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治有「尼赫魯王朝」,統治50年的總理世家,到底有多厲害?

2021-01-10 子屠龍

尼赫魯家族可是現代印度的「開國家族」,泥腿子開國都能立刻躋身上流社會,何況是出生於婆羅門的他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尼赫魯家族天生具有影響力,婆羅門血統就是加持力……

眾所周知,印度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從高到低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以及不可接觸者——賤民。這種文化在歷史上被高度強化,烙印一旦打上就不容易褪去,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嚴格的等級制度。

儘管現在的印度以及廢除種姓制度,但是這僅僅是法律層面上的意義,實際上後遺症還很嚴重。隨著貧富差距的擴大,生活優渥的某些高種姓印度人,還在有意無意地強化這種傳統優越。

血統是先天性,但對於「尼赫魯王朝」的長期存在,這種政治號召力是顯而易見。當然,尼赫魯家族還是憑著真本事起家,他們是現代印度誕生的重要見證者,做出的貢獻也是為世人所認可。

尼赫魯家族崛起在英屬印度時期,他們崇尚西方生活方式,力圖進入西方人的圈子。這一點並不奇怪,當時的印度精英們,幾乎都是這麼幹。著名的聖雄甘地,也曾是留學英國的「小鮮肉」,具備著印度文化和西方知識的特徵。

1919年4月15日,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則城,發生射殺民眾的大慘案。作為未來印度開國總理的尼赫魯,對英國人的統治徹底絕望,走上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道路。他同甘地關係親密如父子,利用影響力支持甘地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甘地幫助他獲得政壇領導地位。

長話短說,20世紀的英國正在走下坡路,對付印度的獨立運動也是頗為吃力。後來,雙方政治人物達成和解,印度出人出力幫助英國人抗擊納粹,英國人勝利之後還印度獨立。

二戰結束後,鼻青臉腫的英國,無奈交出英屬印度,接著出現現代印度、巴基斯坦的誕生。尼赫魯成為現代印度的領頭羊,他及後人統治印度大約半個世紀,四代人擔任國大黨主席,三代人出任印度總理。

尼赫魯家族幾代人為印度獨立和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和犧牲,讓他們在印度人民心裡有著崇高的地位。儘管政治統治存在瑕疵,但家族悲劇也是震驚世人,像鐵娘子英迪拉被槍殺,她的兒子拉吉夫被炸死,她的兒媳索尼婭被迫寡婦從政。

提到尼赫魯家族的影響力,也不得不提印度特殊的政治形勢,老牌政黨「國大黨」離不開尼赫魯家族的號召力。

曾經的國大黨也是南亞大陸的「一枝獨秀」,可惜印度獨立後日趨衰敗,面對各種新興政治勢力的挑戰,不得不牢牢抱緊高知名度的尼赫魯家族。

這是一種雙向的選擇,也正是國大黨的強力支持,尼赫魯家族的成員屢次被推到政治前臺,為國大黨和印度掌舵。

尼赫魯家族的長期統治,絕對能成為印度最顯赫的政治家族,那麼到底如何成就大趨的呢?

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尼赫魯家族的本身稟性,在印度只有他們家能夠跨越種姓制度、宗教文化、階級利益等因素,代表全體印度人的利益。其他的政治家族,達不到這樣的高度,也就不能與之匹敵。

歸根到底來看,尼赫魯家族的「王朝政治」,代表著印度最多數人的利益,從而被選為統治者。當然,這個帶著光環的家族,也寄託著一個民族對一個家族的信仰,他們需要它。

相關焦點

  • 大年三十,印度總理莫迪視察藏南爭議地區!尼赫魯的下場,莫迪忘了!
    上一次,如此上躥下跳、瘋狂挑釁中國的印度領導人,是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下場很慘! 尼赫魯領導印度獨立後,其作為印度開國的最高領導人連任了17年!1962年以前,尼赫魯在印度國內的個人成就和威望如日中天,可以說,達到了人生巔峰!
  • 掌控印度15年的英迪拉,被殺時有多悽慘?醫生:39顆子彈槍槍命中
    1917年11月19日,這天陽光燦爛,尼赫魯家族的大部分親戚都來見證一個嬰兒的誕生,那個時候無法預測嬰兒的性別,但在親戚們看來,這個孩子可是尼赫魯家族繼承人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後來的印度總理)的孩子,是個男孩可就順理成章接任尼赫魯的位置了。
  • 《莫迪總理》被叫停,印度電影如何影響政治?
    1984年,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邀請他的好友、電影明星阿米塔·巴強加入國大黨,並作為北方邦議員參選。2004年的印度大選更被認為是一場「電影明星之間的選舉戰」,當年有7位電影明星作為國大黨和印人黨候選人參選,29位電影演員積極參與兩黨的選舉活動。甚至一些地方黨派,如北方邦的社會主義黨(SP)也發動了多位電影明星作為候選人或參與競選拉票活動。
  • 尼赫魯家族和甘地家族,到底啥關係?
    尼赫魯家族和甘地家族,到底啥關係?印度,高度重視血統和傳承的國家,你難以想像,幾乎所有的印度政治家,都要到歷史上找一找,給自己找一個高貴的英勇的先烈,當成自己的政治上的父親,甚至,當成本黨派的神!所以,名義上的權威是尼赫魯,可是實際上尼赫魯每一個決策都需要帕特爾的同意才能生效。所以,獨立初期的印度,實際上是帕特爾和尼赫魯雙頭政治。不過,帕特爾1950年就死了,算起來真正有權力的時間,不過才三年,大多數印度人不認識他,也是輸正常。尼赫魯家的國大黨掌權期間,竟然查出來1947年刺殺甘地的幕後真兇,竟然是帕特爾!
  • 印度曾有一次進「五常」的絕佳機會,尼赫魯為何一口回絕?
    更有甚者,認為中國能夠進入五常,也是印度仁慈心發作,或是印度總統尼赫魯的愚蠢政策導致的,也不知從哪來的自信,使得一些網友連事實都枉顧了,要知道聯合國規劃是在1939年由美國提出,到1945年成立,中華民國為五大創始國之一。在當年年就成為了聯合國五常,而印度直到1950年才從英國手裡獨立,讓一個殖民地國家加入主導世界局勢的「五常」,也算是一個國際笑話了。
  • 印度強勢女總理,為抑制人口生育,一個月內讓400萬男性結紮
    印度的首位女總理英迪拉,也是一位厲害的巾幗女英雄,一直在為印度的獨立運動作鬥爭,直到她死去。一、童年的不幸遭遇英迪拉出生於1917年11月19日,是印度著名的政治家,是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女兒。
  • 令印度五味雜陳的王朝,曾統治印度317年,還帶走了兩個國家
    莫臥兒王朝歷史莫臥兒王朝從1526年建立到1858年滅亡,看似有332年歷史,但其中有15年被蘇爾王朝趕走,後來巴卑兒後代又於1555年再次奪回政權,建立了一個強大王朝。關於巴卑兒出身,一些人不認可他是成吉思汗後裔,其實巴卑爾從人種劃分他是成吉思汗與帖木兒的後裔。
  • 印度傳奇總理英迪拉甘地被刺殺的前因後果
    十月的印度北方,芳草如茵,綠樹婆娑,鳥語花香。在這個美麗涼爽的季節,1984年10月31號的上午,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像往常一樣早早地起床了。1917年11月19號,當英迪拉呱呱墜地的時候,她的祖母脫口而出說:「哎呀,可惜不是一個男孩兒。」英迪拉天資聰穎,是尼赫魯的掌上明珠。因為祖父和父母都追隨甘地獻身於印度的民族獨立運動,因此很少有時間來照料她,從而養成了她孤獨而堅強的性格。小英迪拉曾經幫助和殖民者做鬥爭的長輩們接送通知,做小情報員。去獄中探望被關押的祖父和父親。
  • 印度應在達賴喇嘛問題上做個了斷
    這個問題之所以會出現,其根源是包括尼赫魯在內的印度政治家和戰略界在文化政治觀念、歷史觀念和國防觀念上犯了嚴重的一廂情願、自以為是的錯誤:首先,尼赫魯及印度戰略界有意將文化輻射圈與勢力範圍混為一談。印度近代以來成為一個國家是英國殖民的結果,但印度以其獨特的文化傳統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輻射圈。英國殖民統治結束後,尼赫魯等人企圖利用南亞國家對這種文化傳統的認同繼承大英帝國的統治範圍。
  • 高學思|印度在不丹:沒有大英帝國的實力,卻有大英帝國的野心
    十八世紀中期,英國人在印度孟加拉地區建立殖民統治,開始了在次大陸上的擴張進程。不丹的戰略地位很快吸引了英殖民者的注意。在經濟利益上,英國人希望通過不丹促進與中國西藏的通商;在地緣政治上,英國人為了構築印度東北部的安全防禦體系,抵抗來自大清(以及後來的沙俄勢力)的壓力,也必須牢牢控制不丹。
  • 印度總理莫迪是不是國父甘地以來最偉大的國家領導人
    印度現任總理莫迪自2014年上任國家最高領導人後,大興改革去除腐敗,印度經濟飛速發展,國際地位大幅增長,對印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被媒體評價為,國父甘地之後印度最偉大的國家領導人,事實真的如此嗎。納倫德拉·達摩達爾達斯·莫迪,印度第14任印度總理。從2014成為印度總理,2019年連任。作為一個低種族出身莫迪能夠成為總理,就連大學都是函授的,可見莫迪絕非無能之輩,用X絲逆襲的代表。但現在就說明莫迪是印度最偉的總理為時尚早。但無疑,莫迪會給印度留下精彩的一頁。
  • 二戰之後還能吞併一個主權國家,印度的野心有多大?
    1962年10月,時任印度總理的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而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當時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被解放軍打的屁滾尿流。此後印度人意識到,中國是他們惹不起的存在,而印度總理尼赫魯「大印度聯邦」的戰略企圖第一次受挫,但這並沒有阻止尼赫魯的野心。實際上近代印度的歷史是空白的,這個國家曾被英國人殖民統治了近90年,直到二戰結束之後,大英帝國已經失去了號召力。
  • 印度經濟的「七寸」是什麼?尼赫魯未能解決,只能「含恨而終」
    一個國家的強大除了擁有雄厚的軍事力量之外,強大的經濟實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說到印度,在大多數人眼中就是一個奇葩般的存在,很富有,也很貧窮,同時也很搞笑,其實印度經濟有個關鍵的「七寸」,那它是什麼呢?尼赫魯未能解決,只能「含恨而終」!
  • 印軍1962年潰敗,尼赫魯乞求美國軍援,民眾發中文教材等待接管
    印度一直對我西藏地區實行擴張主義,長期從歐美國家進口軍援,企圖染指我西藏地區。而仗著有大國撐腰以及源源不斷的支持,印度領導階層並未將一窮二白起步階段的新中國放在眼裡。最終為1962年兩國邊境線徹底爆發衝突埋下伏筆。
  • 1962年,印度為何敢大放厥詞:對付中國和巴基斯坦聯手綽綽有餘
    葡萄牙之所以敢堅持它在果阿的殖民統治,是因為它有美國和北約的支持。1951年,葡美兩國籤訂了《互助和共同防禦條約》。之後,葡萄牙把它從美國得到的武器,源源不斷地運到果阿,鎮壓果阿解放運動為了收復果阿地區。
  • 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給印度帶去了怎樣的影響?
    等到英國撤出了自己在印度的統治時,給印度本土留下了一個極好的底子,促使印度整個社會發展都有了質的提升。1947年,印度獨立後,開創了不結盟運動,開始拉攏周遭的亞非拉國家。第三方國家的良好印象,使印度成為整個全球不結盟運動的領袖國家,獲得了亞非拉許多國家的支持。亞非拉的發達程度並不高,政治加上經濟,印度在這之間已經屬於一等一的大國,俗稱亞非拉的「小霸王」。
  • 印度總理和總統,到底誰才是印度的「老大」?
    說起我們的鄰國印度,長時間以來大家可能第一印象,想到的便是遍地的垃圾,牛車滿地跑,和高低貴賤之分的種姓制度。但事實上印度本國除了這些之外,它們的本國政治體制也和世界上其他國家有很大的差異。印度最高領導人分為總理和總統,那麼我們可能會問,到底誰才是印度的老大呢?
  • 73年建國史的印度,侵略擴張步伐就像100度的開水一直在沸騰
    尼赫魯何許人也?他出生於印度高種姓尼赫魯世家,從哈羅到劍橋,之後取得律師資格,走的是英式精英一條龍路線。不過歸國後的尼赫魯沒有選擇子承父業,而是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一條讓他牢底坐穿,又把他送上權力巔峰的路。在這條路的起點還遇見了一生的伯樂。
  • 明明有總統,卻總是總理出面,印度為何總是總理「當家」?
    你知道印度的總理是誰嗎?提到印度總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印度總理莫迪是典型的勵志人物,從賣茶茶童逆襲成為一國總理,莫迪很不簡單。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印度,可不止有國家總理。印度的國家總統拉姆·納特·科溫德也是權力人物。那為什麼平時我們了解到的都是印度的總理莫迪,在印度的事物上出面的比較多呢?印度總理才是印度的「當家人」嗎?
  • 上世紀印度獨立後,野心有多膨脹?妄圖成立「大印度聯邦」構想
    說實話,這番話如果擱到別國領導人身上,那絕對是野心家,你想前些年西方有的領導人,指責普京。指責什麼?說普京心中有個夢想,他需要恢復原蘇聯的疆域,首先你克裡米亞拿回來,未來有沒有可能把白俄羅斯合併,接下來就是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國,中亞五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