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市1萬多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依託鄉村公益性崗位就業

2020-12-14 視聽慶陽

(慶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劉易萌 左甲歷 慶城臺 樊睿 環縣臺 賀豐成)今年以來,我市把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作為按期實現脫貧攻堅的關鍵舉措,積極開發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解決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難題。

這幾天,家住環縣甜水鎮張鐵村的張清彥忙活在村裡新投入使用的光伏電站上。張清彥2015年因意外傷了手指,務工和生活都受到一定影響。今年五月份,村上招聘公益性崗位,他應聘成為一名光伏扶貧電管員。

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市一大批勞動力返鄉滯留。在扶貧崗位開發中,除省上下達的1718個鄉村公益性崗位外,我市利用市縣扶貧資金再開發了1455疫情防控臨時公崗,聘用符合條件的公益性崗位人員從事保潔環衛、防疫消殺、巡查值守等與疫情防控有關的崗位。同時在歷年的保潔、保綠、鄉村道路維護等8類崗位基礎上,新設立愛心理髮員崗位。目前,全市建成1216個愛心髮屋,愛心理髮員已經全部上崗。

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和殘疾人等特殊人群,慶城縣還提供免費上門服務。

據統計,2018年以來,全市人社系統累計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10723個,有效援助10723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地實現就業。

總監製:繆中發

監 制:慕彬 王儉

責 編:邵勇瑊編 輯:劉文娜

聲 明:本文版權歸慶陽廣播電視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繫,!歡迎轉載!

相關焦點

  • 鄭州市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前10個月就業20672人
    精準服務幫扶把崗位送到家門口為貧困勞動力提供有針對性的、更為精準的幫扶。今年疫情期間,我市督促指導縣(市、區)通過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對貧困勞動力就業現狀逐戶逐人調查核實,動態監測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尤其是「脫貧監測戶」「邊緣戶」家庭勞動力就業情況,為實施精準幫扶提供依據。
  • 在寧波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穩定、收入穩定
    幾天前,從貴州黔西南州普安縣來到鎮海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羅坤開始在九龍湖鎮一家紡機製造企業上班;在寧波達人村,從保安崗位調到民俗風情街後,來自貴州黔西南州冊亨縣布依族的黃壽康顯得如魚得水:「割稻、割菜、挖番薯,陪遊客幹的就是這些從前在家做的農家活,還能賺這麼多工資,真開心。」記者了解到,合適的人崗匹配,工作的技能提升,正幫助一批對口幫扶地區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在甬城穩定就業,奔向脫貧之路。
  • 2020廣東湛江坡頭區公益性崗位招聘61人公告
    2020廣東湛江坡頭區公益性崗位招聘61人公告 為切實解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難問題
  • 貴州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多措並舉確保貧困勞動力就業脫貧
    多渠道促進重點群體就業,截至10月底,全省發放2020屆困難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1.55億元,惠及畢業生10.77萬人,全省城鎮公益性崗位在崗就業困難人員5.23萬人、全省鄉村公益性崗位在崗貧困勞動力13.29萬人。增強創業帶動就業能力,截至10月底,全省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7.12億元、新增扶持創業2.09萬人、帶動就業5.93萬人。
  • 全國就業扶貧5年成效顯著 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496.3萬貧困人口
    90%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得到了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務工和產業脫貧。二是推動產業發展。累計建設扶貧車間32688個,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41萬多人,創辦領辦各類經營主體21.4萬個,既促進貧困勞動力家門口就業,也為鄉村地區產業長遠發展築牢了根基。三是構建幫扶體系。形成了針對鄉村地區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體系。
  • 和田地區兩千餘名貧困勞動力來伊就業
    3月21日7時50分許,隨著K6718次專列緩緩到站,第一批來自和田地區皮山縣的1330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抵達伊寧火車站,隨後有序分赴州直4個縣轉移就業。受伊犁州黨委書記邱樹華委託,當日一大早,州領導庫爾瑪什·斯爾江、孫鵬、梅鈺等前來接站並參加歡迎儀式。
  • 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有何措施?人社部談了四方面
    政策惠及了貧困勞動力、貧困地區、市場主體、就業服務機構等對象,貫穿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各個渠道。對企業吸納的,給予定額稅收減免、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吸納就業補貼和社保補貼;對自主創業的,給予限額稅收減免、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和創業補貼;對公益性崗位安置的,給予崗位補貼,購買意外傷害商業保險;對參加培訓的,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培訓期間的生活費補貼,支持貧困家庭子女免費就讀技工學校。
  • 2016年到2020年,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人數增加1000多萬人 五年就業...
    對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企業,給予定額稅收減免、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吸納就業補貼和社保補貼。對貧困勞動力,由公益性崗位安置的,給予崗位補貼,購買意外傷害商業保險;參加培訓的,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培訓期間生活費補貼。兩大方向,即堅持外出務工與就地就近就業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幫助有意願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願出盡出。另一方面,拓展就地就近就業機會。
  • 佛坪縣大河壩鎮:「貼心」服務助力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需求摸底
    近日,大河壩鎮黨委政府積極行動,安排業務人員紮實做好貧困勞動力就業摸底調查和信息採集工作,為落實就業扶貧政策提供第一手詳實資料。該鎮根據縣人社局安排部署,為及時掌握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基本信息動態,做到轉移就業需求、外出務工情況底子清,安排10個村信息員對本村適齡勞動力進行入戶採集,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就業動態、就業意願精準、詳實。
  • 太原:幫助21512名貧困勞動力就業
    12月11日市人社局消息,太原市通過積極開展技能創業培訓、組織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促進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助推帶貧企業健康發展等一系列舉措,有力地帶動陽曲、婁煩兩縣貧困人口增收脫貧,今年已幫助21512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比2019年底超出4067人,同比增長25%,位列全省第一。
  • 永仁縣人社局紮實做好公益性崗位管理工作
    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就業扶貧政策,依託滬滇勞務協作契機,合理開發公益性崗位;新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貧困戶中的收入邊緣戶和受疫情影響未能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確保貧困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助推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鞏固脫貧成果。二是壓實責任,規範管理。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保一人就業 帶全家脫貧?甘肅省全力做好貧困...
    截至3月20日,全省累計輸轉勞動力226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60萬人;開展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1.9萬人,其中建檔立卡勞動力1.1萬人。還制定了2020年東西部勞務協作方案,計劃向東部4市輸轉3403名貧困勞動力,幫助1.3萬名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就業。省人社廳積極開展「不見面」線上就業服務,截至目前已舉辦線上「春風行動」300多場,提供就業崗位近70萬個,為農民工提供24小時不間斷就業指導和維權等服務,累計提供諮詢服務13.2萬人次。
  • 隴南市武都公益崗位遍鄉村 就業扶貧暖人心
    通過以崗位促就業、以就業促增收、以增收促脫貧的良性發展模式,改善了農村生活和生態環境,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在桔柑鎮大岸廟村,愛心理髮員段住琴正在給村裡的老人理髮。段住琴原是桔柑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除了務農的收入之外,沒有其他經濟來源。為了幫助段住琴解決實際困難,桔柑鎮今年通過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將他招聘為大岸廟村的愛心理髮員。
  • 英將鄉用好公益性崗位防返貧
    6月16日一早,鉛山縣英將鄉大橫村67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葉武興,帶著工具開始履行他的護路員職責。近年來,鉛山縣英將鄉充分利用光伏分紅收益,進一步加大鄉村公益性崗位的開發力度,重點解決全鄉貧困戶、邊緣戶勞動力等貧困對象就業難問題,讓貧困戶不再因病等返貧。
  • 一個都不能少|四川:確保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至少一人就業
    封面新聞記者 杜江茜針對貧困勞動力,就業扶貧已成為四川行之有效的脫貧舉措。僅2019年,全省貧困勞動力實現省內外就業17.5萬人;建成扶貧車間627個,省級就業扶貧基地189家,吸納帶動3.7萬貧困人口就業;公益性崗位累計安置貧困勞動力14.2萬人。
  • 大化:985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將端上新「飯碗」
    參會的區內外愛心企業給該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困難就業群體和農村勞動力等帶來新「飯碗」,幫助鄉親們實現就業脫貧。該縣都陽鎮忠武村的覃翠卯一家一直靠種地維持生活。當日她籤約到廣西道爾人力資源有限公司項目擔任渠道專員,從零敲碎打打零工到有一份有五險、有底薪、有提成的穩定工作,覃翠卯非常開心:「這個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凝聚了太多的愛心。我一定倍加珍惜,認真工作,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員工!」
  • 各地各部門千方百計保障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 飯碗端得穩 脫貧底氣...
    人民日報截至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區有2800多萬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其中跨省務工1000多萬人目前,52個未摘帽縣發展主導產業100多個,帶動300多萬貧困群眾搬進新家園,有了新工作,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墨玉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興民家園裡,布合迪切·麥麥提越來越忙了,「我在社區當助理,愛人在縣公路局有了一份公益性崗位
  • 扶貧公益崗位 讓貧困戶家門口就業
    銅陵新聞網訊(尹傳苗 本報記者 馬衛東)「沒想到我能在家門口就業,每月都有工資拿,還可以照顧好家裡,多虧黨的好政策,我得好好幹啊!」12月8日,在樅陽縣錢橋鎮新埠村,貧困戶胡荷花正在新埠官青小街美麗鄉村民生工程建設點進行環境衛生保潔管護工作。這是該鎮為其專門安排的扶貧公益崗位。
  • 福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退出
    新華網福州5月14日電(蔣巧玲)2019年底,福建省現行標準下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摘帽,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退出。  為提升「兩不愁」(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質量水平,福建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推動產業、就業、搬遷、金融、教育、健康、低保兜底等各項扶貧政策措施精準落實。
  • 太原市幫助21512名貧困勞動力就業 同比增長25%全省第一
    12月11日市人社局消息,我市通過積極開展技能創業培訓、組織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促進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助推帶貧企業健康發展等一系列舉措,有力地帶動陽曲、婁煩兩縣貧困人口增收脫貧,今年已幫助21512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比2019年底超出4067人,同比增長25%,位列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