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惡小而為之 順手牽羊代價大

2020-12-26 澎湃新聞

勿以惡小而為之 順手牽羊代價大

2020-12-15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年紀輕輕的徐某,原本應該靠雙手創造幸福的生活,可他卻夢想不勞而獲,最終夢碎還難逃法網。近日,績溪法院審結一起盜竊案,一審以盜竊罪判處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

2020年7月至8月期間,徐某在績溪縣城一些小區樓道內盜竊自行車4輛,在一籃球場趁被害人不注意盜走放在電瓶車儲物格內的手機1部。經鑑定,盜竊財物價值人民幣1674.29元,銷贓得款人民幣530餘元。案發後,部分財物被追回。

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徐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兩年內多次竊取他人財物,價值1600餘元,其行為已構成盜竊罪,綜合考量被告人的情節,法院作出前述一審判決。

法官提醒:歲末年終,廣大市民要做好防盜措施,守護好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貴重物品更要隨身攜帶,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防患於未然。同時也奉勸各位梁上君子,致富要走正道,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作者:江靜

原標題:《勿以惡小而為之 順手牽羊代價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菜根譚》: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謹德,須謹於至微之事;施恩,務施於不報之人。要想敦品勵行,必須從小事做起;要想幫助別人,因該幫助那些無法回報的人。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小事可於細微處見精神。很多時候,小事不一定就真的小,大事不一定就真的大。關鍵在做事者的認知能力。不要小看做小事,不要討厭做小事。只要有益於工作,有益於事業的事都是應該做的事。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常常對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 《夷堅志》:勿以惡小而思之
    你知道善和惡有重量嗎?古時候,翰林院有一個官員,名叫衛仲達,字達可。一天陰司派小鬼把它的魂魄索到了陰間,讓手下把記錄衛仲達陽間所做善惡之事的檔案拿出來給他看。等到冊子送來,嚇了衛仲達一跳。只見記錄他作惡的檔案堆積如山,而他做善事的檔案只有一小卷。老衛心想自己平日為人老實,哪兒做出過這麼多惡事呢?陰司又命小鬼拿秤來,稱量做惡事和善事的卷宗。令老衛意外的是,那一大堆做惡事的卷宗竟比那一冊善事的還要輕。老衛感到大惑不解,問陰司官員:「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哪裡會有那麼多罪過呢?」
  •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停車雖是生活小細節,更要時刻注意: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保護好自己的校長形象。有很多校長不只隨便停車,且將車放到辦公樓門口,一看車就知道校長在學校!車嚇唬人的,這種校長真不少!還需要在修養上進一步提高!校長從來不上課,要求老師上20幾節課。老師上多少課是有規定的,只要課時不超標,校長要求的非常對!但校長本人不上課又是錯誤的!
  • 企業高管去故意「漏刷」商品只為尋刺激,法官提醒:勿以惡小而為之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案例1企業高管盜竊只為尋刺激一名被告人是某知名合資企業的高管,研究生學歷。法官提醒勿以惡小而為之順義法院刑庭庭長宋素娟介紹,此類盜竊,被告人不需要夾帶藏匿商品,而是在自助結算設備前只拿少數商品掃碼,如果不是後期查看監控錄像很難發現。
  • 燕窩、鮑魚等共1822元,女青年獨吃霸王餐被拘留:勿以惡小而為之
    後來,這名女青年因為霸王餐被行政拘留10日,遭牢獄之災。霸王餐是指到營業性飯店吃飯,吃完後付帳,或者沒有第三方代為付帳,並且老闆也對所需消費進行正常追究的。也有的吃完開溜,悄悄走人、逃跑等,只要吃完不給錢的,都是吃霸王餐。近年來,吃霸王餐的事件,常有發生,不知道這些人哪有這個膽量?
  • 女白領逛無人超市故意漏刷商品 一個月十多次順手牽羊
    可也有人動起了歪心思,不掃碼支付就順手牽羊,自以為佔到便宜,其實卻觸犯了法律。 【嫌疑人一個月十多次"打卡"無人超市 故意漏刷商品佔為己有】90後的李某,在南京一家科技公司上班,平時喜歡逛超市買食材、水果和零食。去年6月,她在購物時發現,自助掃描結帳有漏洞可鑽。她購買了很多商品,其中一部分,比如比較昂貴的高檔水果,像車釐子、進口牛肉之類不掃碼。付款之後把全部商品帶走。
  •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可以請世尊為我們說明這次微笑的因緣嗎?」「你說得對啊!阿難!諸佛如來微笑必定是有因緣的,我今天就為你說這段因緣吧!剛剛你看見一位婦人供養我麵茶嗎?」「有的!」「這位婦人因為這個善根,將於往後十三劫中,不墮惡道。這段期間會在人道或天道輪迴,最後一生轉生為人,自己悟道證得闢支佛果,名號叫善願。」
  • 3個惡作劇毀一生,勿以惡小而為之
    今天給大家分享3個小故事。1.我以前聽過這樣一個同學聚會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聽過,一次同學30周年聚會正好選在4月1號,一大桌還有聯繫的同學聚在一起吃喝閒聊。英俊的體育委員說:「我們在初中的時候,愚人節太調皮了。
  • 順手牽羊「帶走」他人黃楊樹 民警及時破案贏讚譽
    3月26日,費縣公安局城南派出所將群眾被盜的黃楊樹苗返還給受害群眾,受害人對城南派出所快速破案、為其追回損失表示真誠感謝。城南派出所堅持「破小案贏群眾大滿意」的工作理念,受到了轄區群眾的一片讚譽。報警人孫某告訴民警,前幾天他在費縣大集上買了一棵黃楊樹,回家後栽到了自己的家門口旁邊,沒想到栽了不到幾天就被偷走了。民警根據受害人提供的線索,發動轄區警務助理一起開展走訪摸排,終於在案發後的第14個小時,將盜竊黃楊樹的違法行為人朱某某抓獲歸案。
  • 公告牌實驗和不以惡小而為之|解密婚姻中隱藏的控制術
    後面的日子,小田沒少拿家裡的錢給弟弟,少則三五百,多則三兩千,這幾年,明裡暗裡少說也貼了小十萬了。為了此事,兩口子沒少理論,意見總是達成不了一致,每次都是老汪一忍再忍,小田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有變本加厲的趨勢。其實,對於老汪的一步步淪陷,我已有心理準備。
  • 七月初七不是情人節,勿想惡事!
    古人云:「初七日勿想惡事」。除了中國傳統的乞巧節之外,七月初七為道教五臘日之一的「道德臘」。道教據古代「臘日」祭先祖、百神之制,創五臘日(南北朝成書的《赤松子章歷》已載此),至今為道教所奉行。據《赤松子章歷》記載:七月初七道德臘,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學業文籍,名官降益。
  • JK女當眾被拍不雅照:不為惡,是做人的底線
    每一種惡行,都應該付出代價。人活世上,不為惡,是做人的底線。別人有錯,並不是自己為惡的藉口事情發酵後,有人為偷拍者喊冤:「既然她擺出那個姿勢,就是讓別人拍的。」在整個事件中,當事人有錯在先,也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無論她有多大的錯誤,都不是其他人肆意為惡的理由。《韓詩外傳》中,曾經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孟子的妻子獨自待在臥室中,就沒有注意儀態,很放鬆地叉開腿坐在地上。
  • 男子使用可視錨魚設備獲刑,非法捕魚之惡必將付出代價
    本篇,筆者來談一談「可視錨魚」之惡。筆者曾數次目睹過可視錨魚,被錨到的大個體魚類,輕則腸穿肚爛、重則當場死亡,現場慘烈到令人髮指。記憶深刻的是一條懷孕的母魚,七八斤的個體魚籽淌了一地,痛苦地等死,這是人性之惡!以上僅是對魚類的傷害,對人的潛在傷害則更大!須知,可視錨魚必須通過拋投的方式才能實施。
  • 三歲半孩子愛「順手牽羊」,媽媽很惱火,其實背後另有「隱情」!
    你是否有過類似經歷:當孩子從超市、朋友家、幼兒園回來後,無意間發現孩子的手上、口袋裡,或書包裡無故多出了糖果、玩具、零食等小東西?孩子愛「順手牽羊」,背後另有「隱情」上面這個案例中,很多人會把孩子的行為上升到道德層面,認為孩子偷東西是品德敗壞。其實,對於三歲多的孩子來講,他們內心並沒有「偷」這個概念,喜歡「順手牽羊」,往往事出有因。
  • 無知蟊賊膽子大 派出所門前上演「順手牽羊」
    無知蟊賊膽子大 派出所門前上演「順手牽羊」 2020-12-23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順手牽羊"用英語怎麼說?
    「順手牽羊」,漢語成語,字面意思是順手把人家的羊牽走,比喻趁便隨手拿人家的東西,偷竊。與英語習語「make off with something」意思相近,表示「to steal something」。
  • 「順手牽羊」 結果……
    「順手牽羊」 結果…… 2020-12-20 2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密七夕節的前世今生:七月初七不是情人節,勿想惡事!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 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曾國藩這句家訓別有深意!
    曾國藩給家人的家書中,有兩句話非常重要: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因為他傳遞了對家族長遠生計安危的深謀遠慮。先看第一句:久利之事勿為。什麼意思呢?字面理解就是長久有利的事不要去做。對國家、社會長久有利的事不要去做嗎?說不通。
  • 無心之錯可說錯,有心之錯則為惡
    由此可見,人犯錯其實並沒多可怕,只要是無心之錯,從內心發誓改過來即可,大家都是樂意給犯錯者機會的,作為當事人其實只要改正了便是一次成長的機會,怕就怕有人打著「我不懂」的幌子,故意「犯錯」。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行為,恐怕沒有人會原諒,這種行為可以說是在「為惡」,自己做壞事還找了個很好的藉口,說什麼「我不是故意的,請給我一次機會吧」,殊不知,這種人,不論你給他多少次機會,他都會有下一次的「我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