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區兩千餘名貧困勞動力來伊就業

2020-12-26 騰訊網

3月21日7時50分許,隨著K6718次專列緩緩到站,第一批來自和田地區皮山縣的1330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抵達伊寧火車站,隨後有序分赴州直4個縣轉移就業。受伊犁州黨委書記邱樹華委託,當日一大早,州領導庫爾瑪什·斯爾江、孫鵬、梅鈺等前來接站並參加歡迎儀式。

3月22日7時15分許,K6718次專列提前抵達伊寧火車站,第二批抵伊的南疆深度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受到州領導陶青松一行的熱烈歡迎。這一批共接收安置勞動力1100名,其中150人提前到站被接至奎屯市。

周到的對接和一路的暢行,讓來自皮山縣達鄉帕格孜託格拉克農場的古麗阿依姆·圖爾迪巴柯深深體會到政府的努力付出。「我是貧困戶,是一名黨員,感謝黨和政府脫貧攻堅的好政策,這是我第一次外出務工。我會努力工作,帶領鄉親們安心工作,努力用雙手脫貧致富。」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對此,自治州主動作為,全力落實接收安置南疆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細緻研究,明確了接收南疆深度貧困地區有組織轉移就業5000人的任務。其中,公益性崗位接收安置1128人、企業崗位接收安置3872人。同時,迅速摸清崗位,精心準備,多方統籌協調,根據轉移就業人員來伊時間、出行人數、轉移就業崗位,制定「點對點」專列直達運輸方案,確保安全有序地組織輸轉。

安全抵達後,這2430名貧困勞動力由各縣市統籌引導,有序乘坐專用車趕往奎屯市、伊寧縣、霍城縣、特克斯縣、昭蘇縣、新源縣、鞏留縣、尼勒克縣轉移就業。

州黨委副書記、州長庫爾瑪什·斯爾江在歡迎儀式上說,實施南疆深度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有組織轉移就業工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是促進南北疆交往交流交融和團結協作的重要載體,充分體現了自治區黨委、政府對各族群眾的關心關懷。「各縣市、各責任單位都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務保障,安置好食宿、確定好崗位、開展好培訓、保障好待遇、照顧好生活。各接收縣市要介紹好伊犁,宣傳好在黨的領導下伊犁取得的成績以及伊犁各族人民為建設、發展家鄉而奮鬥的典型事跡。同時,廣泛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心連心』等聯誼活動,努力讓大家留得下、穩得住、幹得好、能增收。」

州就業服務管理局副局長董凌說,各縣市接到安置任務後,迅速為他們購買床上和生活用品,配備公用設施,使他們來了以後能安心工作、生活。特克斯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偉表示,這次特克斯縣共接收180名貧困勞動力,安置到12個單位就業,「我們已經妥當安排好他們的食宿,到崗前會進行相關培訓,讓他們能夠儘快與特克斯縣融為一體,成為民族團結的一家人。」

據了解,後續南疆深度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將於近日分批來伊轉移就業。(伊犁日報 記者 顧雪 孟霞)

大家都在看

來源:伊犁零距離

編輯丨魏紅梅 劉春星

校對丨顧新勇

責編丨蔡立鵬

審核丨吳志堅

伊犁零距離∣一個有深度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和田地區:下足繡花功夫 攻克貧困堡壘
    金秋九月,走進新疆和田地區任一鄉村,路網四通八達,庭院乾淨漂亮,五彩的花兒扮靚村莊,成熟的瓜果芳香四溢……處處都是醉人的豐收圖景。近年來,和田地區用繡花功夫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產業促就業,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 太原:幫助21512名貧困勞動力就業
    12月11日市人社局消息,太原市通過積極開展技能創業培訓、組織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促進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助推帶貧企業健康發展等一系列舉措,有力地帶動陽曲、婁煩兩縣貧困人口增收脫貧,今年已幫助21512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比2019年底超出4067人,同比增長25%,位列全省第一。
  • 各地各部門千方百計保障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 飯碗端得穩 脫貧底氣...
    8月18日,在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上班的阿依圖拉罕·麥提亞打電話給家人報平安,阿依圖拉罕是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花園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6口人,種了6畝地。儘管他四處打零工,一家人生活仍不寬裕。今年4月,得知縣裡組織貧困戶到城鎮就業,阿依圖拉罕第一時間報了名。來到烏魯木齊上班的第一天,阿依圖拉罕就下定決心,「一定好好珍惜這個機會,努力工作,讓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
  • 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怎麼做?省政府發布會來答疑
    大家知道,穩就業是「六穩」任務中的首要任務,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穩就業的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時候採取了精準對接、精準服務等舉措,有力地推動穩就業的工作。據國家扶貧部門的數據統計,今年全國來粵的中西部務工貧困勞動力比去年增長了2%,這個數據來之不易,凝聚了各級各部門包括各個企業的合力。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和田地區:凝心聚力戰貧困 步履鏗鏘戰小康
    封面新聞記者 沈軼走進和田地區任一鄉村,路網四通八達,庭院乾淨漂亮,五彩的花兒扮靚村莊,成熟的瓜果芳香四溢……處處都是醉人的豐收圖景。近年來,和田地區用繡花功夫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產業促就業,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 中國貧困人口最多縣數十萬勞動力千裡之外就業
    鎮雄是中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縣。行車導航地圖顯示,從鎮雄到東莞,行程1229公裡。從西部山區到東部沿海,從貧困地區到經濟發達地區。近年來,像張勇一樣,一批遠在他鄉駐守的就業扶貧幹部,幫助許多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群眾,在千裡之外找到了工作。
  • 就業扶貧拔「窮根」 商洛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25.9萬人
    累計為22.8萬貧困勞動力兌付各類補貼2.29億元,其中社保補貼1170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1.13億元,技能培訓和生活費補貼5741萬元,轉移就業交通費補貼2538萬元。擴大了貧困勞動力政策享受覆蓋面,推動了貧困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加速脫貧。
  • 威海與重慶雲陽聯合包機護送58名貧困勞動力來威就業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日訊 2月29日,威海市與重慶雲陽縣人社部門聯合組織58名重慶籍貧困勞動力,從重慶巫山機場乘坐包機赴威海就業。2月29日晚8時許,三輛載著58名重慶籍勞動人員的大巴車緩緩駛入威海市泓淋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廠內。
  • 太原市幫助21512名貧困勞動力就業 同比增長25%全省第一
    12月11日市人社局消息,我市通過積極開展技能創業培訓、組織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促進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助推帶貧企業健康發展等一系列舉措,有力地帶動陽曲、婁煩兩縣貧困人口增收脫貧,今年已幫助21512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比2019年底超出4067人,同比增長25%,位列全省第一。
  • 鄭州市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前10個月就業20672人
    精準服務幫扶把崗位送到家門口為貧困勞動力提供有針對性的、更為精準的幫扶。今年疫情期間,我市督促指導縣(市、區)通過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對貧困勞動力就業現狀逐戶逐人調查核實,動態監測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尤其是「脫貧監測戶」「邊緣戶」家庭勞動力就業情況,為實施精準幫扶提供依據。
  • 一個都不能少|四川:確保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至少一人就業
    封面新聞記者 杜江茜針對貧困勞動力,就業扶貧已成為四川行之有效的脫貧舉措。僅2019年,全省貧困勞動力實現省內外就業17.5萬人;建成扶貧車間627個,省級就業扶貧基地189家,吸納帶動3.7萬貧困人口就業;公益性崗位累計安置貧困勞動力14.2萬人。
  • 在寧波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穩定、收入穩定
    幾天前,從貴州黔西南州普安縣來到鎮海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羅坤開始在九龍湖鎮一家紡機製造企業上班;在寧波達人村,從保安崗位調到民俗風情街後,來自貴州黔西南州冊亨縣布依族的黃壽康顯得如魚得水:「割稻、割菜、挖番薯,陪遊客幹的就是這些從前在家做的農家活,還能賺這麼多工資,真開心。」記者了解到,合適的人崗匹配,工作的技能提升,正幫助一批對口幫扶地區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在甬城穩定就業,奔向脫貧之路。
  • 新源縣:迎接南疆貧困勞動力就業準備工作就緒
    中新網新疆新聞3月19日電(黎雯 於浩)近日新源縣將迎來南疆560名貧困勞動力到新源縣企事業單位實現轉移就業。目前,新源縣迎接南疆貧困勞動力的各項工作已經準備就緒。  這次新源縣灝瑞紡織製品有限公司將吸納50名南疆貧困勞動力,為確保新接收員工的妥善安置,該企業做足了功課。
  • 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有何措施?人社部談了四方面
    五年來,人社部、國務院扶貧辦貫徹脫貧攻堅總體部署,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構建了上下協同、部門聯動的就業扶貧工作體系。形象一點概括,用一、二、三、四這幾個數字來概括,也就是一套政策,兩大方向,三項手段,四個重點。李忠進一步稱,一套政策,就是在試點先行、地方探索、借鑑國際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就業扶貧的政策措施體系。
  • 關於切實強化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數據信息維護和成立工作專班紮實...
    ,根據省扶貧辦、省人社廳《關於切實強化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數據信息維護和成立工作專班紮實推進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工作的通知》(皖扶辦明電〔2020〕5號),現就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數據信息維護和穩崗就業工作通知如下:一、推深做實就業增收行動。
  • 貴州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多措並舉確保貧困勞動力就業脫貧
    全力保障城鎮各類群體就業,截至10月,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7.57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2.8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6.84萬人。多渠道促進重點群體就業,截至10月底,全省發放2020屆困難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1.55億元,惠及畢業生10.77萬人,全省城鎮公益性崗位在崗就業困難人員5.23萬人、全省鄉村公益性崗位在崗貧困勞動力13.29萬人。
  • 2016年到2020年,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人數增加1000多萬人 五年就業...
    對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企業,給予定額稅收減免、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吸納就業補貼和社保補貼。對貧困勞動力,由公益性崗位安置的,給予崗位補貼,購買意外傷害商業保險;參加培訓的,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培訓期間生活費補貼。兩大方向,即堅持外出務工與就地就近就業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幫助有意願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願出盡出。另一方面,拓展就地就近就業機會。
  • 100萬貧困家庭的勞動力通過跨省務工「點對點」接送實現返崗就業
    她說,現在貧困地區貧困戶就業打工是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國務院扶貧辦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出臺了幫助貧困戶就業增收的措施。要求安全有序組織貧困勞動力返程返崗就業,促進就地就近就業,鼓勵重點企業優先招用符合條件的貧困勞動力,如果招聘了,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 阿克蘇地區:千名貧困勞動力上織機
    聽說鎮政府優先為脫貧戶提供到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企業就業的機會,她積極報名。  3月4日,努爾佳瑪麗和同村的村民分批乘坐大巴車來到阿克蘇心孜造紡織有限公司,成了一名產業工人。她說:「這是我第一次出來打工,很興奮,我一定好好工作,努力掙錢。」  阿克蘇勝達紡織有限公司是2月下旬復產的,目前產能全部恢復。在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作業。
  • 慶陽市1萬多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依託鄉村公益性崗位就業
    (慶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劉易萌 左甲歷 慶城臺 樊睿 環縣臺 賀豐成)今年以來,我市把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作為按期實現脫貧攻堅的關鍵舉措,積極開發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解決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難題。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市一大批勞動力返鄉滯留。在扶貧崗位開發中,除省上下達的1718個鄉村公益性崗位外,我市利用市縣扶貧資金再開發了1455疫情防控臨時公崗,聘用符合條件的公益性崗位人員從事保潔環衛、防疫消殺、巡查值守等與疫情防控有關的崗位。同時在歷年的保潔、保綠、鄉村道路維護等8類崗位基礎上,新設立愛心理髮員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