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悅戲壇——有玩意兒的京劇平臺
近日,由多個電視臺於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劇《新世界》終於落下了帷幕。這部電視劇以其跌宕起伏的劇情、入木三分的角色刻畫受到了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此外,《新世界》的故事地點是在北京、時間是在解放前夕,因此劇中加入了一些北京方言以及插入了一些能夠體現時代背景的戲曲、曲藝和歌曲片段,使得全片更具有時代感,這也是該劇的獨到之處。
筆者粗略統計了一下,片中出現京劇片段(不包括其他劇種和曲藝)的場景有六處:第二集、第八集、第三十一集、第三十九集、第五十三集第七十集。但是其中三處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
首先就是第八集。在這一集中,鐵林和寶慧來到劇院時,可以看到戲臺上在演戲。通過唱腔和舞臺設置可知,正在上演的是京劇《穆桂英掛帥》。前文所述,《新世界》的故事背景是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但是京劇《穆桂英掛帥》卻是梅蘭芳大師為了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慶典而排演的獻禮劇目——創排和首演於1959年。
《新世界》第八集
由於《穆桂英掛帥》是梅蘭芳大師的最後一出新編戲,故而此劇集中展示了梅大師的藝術特點、凸顯了京劇「梅(蘭芳)派」的藝術魅力,是為「梅(蘭芳)派」的代表劇目。加上梅蘭芳大師本人在京劇藝術當中的特殊地位,在當代,《穆桂英掛帥》被視為京劇的代表劇目也不為過。但是,此劇的首演時間就是在1959年,放到新中國成立前夕為背景的電視劇當中出現,實屬是「穿越」了。同樣是以抵禦外侮為主題的「梅(蘭芳)派」劇目,倘若此處換為抗日戰爭之前就已上演的《生死恨》或者《抗金兵》就會好的多。
順便提一下,筆者曾經看過許多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中出現過京劇《穆桂英掛帥》的片段。可能編劇想的很好,以「掛帥」的主題來呼應電視劇的主題。但是由於對劇目出現的時間考察不詳,因此就只能造成「穿越」了。
接下來是第五十三集。這一集中關老爺從屋中出來時劇中出現了一個完整的京劇唱段。通過唱腔和唱詞以及音色分析可知,這個唱段是馬連良先生演唱的《空城計》「我正在城樓觀山景」一段。
馬連良先生出生於1901年,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已經先後兩次被譽為「四大鬚生」之一,並為廣大觀眾乃至全國人民所熟知;《空城計》也是京劇傳統劇目。演唱者和劇目的選擇都沒有問題,但是筆者認為,此處有問題的是這個唱段本身的錄製時間。
馬連良的《空城計》,在其灌制的唱片和實況錄音當中只有一版,即1962年中國唱片公司錄製的《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全劇靜場錄音。後來的京劇「音配像」也是以此錄音來進行配像的。通過音色和音質對比可知,《新世界》這一集中使用的也正是這一段錄音,這無疑也是「穿越」了。
馬連良 空城計1962年錄音.mp3
03:13來自清悅戲壇
在這一段「我正在城樓觀山景」出現時,屏幕的左邊出現了唱詞的字幕,推測是以「空城計」的情節來襯託劇中的情節,這是很好的。劇組想的也很好,用了當時(劇中背景時代)名噪一時的馬連良先生的錄音。但是卻忽略了錄音的錄製時間,造成了「穿越」。同樣是《空城計》,如果替換為餘叔巖1925年的高亭唱片或者王少樓1931年的蓓開唱片和1932年的百代唱片就不會有違和感;同樣是馬連良演唱的三國題材劇目,倘若替換為1938年百代公司的《甘露寺》和《借東風》唱片,時間上就順理成章了。
最後一個問題則是出現在第七十集。這一集中徐天給關老爺放了唱片,隨後出現了一個京劇片段。通過同樣出現於屏幕左側的唱詞可知,這是《四郎探母·坐宮》中的一段唱腔。
《新世界》第七十集
《四郎探母》是京劇的傳統劇目和代表劇目之一,出現在這裡沒有問題,但是演唱者和錄製時間都有問題。通過音色可知,這一段錄音是出生於1966年的「梅(蘭芳)派」第三代傳人李勝素在2004年魁智樂苑有限公司出版的《于魁智老生唱腔專輯》CD5中的演唱(這是于魁智的個人專輯,在一些唱段中李勝素作為特邀演員進行對唱)。
于魁智唱片CD
李勝素是當代京劇觀眾最喜愛的京劇演員之一,她和于魁智合作的《四郎探母·坐宮》更是作為二人「黃金搭檔」的代表性劇目和曲目多次出現於各大京劇舞臺、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乃至如今二人演出之後的「返場」中,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1966年出生的演員和2004年出版的錄音出現在以解放前夕為背景(大結局時已經到了新中國成立)的電視劇中,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無論是不是熟悉京劇的觀眾,在此處大概都能聽出來這一段錄音從音色到音質明顯都是現代的,與之前幾個片段(除了第八集)的「老唱片」音色音質有著明顯的不同。梅蘭芳曾經在1947年9月的「杜月笙六十壽誕暨賑災義演」中,於上海演過《四郎探母》並有全劇錄音存世,如果此處換成梅先生的版本,那麼在演唱者和錄製時間上就都合理了。
而且在該劇的片尾字幕當中,這一段寫成了馬連良演唱。馬先生何時改了旦角了?
必須要說明的是,前文所述《空城計》和《四郎探母·坐宮》在出現時都在屏幕左側打出了唱詞,且都與當時的劇情有一定關聯,因此出現了「背景音樂」的性質,但是筆者注意到,在播放錄音之前都出現了劇中人物把唱片放入唱機的場景,因此雖然有「背景音樂」的性質,但是依然是作為片中播放的「老唱片」出現的。
綜上所述,《新世界》中出現了五處京劇的片段,其中三處是筆者認為值得商榷的,主要原因就是劇目和唱段的創排和錄製時間沒有搞清楚,因此造成了穿越。其實很多電視劇中都存在這類的問題,比如前文所述的抗日戰爭題材電視劇中經常出現《穆桂英掛帥》。但是一些電視劇對待這類問題就比較嚴謹,比如電視劇《偽裝者》中出現了京劇《蘇武牧羊》中的唱段,且是演員靳東自己唱的,這就在劇目合理的情況下很好地避免了使用其他人錄音造成的「穿越」現象;再如電視劇《喋血孤島》中出現了以言慧珠為原型的「言寶珠」,雖然因為一些虛構情節使用了化名,但是對於其家世和背景都有很細緻的介紹:梅蘭芳徒弟、父親是老生流派創始人、居於上海等等。這就使得熟悉的觀眾直接想到了言慧珠,又不會為虛構的情節所困擾。這都是嚴謹的處理。
誠然,電視劇中京劇片段使用的是否嚴謹、能否造成「穿越」並不會過多地影響一部電視劇的故事情節和演員演技,但是倘若所有的電視劇都能認真注意到每一細節,那麼則會距離「盡善盡美」邁出更大的一步吧!
文字、圖:柳昕呈
編輯:清越
清悅戲壇
打造最真實、最有玩意兒、最具影響力的戲曲推廣平臺!劇目鑑賞、演員專訪、知識普及、演出信息、技巧看點、趣味活動……對戲曲的深層次感悟和認知,即將與你一同分享。
公眾平臺號碼:qingyue_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