導,12月13日是美國裡根總統時代國務卿喬治舒爾茨的100歲生日。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向其表示祝賀,並指出他們多年的共同努力是結束冷戰的轉折點,而實現無核武器世界的想法仍有待未來。
  • 烏克蘭人民後悔了,悔不該當初聽信美國謊言,還能回到從前嗎?
    然而讓烏克蘭沒有想到的是,東部支持亞努科維奇的親俄民眾也開始抗議遊行,與西部地區陷入了爭端,此後局勢失控,烏克蘭從此開啟了動亂之旅,直到今天。為了支持烏克蘭投靠西方,美國和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描繪了一副美好的畫面,用所謂的自由、民主、尊嚴等誘惑烏克蘭民眾,並且還承諾會向烏克蘭貸款和投資,幫助烏克蘭獲得發展。
  • 美國助理國務卿回應
    對於外界傳聞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可能在即將展開的亞洲之行中突訪臺灣或會見臺灣領導人,美國助理國務卿史迪威表示「沒有旅行要宣布」。他宣稱,希望兩岸問題能透過和平對話來解決。美國國務院2日上午舉行電話簡報會,介紹蓬佩奧即將於4日到8日訪問日本、蒙古、韓國,並參加6日在東京舉行的美澳日印四方外長會議。電話會上,關於在美中在臺海競爭加劇之時,蓬佩奧會否在訪問亞洲時突然訪問臺灣,或者利用此次出訪,與臺灣領導人進行虛擬會面的問題,被兩度問起。
  • 美高官就髒話侮辱歐盟言論道歉 反指俄羅斯竊聽電話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2月7日報導,美國負責歐洲和歐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維多利亞·紐蘭與美國駐烏克蘭大使傑弗裡·派亞特的通話錄音日前被人發布到網上,通話中夾雜著對歐盟的侮辱性言辭,引起國際社會軒然大波。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帕莎其承認錄音屬實,並稱紐蘭已經向歐盟官員道歉。
  • 烏克蘭的今天,讓我看到了西方民主自由的醜陋
    如果我說,早在五六十年代,美國和歐洲有時都要看烏克蘭的眼色行事,你可能會感到很荒謬。但請不要懷疑,烏克蘭的確有這個資本和能力左右美國和歐洲各國。作為蘇聯的加盟國,因為地理優勢和戰略部署,當時的烏克蘭風頭正勝,作為蘇聯在歐洲的橋頭堡,在處理歐洲事務的很多方面更是壓過了俄羅斯。
  • 克裡米亞半島:究竟屬於俄羅斯,還是烏克蘭?
    式微的烏克蘭,奮起的俄羅斯 烏克蘭做過最成功的事情就是加入了蘇聯,並在在蘇聯解體後獲得前蘇聯大量先進的的軍事裝備,烏克蘭當時的國際地位不可小覷
  • 烏克蘭將親美道路走到底,專家提議將國土出售給美國,美:不敢要
    烏克蘭更是為了恢復國內的經濟,在親美的道路上越走越深,前有銷毀核武器,先有專家提議出售國家領土,真是讓眾人可悲可笑。要知道蘇梅州雖然是領土,但它並沒有什麼可利用的價值,但哈爾科夫州卻是不同,這個洲是烏克蘭的重工業基地,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命脈所在,經濟來源所在,蘇聯曾經的T系坦克都是哈爾科夫州製造而出,如果這一州落到美國的手裡,不僅可以加大美國的經濟增長,更是對俄羅斯進行了強有力的威脅。烏克蘭這一行為在外人眼中,已經認為這不是簡單的賣國土的問題了,而是要把整個國家歸納到美國旗下啊!
  • 烏克蘭亂局:烏東地區併入俄羅斯意願強烈,俄會吞併烏克蘭嗎?
    有人說烏克蘭東部將採取克裡米亞的模式,用公投方式回到俄羅斯。但這種模式如果施行,那俄羅斯必將遭到更嚴厲的制裁,那時烏克蘭很有可能引來美國駐軍,到時不可能是一場代理人之戰,那將是俄美對決。因此俄羅斯在普京時代的結束前,不可能再進行大的戰爭了。因為普京還需要給繼任者一個更為穩定的環境。
  • 遊走於政壇的變色龍——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
    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可以說是我們最熟悉的一位美國聯邦政府高官。說道他,我們大部分人對其印象都不好,作為央視三番五次措辭嚴厲批評,中國百姓憎惡的美國國務卿,在中美建交之後可謂是第一次。作為川普的忠實鷹爪,瘋狗,蓬佩奧還有另外一個被人熟知的身份——政壇變色龍。今天小林就來為大家詳細解說一下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
  • 烏克蘭少將:烏是野兔,俄羅斯是熊,野兔只有成長壯大才能打敗熊
    謝爾蓋·克裡沃諾斯據俄羅斯「軍事理論」官網12月20日報導稱,烏克蘭國防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副秘書長、烏克蘭武裝力量特種作戰司令部第一副司令謝爾蓋·克裡沃諾斯少將公開發表講話,他在講話中將烏克蘭和俄羅斯分別比作是
  • 俄羅斯不能承受失去烏克蘭之痛?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將無法振興?
    這也對今後烏克蘭毅然決然脫離烏克蘭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蘇聯解體之後,人們都在期盼烏克蘭與俄羅斯組成一個新的民族,然而烏克蘭迅速宣布獨立,在俄羅斯在亞洲確立統治的同時,烏克蘭已經同眾多西方國家發展了友好關係。彼時的烏克蘭只有一個目的:遠離俄羅斯。
  • 沒有烏克蘭的俄羅斯一文不值?失去烏克蘭,俄羅斯再也無法崛起?
    自蘇聯解體後,東歐各國除波羅的海三國外組成獨立國協,俄羅斯聯邦和烏克蘭成為獨立國協中最主要領導國,但隨著克裡米亞獨立入俄事件,烏克蘭與俄羅斯漸行漸遠,曾經關係無比親密的兩國如今爭鋒相對。
  • 外交部回應美國助理國務卿史達偉涉華言論:完全是顛倒黑白
    有記者提問稱,我們注意到昨天美國助理國務卿史達偉在美智庫傳統基金會主辦的視頻論壇上表示,美國近來政策有所調整,主要是因為北京威脅日增,我們也注意到《華盛頓郵報》昨日刊文批評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其為實現政治野心,不惜操縱美國的外交政策,導致美國外交遭受了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損害,是美國歷史上最差的國務卿。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中美關係僵持之際 103位美國學者聯名要求「拉攏」俄羅斯
    8月5日,《政客》雜誌(Politico Magazine)發表了一封由103位美國外交、國防界前官員以及資深學者署名的聯名信,提出「美國現行的制裁加外交手段相結合的對俄政策並不奏效,美國是時候重新考慮對普京以及下一位俄羅斯接班人的態度了。」
  • 烏克蘭徹底放飛自我,想要投靠美國做馬前卒,俄羅斯做好戰鬥準備
    美國與俄羅斯之間可以用水火不容來形容,這一點在敘利亞境內可以體現的更加明顯,美國為了制衡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實力,僅在2020年就向敘利亞增派了大約7500輛軍車以及數千名士兵。雖然美國一直以佔領軍為藉口賴著不走,但是其真實目的還是不想讓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軍重新奪回諸多地區的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