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俊 通訊員 朱俊坤 於文 何嘉麗)10月6日,首批21個來自中亞班列的貨櫃從廣州港南沙港區二期碼頭裝船出海,發往印度尼西亞。據悉,這是廣東中亞班列首次以「鐵路—駁船運輸—海運」的鐵水聯運方式走出國門,打通了「中亞-廣州-東南亞」出海物流通道。
據介紹,此次從南沙港區出口的貨物是自烏茲別克斯坦進口的鉀肥,重1113噸、貨值約12.8萬美元。該批貨物從烏茲別克斯坦丘庫爾塞啟程,經大朗通過公路轉關運輸至滘心碼頭,並採用保稅間貨物流轉模式從滘心保稅倉駁船運輸,轉運至南沙綜合保稅區。在南沙港區綜保區內完成鐵路貨櫃到海運貨櫃散貨一對一換裝,最後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南沙港區出海發往目的地印尼,通過鐵、陸、海的無縫聯運,在南沙港區完成「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