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兩省四市無縫融合:「添綠留白」打造長三角最美環太湖路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環太湖公路的美景如畫。 江蘇省交通廳供圖

中新網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申冉)絲綢、蝦蟹、筆墨紙硯、江南美景……環繞著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是堪稱長三角地區物產最為富饒、風景最為優美、人文經濟最為發達的江南水鄉。17日,環太湖風景路跨省際合作框架協議正式籤訂。江蘇、浙江兩省四市的交通部門希望通過這條集聚江南風韻精華的跨省公路,打造長三角一體化典範工程。

太湖位於長三角南緣,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靠常州,東近蘇州,是江蘇、浙江兩省,無錫、湖州、常州、蘇州四市共同的「母親湖」。環太湖公路是江蘇省、浙江省兩省合作修建的一條環太湖的風景路,也是中國風景道路規劃史上的一次突破。該段公路全長約416.2公裡,其中在江蘇境內約364.6公裡(其中蘇州286公裡),浙江境內約51.6公裡,連接了江浙7市縣中的13個著名景區、197個自然景源、5個古村落和53個特色產業村。

江蘇、浙江兩省四市的交通部門希望通過這條集聚江南風韻精華的跨省公路,打造長三角一體化典範工程。 江蘇省交通廳供圖

隨著該條公路的貫通投用,兩省四市沿線的旅遊業、傳統手工業、特色農業迅速發展,已經形成商貿聯動、文旅共通、產業鏈融合的雛形。

根據此次籤訂的合作協議,江浙兩省和環湖四市將成立發展創建聯盟,繼續打破地域界限、突破行政壁壘、消除管理盲區,全面實現「一體化」。

其中,基礎設施的一體化發展,包括:構建「快進慢遊」的農路網絡,打通環湖「斷頭路」「瓶頸路」,形成環太湖農路「一張網」;在步行綠道、慢行系統和農路驛站的智慧運營方面,打造統一的「全國標杆」品質工程;實施「和而不同」、鮮明突出的環湖標誌標識;開展聯合執法,創建「平安放心」環湖農路。

該段公路全長約416.2公裡,其中在江蘇境內約364.6公裡(其中蘇州286公裡),浙江境內約51.6公裡,連接了江浙7市縣中的13個著名景區、197個自然景源、5個古村落和53個特色產業村。 江蘇省交通廳供圖

在綠色生態的一體化建設方面,將繼續攻堅環太湖汙染治理,保護沿線農村及太湖生態環境;創新「公路與自然融合、景觀與文化融合」,持久為太湖生態「添綠」;嚴守環太湖農路沿線自然保護區、水源地保護區和林業保護區等生態紅線,長效「留白」。

環繞著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是堪稱長三角地區物產最為富饒、風景最為優美、人文經濟最為發達的水鄉。 江蘇省交通廳供圖

在交通服務一體化方面,將提供覆蓋湖區的交通「熱力圖」,共享交通信息;在整個區域拓展旅遊集散中心,開發景點專線、鄉村遊直通車等新型旅遊線路。

在文旅產業發展一體化方面,江浙兩省將依託良好的農村路網和物流網,壯大和融合兩省四市的地區特色產業;打通「環湖農路+全域旅遊」一卡通、一張圖。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丁峰表示,江浙兩省山水相連,地緣相接、文化相近、人緣相親,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中都處於重要地位。「兩省攜手打造環太湖『四好農村路'一體化建設全國示範路,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先行區,加速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舉措。」(完)

相關焦點

  • 「江蘇經濟報」長三角兩省四市 攜手打造環太湖風景路
    本報訊(記者 耿文博) 12月17日上午,環太湖「四好農村路」一體化建設全國示範路籤約儀式在蘇州舉行。會上,蘇州、無錫、常州、湖州四市交通運輸部門代表共同籤署了《環太湖「四好農村路」一體化建設全國示範路框架協議》。
  • 打造環太湖「四好農村路」風光帶 江蘇浙江聯手建設全國示範路
    蘇州市交通局供圖中國江蘇網訊 12月17日,環太湖「四好農村路」一體化建設全國示範路籤約儀式在蘇州舉行,江蘇、浙江兩省的蘇州、無錫、常州、湖州四市交通部門代表共同籤署了《環太湖「四好農村路」一體化建設全國示範路框架協議》。
  • 環繞太湖416公裡,蘇浙四市攜手打造一條環湖公路
    揚子晚報網12月17日訊(記者石小磊)淼淼太湖何處最美?環繞太湖轉一圈如何? 12月17日上午,江蘇省無錫市、蘇州市、常州市和浙江省湖州市四市交通運輸部門在蘇州籤署「攜手打造環太湖『四好農村路』一體化建設全國示範路框架協議」,將共同打造長達416.2公裡的環太湖公路,使之成為全國唯一、獨具魅力、引領示範的環太湖風光帶。
  • 十年千騎 破風太湖 2019第十屆環太湖自行車賽拉開戰幕
    江蘇省體育局局長陳少軍在開幕式上指出,環太湖區域地處長三角核心腹地,經濟人文自然稟賦優越,體育發展具有良好基礎和廣闊前景。「我們將積極貫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繼續以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為平臺,推動長三角區域體育合作交流,繪製區域體育共同發展新藍圖,促進體育與文化、旅遊、生態等深度融合,為經濟建設注入新動能,為生態文明增添新色彩,為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 全國「百強縣」江浙兩省佔近一半,蘇州、無錫、南通下轄縣(市)全部...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導在今年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暨全國百強縣(區)報告中,長三角地區江浙兩省再次榮登榜首和「榜眼」。12月3日,《華夏時報》記者梳理這份報告發現,長三角地區的浙江和江蘇分別獲得全國百強縣(市)24個和23個,江浙兩省佔全國百強縣(市)榜單近一半。
  • 2018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收官
    新華社南京10月14日電(記者王恆志)賽事組委會消息,2018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14日落幕,比利時旺蒂洲際職業隊的鮑裡斯·瓦利獲得總冠軍,中國恆翔洲際隊車手柳建鵬收穫象徵大中華地區最佳車手的紅色領騎衫。
  • 江南這座城市有些「尷尬」,因太湖得名,卻只有50米的太湖管轄權
    在行政區劃上,三個蘇錫常城市分別「瓜分」了大面積的太湖水域,並同時享有對太湖的行政管轄權;特別是蘇州和無錫,許多令人自豪的景點與太湖相伴而生。但事實上,巨大的太湖橫跨江浙兩省,而且浙江還有一座「太湖之城」,歷來與太湖密不可分。但比起蘇錫常和太湖這兩個不可分割的人物,它顯得有點「尷尬」。這個城市,就是浙江湖州。
  • 2020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線上賽首站報名啟動
    為引導群眾科學健身,推動全面健身與全面健康深度融合,環太湖賽組委會聯合全民運動社交平臺咕咚,共同打造「2020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線上賽」,系列賽第一站的報名工作現已火熱開啟!   據悉,2020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線上賽將從6月底持續至11月底,進行為期5個月的五場比拼。
  • 不止騎·2020第八屆24H單車環太湖認證賽今日開賽
    2020年11月28日,「不止騎·2020第八屆24H單車環太湖認證賽」在江蘇省武進太湖灣旅遊度假區環球動漫嬉戲谷鳴笛開賽。來自國內的2000名選手「騎」聚一堂,在24小時內完成環騎太湖一圈的挑戰。比賽線路沿著風光秀麗的太湖之濱,穿梭於綠林秀水之間,途經無錫、蘇州、湖州、宜興等地,回到江蘇省武進太湖灣旅遊度假區。
  •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旅遊LOGO全網徵集,總獎金4萬
    、江浙滬兩省一市交匯處。2019年,中央明確,在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的示範區。青浦·朱家角古鎮嘉善·西塘古鎮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規劃藍圖中,三地文旅部門將積極打造文旅品牌、發展文旅產業。
  • 2020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線上賽圓滿收官
    歷經6個月的5場比拼,南京銀行·2020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線上賽已於12月31日圓滿收官。在持續抗擊疫情的2020年,線上賽作為環太湖賽積極落實引導科學健身而重拳推出的系列活動,不僅突破了區域、地點和名額的限制,更打響了國內公路自行車賽線上賽的第一槍。
  • 何建華專欄:「長三角同城之心」,南太湖新發展軸呼之欲出
    滬蘇湖鐵路的開工建設,標誌著長三角一體化進入實質性推動階段,將把黃浦江與南太湖連成一體,一條全新的南太湖發展軸呼之欲出,為長三角國家戰略落地落實再添新亮色。 滬蘇湖鐵路走向示意圖。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來說,如能面對國內外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面前解題破局,圍繞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開掘內需市場,促進企業轉型,凝神聚力發展,就能走出強身健體、再上臺階的新路,在陰霾散去、雨過天晴時迎來好時光。
  • 緊抓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機遇 運東建設國家級開發區宜居腹地
    公元909年,吳江建縣,至2012年,吳江又迎「撤市設區」利好。一步步從「運河時代」走向「太湖時代」的吳江,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其中,吳江北部打造「智造組團」、吳江南部打造「新時尚組團」、吳江東部融入環澱山湖創新綠核、沿太湖片區打造綠色文旅休閒網,推動吳江全域塑造高品質宜居宜業宜遊的人居空間,形成層次豐富、各具特色、功能互補的多中心產業發展格局。
  • 廣德市新杭鎮:繪好長三角文旅融合新畫卷
    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東風下,新杭鎮乘風而上,做好「融」文章,鼓勵各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主動參與長三角文旅融合,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動鄉村振興。金雞籠村:創建自主品牌 點綠成金金雞籠村,一直盛產白茶。
  • 直擊洪水紅色預警下的江蘇太湖:水位逼近堤岸 巡查一刻不停
    在太湖江蘇無錫貢湖水域,中新網記者看到,這裡的水位已非常高,逼近岸邊,到了臨岸樹木齊腰深的位置。江蘇省水利廳17日8時升級太湖洪水紅色預警。受持續強降雨影響,17日7時,太湖平均水位上漲至4.65米(保證水位),預計後期水位將繼續上漲。 孫權 攝江蘇省水利廳17日8時升級太湖洪水紅色預警。
  • 吳中:「五鏈融合」鍛造核心競爭力
    涵養長三角「生態綠心」 讓好生態成為發展「最亮標識」 今年8月,國內首個環太湖城鄉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示範基地在吳中區臨湖鎮試運行。在這裡,太湖水草、藍藻、水稻秸稈甚至河道淤泥經過粉碎混合後,都可以利用生物技術轉化成有機肥,實現循環發展。而這樣一項國內率先的試驗,其技術支撐就來自於兩年前在吳中正式揭牌成立的中國農業大學有機循環研究院。
  • 蘇浙滬在打造一條高鐵,途經7站,加強上海向長三角腹地輻射力度
    眾所周知上海市北與江蘇省相鄰,西與浙江省相接,而且這1市兩省經濟實力也是無比優越的,當然合作空間也是非常大,不是有句話說得好的麼遠親不如近鄰,作為鄰省往來肯定比較密切,不過浙江省和江蘇省經濟得到大家認可,但是省內的城市眾多城市中肯定有相對發展薄弱城市,而上海市作為我國直轄市,肯定在有些領域發展會優先很多
  •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用騎行打造標杆
    在這種大背景下,11月21-22日,「2020環意RIDE LIKE A PRO長三角公開賽」不僅成功舉辦,而且賽道貫穿兩省一市,沿線經過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與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這是今年難得一見的跨省辦賽。為什麼2020環意RIDE LIKE A PRO長三角公開賽能夠享受這種跨省辦賽待遇?
  • 浙江吳興的綠色發展之路:點綠成金 打造長三角之心
    中新網湖州10月10日電(胡豐盛 施紫楠)這是一座山水之城,也是「長三角之心」,2019年GDP接近千億大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如何成為真正的「長三角之心」?  「保持發展定力,進一步聚焦高質量趕超發展。」吳興區委書記吳炳芳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給出了答案。
  • 3月7日開跑2021蘇州太湖女子半程馬拉松!含少量男生名額
    (南廣場)  半程馬拉松路線:起點(蘇州太湖國際會議中心南廣場)環太湖大道→沿環太湖大道(途徑水星遊艇俱樂部、太湖高爾夫俱樂部、蘇州海洋館)→環太湖大道右轉進入舟山路→舟山路→環太湖大道→太湖漁洋山景區→進入環太湖大道太湖藍路段→半程折返點→環太湖大道太湖藍路段→太湖漁洋山景區→環太湖大道(途徑蘇州海洋館、太湖高爾夫俱樂部、水星遊艇俱樂部)→終點(蘇州太湖國際會議中心南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