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園林,是蘇州最古老的古典園林,也是古代最早的公共園林之一

2020-12-15 慕徐的旅行筆記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這幅對聯分別取自歐陽修《滄浪亭》詩中「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的上句和蘇舜欽《過蘇州》詩中「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的下句組合而成的。滄浪亭不僅僅是一座亭子,也是蘇州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古典園林,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滄浪亭最早在五代十國時期就有了,後期園林幾度興廢,屢易其主。南宋時期,為抗金名將韓世忠所得。元明兩代又成為僧人所居的妙隱庵、大雲庵。現在園中的絕大部分建築均建於清代康熙、道光和同治年間和新中國成立後修復而成。在2000年的時候,被列為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典型例證之一。

滄浪亭門外的石樑橋,往東看去水面漸寬,水邊古樹參天,亭軒可見,一幅立體的畫面已經呈現在眼前。尚未入園,就已經感受到了滄浪亭的第一個特色,未入園林先成景,一泓清水繞園過。這片水面,它一方面構成了滄浪亭的園外景觀,同時,它還讓蘇舜欽等官場失意的古代士大夫文人產生出「滄浪之水」的意境。據說,當年蘇舜欽是花了大約十兩黃金,購得了此園。之後,在這水旁建了一個小亭,取名滄浪亭。另外,從這裡還可以看到滄浪亭的另一個有別於蘇州其他古典園林的特色,就是打破高牆圍繞,自成丘壑的封閉式格局,以臨水的建築群將園內園外的山水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一種開放式的布局特色。明清時期,這裡一直是官紳宴飲、文人雅聚的場所,因此,一般認為滄浪亭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公共園林之一。

滄浪亭的門廳,東西兩側牆上嵌有舊時園主蘇舜欽的《滄浪亭記》,清代巡撫宋犖、梁章鉅和張樹聲的《重修滄浪亭記》以及清代僧人濟航的《滄浪亭圖》等石刻,這裡也被稱為「碑記廳」,從這些石刻可以了解到滄浪亭的歷史變遷。 出了碑記廳,迎面看到的就是橫臥於園中央的宋代主山。這裡宛若真山野林,來到這裡會有一種古樸幽靜的感覺。這也體現了古代造園重在立意、不事雕琢的特點。主山東部用黃石壘砌,橋梁溪谷,引人入勝。西南面峭壁下,鑿有一個小池,從山上往下看,有如臨深淵之感。這是滄浪亭園內唯一的水面,園內園外大小如此懸殊的兩片水面在這裡相互呼應,但卻各有情趣。

在水面之上,有一座突出的方亭,叫「觀魚處」。在觀魚處南面廊下有一座半亭,叫「閒吟亭」。它位於中央主山的東側,與兩側的御碑亭遙遙相對,亭中有乾隆皇帝的御筆石刻,此處的楹聯勾畫出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千朵蓮花三尺水,一彎明月半亭風」。從閒吟亭往南,就到了聞妙香室,這座精巧雅致的建築呈曲尺形,三面通透,是園主的讀書之地。這裡南院種有一叢翠竹,北面種有十餘株梅樹。每年的早春二月,梅花盛開,冷香飄溢,如果這個時候來到了滄浪亭,便會覺得聞妙香室的名字再應景不過了。

滄浪亭的復廊不僅是滄浪亭造景的一大特色,也被人們譽為蘇州古典園林三大名廊之一。復廊北臨園外的葑溪,南依園內的中央主山,高低上下,曲折自然。廊間牆壁上還開有許多圖案各異的精美鏤窗。從園外看,通過鏤窗,會看到園內的景色,感受到古代文人清悠閒適的生活。從園內透過鏤窗往外看,可以在市井的嘈雜中感受到水面的寧靜。鏤窗只是造成了遊人視覺上的通透而已,真正將園內外的山與水有機地連在一起的,還是這條復廊。在廊牆分隔內外的同時,一雙跨在廊牆兩側的廊簷將園內的山和園外的水緊緊地銜在了一起,造成了山水互為借景的效果,同時也彌補了園中缺水的不足,拓展了視覺空間,豐富了賞景內容,形成了蘇州古典園林獨一無二的開放式格局,堪稱蘇州古典園林造景之佳例。

明道堂是滄浪亭園內的主廳,明道堂面闊三間,莊嚴肅穆,明清兩代為文人講學之處。明道堂正南方有三間小軒,叫「瑤華境界」,最初是韓世忠所建的「梅亭」。清代的時候這裡曾經是一個戲臺,專為官吏文人而設,據說,林則徐也曾經在此觀賞過崑劇。 在瑤華境界的西面有一個石洞,上面有石刻的門額「印心石屋」,這是清朝道光皇帝的御筆。石屋上面建有看山樓,為清道光年間江蘇巡撫陶澍所建。原來從這裡可以遠眺蘇州城外西南諸峰,但現在由於近處高樓的遮擋,可能感受不到古人那種看山賞景的樂趣了。在蘇州園林,可以感受到一種親近山水又怡然平和的心志,而滄浪亭的千年歷史,又可以讓人漫步到古代的文化氛圍中。

一路走來會看到一片竹林。 在這片竹林中,有三間低矮的屋子曲折有致地連在一起。這裡原是滄浪亭園主人的書齋。屋子不高,給人一種隱逸在竹林中的感覺。 如果是晴朗的夜晚來到這裡,皎潔的月光便會透過婆娑的竹葉在粉牆上投下點點斑駁,一幅生動的墨竹圖就會呈現在眼前。蘇舜欽就曾留下了「秋色入林紅黯淡,月光穿行翠玲瓏」的詩句來描繪這裡的景色。因此,這間竹中書屋就被命名為「翠玲瓏」。 滄浪亭素以「修竹為盛」著稱,種竹歷史悠久。至今仍有菪竹、慈孝竹、湘妃竹等多類竹子遍植園內各處。竹子清秀挺拔的品性素來符合古代士大夫文人所崇尚的守道、有節的倫理規範。同時,由竹林營造出的清雅脫俗的環境又讓人神清氣爽,滄浪亭園主蘇舜欽曾有「高軒面曲水,修竹慰愁顏」的詩句來向人們表明他在園中種竹的心志。

滄浪亭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一齊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在千年的歷史中不僅在建築上為中國的建築史留下濃厚的一筆,也在文化上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相關焦點

  • 蘇州最著名的園林,是中國四大園林之一,還是蘇州現存最大的園林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從小學語文課本中,蘇州園林的名氣早已在心裡扎了根,那個時候,想著長大後一定要親子去蘇州園林看一看那裡的建築究竟有多麼的匠心,這座被譽為中國四大園林之一,還是蘇州現存最大的古典園林,它就是蘇州最有名氣的園林:拙政園。
  • 江蘇經典的蘇州園林,也是中國四大園林之一,有500多年的歷史
    如果說江蘇最經典的蘇州園林,那一定非蘇州莫屬,拙政園不但是中國四大園林之一,還是江南四大園林之一,已經有500多年歷史的拙政園,明清時期,江南的能工巧匠通過京杭大運河把蘇州園林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審美情趣帶到了北方,融匯到皇家園林的建造之中,促進了南北文化的交流。
  • 蘇州最古老的園林,滄浪亭靠什麼作為蘇州園林代表入選世遺名錄?
    在存世的這麼多園林中,滄浪亭在2000年作為蘇州古典園林擴展項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滄浪亭在蘇州中多園林中脫穎而出,成為人們遊覽蘇州園林的首選目的地之一呢?蘇州現存最早的一座園林,蘇州園林中極少的水景在園外的設計,蘇州園林中最長的連廊,數量最多、最精巧的花窗形式,修竹品種最多的翠玲瓏……這一系列的不同,是滄浪亭上位的最主要因素。
  • 上海五大園林中最古老的園林,名字由來一語雙關,知道的人卻不多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印象,會讓很多外地遊客不小心忽略掉上海境內其他的風景,比如上海地區五大古典園林就是常常被外地遊客遺忘。當然上海地區五大古典園林之所以常常被外地遊客遺忘,並不是僅僅是因為被上海的「繁華」所掩藏,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提到古典園林,國內遊客的目光絕大多數都會聚焦到蘇州園林。
  • 名揚天下的蘇州園林,它脫穎而出,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和杭州都是江南地區的代表城市,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傑地靈的富貴地,這兩座城市,風景秀美,有江南水鄉的溫婉,同時有文化底蘊,是中國才子詩人,文人墨客最偏愛的地方,直到現在,這兩座城市依舊吸引許多遊人,想要一睹江南的風採。
  • 開皇九年始稱蘇州,園林最多時達500餘座,是名副其實的園林之城
    蘇州是中國著名的園林風景城市,有「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稱。目前已有拙政園、留園、網師園、退思園等9座園林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典範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據記載,蘇州園林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最多時達500餘座,是名副其實的園林之城。
  • 南京的「金陵第一園」,雖然不是蘇州園林,卻是江南四大名園
    蘇州古典園林,是中國最出名的古典園林建築,而蘇州也因此被稱為「園林之城」,蘇州的園林從公元前6世紀就開始建造。不過雖然蘇州園林知名,但園林作為中國古代一種非常流行的建築方式,不管南北地區,都有建造,這些園林也因為地方風俗的不同,而各有特色,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座園林,位於南京地區,屬於江南四大名園之一。
  • 蘇州古典園林:精雕細琢 咫尺之內造乾坤
    「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園林被公認是實現這一設計思想的典範。這些建造於11-18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 這16座經典園林,90%蘇州人都未必全去過
    園林之於蘇州就如長城之於北京,中山陵之於南京,早已血脈牽連,互相成就。沒有園林,蘇州便不是蘇州。 蘇州園林據記載明代有271處,清代130處,2018年第四批《蘇州園林名錄》公布的數量是108座,一座古城半城園林不是虛言。
  • 成都縮小版的蘇州園林,是座私家園林,免費對外開放
    成都旅遊,除了網紅地、周邊古鎮,這個小眾冷門博物館可以去,在四川一樣能感受蘇州園林的美。易園·園林博物館,是一座私家園林,免費對外開放。易園·園林博物館,位於成都市金牛區金泉路8號,地處三環路的交通要道,是成都往都江堰和九寨溝的必經之道。位於鬧市,卻一點也不吵鬧。園林內部環境很安靜,特別適合周末休閒,或是古風拍攝。
  • 古典園林設計理念與現代園林設計的融合思路
    除此之外,古典園林設計理念具有較高的欣賞和藝術價值,通過運用古典園林設計理念不僅能夠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也能夠使得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更加多樣美觀,展現出不同的設計理念和內涵,從而使得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具有實用且美觀的雙重特性。在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通過對於古典園林設計理念的融合使得設計成果獨樹一幟。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國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以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文化精神。
  • 「蘇州古典園林品鑑」滄浪亭:來這兒體會蘇舜欽於滄浪之水的情思
    1997年12月,蘇州古典園林中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11月,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和退思園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荔枝新聞精選江蘇衛視電視紀錄片《江南文脈》中的五集,帶領讀者一覽獅子林的洞壑、拙政園的畫舫、留園的盆景、環秀山莊的假山和滄浪亭的復廊……共賞這份典雅靈秀的獨特魅力!
  • 蘇州園林『入門』手冊!
    蘇州園林的園牆常設洞門,不可關閉,供人往來通行。可以說,洞門是園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圓形洞門 蘇州園林中最典型的圓當屬月洞門。
  • 詹維克:靜思園——一座蘇州當代園林
    中國的蘇州園林天下聞名。但是,在進入新世紀以前,蘇州現存的所有68座園林(其中17座對公眾開放)的園齡,都在百年以上。對於它們的建造者的智慧、情趣和故事,今天的我們只能通過久遠的傳說和靜止的園林來評贊了。所以,百年來,人們提到蘇州園林,總是把它們喚做「蘇州古典園林」。
  • 蘇州「最大」的古典園林,中國四大名園之一,連洗手間都有高科技
    眾所周知,蘇州作為中國熱門的旅遊城市,它的核心景觀就是馳名中外的蘇州園林,毫不誇張的說,蘇州的園林是中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從古至今其他城市很多園林的建造,你都能從中看都蘇州園林的影子,當然蘇州有名的古典園林有很多,好比留園,獅子林,滄浪亭,但是名氣最大的就要數拙政園了。
  • 蘇州園林:我不叫「Garden」
    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園林,是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與西方傳統園林有很大差別。例如歐洲的風景式園林,是於近代借鑑了傳統中國造園手法中某些表現形式之後才出現的。據建築學家童雋先生所說:園林之「園」,框「口」是圍牆,「土」似屋宇平面,可指亭臺樓閣,「口」居中,是池塘,而剩下的那些筆畫如石如樹。這是才子的眼光,富於美感。小編對此深以為然。
  • 江蘇一區,園林眾多,是吳文化重要發源地,世人品蘇州最重要窗口
    蘇州作為國務院批准的24座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500年來,蘇州古城城址未變,格局尚存,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城垣活的標本。到蘇州去,哪裡最能體現歷史文化的精髓?到姑蘇區!這裡的古典園林、古建老宅、古街小巷不僅是姑蘇的文化符號,更是世人看蘇州、讀蘇州、品蘇州最重要的窗口。而在2012年以前,這種說法並不存在。
  • 蘇州「最冷清」的園林,門票免費公交車直達,卻鮮為人知
    隨著旅遊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外面去旅遊,蘇州的一些園林成為了他們行程表上的一個選擇,這時,大家會做出什麼選擇呢?大部分的人應該會去拙政園玩耍吧,這就相當於到一家店裡吃飯一定要吃他們家的招牌菜一樣,如果去了蘇州連拙政園都沒有進去過,又何談到過蘇州呢?
  • 藏在蘇州園林裡的古董相機,這是一場「別具一格」的攝影節!
    在家門口就能打卡蘇州古典園林讓人耳目一新的寶藏地方正在悄悄成為全城的焦點雅號「牛眼相機」 蔡斯Zeiss Contarex這是蔡司的巔峰之作!20世紀50年代後期,雄心勃勃的西德蔡司開發了Contarex單眼相機,這是在當時最豪華,最高級,也是最昂貴的照相機。
  • 江蘇繼蘇州園林後,又一園林走紅,被稱「園中精品」,門票僅1元
    ,蘇州園林是園林建築史上的一大成就,也是最能體現蘇式建築風格的建築。作為古典園林的代表城市,蘇州在其境內擁有大量古典園林,除蘇州園林外,蘇州境內還有一個名為「怡園」的古典園林,這個花園於光熙年間修建的,內部分為東和西兩部分,西方的園林中是祠堂,而南方則是住所,由於花園的建設相對較晚,怡園的建築吸收了當時存在的古典花園的優勢,修建有假山,石舫,復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