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臺灣民進黨表示會對新竹科學園區提供水電支持,而科技產業缺的竟然是最基礎的設施。
臺灣新竹科學園區周年慶,蔡英文不敢出席
近日,「臺灣之光」新竹科學園區成立40周年,臺積電、聯電、宏碁董事長們都出席了歡慶會,然而當天民進黨當局蔡英文並沒有露面,只派了個行政機構副手出席。有評論說,臺灣高層選擇缺席,是因為民進黨當局無法為科技行業提供有效扶持,沒臉面對科技大佬張忠謀。
此外,民進黨當局押寶川普當選,積極遊說臺積電去美國設廠,因逃不過政治影響,臺積電頂著美國高昂的生產成本,被迫服從命令,令張忠謀對蔡英文不滿,為了避免尷尬,蔡英文也不敢到場。
臺灣科技產業面臨挑戰
今年5月,臺積電宣布將赴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建廠,用來生產5納米製程晶片,作為半導體產業技術最為先進的廠商,美國拉入了一個半導體製造領先的盟友,可以說對中國大陸的科技行業予以了重重一擊。
業內分析,以前臺積電不到美國設廠,主要是因為美國生產成本的劣勢。此次,美國為了表示誠意,將為臺積電提供兩億多美元的政府補助。除了抑制中國大陸科技的進步,以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發展軍工產業方面的因素,也是美國邀請臺積電設廠的另一考量。不過臺積電恐怕更多是迫於民進黨當局的壓力,因為美國主要制裁的對象華為,是臺積電重要的客戶,相信臺積電只想做一個中立的供應商,但是卻被捲入了中美爭端和民進黨當局的政治圖謀。
臺灣科技產業發展算早的,1973年臺灣就建立了工業技術研究院,臺灣地區先後派遣人員到美國學習技術,他們之中包括了聯發科和臺積電的領導人物,美國RCA公司對臺灣半導體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憑藉著先進的半導體產業鏈,臺灣孕育了宏碁、華碩等知名的科技公司。
但是隨著其它國家和地區科技的崛起,以及國際環境的改變,許多美國、日本的科技公司的到中國大陸投資,臺灣科技人才有近20%選擇到大陸發展,使臺灣地區的競爭力受到巨大挑戰,這也是制約近年來臺灣科技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此外,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還一針見血地指出,臺灣科技業缺水電、缺新產業的痛點,然而臺灣民進黨卻不作為,嘴上說要改善,其實就是句空話。
民進黨當局在科技園周年慶上稱會持續增進新竹科學園區的供水供電、提供土地,實在讓人汗顏,這是對所有產業最基本的支持,怪不得蔡英文不敢出席。
文丨常樂 校丨竹染
免責聲明:本文由《看見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