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在上海舉行的CeBIT亞洲展會上,聯想集團宣布與德國最大的電子產品公司西門子達成「策略協議」。兩家公司宣布,他們計劃在中國上海開發首批基於2.5G通訊技術GPRS的行動手持設備。預期該產品原型將於今年第四季度推出。
儘管這僅僅是一次通訊技術上的聯盟,但聯繫到合作雙方的背景:一方是早就放出口風要涉足手機業務的中國最大的IT製造廠商聯想,另一方是移動通訊業務已經超過愛立信位列全球三甲的西門子,加上不久前神州數碼加入手機市場的行動,使此次合作的箇中內涵更耐人尋味。兩條路走「手機+PDA」
引人注目的是,聯想與西門子共同推出的行動手持設備是國內第一家帶有手機功能的掌上電腦,這無疑是聯想涉足手機市場的一個敏感點。聯想集團手持業務發展部總經理盧建軍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帶有手機通訊功能的無線PDA進入市場,聯想已經就此向信息產業部作出通報,並已獲得相關部門的首肯。
業內人士分析說,「手機+PDA」很可能是聯想手機面市前的一次「試水」。早在今年4月聯想集團年度誓師大會上,聯想手機的研發方向已經初露端倪。當時,聯想主管手持業務群組的高級副總裁劉志軍表示,在單純的語音手機領域,摩託羅拉、諾基亞等國際巨頭已經做得很好,聯想關注的是未來的寬帶無線傳輸,以增加手機無線通訊的附加值。聯想研發的方向將是PDA技術與手機技術的融合,一方面,在PDA產品中加載無線傳輸模塊,另一方面,在手機上加載PDA功能。
盧建軍先生對記者表示,在聯想的手持業務群組中,包括掌上設備事業部和無線通訊事業部兩個部門,兩個部門的側重點各不相同,一個是以掌上電腦為核心,另一個以智慧型手機為主攻方向。但手機功能將逐步加入PDA隨身電腦功能,而掌上電腦也會加入通訊功能,未來,兩項業務將走向一個交叉的節點。「從無線通信的技術發展潮流而言,PDA技術與手機技術在未來將會融合到一起。」盧說。
根據聯想與西門子達成的協議,西門子公司將提供GPRS無線模塊,並將整合進入聯想集團的個人電腦以及其它手持設備中。兩家公司在聲明中稱,「這標誌著從個人數據設備向無線多媒體設備的轉變」。
西門子公司行動通訊部門副總裁布魯爾.沃爾夫岡稱,「電信和電腦技術的接合不可阻擋。有了西門子公司的GPRS技術,聯想集團將引導中國無線手持設備發展的新趨勢。」
引導無線通訊業務的「新趨勢」,這是聯想手機業務夢寐以求的一個戰略目標。其實,聯想所看重的,還包含西門子與大唐電信共同開發的TD-SCDMA手機3G技術,此時的合作,也許早已暗含進入3G時代後聯想與西門子雙方再度攜手的伏筆。對此,盧建軍未置可否。牌照不是問題
也許是機緣巧合,就在聯想宣布與西門子宣布攜手不到一周的時間,8月14日,從信息產業部傳來消息,中國行動電話用戶7月底達到1.206億戶,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通訊市場。另據信息產業部官員在公開場合發表的看法,今後5年,中國移動通信產業將保持20%以上的年平均增長速度。
對於聯想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這也許就是包括聯想在內的各大企業紛紛介入手機市場的根本原因。但中國手機市場實行的是市場準入制度,聯想要開展手機業務,必須獲得手機製造牌照,人們普遍關注的是,聯想會採取哪種形式進入手機市場,自己申請牌照,還是與其它擁有手機牌照的廠家合作,或者兼併?
「聯想的手機業務將採用資本運作的方式,諸如以合作、併購的『靈活』方式進入市場。」盧建軍對記者表示。
其實,聯想獲得手機牌照雖然不是板上釘釘,也算是八九不離十。年中信息產業部傳出的消息是:聯想報到信息產業部的手機試產申請,已獲批准。而早在今年6月1日成立的「國產手機企業首腦論壇」上,首批主席團成員單位中,既有科健等一批已有牌照的手機廠商,也有像普天、聯想這樣尚未拿到手機生產許可證的企業航母。有手機生產商說,聯想能進入這個「核心圈子」,一定程度上暗示其手機牌照已經不是問題。「PC+手機」優於「家電+手機」?
尚未正式進入手機市場的聯想依然保持著低調的姿態。「我們會延續聯想的一貫行事風格——做了再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聯想在手機業務方面將會有非常好的表現:無論是市場佔有,亦或是規劃營銷。」盧建軍說。
儘管高速發展的移動通訊市場為聯想描摹出一副醉人的美景,但現實中的手機市場狀況呈現出的是一種撲朔迷離的現象。進入2001年,手機業三巨頭摩託羅拉、愛立信、諾基亞頻頻傳出報警聲。徘徊在手機市場邊緣的聯想肯定感受到了一絲殘酷的血腥之氣。而聯想將要面對的,不僅僅是處在市場高端的三巨頭,低端市場上數十家國產手機廠商同樣是一道難以輕鬆跨越的門檻。
還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是:國產手機的認知度和市場份額都很低,致命的弱點是國產手機生產商均未掌握核心技術,因此無論在技術或價格上,均無優勢可言。
而缺乏核心的晶片技術,同樣也是聯想手機要面對的弱點。「不過,在產品集成、模板、外型設計等方面,聯想都是自主開發設計。」盧建軍辯解說。他表示,在技術上,聯想會選擇國際上技術領先的企業進行合作,但聯想的優勢更主要表現在IT服務領域。
盧建軍表示,國內企業較多的「家電+手機」模式相比,聯想的「PC+手機」將會勝上一籌。「與家電企業把手機視為一種消費類產品而言,聯想更傾向於把手機定位在信息化產品,聯想銷售的不僅是一件產品,更看中的是為用戶提供的信息服務平臺以及信息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聯想比拼神州數碼?
處在國內外手機廠商夾縫中的聯想,事實上還可能會面對他最不願遇到的競爭對手:神州數碼。7月下旬,神州數碼與中科健結盟,為中科健代理銷售手機產品。業界評論說,神州數碼此次的結盟行動有理由被看成先於聯想進入手機領域。
神州數碼總裁郭為表示,成熟的IT市場已經難使公司再從中找到更多的利潤,向通訊領域滲透已經作為神州數碼的戰略方向被確定下來。在對通訊市場觀察了3年後,神州數碼已經成立了移動通訊事業本部,並制定了3年規劃,即2001年進入該領域,明後兩年實現盈利,到2005年,移動通訊業務將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
有記者向郭為發問——神州數碼是否將介入手機生產?將以何種方式,在什麼時間介入?郭為對此的回答頗為耐人回味:神州數碼在移動通訊領域將更加深入滲透,在未來,各種可能性都可能發生!
同長於聯想旗下的楊元慶、郭為,同樣把移動通信領域作為各自企業發展的戰略方向,這不能不讓人產生這樣的猜測:神州數碼與聯想,會不會在未來的移動通信領域上演一出激烈的龍虎鬥?(本報記者任雪松實習記者俞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