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新王國時期:埃及第十八王朝

2021-01-11 騰訊網

古埃及新王國時期:埃及第十八王朝(十四)

(9)特色

圖坦卡蒙出生即被視為法老接班人,此期間約10年,當他順利成為法老後,在位掌權則約十年。從歷史上看,圖坦卡蒙與其他法老有相當不同。第一,他承接了阿肯那頓提出的激進宗教革新排斥後的全新世代,另外,他的墓穴保持了現今被發現過的古埃及皇家陵墓中最完整的。另外,他年輕的年齡也吸引歷史學家或其他學界;如文學,戲劇等。

圖坦卡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法老,主要是因為他的墓保存最好並持續著形象與相關文物展出。正如喬恩懷特寫過:「圖坦卡蒙的被發現,讓『法老王』從埃及國王成為最負盛名。」

圖坦卡蒙陵墓的發現,是1920年代的重要新聞。不只此,圖坦卡蒙從古埃及歷史躍為一個現代化新詞以及普遍流行文化。較有名的例子有美國作曲家Harry Von Tilzer在1923年創作的流行歌曲「老圖坦卡蒙」,當時著名藝術家瓊斯野兔(Jones and Hare)和蘇菲塔克(Sophie Tucker)都曾翻唱此曲。「老圖坦卡蒙」其後更成為產品名稱,企業商標,甚至美國總統胡佛都以此命名自己的愛犬。

(10)健康和外貌

圖坦卡蒙的身材屬於瘦高,並約有180釐米(5英尺11寸)高。他有著圖特摩斯家族獨有的大門齒和覆牙面。在2007年9月至2009年10月間,不同的木乃伊在圖坦卡蒙網家族計劃中進行詳細的人類學,放射學和遺傳學研究。研究表明法老也曾有「輕微的唇顎裂」並且可能有不嚴重的脊椎側彎。在法老的身體檢測中也發現他的左腳因骨組織壞死而變形。這些病痛可能迫使圖坦卡蒙使用拐杖行走,而在他的墓室裡發現了很多拐杖。在木乃伊的DNA檢測中,科學家發現了蚊子傳播寄生蟲導致的瘧疾DNA。這是疾病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遺傳證據。超過了一個瘧原蟲的突變被發現,這表明圖坦卡蒙患有多種瘧疾感染。根據國家地理報導,「瘧疾會減弱圖坦卡蒙的免疫系統,並影響腳傷的癒合。年輕的國王可能因這些因素,包括2005年科學家發現的左大腿骨骼斷裂而死亡。」

(11)世系

有一支團隊於2008年對圖坦卡蒙及其家族的木乃伊進行DNA檢測。DNA樣本結果終於平息了法老家族的謎團,這證明了法老的父親是阿肯那頓,而母親並非父親已知的任何一位妻子。他的母親是父親五個姐妹中一個,但仍然身份未明。團隊證明了阿蒙霍特普三世99.99%為帝王谷55號墓木乃伊(即圖坦卡門的父親)的父親。法老母親的木乃伊是年輕女士(KV35YL),她的木乃伊與泰伊的木乃伊被放在35號墓(阿蒙霍特普二世的墓室)側室。DNA證明年輕女士也是阿蒙霍特普三世與泰伊的女兒;因此,圖坦卡蒙的父母是兄弟姐妹。泰伊在丈夫死後影響了她兒子的政治並成為他的顧問。一些遺傳學家爭執這些研究結果,並說「團隊使用不恰當的分析技術」。

雖然數據仍然不完整,但研究顯示在法老墓室中的一個胎兒是法老的女兒,另外一個也可能是法老的孩子。到目前為止,21號墓室兩具女性木乃伊的基因只獲得了一部分。其中一具木乃伊,KV21A可能是胎兒的母親;也就是說她可能是安赫塞娜蒙。根據歷史得知,她是阿肯那頓與娜芙蒂蒂的女兒,並是圖坦卡蒙的異母姐。近親繁殖可能會導致孩子有遺傳性缺陷。

在2014年進一步的屍檢和遺傳學證據重新確認了2010年的調查結果,圖坦卡蒙是兄弟姐妹通婚的產物。

(12)死亡

目前沒有現存關於圖坦卡蒙最後日子的記載。圖坦卡蒙死亡的真實原因也是當下眾多研討的話題。主要的研究成果也在致力於找到那些導致死亡的原因。有些由哈佛大學微生物學家Ralph Mitchell提出的證據顯示法老的墓葬可能被匆匆地處理。Mitchell的報告提到在圖坦卡蒙墓室牆壁出現的黑褐色斑點可能是在還未乾之前,法老遺體就被埋葬了。

雖然有推測說法老是被謀殺的,但其死因一致被認為是意外身亡。CT掃描顯示圖坦卡蒙在死前患有複合左腿骨折,並導致腿部受感染。2010年的DNA分析顯示瘧疾在他身體系統的存在下,導致瘧疾和科勒病病發身亡。2012年9月14日ABC新聞呈現了由講師兼外科醫生Hutan Ashrafian研究的有關圖坦卡蒙死因的進一步理論,這位醫生相信顳葉性癲癇導致導致法老跌倒並摔斷了腿。

2010年6月,德國科學家提出他們相信法老是因鐮刀型紅血球疾病而死,然而其他專家基於法老超過年齡5歲及缺血性壞死的位置,而否決了純合子鐮刀型紅血球疾病的理論,因為這是弗賴貝格-科勒綜合症的病徵。有考古學家、放射科醫生和遺傳學家在2005年進行CT掃描研究,發現法老不是像之前所認為的頭部遭到一擊而死。通過新的掃描圖像發現,法老患有因亂倫的先天缺陷。同胞更容易傳遞有害基因的雙胞胎份,這就是為什麼亂倫生出的孩子更普遍有明顯的遺傳缺陷。有人懷疑他也有部分顎裂,另一種先天性缺陷。

用來作為法老早死原因的其他各種疾病,包括了馬凡氏症候群、威爾遜-特納X染色體連鎖精神發育遲滯症候群、弗羅利希綜合症(營養不良)、克氏症候群、雄激素不敏感綜合症、和芳香過多癥結合的矢狀顱縫早閉綜合症,以及安特利-比克斯勒症候群或者其變種病——顳葉性癲癇。

一個由來自開羅大學醫學院的Ashraf Selim和Sahar Saleem領導,以及從國家研究中心調來的埃及科學家Yehia Gad和Somaia Ismail進行了進一步的CT掃描。同時該小組也請了三位國際專家作為諮詢:來自的蒂賓根大學的Carsten Pusch;來自義大利歐洲科學院的AlbertZink;以及來自博爾扎諾中央醫院的Paul Gostner。基於DNA指紋分析與其他技術相結合的STR分析已經否決了男性乳房發育症和顱縫早閉(例如,安特利-比克斯勒症候群),或馬凡氏症候群的假設,但這可作為法老家族的的明顯積累畸形。一些病症,包括科勒病已被診斷出。對於STEVOR,AMA1,或特定的惡性瘧原蟲MSP1基因的檢測透露包括圖坦卡蒙在內的四具木乃伊都有瘧疾跡象。然而,團隊對於法老的確切死因仍然受高度爭議。

如上文所述,團隊通過DNA證明了法老在短暫的一生中感染了多次最嚴重的瘧疾。瘧疾可以觸發循環休克或造成身體的一個致命的免疫應答,任何情況下都能致死。若圖坦卡蒙受到致殘的骨骼疾病,那它可能不會致死。參與研究的考古學家兼埃及古物最高委員會秘書長札希·哈瓦斯寫到:「他可能一直對抗著先天缺陷,直到瘧疾病發或是在事故中嚴重折斷一條腿而導致增加了一個疾病應變,讓他的身體可能無法再承受負荷了」

最新的醫學調查結果審查發現圖坦卡蒙患有輕微脊柱後側凸、右腳扁平和趾骨缺少、左腳第二根腳趾和第三蹠骨骨壞死、瘧疾,以及在死前右膝蓋複合骨折。

2013年後期,埃及學家ChrisNaunton醫生與來自克蘭菲爾德學院的科學家進行了對於圖坦卡蒙的「虛擬屍檢」,揭示出了法老身體一側的傷口形狀。汽車事故調查者利用電腦模擬出戰車事故。Naunton斷定圖坦卡蒙死於戰車事防腐油和氧氣及亞麻布產生了化學反應,導致裡面溫度提升超過200度。戰車砸入了他的膝蓋,搗碎了他的肋骨和骨盆。Naunton也引用了霍華德·卡特對法老屍體燃燒的記錄。Naunton與人類學家Robert Connolly博士及法醫考古學家Matthew Ponting博士做出了法老遺體被密封在棺材曾燃燒過的證據。Naunton說:「炭化的可能性在一具防腐拙劣的木乃伊埋葬後不久導質自發地燃燒,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2014年的進一步的調查顯示法老似乎不是死於戰車事故。掃描發現其中一處骨折,包括頭骨處,是在死後所造成的。掃描還顯示出他還有著內翻足且無法自行站立,這意味著他不可能會騎在馬車上;這也解釋為什麼在他的陵墓裡發現了這麼多拐杖。相反,這被認為與遺傳缺陷有關,他的父母是親兄妹,從斷腿到瘧疾併發症,都是導致他死亡的原因。

(13)後續

隨著圖坦卡蒙赫和其兩個早夭女兒的死去,這也意味著圖特摩斯家族已經絕嗣。阿瑪納信件表明圖坦卡蒙的遺孀曾寫信給西臺國王蘇庇路裡烏瑪一世,要求他讓其中一個兒子嫁給她。信件中沒寫明圖坦卡蒙是因何而死。信件中,安赫塞那蒙說明她很害怕,不願嫁給下人。然而西臺王子還沒娶到安赫塞那蒙就被殺死了。不久之後,阿伊娶了安赫塞那蒙,並對戰西臺,結果埃及戰敗。安赫塞那蒙後來的命運不得而知,但她的記錄在阿伊原配鐵伊成為大王妻後就消失了。阿伊死後,霍朗赫布篡奪了王位並對阿伊策動了除憶詛咒。圖坦卡蒙的父親阿肯那頓、繼母安赫塞那蒙、妻子安赫塞那蒙、異母姐姐及其他家族成員也身受其中。就連圖坦卡蒙本人的畫像和漩渦裝飾也被去除。最後霍朗赫布無嗣而終,並傳位於後來建立第十九王朝的普拉美斯。

(14)重要性

圖坦卡門在九歲即位為法老,拉神之子,並統治了約10年。從歷史上看,圖坦卡門重要性的事實基本接近於他從父親阿肯那頓取消了父親的激進宗教後,統治埃及到最高點直到成為世界強國。其次,他在帝王谷的陵墓被霍華德·卡特完整地發現,而他的陵墓則是已發現的古埃及皇室陵墓中最完整的。在年幼時即位之時,他的維齊爾兼繼位者阿伊,可能決定了重要的政治事務。

(15)陵墓

2016年6月,報告提到了關於與圖坦卡蒙陪葬的的匕首是由鐵隕石製成,這個隕石與一個隕石有著類似比例金屬(鐵,鎳和鈷),這顆隕石發現於哈裡傑綠洲附近並以此命名。匕首的金屬據推測是來自於同一流星雨的隕石。

根據NicholasReeves的說法,圖坦卡蒙大約80%的陪葬品都源自娜芙娜芙魯阿頓的陪葬品,其中包括了他著名的木乃伊面具、中棺蓋、卡諾匹斯罐、幾個鍍金神龕面板、巫沙布提俑、藏寶箱子、皇室珠寶等等。Reeves於2015年公布顯示法老著名黃金面具的寫著「安赫何魯·梅裡-娜芙何魯」(阿肯那頓親愛的安赫何魯)的較早渦卷裝飾的證據;因此,黃金面具原本是給娜芙蒂蒂所用,娜芙蒂蒂是阿肯那頓的大王妻,她可能在丈夫死後繼承皇位並使用「安赫何魯」這個王室名字。

這種發現意味著,娜芙娜芙魯阿頓(可能是娜芙蒂蒂)可能在權力鬥爭被廢黜,她可能被剝奪了王室墓葬資格(依照王后的墓葬方式),或者她可能使用了另外的法老陪葬品,再或者可能圖坦卡蒙即位後讓娜芙娜芙魯阿頓使用阿肯那頓的陪葬品。根據娜芙娜芙魯阿頓的陪葬品在法老墓穴的情況來看,圖坦卡蒙從娜芙娜芙魯阿頓那裡繼承了王位。

相關焦點

  • 【古埃及君王譜】古埃及新王國時期:埃及第十八王朝(一)
    古埃及新王國時期:埃及第十八王朝(一)
  • 穿越古埃及2:王國的開端——早王朝時期
    那爾邁統一上、下埃及以後,古埃及進入到法老時代,法老時代包括早王朝時代、古王國時代、第一中間期、中王國時代、第二中間期、新王國時代、第三中間期、
  • 【古埃及君王譜】古埃及前王朝時期:上埃及(上)
    古埃及前王朝時期:上埃及(上) 上埃及(Upper Egypt)埃及南部地區,主要是農業區。
  • 【古埃及君王譜】古埃及古王國時期:埃及第五王朝
    古埃及古王國時期:埃及第五王朝 古埃及第五王朝(前2494—前2345 BC)首位國王是烏瑟卡夫(前2494—前2487
  • 古埃及簡史
    從公元前3400年~公元前3100年左右的三四百年時間裡,王權和王國在埃及正式確立,象形文字也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此時統治埃及的是一南一北兩個王國,南部是上埃及王國,國王戴白色王冠Hedjet;北部是下埃及王國,國王戴紅色王冠Deshret.
  • 【古埃及君王譜】古埃及古王國時期:埃及第四王朝(一)
    古埃及古王國時期:埃及第四王朝(一) 古王國的王權在第四王朝(前2613—前2494)達到巔峰,其首位國王是斯尼弗魯
  • 【古埃及君王譜】古埃及前王朝時期:上埃及(下)
    古埃及前王朝時期:上埃及(下) (3)統治和證明艾拉-荷爾是最有可能卡的前任,並因此可能統治於前32世紀早期。
  • 埃及法老在不同時期信仰的太陽神也幾經變化
    埃及法老信仰的是太陽神,他們自稱是太陽神之子,古埃及時期法老的信仰有非常大的變化。古埃及自前3100年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國開始到前30年的託勒密王朝被羅馬徵服而滅亡,法老信仰的太陽神也幾經變化。
  • 奇蹟、野蠻與文明——新巴比倫王國與後期古埃及
    公元前612年,新巴比倫王國聯合米底人攻陷了亞述帝國的首都尼尼微,曾橫跨亞非,強盛一時的大帝國就此灰飛煙滅。在此之後的較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在西亞和北非佔據統治地位,西亞和北非進入了一段諸雄並立的時期。
  • 極簡古埃及史
    從公元前3400年~公元前3100年左右的三四百年時間裡,王權和王國在埃及正式確立,象形文字也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此時統治埃及的是一南一北兩個王國,南部是上埃及王國,國王戴白色王冠Hedjet;北部是下埃及王國,國王戴紅色王冠Deshret.這個時候,古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就快要出現了。
  • 古埃及藝術的鼎盛時期,有新王國時期的興衰,還有賽特王朝的興起
    在新王國時期的藝術繁榮,從第十八王朝到第二十五王朝的五百年間,埃及所建立的紀念性建築和雕刻比所有其他時期的總和還要多。從尼羅河口一直延伸到第二大瀑布以南更遠的地方都聳立著各種各樣的神殿、陵墓和方尖碑,如今還倖存的建築遺蹟大多數都是這一時期所建造的。
  • 古代埃及新王國時期王表的歷史解析
    拉美西尤姆王表選擇了美尼、孟圖霍特普二世、雅赫摩斯(Ahmose),因為整個王表共列出14個王名,除美尼和孟圖霍特普二世之外,其餘皆為新王國的法老,所以拉美西尤姆王表對古代帝王的選取必為重中之重。很明顯,美尼在諸多王表中都被列為古代埃及的開國之君,孟圖霍特普二世是中王國的開創者,加上新王國的開創者雅赫摩斯,王表中對這幾位國王的選擇與他們開創的時代緊密相關。
  • 圍觀古埃及 透視聖甲蟲
    ~前1980年中王國時期  第11~12王朝 約公元前1980~前1760年第二中間期  第13~17王朝 約公元前1759~約公元前1540年新王國時期  第18~20王朝 約公元前1539~前1077年第三中間期  第21~25王朝 約公元前1076~前655年王朝末期    第26王朝 公元前664~前332年
  • 古埃及史之「古埃及的拿破崙」圖特摩斯三世
    圖註:古埃及新王國時代極盛時期的法老,號稱「古埃及的拿破崙」,圖特摩斯三世國王雕像。
  • 古埃及藝術 (埃及遊分享)
    古王國時期是古埃及文明的第一個發展高峰,銅石並用文化達於繁盛,金字塔的建造、文字的完善、生產技術的提高與藝術的精美,使埃及文明進入世界古代文明的前列。中王國時期,埃及進入青銅時代,神廟建築和巖窟墓流行,文字也由聖書體向僧侶體演變。
  • 古埃及王朝序列 | 安博特展講解極簡版
    BC2181-BC2040夏BC21世紀-BC16世紀初中王國時期統一第11王朝BC2133-BC1991第12王朝BC1991-BC1786疆域達到第二瀑布第二中間期分裂第13王朝BC1786-BC1570新王國時期統一第18王朝1BC1570-BC1295史上最強「古代拿破崙」疆域達到第四瀑布第19王朝2BC1320-BC1200木乃伊獲法國籤證第20王朝BC1200-BC1085第三中間期分裂第21
  • 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在夏朝建立前的1000年,埃及已經建立統一國家
    中王國曾經在此修建大規模的排水工程,使得這裡成為埃及的糧倉,是古埃及最繁榮的地區之一。不過排水也造成了環境破壞,加速了沙漠化。涅伽達時期的陶器涅伽達時期的埃及文明已經初步形成,城邦的出現只是表現之一。前4世紀的曼涅託記載,埃及最終是美尼斯統一的,他建立了第一王朝(約前3100—約前2850),並且定都於上下埃及之交的白城(希臘人稱呼為孟菲斯)。但是考古方面並沒有美尼斯的任何證據,有些學者認為美尼斯就是納爾邁王。在第一王朝時期,上下埃及之間的戰爭依然不斷在進行。在阿哈王的一件文物上,有「得到上下埃及」的銘文,他還在下埃及建立了涅特女神神廟。
  • 失落的帝國 • 古埃及
    古埃及人賦予太陽濃重的宗教色彩,代表太陽的神祇就有數種,其中最重要的有拉和阿頓等,很多法老都以自己是拉或者阿頓的代表來統治埃及。七位法老名阿門埃瑪特或塞索斯特裡斯,最後一位統治者是女王塞貝克內菲盧雷。如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穩定總是和動亂互相交替。各省分權勢力和其他歷史上至今仍然不明的勢力,毀滅了從第十二王朝傳續下來的底比斯政權,埃及分裂成許多的諸侯國。在第二過渡時期(公元前1786~前1567年),約公元前1650年,中王國衰落,居住於三角洲東部城市阿瓦瑞斯的亞洲移民隨之奪取了這一地區並逼迫中央政府遷往底比斯。
  • 考古新發現讓古埃及文明再引世人關注
    在這個時期,埃及從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上下埃及統一為單一的埃及王國,奠定了埃及國家5000年歷史的根基。此後,埃及進入王朝時代,因此這一時期也被稱為前王朝時期,或零王朝時期。曼涅託的歷史記載從這個時期開始。他把此後的古埃及歷史劃分為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三個時期,共有31個王朝。
  • 埃及考古學家又發現大量2500年前石棺,位於古埃及王國首都所在地
    圖源: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這些石棺藏在三個新發現的墓穴裡,據信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根據埃及政府發布的新聞稿,在陵墓中還發現了彩色和鍍金的雕像。10月19日,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與埃及總理穆斯塔法·馬德布裡以及最高古蹟理事會秘書長穆斯塔法·瓦濟裡一起參觀了該遺址。埃及旅遊和文物部發布的照片顯示,這三人進入墓穴檢查彩繪棺材和其他各種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