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你選擇什麼樣的跑姿?

2020-09-05 跑著說

胖子能跑步嗎?體重太大會不會傷害膝蓋?相信大體重的你一定會有這樣的疑惑或者顧慮。我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跑步是每一個人的權力,但一定要選擇與你自己相適應的跑姿,不斷去調整自己,讓身體處於一種舒適的狀態,跑姿沒有最佳,但一定有最合適的。

我在開始跑步之前體重92千克左右,由於長期久坐、缺乏運動,膝蓋外側疼痛日益明顯,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以前擔心是膝蓋關節受傷,現在看來應該是腿部肌肉對關節的支撐不夠。很多人跑步時間長了會發生骼脛束摩擦綜合症,但我跑步一年多來,反而消除了膝蓋及大腿外側疼痛,應該算是意外的收穫吧。我目前的跑姿也是在總結自己的經驗和身體感受調整而來的,就我個人而言,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腳掌落地

一般以全腳掌落地,可能是體重太大需要通過足弓來緩解衝擊,前腳掌或腳後跟是沒有辦法擔此重任的,需要通過膝關節、足弓、鞋底、塑膠跑道四重緩衝減少大體重帶來的衝擊負荷,並且儘量減少腳掌與跑道接觸時間,其實就是加快步頻,也可以避免常見的足底筋膜炎

擺腿屈膝

小腿與地面垂直,大腿略向後傾斜30°,與小腿呈150度夾角,膝蓋略微彎曲在落地的瞬間似乎有一點緩衝,可以對膝關節形成較好的保護,是比較舒適的狀態。對於大體重跑者,落地時對於關節的衝擊約相當於自身3倍體重,如何儘可能化解、減少著地時的衝擊就成為預防傷痛的關鍵。正確合理的著地技術關鍵是要保持膝關節彎曲,如果著地時膝關節伸得很直,著地點又遠離重心,那麼這樣就會受到比較大的衝擊力作用,增加受傷風險。只有膝關節產生一定的彎曲,才能有效緩衝地面衝擊力,這跟我們從高處跳下,需要屈膝緩衝是同一個道理,很多跑者卻缺乏著地屈膝緩衝過程。

擺髖送胯

要最大限度避免髖部的左右擺動,利用腰腹核心肌肉的力量前後交替送髖,這個需要自己慢慢練習,找到輕微的向內前側扭腰的感覺,帶動胯部驅動下肢往前運動,這當然也要加強對核心肌群的日常訓練。

背直身正

立起腰杆、挺直背部,基本上半身從髖部往上是成一條略微前傾的垂直線,保持身體重心自然前傾,大概重心在落地腳前側的感覺,雙臂左右交互擺動,前不露肘、後不露拳。肩頸部自然放鬆,頭部向前平視,並保持在肩膀正上方,不左右偏。

跑步姿勢有幾個關鍵階段,分別是: 觸地期、支撐期、蹬伸期和擺動期,而前三個也常常合稱為著地階段。掌握科學合理的姿勢對於跑步十分重要,跑步技術一方面可以實現更有效更省力地奔跑,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受傷風險。當然,跑步姿勢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各自體格千差萬別,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姿勢,需要我們在跑步的過程中不斷根據自身條件去調整、糾正,找到一個自己最舒適的跑姿,才能跑得更遠。如果你覺得跑得累了、痛了,那是時候考慮調整下自己的跑姿了。

相關焦點

  • 優美的跑姿和跑步能力成正比,舒適的跑步才是正確的跑步
    01跑姿的優美和跑步能力成正比以上兩種人他們給予旁觀者在視覺上的一大區別,就是跑姿差別很大,前者跑姿優美帥氣,後者跑姿笨拙難看,看到這種情況,有人甚至下結論,跑姿和跑步能力成正比,跑步能力越強,則跑姿就越優秀,事實上這個結論是沒有錯誤的,因為優良的跑姿是一種協調性的表現
  • 合理技術讓跑步省力無傷不香嗎?掌握良好跑姿的四個步驟
    人類天生會跑步,但能跑起來跟跑姿正確合理完全是兩碼事,跑姿也許沒有最佳,但一定有正確合理一說。正確的跑姿可以讓我們避免受傷,而合理的跑姿可以讓跑步更輕鬆更省力。所以正確合理的跑姿最終能達到兩個根本目的:省力和無傷。
  • 跑步篇(1)認識正確的跑姿
    跑步作為最容易入門的運動,深受大家的喜愛。只要穿上鞋子,就能開始跑動。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想要跑得好,卻沒那麼簡單。跑步時,每邁一步,膝關節就要承受自身體重6-7倍的重量,在重複邁步中,錯誤的動作模式會帶給肌肉、關節和韌很大的壓力(衝擊),所以跑姿越標準,跑步越輕鬆!那么正確的跑姿是怎麼樣的呢?
  • 什麼樣的跑步姿勢讓你跑得更快、更遠、更省力
    什麼樣的跑步姿勢讓你跑得更快、更遠、更省力 說到跑步姿勢,有人怎麼跑就是怪,也有些人隨便跑也很帥。
  • 正確的跑姿
    跑姿是跑友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正確的跑姿不僅提高跑步效率,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受傷。正確的跑姿由上肢擺臂、軀幹穩定和下肢擺腿等幾個部分組成,同時它們有機構成一個整體,因為跑步是一項全身運動,需要上肢、軀幹和下肢協調配合。
  • 啥是對的跑姿
    啥是對的跑姿所謂「對的跑姿」就是建立在正確的力學框架上,並非單純地跑得快,跑得快不一定對,但對的往往跑得快。1、「對的跑姿」能讓你跑得輕鬆、快速、不受傷在「正確的力學框架」下跑步,身體部位特別是關節不會集聚太多壓力,因此也不會受傷。
  • 長跑王子大迫傑的跑姿太完美,如何學會正確跑姿?讓你輕如羽、無傷跑!
    我們採訪了一群跑友,談談對學習跑姿的理解: 還真有!課程在結構上分為理論學習+跑姿定製訓練(包含12次跑姿計劃+9次跑步訓練),教你用最短時間學會正確的跑步方法。每天僅需9.9塊錢,即可掌握終生受益的跑步姿勢,輕鬆實現無傷奔跑。在眾多跑友的觀念中,要想解決跑姿問題,花錢參加線下跑步培訓班或許是一個還算不錯的方法,但動輒數千元的培訓費,相信也不是每一位跑者都可以輕鬆承擔的。
  • 矯正不良跑姿是提升跑步水平的一條捷徑,掌握合理方法很重要
    【導讀】: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跑姿」成了跑步圈內的一個流行詞,跑姿,顧名思義就是跑步姿態,每個人都會跑步,但是每個人的跑步姿態都是不同的,在跑步姿態的觀感上存在一定的規律,那就是跑得越快的人,跑步姿態往往越優美,而跑得越慢的人,跑步姿態則笨拙難看,甚至滑稽。
  • 《跑姿跑法》開啟我的跑步日記
    ,今天開始決定認真寫好自己的跑步日記。跑步一開始完全是業餘愛好,連自己都沒想到會主動看這麼多跑步方面的書,現在回想對我跑步影響很大的書有:《無傷跑法》讓我明白跑步其實早、晚跑都一樣,堅定了我晨跑的想法。
  • 良好跑姿的這些共同特徵你具備了嗎?
    如果你沒有傷痛,自己跑步感覺也還可以,那麼可以說你目前的跑姿基本是適合自己的;如果你目前還受到一些傷痛困擾,又或者你希望在跑步方面進一步提升自己,那麼改進跑姿,對你而言就顯得特別重要。改進跑姿不是將之前跑姿推倒從來,另起爐灶而是改進跑姿中不合理的地方。
  • 改善上半身跑姿的6個動作,讓你跑起來輕鬆不累,還好看
    理想跑姿的意義理想的跑姿不僅可以減少傷病,還可以提高跑步經濟性。為什麼能夠減少傷病呢?先來看一下達子的跑姿,可以用6個字來形容:流暢,有力,舒展。跑步經濟性簡單來說就是你跑步時能量浪費少,用最小的能量驅動步伐,就好比一臺車,你用最少的油耗去行駛。而良好的跑姿能夠減少能量浪費。這樣你跑起來就會更輕鬆,而且節省出來的能量可以讓你在跑馬拉松後半程時仍可以保持配速,甚至提速。
  • 跑者改善上身跑姿的幾個動作,讓你跑起來流暢輕鬆,還不累
    雖然每個人的跑姿都會有不同,但是必要的標準動作,我們還是一定要學。經常審查自己的跑姿,避免錯誤的發力和受力,會讓自己的跑姿更理想化。1、理想跑姿的意義理想的跑姿不僅可以減少傷病,還可以提高跑步經濟性。跑步經濟性簡單來說就是你跑步時能量浪費少,用最小的能量驅動步伐,就好比一臺車,你用最少的油耗去行駛。而良好的跑姿能夠減少能量浪費。這樣你跑起來就會更輕鬆,而且節省出來的能量可以讓你在跑馬拉松後半程時仍可以保持配速,甚至提速。
  • 什麼是合理跑姿?這10條總結精闢到位
    跑姿一直是跑友關注的熱點,合理正確的跑姿能夠幫助跑友避免跑步損傷、提高跑步效率,提升跑步成績;例如無論你跑得快還是慢,在跑步中擺臂與步調要協調一直;在跑步中膝關節要保持穩定,維持正確的下肢力線,不能出現膝關節內扣;核心要收緊,保持腰背挺直,才能有效傳遞力量,這是進行任何運動都要遵守的準則。
  • 訓練周期充裕,精修優化跑姿
    別浪費你的每一次出勤,別得過且過邁出的每一步。特殊時期的沉寂和孤獨,很多時候就是拉開差距的良好時機。 訓練周期充裕,精修優化跑姿 跑馬大叔此前分享了較長周期強化有氧耐力的心得,這次分享在充裕周期內優化跑姿的觀點和體會。
  • 5公裡跑多少分鐘,就是什麼樣的等級?不是誰都能天天跑步
    正因為跑步能夠讓人身體健康,更能讓人心情愉悅。很多熱愛跑步的人,天天都在跑步。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群,都可以天天跑步的,這需要看你是什麼級別。否則,天天跑步,極有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傷,反而適得其反。那麼,什麼樣等級的跑者才能天天跑步?
  • 5公裡跑多少分鐘,就是什麼樣的等級?不是誰都能天天跑步
    跑步,能夠使人心生愉悅。在充滿矛盾,或是不起眼的生活裡,通過跑步能夠擁有一時的快樂與滿足,這是挺難得的時光。跑步,就是有著這樣神奇的功效,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正因為跑步能夠讓人身體健康,更能讓人心情愉悅。很多熱愛跑步的人,天天都在跑步。
  • 想要正確的跑步姿勢,你得繞過這 4 個大坑
    如果你不會泳姿,直接跳進水裡,你可能會嗆水、甚至被淹死;如果你不會跳舞的動作,直接走上大舞臺去表演天鵝湖,等待你的會是尷尬和嘲笑…… 但錯誤的跑姿? 頂多就是氣喘籲籲,覺得腿好沉、跑不動,即便你一個人硬撐著咬牙默默跑完,也不會立刻就出現讓你身心難以承受的痛苦,最多隔天腰酸背痛,過些天好了繼續跑。 而因為錯誤的跑步姿勢受傷後,卻去抱怨「跑步」是個傷身的運動……這個鍋,跑步真的不想背。
  • 跑步時腳掌應該如何正確著地,轉換跑姿先改變這件事
    跑步有沒有效率、容不容易引發運動傷害,跟跑姿有很直接的關係。跑步是一種全身性運動,姿勢對了,上下半身的連動就會順暢,讓踏出的每一步都能朝最佳成績邁進!而在跑姿中,觸地、著地是討論度相當高的話題,名列跑者對跑步姿勢的重視要素第二名(66%)。本文深入介紹觸地的正確觀念,讓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步伐。
  • 該怎麼選擇「步頻」與「步幅」,提高跑步速度?
    看電視上的馬拉松比賽,可以看到有各種各樣的跑姿。跑姿是有個性的,跟練習內容,體力,技術,體形,性格等等都有關馬拉松的速度=步頻 x 步幅 : 步頻與步幅這兩個因素,隨便提高哪一個都可以提高速度,所以要提高速度,要麼增大步幅,要麼提高步頻。
  • 該怎麼選擇「步頻」與「步幅」,提高跑步速度
    看電視上的馬拉松比賽,可以看到有各種各樣的跑姿。跑姿是有個性的,跟練習內容,體力,技術,體形,性格等等都有關。如果你是跑步新手,首先要做的就是找一個讓你欲罷不能的跑步場所,起跑就算成功了一半,然後再選擇一些好的裝備,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與高爾夫相比,跑步算不上奢侈,但也絕不會無處可敗。就算跑家裡的跑步機,你也需要至少一雙慢跑鞋,兩套跑步T恤和短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