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文末附中獎名單
冬至福至
願你在寒冬中
保持好心情的溫度
盤點好一年的收穫
一起迎接即將到來的春天
圖@劉麗
昨夜氣溫驟降
雖然沒有等到鵝毛般的白雪紛紛
但一早起來
城市中的水蒸氣卻被寒冷凝結成霜
溫江一夜之間「白了頭」
圖@雨露
校園的操場上
響徹著孩子的歡笑聲
圖@劉麗
打了霜的白菜、蘿蔔更好吃
那麼,打了霜的溫江呢?
當然是更好看啦!
抬頭,看!
遠方,那輪懸日!
圖@郭鑑、蘇建華、何畔
一輪紅日從城際線的樓宇間升起
暗紅、玫瑰紅、胭脂紅到鴨蛋黃
短短十來分鐘
初升的太陽變幻著迅速升騰
圖@張志強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裡的「冬至」
「至」有極致的意思
從今天開始
就進入了一年最冷的季節
還記得小時候唱的「數九」歌嗎?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吃一碗暖呼呼的羊肉湯
是冬至的標配
在溫江人的記憶裡
羊肉湯和白面鍋盔也是絕配!
圖@露餡兒的豆沙包、LIRROR
細細想來
你是否有一段記憶與某種美味緊密相連?
只要聞到、嘗到那個味道
當時的人和場景便不斷在眼前浮現
對於居住在東巷子或附近的居民而言
李鍋盔就是其中的一種味道
圖@WAGTLDTC
混糖鍋魁、紅糖鍋盔、白面鍋盔
說起這些童年美味
吃李鍋盔長大的李建軍滔滔不絕...
李建軍
我是吃李鍋盔長大的。以前每天放學,就拽著媽媽買混糖鍋魁。他們生意好,好多時候都要在排隊等候,看著那個鍋魁師傅,在火爐邊不斷地翻轉著糖鍋盔,心裡巴不得馬上吃進嘴裡。
每次拿到鍋盔
老闆都會叮囑幾句
「小心點,看燙嘴」
「你先咬一小口,涼一下」
「先把融化的紅糖吸來吃了,再咬鍋盔」
...
遇到迫不及待的,一大口咬下去
滾燙的紅糖就從鍋魁間流出來了
衣服上都是
不過,再燙嘴都捨不得吐
況友順和李群英
是原李鍋盔店的老闆和老闆娘
況友順說
幾年前自己腰椎和頸椎都做了手術
身體不適合再打鍋盔了
於是夫妻倆關了鍋盔店,回到萬春鎮和林村
但是自己捨不得放棄這個手藝
閒暇時會在家裡打點鍋魁,分享給左鄰右舍
偶爾一些老買主聯繫自己買鍋盔
會做好快遞給他們
最近,夫妻倆回到東巷子
這個打了28年鍋盔的地方
往事一幕幕從眼前閃過...
說起鍋盔「史」,況友順很自豪
他說,平日裡一天要賣五六百個鍋盔
冬至時的生意更好
要賣1000個
前一個星期就要開始做準備
妻子為此還要忙整整一個通宵
「沒有油不酥、沒有糖不甜」
況友順打了38年鍋盔
打鍋盔心得瞭然於心
麵粉要揉勻
扯節子要均勻
沒有加倍數都這麼快
每個鍋盔人都練了一手「鐵砂掌」
堅持手工製作,不加任何添加劑
什麼時候該翻鍋盔
他靠聽聲音就能判斷出來
糖鍋盔製作
包糖鍋盔選料很重要
餡料顏色要適中
才能好吃又好看
pong香的手工鍋盔就出爐啦
光看屏幕
就能勾起口水
雖然鍋盔還存在於市場
但願意學習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
況友順說,自己早年收了13個徒弟
就想這手藝不能斷了傳承
李鍋盔和「自己」合影
有趣的是
萬春和林村曾經走出了很多人外出打鍋魁的人
況友順想把這些手藝人聚在一起
成立打鍋魁的協會
讓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雖然李鍋盔店已經不在了
但想找尋童年記憶的
可以到東巷子拍照留念
柳城街道東街社區打造了「時光景象」
影樓、幼兒園、老茶鋪、職工俱樂部…
這些早年生活記憶掛鈎的場景
如今再次呈現在了眼前
如果你想找尋童年味道
可以撥打李鍋盔老闆電話訂購
13540756782
會快遞到家哦
· 今 日 福 利 ·
我們準備了開元書屋書卡1張
送給最走心的留言哦
今日話題
【溫江還有哪些童年味道呢?】
· 獲 獎 信 息 ·
12月17、18日獲獎信息來啦
12月17中獎名單
Lucky、鄧二狗,草莓,櫻子,輕風細雨,藍天,正嘉燈飾qq,喬喬 ,Go ~ on,譚磊(果樂惠),小寵,祥子,無涯屋,Monster.,期待的守望者,apple,海棠飛絮,香@草,Ludy,一個學畫畫的仙女老師,風之子,……,L1U,藍天,Myl`乖乖。,羊羊,風之子,菲菲尋常,吾,天蠍座K,濱
12月18日中獎名單
Tommy,-,半隻貓ξ,阿罐兒的斯拉萬月,緊緊擁著你的身﹏,樂殿天下,帥文峰,A to Z,晁園,郝琳,叔,嗯哼[嘿哈],wuli星星,carrie,.,ζั兮沫໊ོོ,情心言語,SEFUE,秀秀℡,JKJKMAN,花,花花,黃磊����.開飯了好不好,水杉,生活就像白開水,yangxiao,蔚藍,Miss Wang,羊羊,fxl,劉 家 利,果果,羅羅,濤聲依舊,王宇,Miss Wang,�� 沒意思,情心言語,��,MR.遊 | 兒童啟蒙教育教研
可上下滑動查看名單
獎品:天府通卡1張
領取地址:溫江柳城大道西段53號金鷹傳媒2樓
原標題:《溫江「一夜白頭」之後,居然又現「懸日」!如果再來個混糖鍋盔,那簡直完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