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人到公門正好修,留些陰德在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23 鄂東三農

農村老話「人到公門正好修,留些陰德在後頭」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是古代社會農村的一句老話,是農村家庭父母長輩教育出類拔萃光宗耀祖的子孫讀書一舉成名,步入仕途,當上了地方百姓的父母官的時候,說的一句老話,教育孩子,為官清正廉潔,不能徇私枉法,不做喪盡天良的事情,要為民造福,為民多做好事善事,才能積下許許多多的陰德,死後在陰間仍然做官,會有好日子過。這是古人使用一種迷信說法,教育孩子要做一個百姓好官,不要做一個不積陰德的貪官。~~

「人到公門正好修」,「公門」古代人指官場,當時的政府部門,也就是指當官入仕,走上了仕途之路,為皇帝為朝中做官,是正好修心修德,培育人的道德的好時期。這個時候,不管當官有多大,都是老百姓的父母官,是要心繫國家、民族和百姓,要為國家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忠心耿耿,肝膽相照,秉公執法,公正廉潔。不能貪髒枉法,欺壓百姓,瞞上欺下,做一些傷風敗俗,喪盡天良,見不得陽光,見不得人的壞事。為官清正,廉潔為公為民,多為老百姓做些實事好事,多為國家為社禝做一些有貢獻的好事。這樣的做官,能夠修練高尚的品德,能夠積累一些陰德。這都是古代父母長輩教育警告為官的子孫的老古話。

「留些陰德在後頭」,在古代農民認為,子孫當官為國家、為民族、為百姓,做好事,做有益處的事,做有利於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的事。用現在人的說法,就是具有正能量的事情,能夠切切實實地,實實在在地為老百姓為國家為社會,做一些具體的有利益的事情,才會積攢許許多多的陰德的。若是當官做盡缺德的事情,喪盡天良的事情,如欺壓百姓,盤剝百姓,搜括導脂民膏,瞞天過海,瞞上欺下,貪婪成性,不顧國家安危,百姓生死等等行徑,都是千萬不要幹,不能幹,古代人認為是積不到陰德的,還要折損陰德。在古代社會,相信封建迷信,認為陰德在陰間是人死後時的為人品德,德行高尚的人,可以在陰間繼續做官,繼續過上榮華富貴的日子,將成為人中豪傑。所以,古代人非常重視修練美好高尚的道德。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天大地大以外,就是自己的父母最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的。
  • 農村老話龍虎似推車,莊稼不留些是啥意思?有道理嗎?黑嫂有看法
    「龍虎似推車,田產不留些」這句農村俗話是啥意思呢?在農村老話中,有一大類是講各種玄奇之事的,比如關於婚喪嫁娶,建房埋墳,這類的老話多不勝數,而這句龍虎似推車,田產不留些說的就是關於埋墳方面的。換句話說,這句話說的是講墓地風水的。
  • 「一不做,二不休,不三男,不四女」,農村老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事實上,農村的老話蘊藏著大大的智慧,古人通過觀察、經驗總結等方式,運用簡練的語言,總結出了很多老話,這些老話往往朗朗上口,非常容易記憶。其中,不少老話都和數字有關,比如「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三不親,三親,句句戳人心」等。
  •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一些農村老話可以實用於古代,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不能按照現代的話去推敲它。所以來說,在對待農村老話的時候,不能不信,但是又不能全信。但是留下來的農村俗語都是精華的,既然存在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 農村老話「平淡無奇兄弟哥,一人發財成路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平淡無奇兄弟哥,一人發財成路人」啥意思,有道理嗎?不管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都有幾個從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禁止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礎上再從上面加蓋一層,容易導致老房子承受不了太大的重量導致老房子變得不結實,甚至出現倒塌的危險,輕則破財,重者人亡,三年兩年哭。
  • 農村老人說;人到中年、要做到「三不碰」,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說得好;人到中年、要做到「三不碰」,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時候和老人們聊天,他們總喜歡用一些老話來告誡我們如何去為人處世,雖然說老人們說的老話聽起來很粗糙,但細細品讀的話,還是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 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期間。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一直延續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結束,其中最為寒冷的階段大都會出現在三九和四九之間。
  • 農村老話說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二年級的夏天,我放學後背著書包去人家田裡摘西紅柿,結果被裡面一條狗給咬了,我當時哭得驚動了很多人,奶奶趕到後沒有怪人家,拉著我回家,說了一句「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那時候只顧疼了,也沒有多想這句話,後來長大了,仔細想想這句話,發現還挺有道理。那麼,這句話究竟啥意思呢?
  • 農村老話:「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近期整理的一系列農村老話相關的內容,讓很多網友對農村、農民的智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於自小在農村長大的小編來說,這些都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要去了解農民的大智慧,就很有必要去田間地頭、門前樹下與他們當面聊聊天拉拉家常了。就拿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來說,背後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 農村俗語:「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啥意思?有道理嗎?無規矩不成方圓!人們在幹事的時候都是有規律的,否則就會亂套。而木匠也是如此,有經驗的木匠在打做家具的時候,都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做什麼家具就用什麼尺寸,否則的話就會做不出家具,更給自己難堪。而這句農村俗語「門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自然也是農村木匠做家具的尺寸,那麼這句話是啥意思呢,其中蘊含著什麼道理呢,李子的四哥是一位木匠,我們聽他是怎麼說的。
  • 農村俗語「陰德多藏,子孫滿堂」這句話啥意思你知道嗎?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對於生活方面也是很注意的,比如有的時候我們在農村裡,家裡的父母告訴我們不要殺生,還有的就是不要吃一些有靈性的動物,像一些狗類都是家裡面老人不讓我們碰的,畢竟狗是人類的朋友,有的時候老人就會說,不殺生給自己積點陰德,這樣對自己的厚點有好處,對於農村老人來說是非常迷信福報因果的
  • 農村老話:「窮不改門、富不遷墳」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如今的農村跟以前相比可謂是大變樣,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樓房,裝上了空調,有些條件好點的甚至還另外買了塊地皮蓋起了獨棟小別墅。人們生活越來越好,房子越做越大,但是農村老人卻說,別看別家富自家窮,要記得「窮不改門、富不遷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話:「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老話:「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啥意思,有何道理?老話的意思很簡單,父子不要同乘一舟;酒是助興飲料,促進好事成雙,老話說「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那麼,這句話有何道理?父子不同舟老話為啥說「父子不同舟」呢?這和古代「舟」本身安全性、以及當時的社會安全環境有關。不知道大家聽說過一句老話沒有「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
  • 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對於修房蓋屋一直以來都是作為人生大事來對待。尤其是過去的農村,大家條件有限,加上收入很低。蓋房子著實的不易。有的農村家庭需要積攢大半生,才能擁有蓋房子的財力。所以對於自建房的要求,更是要精益求精。農村院落除了建築主體之外,通常都會帶有一個獨立的小院子。不但採光性很好。南北通透非常適宜居住,小院當然要有圍牆所遮擋,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獨立的院落。
  • 農村老話說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生活環境,其實是個半封閉的圈子,因為村裡人互相都認識,十裡八村也都能攀到親戚,所以才說是半封閉的圈子。從古到今,關於親戚這類的老話被總結了很多,無一例外,這些老話沾到親戚都是說人情世故的,比如這句「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這句話前半句說的是人情世故,後半句說的是趨利避害。但兩者其實有關聯的,看似不相關,實則有關聯,這就是老話裡的藝術。具體該怎麼解釋?有什麼道理嗎?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農村老話:「家中出三癮,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好了,農民的腰包慢慢鼓了起來,不僅不愁吃和穿,多多少少也有了一點積蓄。但是無論有再多的積蓄,只要家中出現一個敗家子,再多的家產也會敗光。所以無論擁有多少財富,都要踏踏實實的過日子。俗語「家中出三癮,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放到現在還實不實用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雷打真孝子這句話其實是虛構出來的,相傳宋朝時有書生薛榮赴京趕考,家中之妻嚴氏虐待其妾周桂英,將周桂英於元宵夜在磨房所產之子強來行拋棄,周無奈,將血書、金釵藏於襁褓中作為標記。
  • 「宅處兩樹中, 家敗損人丁」此句鄉下老話是啥意思? 有道理嗎
    : 可愛的碩鶴 舉報   文/玉濁清  「宅處兩樹中,家敗損人丁」這句鄉下老話是啥意思
  • 老話說:「富不回鄉,男不辦三」,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老話說:「富不回鄉,男不辦三」,說的是啥意思?你發財以後,會回農村老家嗎?在農村裡,流傳了許許多多的農村老話,而這些農村老話千姿百態、形式各異,有關於生活經驗的、有關於氣象的、有關於相術的、還有關於節氣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