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模擬虛構的蓬萊三島,進而仿寫各地的名山勝景,使山水園林創作的路子更為寬廣,無疑是一大進步。
早在東漢順帝時,大將軍梁冀「廣 開園囿,採土築山,十裡九坂,以象二崤(崤山,在河南永寧縣西北),深林絕澗,有若自然,奇禽馴獸,飛走其間」(《後漢書,梁翼傳》),這土築的山,已不同於秦皇漢武時期那種神話式的象徵性的山,而是綿延五千米的山岡式的山,山的形象已不是象徵性的海上神山,而是崤山自然景象的摹寫,達到了有若自然的境界。
北齊武成帝改修石崇故園華林園時:「於華林別起玄洲苑,備山水、臺觀之麗」(北史.魏收傳》),顧炎武在《歷代宅京記》記教:「苑中封土為五嶽,五嶽間引漳水匯為大池,分流四讀為四海,通船之行及二十五裡,中嶽嵩山之北有平頂山,東西有輕雲樓、架雲閣十六間。南有峨帽山,山東頭有鸚鵡樓,西頭有駕鴦樓:北嶽華山之南有元武樓,北有九曲山,山下有金花池,池西有三松嶺,次南有凌雲城,西有階道日『通天壇』。-園之內,包羅天下五嶽四海。」
唐安樂公主在長安西郊:「自鑿定昆池, 延表數裡,...石悄華山,院約橫邪,回淵九折,以石瀵水」(《新唐書、諸帝公主傳》);唐宰相裴度在東都洛陽集賢裡,築有別墅:「築山穿池,竹木叢萃,有風亭月榭,梯橋架閣,島嶼迴環,極都城之勝概」(《舊唐書,裴度傳》);唐另位宰相李德裕, 在洛陽建有平泉別墅:「花木臺榭甚佳, 有虛檻引泉水,紫回穿鑿,像巴峽、洞庭、十二峰、九派,迄於海門」(宋.王說《唐語林》)。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這些園林已大規模採用模擬自然山水的造景方式。
宋徽宗造艮嶽時,模擬天下名勝於一園:「設洞庭湖口、絲溪、仇池之深淵,與泗濱、林慮、靈璧、芙蓉之諸山,取瑰奇特異瑤琨之石,即姑蘇、武林、明越之壤,荊楚、江湘、南粵之野,移枇杷、橙柚、橘柑、榔栝、荔枝之木,金娥、玉羞、落耳、鳳尾、素馨、渠鬱、末利、含笑之草,不以土地之殊,風氣之異,悉生成長養於雕欄曲檻,而穿石出罅。」
當時的京師開封,地處平原,無自然山水之勝,於是在苑囿中大造人工之山水:、東南萬裡, 天台、雁蕩、鳳凰、廬阜之奇偉,二川、三峽、雲夢之曠蕩,四方之遠且異,徒各擅其一美,未若此山並包羅列,又兼其絕勝,颯爽溟幸,參諸造化,若開闢之素有,雖人為之山,顧豈小哉」(《御製艮嶽記》),可見艮嶽是並包羅列了我國東南的名山大川之美,又兼其絕勝的,足以證明其創作思想屬摹寫自然山水,其體量之大、藝術水平之高是空前的。
南宋高宗內禪後,於臨安秦檜舊地築新宮:「稱為北大內』, 鑿大池,續竹覽者數裡,引(西)湖水注之,其上疊石為山,以像飛來峰」(《南宋古蹟考》)。 位於新門外的富景園,俗稱「東花園」,據《鹹淳志》記載:「富景園之規制,略仿湖山。」
到了清代,集仿各地名勝於一園的作法, 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承德避署山莊的山嶽區,仿寫東嶽泰山:設鬥姥閣,像泰山之鬥姆宮;山頂建廣元宮,擬泰山極頂之碧霞元君祠。
故乾隆皇帝詠山莊詩中有「寒林穿處忽成峰,仿佛如登泰麓東"之句。
湖泊區仿江南水鄉,煙雨樓仿嘉興南湖煙雨樓,小金山仿鎮江金山,文園獅子林仿蘇州獅子林。
平原區則仿寫蒙古草原風光。
北京的圓明園,不僅規模宏大,而且是在平地上全憑人工建造起來的,是世界造園史上的罕見壯舉,也是仿造全國名勝的大總匯。
九州清宴宮區的總名,系借《尚書.禹貢》國分九州的典故,按九州之數,環後湖用水面劃分成九座洲諸,以象徵全國大一統,其題名寄離天下太平、河清海晏的政治含義。
園中的建築力意模仿江南私家名園。例如長春園中的獅子林,直接仿寫蘇州獅子林:「最憶倪家獅子林,涉園黃氏幻為今:因教規寫閶城趣,為便帝王御園尋」(乾隆御製詩)。
此外,還直接移植了杭州西湖十景中的柳浪聞營、斷橋殘雪、三潭印月、曲院風荷、平湖秋月、南屏晚鐘以及部分江南名園。
正如王間運在《圓明園宮詞》中所說:「誰道江南風景好,移天縮地在君懷」
亦如戴啟文在《圓明圓詞》中所說:「直把江湖與滄海,並教縮入一壺中。」
北京的頤和園,其前身為清滿園,清清園的湖面布局直接模仿杭州西湖的堤、島布局:西堤和堤上的六座橋,是西湖蘇堤的直接翻版:後湖景區直接仿寫江南水鄉街市一蘇州街; 諧趣園,則直接仿寫無錫寄暢園。
蘇州 • 木 木
古建園林 景觀綠化設計與施工
微信 zyj1783
微信帳號: zhouyinjie1783
微信名稱: 木 木 古 建 園 林
溫馨提示 :部分文章系網絡轉載,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及圖片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原作者與出處的,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有問題,請加微信:zyj1783,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