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視劇《新世界》中京劇片段的幾個問題

2020-12-14 清悅戲壇

清悅戲壇——有玩意兒的京劇平臺

近日,由多個電視臺於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劇《新世界》終於落下了帷幕。這部電視劇以其跌宕起伏的劇情、入木三分的角色刻畫受到了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此外,《新世界》的故事地點是在北京、時間是在解放前夕,因此劇中加入了一些北京方言以及插入了一些能夠體現時代背景的戲曲、曲藝和歌曲片段,使得全片更具有時代感,這也是該劇的獨到之處。

筆者粗略統計了一下,片中出現京劇片段(不包括其他劇種和曲藝)的場景有六處:第二集、第八集、第三十一集、第三十九集、第五十三集第七十集。但是其中三處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

首先就是第八集。在這一集中,鐵林和寶慧來到劇院時,可以看到戲臺上在演戲。通過唱腔和舞臺設置可知,正在上演的是京劇《穆桂英掛帥》。前文所述,《新世界》的故事背景是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但是京劇《穆桂英掛帥》卻是梅蘭芳大師為了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慶典而排演的獻禮劇目——創排和首演於1959年。

《新世界》第八集

由於《穆桂英掛帥》是梅蘭芳大師的最後一出新編戲,故而此劇集中展示了梅大師的藝術特點、凸顯了京劇「梅(蘭芳)派」的藝術魅力,是為「梅(蘭芳)派」的代表劇目。加上梅蘭芳大師本人在京劇藝術當中的特殊地位,在當代,《穆桂英掛帥》被視為京劇的代表劇目也不為過。但是,此劇的首演時間就是在1959年,放到新中國成立前夕為背景的電視劇當中出現,實屬是「穿越」了。同樣是以抵禦外侮為主題的「梅(蘭芳)派」劇目,倘若此處換為抗日戰爭之前就已上演的《生死恨》或者《抗金兵》就會好的多。

順便提一下,筆者曾經看過許多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中出現過京劇《穆桂英掛帥》的片段。可能編劇想的很好,以「掛帥」的主題來呼應電視劇的主題。但是由於對劇目出現的時間考察不詳,因此就只能造成「穿越」了。

接下來是第五十三集。這一集中關老爺從屋中出來時劇中出現了一個完整的京劇唱段。通過唱腔和唱詞以及音色分析可知,這個唱段是馬連良先生演唱的《空城計》「我正在城樓觀山景」一段。

馬連良先生出生於1901年,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已經先後兩次被譽為「四大鬚生」之一,並為廣大觀眾乃至全國人民所熟知;《空城計》也是京劇傳統劇目。演唱者和劇目的選擇都沒有問題,但是筆者認為,此處有問題的是這個唱段本身的錄製時間。

馬連良的《空城計》,在其灌制的唱片和實況錄音當中只有一版,即1962年中國唱片公司錄製的《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全劇靜場錄音。後來的京劇「音配像」也是以此錄音來進行配像的。通過音色和音質對比可知,《新世界》這一集中使用的也正是這一段錄音,這無疑也是「穿越」了。

馬連良 空城計1962年錄音.mp3

03:13來自清悅戲壇

在這一段「我正在城樓觀山景」出現時,屏幕的左邊出現了唱詞的字幕,推測是以「空城計」的情節來襯託劇中的情節,這是很好的。劇組想的也很好,用了當時(劇中背景時代)名噪一時的馬連良先生的錄音。但是卻忽略了錄音的錄製時間,造成了「穿越」。同樣是《空城計》,如果替換為餘叔巖1925年的高亭唱片或者王少樓1931年的蓓開唱片和1932年的百代唱片就不會有違和感;同樣是馬連良演唱的三國題材劇目,倘若替換為1938年百代公司的《甘露寺》和《借東風》唱片,時間上就順理成章了。

最後一個問題則是出現在第七十集。這一集中徐天給關老爺放了唱片,隨後出現了一個京劇片段。通過同樣出現於屏幕左側的唱詞可知,這是《四郎探母·坐宮》中的一段唱腔。

《新世界》第七十集

《四郎探母》是京劇的傳統劇目和代表劇目之一,出現在這裡沒有問題,但是演唱者和錄製時間都有問題。通過音色可知,這一段錄音是出生於1966年的「梅(蘭芳)派」第三代傳人李勝素在2004年魁智樂苑有限公司出版的《于魁智老生唱腔專輯》CD5中的演唱(這是于魁智的個人專輯,在一些唱段中李勝素作為特邀演員進行對唱)。

于魁智唱片CD

李勝素是當代京劇觀眾最喜愛的京劇演員之一,她和于魁智合作的《四郎探母·坐宮》更是作為二人「黃金搭檔」的代表性劇目和曲目多次出現於各大京劇舞臺、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乃至如今二人演出之後的「返場」中,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1966年出生的演員和2004年出版的錄音出現在以解放前夕為背景(大結局時已經到了新中國成立)的電視劇中,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無論是不是熟悉京劇的觀眾,在此處大概都能聽出來這一段錄音從音色到音質明顯都是現代的,與之前幾個片段(除了第八集)的「老唱片」音色音質有著明顯的不同。梅蘭芳曾經在1947年9月的「杜月笙六十壽誕暨賑災義演」中,於上海演過《四郎探母》並有全劇錄音存世,如果此處換成梅先生的版本,那麼在演唱者和錄製時間上就都合理了。

而且在該劇的片尾字幕當中,這一段寫成了馬連良演唱。馬先生何時改了旦角了?

必須要說明的是,前文所述《空城計》和《四郎探母·坐宮》在出現時都在屏幕左側打出了唱詞,且都與當時的劇情有一定關聯,因此出現了「背景音樂」的性質,但是筆者注意到,在播放錄音之前都出現了劇中人物把唱片放入唱機的場景,因此雖然有「背景音樂」的性質,但是依然是作為片中播放的「老唱片」出現的。

綜上所述,《新世界》中出現了五處京劇的片段,其中三處是筆者認為值得商榷的,主要原因就是劇目和唱段的創排和錄製時間沒有搞清楚,因此造成了穿越。其實很多電視劇中都存在這類的問題,比如前文所述的抗日戰爭題材電視劇中經常出現《穆桂英掛帥》。但是一些電視劇對待這類問題就比較嚴謹,比如電視劇《偽裝者》中出現了京劇《蘇武牧羊》中的唱段,且是演員靳東自己唱的,這就在劇目合理的情況下很好地避免了使用其他人錄音造成的「穿越」現象;再如電視劇《喋血孤島》中出現了以言慧珠為原型的「言寶珠」,雖然因為一些虛構情節使用了化名,但是對於其家世和背景都有很細緻的介紹:梅蘭芳徒弟、父親是老生流派創始人、居於上海等等。這就使得熟悉的觀眾直接想到了言慧珠,又不會為虛構的情節所困擾。這都是嚴謹的處理。

誠然,電視劇中京劇片段使用的是否嚴謹、能否造成「穿越」並不會過多地影響一部電視劇的故事情節和演員演技,但是倘若所有的電視劇都能認真注意到每一細節,那麼則會距離「盡善盡美」邁出更大的一步吧!

文字、圖:柳昕呈

編輯:清越

清悅戲壇

打造最真實、最有玩意兒、最具影響力的戲曲推廣平臺!劇目鑑賞、演員專訪、知識普及、演出信息、技巧看點、趣味活動……對戲曲的深層次感悟和認知,即將與你一同分享。

公眾平臺號碼:qingyue_XT

相關焦點

  • 培源丨京劇《嬴駟與商鞅》片段孵化及專家研討會回顧
    京劇《嬴駟與商鞅》片段孵化劇照 此次片段展示活動,北京京劇院各部門全力支持,由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京劇系主任李青擔任導演,著名戲曲音樂家朱紹玉
  • 梅蘭芳大劇院:老牌劇院的京劇新傳承
    自成立至今,梅蘭芳大劇院努力打造國粹精品演出場所的第一品牌,劇院中的每一處附屬設施都帶有京劇演出元素,為觀眾展現京劇傳承的魅力。而在停演期間,梅蘭芳大劇院也發揮線上新媒體的作用,積極擁抱新傳播形式當好京劇傳承者。
  • 電視劇《新世界》
    電視劇《新世界》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0-01-16 09:47:00 作者: 評論數:0查看: 近日,徐兵編劇並執導,王威、張勝富聯合導演的電視劇《新世界》在北京舉辦看片發布會
  • 淺談電影《霸王別姬》中的京劇元素
    如今關於電影《霸王別姬》中全面梳理京劇元素在其中的體現和運用的研究大都是一帶而過,本研究全面分析電影《霸王別姬》中京劇元素的體現和運用,為京劇藝術與電影藝術的融合、京劇在電影中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 黎明前的角逐——評電視劇《新世界》
    看《新世界》,開始的衝動依然因為孫紅雷,結果一發而不可收。我們曾經在許多表現1949年迎來解放的文藝作品中有一句話叫做:砸爛舊世界,解放全中國。1949年,是新舊世界的分水嶺,電視劇《新世界》以相當的篇幅講述的是迎來新世界前的北平,發生在北平解放之前的22天內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國共雙方高層領導的運籌帷幄,沒有正面寫北平解放,連傅作義這個北平和平解放的大功臣絲毫沒有著墨,而是虛構了一群代表了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小人物,藝術還原了這些早已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各色人物在北平解放前夜表現出來的不同心態、動機,以及懷揣的各種心思。
  • 新世界:雖然電視劇結局了,但這幾個坑卻一直未填
    熱播大劇《新世界》已經結束,雖然該劇豆瓣評分經歷了斷崖式下滑,但是其熱度和播放量卻一直居高不下。但電視劇結局了,劇中的坑卻有幾個一直未填。但知道電視劇結尾,導演也沒把這個坑填上。前期費勁巴拉的塑造氛圍,突出這個盆栽是如何如何重要,但直到電視劇結局,我們也沒發現這個盆栽有什麼特別之處。三、金海當時都要把燈罩給埋了,為什麼又放過他田丹入獄後,設計引誘燈罩越獄。燈罩不僅引起了監獄暴亂,還劫持獄卒,並將其重傷。
  • 從《新世界》裡品出,成功的「京味兒」電視劇有3個標準
    星羅棋布的胡同、青磚碧瓦的四合院、悠長響亮鴿子哨、走街串巷的叫賣聲——《新世界》用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元素將觀眾帶到一個充滿「北京味兒」的場景裡。這類京味兒電視劇通常有非常強烈的年代感,同時也有著溫暖和激勵觀眾積極向上的功能。
  • 《新世界》不只是一部電視劇,還是一劑喚醒你工作尊嚴的強心藥
    看一部電視劇能喚醒工作尊嚴?也許很多人第一次聽說這麼奇葩的邏輯,沒錯,正是這樣一部取名《新世界》的熱播電視劇能讓許多職場人士學到關於新職場,更關於自己在職場的工作尊嚴的問題。目前,由徐兵擔任編劇、導演,由孫紅雷、張魯一、尹昉、萬茜、李純、胡靜等主演的電視劇《新世界》正在北京、東方衛視熱播中。該劇的編劇徐兵表示,「新世界」是相對「舊世界」而言,在新世界來臨之前的那個世界已經禮崩樂壞了,守道理的人越來越少了,所以渴望一個「新世界」的到來。新世界的」新「不僅暗示時代的」新「,而且代表生活的」新「。
  • 這部關於「治家與治國」的電視劇當年數一數二!
    這部關於「治家與治國」的電視劇當年數一數二!《天和局》講述了19世紀中葉邊陲雲南中法戰爭背景下,閔氏、竺氏兩大家族展開傳統與圖新,治家與治國,守道與叛道為中心的艱苦歷程,來看看都有誰扮演這些勵精圖治的人?
  • 「我不掛帥誰掛帥」,今年首堂修齊講堂講述京劇傳承中的「魂」
    「我不掛帥誰掛帥」,今年首堂修齊講堂講述京劇傳承中的「魂」 2020-05-27 2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尹正:好萊塢沒走紅,卻靠京劇出圈了!
    如夢似影,不恍惚截止23日17時,《鬢邊不是海棠紅》(後簡稱《鬢邊》)內容熱度突破7000,登上愛奇藝風雲榜總榜飆升榜1位,愛奇藝電視劇飆升榜第1位,微博官方話題#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閱讀量突破4.6億,討論量超過113萬,#尹正演技#、#水雲樓復工#、#黃曉明演的程鳳臺#、#尹正京劇扮相#等相關話題更是接連登上微博熱搜榜,收穫全網大量用戶關注。
  • 電視劇《新世界》採擷大時代的一朵浪花
    電視劇《新世界》採擷大時代的一朵浪花(作品品鑑)22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足夠做什麼?比起不少電視劇時間跨度動輒數月數年,甚至仙俠劇的「上天入地」「百世千劫」,徐兵反其道行之,將整部劇作框定在較短的一段時間。他要做的,是採擷時代洪流下平凡而不容忽視的一朵浪花,再用藝術之筆極盡細膩地描畫勾勒,使之成為觀眾腦海中揮之不去的「驚鴻」。
  • 中戲京劇系是怎樣的?
    回望歷史,一代代中戲人繼承延安魯藝紅色基因,不斷開拓進取,為國家乃至世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戲劇影視藝術人才。學院的畢業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已成為聞名中外的藝術家、學者、教授和作家,為中國戲劇影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 電視劇《新世界》 採擷大時代的一朵浪花
    比起不少電視劇時間跨度動輒數月數年,甚至仙俠劇的「上天入地」「百世千劫」,徐兵反其道行之,將整部劇作框定在較短的一段時間。他要做的,是採擷時代洪流下平凡而不容忽視的一朵浪花,再用藝術之筆極盡細膩地描畫勾勒,使之成為觀眾腦海中揮之不去的「驚鴻」。
  • 電視劇《新世界》:採擷大時代的一朵浪花
    比起不少電視劇時間跨度動輒數月數年,甚至仙俠劇的「上天入地」「百世千劫」,徐兵反其道行之,將整部劇作框定在較短的一段時間。他要做的,是採擷時代洪流下平凡而不容忽視的一朵浪花,再用藝術之筆極盡細膩地描畫勾勒,使之成為觀眾腦海中揮之不去的「驚鴻」。
  • 《京劇貓》中的那些人:人性本善?本惡?關於童年陰影——墨邪
    《京劇貓》可貴之處在於,除了我們都愛的主角團星羅班之外,還有著角色塑造不輸於主角的配角們,而新播出的第四季中,身宗事、墨邪事,被星羅班們反覆提及,成功榮升為童年陰影,一輩子都忘不了的那種。如果說最開始非善非惡,那在老宗主的失望中,墨邪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沒有擔當的錯誤,也就逐漸練就了兩副面孔,享受矇騙他人的樂趣,將人心玩弄於股掌。可除了深謀遠慮的老宗主,沒有人意識到說謊的嚴重性,形成了貴族內放縱的默許。而當面具被直接撕開時,沒有羞愧,有的只有恨,恨屋及烏。於是一個人徹底長偏,以消滅所有沒血統的野貓為己任,在」影帝「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移師京劇舞臺
    如果我出書時在「作者簡介」中標明自己是「國家一級作家」,豈不惹人恥笑?然而,更加令人費解的是各種媒體天天都在介紹誰誰誰是「國家一級演員」呀?  以上疑惑乍聽起來與本文主題無關,但它卻引起了我年輕時借調到天津市京劇團工作的一段美好的回憶。
  • 京劇真的聽不懂嗎?
    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聽京劇,還沒聽都說聽不懂,感覺咿咿呀呀的唱了好久一句話還沒唱完,節奏太慢了,還沒有流行歌曲好聽。其實這都是沒有仔細了解不明其理造成的,如果稍微聽上幾段唱段,也許你就會慢慢喜歡上聽京劇了。流行音樂和京劇的唱段最明顯的區別可以用「新」「舊」的問題。
  • 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隆重上演
    由北京京劇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暨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將於9月29日晚19:30在長安大戲院隆重上演。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一團團長、張君秋先生親傳弟子、張派名家王蓉蓉將領銜主演張派經典代表劇目《詩文會》《祭塔》《狀元媒》中的精彩片段。
  • 觀《梅蘭芳·蓄鬚記》:京劇照見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京劇《梅蘭芳•蓄鬚記》的戲核是選擇——利刃懸頂下的選擇,是智慧、是氣節,是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今天下午的荔枝大劇院觀眾非常多,喝彩聲、叫好聲不絕,南方觀眾對於京劇也是愛的。不能登臺,對於梅蘭芳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一段獨白足以說明。「我多想拍彩拍紅貼花鈿,鶯啼雁啼伴胡琴;我多想迎風拂雲出素腕,水袖翩飛著舞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