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為著名熱帶水果之一,芒果果實含有糖、蛋白質、粗纖維,芒果所含有的維生素A的前體胡蘿蔔素成分特別高,是所有水果中少見的,維生素C含量也不低。礦物質、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也是其主要營養成分。
桂七芒,又名桂熱82號,屬晚熟品種,成熟期8月中、下旬。
臺農1號,4月底至5月上旬成熟,果實呈尖寬卵形,稍扁,單果重150-200克。完熟的果實黃色,近果肩半部長帶胭脂紅色,外觀美麗。果肉深黃色,組織較細密,味甜,纖維少,質地較細滑,品質好。
青皮芒,又名百花芒,原產泰國,果實的腹肩至果腹有一條明顯的溝槽,果皮多為暗綠色,果肉淡黃色,質膩滑,味濃甜,芳香,纖維少,品質優。
金煌芒,臺灣自育品種,果實特大且核薄,味香甜爽口,果汁多,無纖維,耐貯藏,平均單果重1200克,成熟時果皮橙黃色。
凱帝芒,是美國主要栽培品種之一,也是臺灣的主要栽培品種。7-8月成熟單果重約400克,橢圓形,果皮底色黃或橙黃,蓋色暗紅。果肉厚,質膩滑,纖維少,味甜芳香,種子小,僅佔果重的7.5-8%。
紅象牙芒,果長圓形,微彎曲,皮色淺綠,桂果期果皮向陽面鮮紅色,外形美觀。
玉文芒6號,果實大,平均單重達1000-1500克,果形豔麗,呈紫紅色,較多纖維質,種核薄,可食率高,果肉細膩,口感佳。
彬林1號,果形豔麗,呈水蜜桃色,甜度在19度左右,口感與風味特佳,果重約500克。
貴妃芒,又名紅金龍,果實長橢圓形,果頂較尖小,果形近似呂宋芒,單果重300-500克。未成熟果紫紅色,成熟後底色深黃,蓋色鮮紅,果皮豔麗吸引人
臺芽,又稱黃金煌,品質上等,果實成熟時果皮淡紅,果重約500-750克
紫花芒,6-7月成熟,果實略呈「S」狀橢圓形,平均單果重約200克,成熟時金黃色,果肉黃色,肉質較細滑,味談甜帶酸,芳香。
象牙22號,果實象牙形,果皮翠綠色,向陽面有紅暈,後熟後轉淺黃色,單果重150-300克,可食部分佔63%,果肉橙黃色,品質佳,成熟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
金穗芒,果實卵圓形,果皮青綠色,後熟後轉黃色,果皮薄,光滑、纖維極少,汁多味香甜,肉質細嫩,可食部分佔70-75%。成熟期7月中下旬。
因特芒,果形呈扁圓形,比凱特芒略小,果皮呈淡紅色,果實肉質細膩,纖維極少,耐貯運,果核小,可食部分佔95%,氣味芳香,含糖分20%。
金興,呈紅黃色,顯示透明狀有一種透視果肉的感覺,如琥珀色般,肉質與品質屬極品,甜度較高19度左右,果實特大為1000克以上。
文心,果實為圓型,平均單果重1000克,果形豔麗,呈紫紅色,套袋後呈紅黃色,果核小,可食部分佔95%,氣味芳香,口感佳。
紅蘋芒,果皮光滑,果點明顯,紋理清晰,陽光充足的地方,果皮淡紅色披蠟質,呈粉紅色,外形酷似蘋果,故得名為紅蘋芒。
愛文芒,果實倒卵形,果皮底色深黃,蓋色鮮紅。果肉黃色,肉質膩滑,纖維少,味甜,品質較好。
呂宋芒,果實卵狀長橢圓形,平均單果重約200克。常有淺短腹溝,果喙小而尖銳。未熟果淺綠色,成熟後金黃色。果肉深黃色,質膩滑,味甜芳香,無纖維感,品質極佳,5-7月成熟。
椰香芒,又名「雞旦芒」,5-7月成熟,果實卵形或長卵形,平均單果重120-150克,成熟時果皮黃綠色,果肉橙黃色或橙紅色,肉質結實、細膩,纖維極少,味甜,有椰乳香氣。
食用芒果具有清腸胃的功效,對於暈車、暈船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抗癌。據現代食療觀點而言,芒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因此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美化肌膚。由於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因此經常食用芒果,可以起到滋潤肌膚的作用。
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芒果含有營養素及維生素C、礦物質等,除了具有防癌的功效外,同時也具有防止動脈硬化及高血壓的食療作用。
防治便秘。土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可以促進排便,對於防治便秘具有一定的好處。
在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的寺院裡都能見到芒果樹的葉、花和果的圖案。印度教徒認為芒果花的五瓣代表愛神卡馬德瓦的五支箭,用芒果來供奉女神薩拉斯瓦蒂。1556~1605年期間,莫臥兒帝王阿克巴在德裡附近有一個十萬株芒果樹的果園。這樣大規模的芒果樹園在當時是世界罕見的。
人們一致認為,第一個把芒果介紹到印度國以外的人是中國唐朝的高僧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有「庵波羅果,見珍於世」這樣的記載。
而後傳入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再傳到了地中海沿岸國家,直到18世紀後才陸續傳到巴西、西印度群島和美國佛羅裡達州等地,這些地方都有大片的芒果林。
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