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懷疑,如果父母讓你一直很絕望很痛苦,那麼他們就是不愛你

2020-12-14 侯虹斌百家

關注熱點,關注社會問題與女性問題,與你共鳴,請關注百家號「侯虹斌」

前幾天有一個視頻流傳:

9月17日,武漢某個中學九年級一學生因被母親扇耳光跳樓,送醫後宣告不治,令人惋惜。起因是,下午時,該同學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被請家長,後在五樓走廊被母親扇了兩耳光、再掐脖子十五秒。母親轉身離去,他站在走廊上猶豫了好一會兒,看著母親頭也不回地走了,孩子從樓上跳了下去。

這些內容,我都是在文字裡看到描述的,根本不敢點開視頻。太難過了。

打撲克就算不對,又能是什麼天大的錯誤嗎?至於用死去懲罰嗎?

1/3

過錯方當然是母親。學校看到孩子紀律不好叫家長,雖然有點小題大作,也是正常操作。但導火索是,家長不由分說就在公開場合扇孩子耳光,掐孩子的脖子。那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比媽媽還要高,他有自尊,他無法承受在同學面前被母親這樣凌辱。

在公開場合尚且如此,他在家裡的羞辱應該也不少。

不幸已經釀成了。再說什麼都沒有用了。

很多人,是不配為人父為人母的。青少年自殺,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而且,大多都跟家庭關係有關。我特別憎恨的一些聲音就是:

「你為什麼不體諒你們父母,他們多不容易啊!」「你自殺之前為什麼不多想想你們父母,他們多傷心啊!」

很遺憾地告訴你,正是你這種想法,才會造成未成年人的絕望和自殺。他們就是因為想到了父母,才覺得跟父母一起的日子一天都不想過下去了,才會想死;正是因為長期受到父母的心靈摧殘,已經沒有別的出路了,他們能報仇的只有一個辦法:用自己的死,讓父母后悔。

那十幾秒低頭沉思的過程,就是他是在心裡評估,到底是跳下去更痛苦,還是繼續活下去更痛苦。

不要再說「這孩子為什麼承受能力這麼差?」「為什麼沒有抗打擊能力?」因為,別人的欺凌,都可以離開、反抗,都有資格說不;但在未成年的孩子面前,父母有絕對的權威,他們無法離開父母,只能照單全收(特別是中國不保護未成年人的畸形的法律下)。父母還有有天然的道德感:我打你、罵你、凌辱你,都是「為你好」。

孩子還小,他怎麼能夠不迷茫?如果所謂的「愛我」,都能令人如此痛苦和絕望,那活在世間還有意義嗎?這世界還有一點一滴值得留戀之處嗎?

《狗十三》

比起小時候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我覺得,成年以後的失戀、離婚、工作被炒,這些痛苦,都不值一提,都能扛過去。因為後者是可控的,可以解決的,可以釋然的,有出路的;但前者,卻無處可逃,只能臉朝下被威權踩在地上碾壓一百遍,還要聽那些「父母永遠是對的,無論他幹了什麼事都是愛孩子」的屁話。

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理解這種恨。

當我在微博上談及「父母皆禍害」的話題的時候,無數的評論、轉發蜂擁來而至,他們都在傾訴人生的至暗時刻,幾乎都是父母帶來的;那麼多曾經的孩子,扛得住外界的一切磨難,就是扛不住父母輕飄飄的輕蔑、譏諷和凌辱。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生育制度》一書裡說道:「一個孩子在一小時中所受到的幹涉,一定會超過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會指摘的次數。在最專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會比一個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過日子更為難過。」可謂切中肯綮。

2/3

小學高年級時,我因為年齡小,個子小,經常在學校被霸凌,有一次還被同學失手用石頭砸中,頭上出了很多血,把衣服全染紅了。那次他們倒不是故意的,是玩耍時手重了;他們看我流了很多血,又害怕又慚愧,幫我處理傷口,用自行車送我回家。我失血太多,已經有點暈乎乎了。

我來不及多想了,也沒心思向老師告狀,只希望,要趕在我的父母下班回家之前,把我身上沾滿鮮血的衣服全部洗乾淨,晾起來。我回家忙了差不多大半個小時,才把衣服洗乾淨,鮮血痕跡消滅,然後才敢休息。一躺上床,放鬆下來的我就暈過去了。

我為什麼記憶那麼深呢,就是因為我當時非常地恐懼,害怕我的父母知道我受傷了。受傷,甚至被同學欺負,我都能忍受,但我非常害怕父母罵我,嫌棄憎惡我,「他們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別人欺負你,肯定是你有不對的地方。你好好檢討一下是不是你讓人討厭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記得我被恐懼支配之下,頭暈腦漲地洗血衣。

無論在外面碰到什麼樣的挫折和困難,我不僅不會想到讓父母們幫我,反而很擔心他們知道;挫折和失敗我能扛,但我受不了他們總是在這個時候對我的批判和折損。也就是那時樓不高,不然我也跳了。

我可從沒覺得家是我的港灣。

後來我考上大學,遠走高飛了。自由的感覺真好呀!

很多年以後,我釋然了。倒不是說原不原諒——我配嗎,我有選擇嗎——只能說,過去了,算了。

其實,我的家庭條件在三線城市裡算不錯了。我沒有為錢發愁過,父母也沒有打過我,沒有虧欠我什麼,頂多就是譏諷挖苦吧。但我連這也受不了。——不僅是我,相信換哪個小孩都受不了。

因為,為人父母,要求就是非常高。一個在家庭結構裡具有絕對權力的人,更是要講道理,慎用權力。

我不想多說了,我把那些評論裡的內容放出來,大家感受一下吧。

這個世界上能讓我產生想死欲望的只有我媽。什麼同學,同事,前男友,也有奇葩的,但是殺傷力都不太大,我覺得能逼死自己孩子的父母說明本身就不配生孩子。更絕望的還有說:「跟我說有什麼用?自己就上點學那點事都管不好」十幾歲開始自殺的念頭就沒停過,覺得活著真沒意思,也就今年開始,才終於學著和自己和解了點。我從小又懂事又聰明,屬於別人家的孩子,照樣被家長打、被侮辱。現在三十了,想自殺的唯一原因還是父母。

我9歲就上吊過、繩子不夠粗斷了、脖子超疼,後來怕疼都不敢了。我小時候想過很多次喝農藥,但是太慫,家裡有強勢重男輕女的家長真的太窒息了,考上高中不讓上。在學校才是難得放鬆的時刻。小時候跑環城越野賽,北方零下十幾度的天氣,跑十幾公裡。因為沒有運動鞋,穿了一雙休閒鞋跑的,之後兩隻腳的大拇指指甲蓋都跑掉了,一雙白襪子前半部分被浸染成紅色,回家也不敢跟家裡說,自己偷偷處理。當時不知道指甲掉了可以再長,偷偷哭了一個晚上。他們不問青紅皂白,只要添麻煩了就會被罵;嘴上說有什麼事都可以跟家裡說,實際上任何痛苦的事情講了,反而會成為下次被罵的原罪,不如不說。

活了這麼多年最大的壓力和不開心的源頭就是父母,其他的真的沒那麼大殺傷力。出生第三天就把我賣給親戚做童養媳,高中通知書被另外一個親戚截胡藏起來,聽到閒步和我養母偷偷討論才知道有通知書。從小到大每天每夜,養母都在說叫你父母還我××錢,你給我滾回去。親生父母地說,我們把你送了(其實是賣)你要感謝我們,因為別人只有兩個父母,你有四個父母。有多無恥的人能說這種話?回頭還想讓我出錢給親弟讀研究生。我現在一天有幾十個念頭想自殺,又想就這麼去了,太便宜他們。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讓我想起小學時遇到的語文老師,她兒子與我同班,每次考試她兒子要不是第一名都會被她叫到講臺前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又打又罵,甚至還會發瘋咬他。這是我童年最恐怖的回憶。不知道那小男孩現在過得好不好。別懷疑,我從小被我媽掐脖子掐到大,半夜睡得迷迷糊糊被她抓起來打,那個樣子仿佛我是她撿來的。我有一次忍不住哭著跟她說小時候他們讓我覺得很受傷的一件事,我媽說,你就是個白眼狼,這麼點小破事能記仇這麼久,你要覺得別人好你怎麼不找別人當你媽。從那之後我再沒有跟她掏心窩過,人家不需要。對了,她的家暴酗酒了二十多年的老公也早被我拉黑斷聯繫,一張被窩裡睡不出兩種人,他們是絕配。

小學時,我媽在一次學校集體活動中當著所有老師同學家長路人的面給我一耳光,原因是我當時和一個男同學發生口角。打完我後她咒罵了我幾句就怒氣衝天地走了,學校一個女老師抱著大哭的我說:你沒錯,你媽不應該這麼做。此類事件不勝枚舉。我30多歲時告訴了我媽我三次要自殺的經歷,我媽罵我自私,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她!我班主任是語文老師,女兒語文考不好,就拿著她的頭往牆上撞來撞去。然後又拿出牛奶餵女兒,最後抱著女兒哭。她女兒一直是鬱鬱寡歡。

五歲吧,有個雨天她在睡覺我想出去玩,剛出門幾步就絆倒了,滿地的黃泥夾雜著玻璃碎片,她抓起掃把劈頭蓋臉一頓毒打趕我跪在門口淋雨,很疼也不敢大聲哭。記得太清楚了,我在想,現在這麼溫柔的媽媽以前為什麼總會打的我渾身青紫。我小時候被打,都是自我安慰,小孩都是被打大的,而且同學家長打的更重,用鐵鏈抽那種。後來長大了跟心理醫生聊,才意識到童年被打的經歷成了我的心靈創傷。只是,我的同學再也沒有機會了,他在18歲那年就跳樓自殺了。

……

很多父母,他們在等孩子們對他們感恩,但不知道,他們的孩子對他們的恨。

在這些情況當中,我無條件站在孩子這邊,因為,父母是對孩子有絕對權力,也有絕對責任的。

《小委託人》

3/3

以前大家常說的「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哪個父母不愛孩子」,被證明是錯誤的。留言非常多,這些是真相。

當然,我也相信,會有一些生活在父母的愛當中的孩子,他們一般不會關注這個話題,也不會特意留言。不能因為很多人訴苦,就說沒有好的父母。

另一方面,代際之間也是有區別的。我們這一代人的父母,大概是五十年代生人,他們沒有機會接受好的教育的,情感教育更是非常糟糕。而現在的十多歲的少年,他們的父母是七八十年代生的,整體素質已大大提高。也許我們自己被父母PUA,被父母羞辱過;但懂得自省後,我們就不會再用這種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了。年輕一代的痛苦和怨恨,已經少了很多。

我很討厭那些「我們小時候不是這樣被又打又罵,不也過來了嗎,你們怎麼這麼矯情」的說法。這些人沒有意識到嗎,他們就是因為從小被又打又罵,卻毫無反省之意,所以現在的價值觀和倫理就是扭曲的呀,已經變成了一個心理有缺陷、冷血、無法共情的人呀,他們已經不正常了呀!

怎麼,他們還以為他們值得學習嗎?

前不久,我看了坎城評審團大獎的黎巴嫩電影《何以家為》。其中,小男主角的那句話讓人淚止:「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但這在我們這個環境下,並非最重要的。因為那些不快樂童年故事裡的孩子,沒有哪個家庭是真正窮的。他們撫養小孩的經濟能力沒有問題,而是在於,他們在成為一個成熟的人,一個明辯是非、有擔當的人之前,就急於生孩子了。他們在孩子身上發洩,通過欺負孩子獲得心理平衡或者快樂,卻說自己是愛孩子的。

不。他們不愛自己的孩子,卻不得不假惺惺地承擔起父母的責任,太難為他們了。

問題是,他們並不是肉體上的直接虐待,而是精神上的凌遲。他們希望用這些風涼話,這些對孩子的譏笑、嘲諷,讓孩子們知道自己一無所長,永遠長不大,只能服從父母。更有甚者,世界的發展和進步是如此之大,老一輩人意識到自己在年輕人面前就是個傻子,他們跟不上時代了,只能用打壓、凌辱的方式,迫使孩子們承認自己的威權。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回到開始的那個悲慘的故事裡的母親。其實類似的悲劇並不是第一次發生。

2016年,有一位18歲剛考完高考的男孩小斯自殺了,我就寫過一篇文章《父母皆禍害?今天我們還能剔肉還骨嗎?》。成績優秀的小斯,早就策劃好了自殺,在遺書裡寫了無數個父母如何傷他的心的細節。小斯的父母卻認為他們的溝通很好,母親一直在哭訴:「嚴格點那都是為了他好!」「沒想到他這麼記仇,他怎麼就不想想我們的好?」

在這個故事裡,父母的痛苦是一定的,但是,他們更大的感受,不是後悔,不是覺得自己做錯了,而是恨孩子,恨孩子不懂事,恨孩子記仇。

多令人痛心啊。孩子希望用死去喚醒父母,但是,父母是醒不過來了,他們只會覺得威權喪失了,垂頭喪氣。白白地可惜了哪吒們剔肉還骨、以死明志的絕大勇氣。

孩子們還是要活下來,好好活下來。他們會老,會消逝,我們新人,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傷害自己呀。

相關焦點

  • 如果你對人生絕望,不妨看看這12條人生法則
    今天的文章,來自於喬丹·彼得森的《人生12法則》這十二條法則的主題就是讓你的人生會那麼絕望。用喬丹·彼得森的話來講,這十二條法則是「能解決人生80%不如意,讓你無從可悲的法則」。所以,今天我想和你們聊聊這十二條法則。
  • 你愛的人不愛你,那麼心痛,不值得!
    愛情終究是要兩情相悅的,任何單方面的愛,最終面臨的都是絕望和無盡的傷痛,明明那麼喜歡,卻從他那裡感受不到任何溫暖,明明那麼愛他,卻感覺自己那麼孤獨,空虛,不滿。張愛玲曾說:「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製造更多遺憾的,偏偏是愛情。」
  • 如果你的內在一直在成長,那麼你早晚會破繭而出
    一邊見識這個世界帶給我們的多姿多彩,一邊又會因為這些美好的東西情不自禁地陷入自我懷疑中。我們慢慢地在這個社會變得浮躁,變得焦慮不已,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孤獨的原因了吧。破繭而出,化蝶共舞。每隻毛毛蟲蟲,都可以變成自己的蝴蝶。
  • 為何你的愛那麼痛苦,試問一下是否是真愛呢?
    這種人心理是極度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他們會比正常人更加容易焦慮。他們在關係中尋求安全感,確定自己是被愛著的,也可以說,他們愛的就是自己。那麼遇到這樣的伴侶該怎麼辦呢?可以告訴他,你需要有個人的自由空間和時間,希望獲得他的尊重。或者是多加關心他,讓他逐漸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 痛苦的感覺不是我愛你,你不知道,但愛卻不是痛苦的
    大家一定都聽過這句話,但既然她/他就在她/他面前,為什麼不在這層紙上捅一下呢?其實,並不是他/她不知道你愛她,而是他/她擔心一個問題:他/她害怕刺穿這層窗戶紙,他們甚至不能成為朋友,所以他們只能最熟悉的陌生人。所以,最痛苦的感覺就是我愛你,但你愛他,說白了,那是愛而不是!
  • 你的思想你的想法就是創造,擔心恐懼永遠創造不了成功
    每一個思想的種子也都會得到相應的結果,你的存在就是讓自己思想純淨,你的世界就是淨土,你的未來就一片光明。想改變你的外在世界,先從改變你自己的思想開始。一、感覺不到痛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逃避痛苦只會加重痛苦。拒絕承認衝突和痛苦選擇性失明,很多女人為了穩定的婚姻,儘管丈夫有外遇,妻子卻極力否認。即使有別人告訴她,她也裝作不知情。因為這樣能麻痺自己,讓自己相信丈夫是愛自己的。
  • 「媽,你能不能別一直否定我」 父母用否定的方式去愛,正在毀掉你的...
    「北京人才濟濟的,你比別人強在哪兒……」 「就你那500多分,你想上就能上?」 母親一個接一個的質問,壓得齊明月喘不過氣。 她冷靜了片刻,上前對媽媽說:「媽,你能不能別一直否定我。」透過齊明月噙滿淚水的眼睛,都能感受到她心裡,從小到大積攢的委屈。
  • 別懷疑,當12星座跟你這樣曖昧,他就是想跟你在一起
    如果一個人不喜歡你,那麼他絕對不會認真對待你,如果一個人真心喜歡你,那麼他一定會把你視為他的全部。 就算再忙也會問候你一下代表星座:金牛座、處女座、魔羯座 一般來說,被動又總是忙於自己事情的土象星座,他們如果不喜歡你,就絕對不會花時間去關心你。 但是如果他們真的喜歡你,那麼即使他們有再多自己的事情要忙,一定還是會抽出時間來問候你,甚至是陪陪你。
  • 「撕心裂肺」的英文個籤:別讓我討厭你,愛你已經夠痛苦的了
    我那麼多期盼,那麼多遺憾,你知道嗎。 2.I stumbled to you, and you can't leave alone. 我跌跌撞撞奔向你,你也不能一個人離去。
  • 如果你愛巨蟹座,那就跟他們結婚吧,他們的愛讓你無後顧之憂
    (如果你愛巨蟹座,那就跟他們結婚吧,他們的愛讓你無後顧之憂)2,俗話說,情場如戰場,先入為主這個策略對追求巨蟹往往很重要,如果你不能用人設來觸動巨蟹男的內心,那麼很可能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感受到了美好的愛情卻又抓不住,甚至還搞不清分手的原因。
  •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讓你痛苦
    他肯定會在每次吵架的時候,先停止爭吵,讓你佔儘先機,發洩完自己的情緒,絕不讓你一個人難過委屈;如果他不可以陪在你身邊,也總是會找空閒給你發信息,絕不會讓你患得患失,胡思亂想。他會在意你的感受,尊重你的選擇,會將美好的感情些好好地保存起來,你不必在他面前假裝堅強,強顏歡笑,因為他懂你,愛你,不捨得讓你痛苦,難過。
  • 原生家庭:父母不是不愛你,只是他們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愛你
    似乎現在的年輕人更能去思考自己和父母的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原生家庭優越的人,活得太容易也讓人太羨慕了,有的人是真的原生家庭不好,不僅物質窮精神也窮。像這類家庭就是有些父母不是有多大本事的人自己沒有掙很多錢反而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成為很優秀的人,更甚者年紀輕輕,40歲出頭就說自己老了,幹不動了要求自己的孩子養老。
  • 一個人讓你有這三種感覺,就別再繼續了,他沒有那麼愛你
    對於女人來說,這樣的一種情況是很多人都不想看到的,那麼怎麼才能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呢?一個人讓你有這三種感覺,就別再繼續了,他沒有那麼愛你。一、讓你感覺到他不在乎你。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愛情不只是她的一個甜頭,而自己愛的那個男人,更像是她的依靠。
  • 為什麼你的婚外情人,會讓你愛得那麼痛苦?想明白一點你就不痛了
    專欄:【如何擺脫婚外情的痛苦】02作者:北蘇有讀者給我留言,他說,「婚外情為什麼要放下?」我想說,要放下的理由太多了。首先這份情會給你帶來很多很多的痛苦,其次可能還會在以後的日子裡,給你帶來更多的不可控的後果和更嚴重的後果。
  • 說說看 你覺得痛苦或者不順遂,來源於什麼?
    @OH,Mansun 來源於不接納自己的無知無能無為 @廉競煒來源於求而不得的愛,來源於錯過和後悔,就像,如果當時我不那麼做就不會到今天這個境地 @錢星星認同於頭腦或者情緒,忘了抽離出來,忘了做一個觀察者 @Elma 我覺得是自己和自己較勁那才是痛苦
  • 一般說這「兩個字」的人,就是不愛你,對你不傷心,別不信
    一般說這「兩個字」的人,就是不愛你,對你不傷心,別不信導語其實,有些人就是想談一場戀愛,但是他們不會付出,也不會給對方任何的安全感。其實,這種人在一起就是為了想自己,不會考慮到對方,他們常常傷害對方的心,甚至會讓對方流淚。兩個人在一起本來就是為了能夠幸福生活,找到樂趣,既然兩個人不愛,那還不如早點分開?其實不管對誰,都會感覺寒心。如果兩個人在一起,根本沒有感受到對方很愛自己,那這種就是你愛錯了人。
  • 如果寶寶有這些表現,證明很愛父母,你家的中了沒?
    都說父親如山,母愛似海,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偉大而無私的。其實孩子是天真無邪的,對父母的愛也清澈無暇,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只是孩子表達愛的方式可能與大人不同,有時他們很容易被父母忽略或殘酷地拒絕。在生活中,如果孩子有以下這幾種行為,說明他真的很愛你,別傻傻地不懂哦!
  •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他說的「我愛你」是真的愛你?不見得!
    有的人,是愛你的,但更愛他自己在電視劇《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中,陸浩是愛任染的,他不僅向任染求婚,為了緩解任染與父母之間的關係,還特意去說服任染父母,種種都表明任染在陸浩心裡是佔據一定地位的。他們都曾信誓旦旦說過「我愛你」,實際上,他們還是更愛自己。一個男人,儘管口口聲聲說「我愛你」,但如果他根本不會考慮你的心情,不會留意你的愛好,其實你不用糾結那麼多的,事實上他其實沒那麼愛你,或者說,相對於愛你,他更愛的是自己。
  • 當12星座對你這樣說時,別懷疑,心裡的位置確定是你!
    土象星座:「我會一直陪著你的」一個願意與你共患難的對象,你還不珍惜嗎?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把你當成是最心愛的人,那麼他們就會陪在你身邊,不管遇到任何的問題都會與你一起面對,願意當你最堅強的靠山。要知道,面對金牛、處女、魔羯來說,他們都是屬於個性較內斂的,雖然他們不擅於表達,但在他們的行動上卻能夠看出有多愛你!當他們說了「會一直陪著你」,那就說明他們做了個決定,那就是心裡的位置確定是你。
  • 這樣對你的男人,看似沒有那麼愛你,實則愛慘了你,女人別不明白
    那麼對於感情來說,也是如此,有時候看人不能光看表面,要學會認清事物的本質,看到一個人的內心。有些男人並不是表面你想像的那樣,也並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善於表達自我。對於有些男人來說,可能他們在外人面前說得條條是道,但是在愛的人面前就半句話都說不出來,但這並不代表他就不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