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互動體驗優質教育資源

2021-01-19 人民資訊

2020年末,如何在寒假期間學習,成為眾多家長與學生的頭等大事。

樂樂課堂創始人兼CEO毛穎認為,這種情況與下沉市場教育行業的供需不平衡相關。先看供給端,下沉市場超過百萬家教培機構存在著好老師有限、沒有好老師甚至「缺老師」的痛點。再看需求端,下沉市場廣大家庭對於高質量教學資源的剛需和渴求,與他們可接觸到的優質教育資源之間存在錯配情況。

但對於下沉市場的家長和學生來說,在線教育是一種「被迫選擇」。「線下課恢復後,我們很多家長就放棄線上課了」,碩碩媽說道。她認為,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家長們不得不購買線上低價網課,但往往體驗後就放棄了。

在線教育巨頭在一二線城市不斷滲透,隨著天花板臨近的壓力,又急於在下沉市場尋找新的增量,但照抄一二線城市「作業」的結果已擺在眼前。在線教育如果想真正下沉,必須立足教育本身做內容和產品。

毛穎表示,教育是一個以內容為基礎、以效果為導向的「慢行業」。下沉市場特殊的教育環境,要求行業必須回歸教育本質,為用戶提供優質且符合需求的教育產品。

近年來,不少教育企業在授課方式、課程體系、教學風格等方面做出了積極嘗試。以樂樂課堂的錄播雙師產品樂樂輕課為例,其從內容出發,堅持本地化教研,解決了下沉市場教培機構「缺老師、不提分」痛點,成為優質教育資源成功下沉的代表。

樂樂課堂為何另闢蹊徑,選擇了一條獨創的錄播雙師路線?首先,樂樂課堂有著紮實的內容基礎和本地化教研能力。從2014年成立至今,樂樂課堂對優質內容的投入從未間斷,使得內容足夠體系化;2016年起陸續在下沉市場開設了近30家線下直營示範中心,持續收集反饋當地學情考情,再由「總部教研中央廚房」進行本地化教研。合作機構是樂樂課堂了解各地學情考情的「觸角」,隨著數量逐步增多,後者的本地化教研得以持續優化迭代,也更貼合各地的個性化需求。

其次是模式更適合下沉市場的教育場景。樂樂輕課通過線上高質量標準化的名師錄播和線下老師為核心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們提供更好的課堂互動體驗和良好的學習氛圍。與直播雙師相比,線下教室裡的老師可以更好地關注學生的課堂狀態,加強互動,通過對錄播課程內容進行暫停、回放等操作,讓每個孩子真正掌握知識點。此外,對比傳統的在線1對1和在線大班課模式,錄播雙師更經濟,更貼合下沉市場家長在教育方面的消費習慣。

從內容到本地化教研再到模式,樂樂輕課抓到下沉市場真正的教育痛點,為教培機構及學生提供匹配度極高的服務。自2019年推出以來,其合作機構已突破5000家,覆蓋全國29個省的300多座城市、1300多個鄉鎮。

隨著城市化迅速發展,經濟發達、人口充足的大城市天然擁有著人才資源優勢和教育資源優勢。對比一二線城市,基數龐大的、身處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和廣大農村地區的孩子們,對優質資源的渴望則更加強烈和迫切。

做教育,應該肩負使命感和責任感。教育機構落地到下沉市場的真正意義在於助力推動教育資源均衡。樂樂課堂的錄播雙師模式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一塊屏幕、一根網線,不僅能為下沉市場輸出優質的教育資源,更能點亮學生們的夢想,同時讓每個學生都能接受更優質的教育服務。

相關焦點

  • 無錫消費教育突出線上線下互動
    本報訊 今年以來,江蘇省無錫市消委會適應電子商務日益普及的市場環境,積極探索網絡消費教育公益活動新路徑,通過消費生活網絡行、天天3·15e教育、「微倡議大責任」無錫消費生活故事徵集評選活動、網民消費體驗活動等系列線上線下互動的模式,廣泛吸引網民關注參與,普及科學消費理念,營造良好的網絡消費文化氛圍
  • 未來教育模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
    線上、線下教育各有其優缺點,線上教育可以實現數據化,能夠精準分析學生的個人情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提升計劃,但互動性較差;線下教育更有溫度,能夠實現面對面的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但針對性不如線上教育強,有些學生在已經熟悉掌握某個知識點的情況下仍需要聽老師講課。
  • 首推PGC互動綜藝,打造CP快閃店 瑞思英語線上線下綜合運營力再爆發
    14日晚,瑞思英語攜手阿里電商,共同推出在線教育領域首檔PGC互動觀察綜藝,邀請以知名辯手傅首爾為代表的眾多潮爸辣媽前來做客,為孩子們「開學添裝備」。與此同時,瑞思與好學童合作打造的「教『獸』神器CP」也於15-16日亮相杭州線下快閃店,為更多家庭帶去優質學習體驗。圍繞天貓超級品類日,瑞思開展的一系列營銷動作充分彰顯了其強大的線上運營能力,持續為數位化戰略發展助力加碼。
  • 吉林市: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未來教育模式
    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找準教育扶貧和網絡扶貧的結合點,滿足學生及家長課後服務需求,解決公立學校教師私自有償補課的社會問題,吉林市教育局通過創建吉林市網際網路學校,實施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
  • 疫情之下,線上線下教育的冰與火、危與機
    然而,學生們的課業不能耽誤,因此,面對嚴重的疫情形勢,線上教學、網上授課成為當前的主流選擇,而需要師生線下教學授課的補習機構或者職業教育,則要麼倒逼自己從線下走到線上,要麼就被迫承受比較大的運營壓力。從近期的市場就可以明顯地看出,線上和線下教育板塊呈現出顯著的冰與火般的差異。
  • 專家訪談:未來教育模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
    同時,還能通過線上、線下合作共享優質師資資源,有效改善師資匱乏的問題,儘可能消弭地域、貧富等差異,讓孩子們有機會接受同等同質的教育,讓更多的人享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  周貴:如果能夠很好地將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發揮各自優勢,揚長避短,就能實現「1+1>2」的效果,這也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
  • 線上教育會最終取代線下嗎?
    來源:證券時報網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在線教育的蓬勃發展。2020年服貿會「教育服務專題展」上,AI課程、錯題印表機、智能學習機、互動課堂齊亮相,參展企業紛紛拿出自己的招牌產品,進一步細看不難發現,多數產品都在向「線上」靠攏。
  • 滬江:真正的線上教育不是線下的照搬照抄
    真正的線上教育不是線下的照搬照抄,裡面涉及眾多互動、環節、流程的設計細節。樂柯健表示,整個蛋糕做大的速度和人員的擴容都會加速,很快就能達到5000億的市場規模。疫情實際上是對在線教育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
  • 翼鷗教育副總裁高寒:今年是線上線下融合元年 二三線下沉市場有更...
    12月18日,在《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上,翼鷗教育副總裁高寒表示,翼鷗教育ClassIn是在線與融合教育解決方案提供者,致力於促進線上與線下教育相互賦能融合,是既服務教育培訓企業的線上直播授課,也給中小學生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平臺。
  • 線上線下融合教育 ClassIn引領後疫情時代新趨勢
    而現在受到底層基礎技術的迭代和5G等網際網路設施的不斷升級,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的過程改變了原有的學習形態,整體呈現出不可逆轉的趨勢。線上線下融合式教育學習是未來趨勢未來的教學模式將打破班級、年齡甚至學校的限制,學生們可以形成線上線下的學習共同體,老師們亦可以形成線上線下的教學共同體。
  • 首推PGC互動綜藝,打造CP快閃店 瑞思線上線下綜合運營力再爆發
    14日晚,瑞思英語攜手阿里電商,共同推出在線教育領域首檔PGC互動觀察綜藝,邀請以知名辯手傅首爾為代表的眾多潮爸辣媽前來做客,為孩子們"開學添裝備"。與此同時,瑞思與好學童合作打造的"教'獸'神器CP"也於15-16日亮相杭州線下快閃店,為更多家庭帶去優質學習體驗。
  • 相芯科技助力新東方教育,推動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
    今年,我國經歷了一場罕見規模的在線教育實戰演練,這場突如其來的演練,觸發了人們對資訊時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模式的深刻思考,同時也加速了教育行業的改革進程。今年年初,疫情導致地面教學全部暫停,新東方迅速升級自主研發的「雲教室」系統,將學員順利轉移到線上學習。在線互動課堂的體驗和教學效果,獲得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和好評。同時新東方也在不斷對雲教室進行用戶體驗升級。
  • 騰訊教育年度盛典網龍林偉:提供優質的線上教學體驗
    、教育媒體人等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形勢下教育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教育創新和變革出謀劃策。在國內,「停課不停學」期間,網龍依託旗下教育信息化綜合平臺網教通,備授課一體化教學軟體101教育PPT、馳聲聽說在線、101貝考等產品,免費開放教學資源,提供領先的線上授課模式,融合前沿的AI技術,為廣大師生帶去更優質的線上教學體驗。
  • 圓桌論壇一: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融合是趨勢所向
    線上線下融合的時候應該說是一個非常新的事情,今天我們再去看線上線下的融合,絕對已經不再是一個線下的培訓機構額外去開一個線上的課程,其實內涵會變得更為豐富和深刻,主要體現在幾個層面:我們教學的資源會變得融合,以前一個線下的機構教育資源可能會有一些老師的PPT、大量紙質的課件和作業,就是說在不在線其實無所謂,因為就是一個線下的機構
  • 「線下+線上」仍會成為大多數培訓機構選擇的教育模式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在線教育的發展,高品質的在線小班課已是不少學生家長的剛需,同時也成為了在線教育破局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的發生正給教培行業帶來一些深遠的影響。
  • 英孚教育副總裁孫鵬:專注英語教育 線上線下需融合發展
    疫情暴發後,英孚中國迅速將25萬名學員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疫情期間英孚教育的內部效率也在不斷提升、優化,在保證學員的學習進度與體驗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並提升運營效率,就是為了能夠堅持得更久。」「英孚教育自1965年成立至今,主要致力於語言培訓、出國留學遊學、學位課程和文化交流等項目。
  • 好未來:今後線上線下教育的界限不再涇渭分明
    作為一家教育科技企業,好未來創立伊始就有著網際網路基因。得益於自身較強的教育科技實力,以及線上教育豐富的經驗和資源,疫情期間,好未來快速將面授業務全部轉型至線上。現在,好未來的業務體量、線上業務和用戶規模等均有顯著變化。其表現之一就是新技術的應用增加,如使用由好未來矽谷研發中心開發的更精確的測評技術對學生因材施教。
  • 首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OMO)創新大會召開
    12月3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作為2020上海市智慧城市體驗周的活動,本次大會針對疫情後學生回流線下等真實現狀,聚焦在線教育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挑戰和重構,在上海市智慧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同指導下,遇挑戰而謀變,臨變局而思危,與眾多教育專家共謀前瞻。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民辦教育「民智計劃」、家輝培優、張堰文教科創園提供支持。
  • 當線上線下相結合教育模式成為新趨勢:擁抱變化,直面挑戰
    而在9月已經開始的秋季新學期,90%以上的學生返回校園,西浦將會進入一個新的教學階段——開啟線上線下相結合教學模式。 當技術在教育發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在線教育也不僅是疫情背景下的權宜之計,如何更好地把線上線下教育相結合、創造優於以往教育模式的新常態,這是學校、老師和學生需要一同努力應對的挑戰
  • 線上教育優勢明顯,山東和鳴教育攜AI蛙答答促進線上線下教育融合
    縱觀2020年上半年,教育行業的教學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而OMO教學模式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教育趨勢。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即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優勢,打造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全場景教學閉環。在實際運用當中,OMO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廣泛認可和追捧。而對於教輔機構來說,OMO也可以在教學的每個環節當中,發揮不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