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團指揮究竟有什麼作用?

2020-12-14 安靜說

一個樂團少則三五十人,多則一兩百人。雖然樂手都有自己的樂譜,但他們對音樂強、弱、快、慢、理解都不一樣,如果任由樂手們肆意發揮,現場會慘不忍睹。所以必須要有一個人,來指導樂隊按照同一個標準進行演奏,指揮就是統一標準的這個人。

指揮最基礎的工作是打拍子控制節奏,這是為了確立合適的速度,防止音樂越來越慢,或者速度太快累死樂手。大部分指揮都通過右手的指揮棒來打拍子,不同的節拍揮舞指揮棒的方式有很大的區別。當然如果只是打拍子,那指揮早就被節拍器代替了。現在指揮家更重要的工作是詮釋音樂,這要求指揮家了解不同樂器的特點、音域、音色、合奏時的聲音,仔細研究樂譜上每一個音符、標記,甚至了解作曲家的人生經歷和創作背景。

不同指揮家對作品的理解不同,對同一作品在速度、強弱、情感上的要求也截然不同。他們會有選擇性地展現或壓抑某些音樂要素,並通過手勢傳遞給樂隊完成演奏。所以同一曲目的不同指揮版本,往往有很大的差異,這本質上是對原曲目的重新演繹。有些主意特別大的指揮家,甚至會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直接修改原譜。在這些時候指揮的手勢所表達的含義就複雜得多,比如表達強弱變化,控制演奏的力度、速度,提示某些聲部準備進入等讓樂隊演奏出來的音樂完全不同。另外在實際演出中,指揮家們還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加上一些個性化動作,幅度也因人而異,比如指揮家譚盾就曾發布過自己獨創的指揮手勢圖。理察史特勞斯無論遇到多麼慷慨激昂的旋律,整個人看起來都非常淡定。

為了能在舞臺上瀟灑地揮舞指揮棒,指揮要讓樂團理解自己對樂譜的改編以及獨創的手勢,並反覆不斷的磨合排練,排練的過程十分艱苦,指揮要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解釋給上百位樂手聽,並通過手勢和指揮棒向他們發號施令 ,不斷糾正樂手的演奏錯誤,相互折磨才能讓樂團的演奏天衣無縫。實際上一名指揮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樂隊排練上,是真正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如果哪位朋友一上手就能指揮龐大的樂團,那主要是因為這支曲子已經非常經典,樂手們早已經可以無人駕駛以及這位朋友擁有無可匹敵的超能力。當然也可能是大家不忍戳破真相,配合他來完成一場默契的童話。

從音樂角度來說,指揮是整個樂團的靈魂人物,他決定了整場演出或某個作品的獨特氣質,這也是人們在提到一支樂團時會隆重介紹他的指揮的原因。而在音樂之外,指揮往往還是整個樂壇的大管家,從安排排練和演出計劃,到與樂手籤合約、爭取漲薪等權益,全是指揮的活。一名優秀的指揮可以通過自己的運作,讓一個籍籍無名的樂團一夜爆紅。

相關焦點

  • 交響樂指揮的作用究竟是啥?是在瞎比劃嗎?
    不了解交響樂的小夥伴們也許會發出疑問指揮的作用究竟是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指揮那些事~指揮是一支樂團的靈魂人物在樂團中擁有無可爭議的權威著名指揮家阿什肯納濟曾經這樣解釋指揮家的意義 注意看我的眼睛)總的來說,演出有多精彩指揮的表情就會有多豐富從頭到腳都是戲有童鞋可能會好奇了這麼誇張的表情,不會讓樂手笑場嗎?
  • 樂團指揮到底在比劃些什麼?|柴知道
    樂團指揮究竟有什麼用?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指揮? 大部分指揮都是通過右手的指揮棒來打拍子。不同的節拍,揮舞指揮棒的方式有很大區別,這叫做指揮圖示。總的來說,一個小節的第一拍一定是向下,最後一拍一定是向上的。
  • 交響樂隊的指揮有什麼作用?不是每個人都有樂譜嗎?
    有些人 在看音樂會時,總是以為指揮其實沒什麼用,跟他沒有什麼關係,但事實上,智慧的水準高低決定整個音樂會的水平,對演出關係甚大指揮關鍵是對樂曲的理解很獨到 。中間那裡與不好的地方他能夠迅速指出樂隊的缺點並加以改進,,使樂團整能達到很好的狀態。每個指揮的指揮類型也並不一樣,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指揮,那麼再好的樂手集合在一起也如同一盤散沙,再好的樂曲也同樣如同平淡的聊天一樣,交響樂也會失去其自身的魅力,所以現在的交響樂都要配置樂隊指揮。
  • 馬雲客串指揮中國愛樂樂團?網友:證明了樂隊指揮真的沒啥用
    當然,我們對於這首歌最深的印象,絕對是來自於「指揮帝王」卡拉揚的精彩演繹。再來,說說這個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國最好的交響樂團之一。對於這樣一個素質過硬的樂團,就算是沒有指揮,也不成問題,閉著眼睛也能演奏完!最後,看看樂團真正的指揮——餘隆先生。
  • 倫敦愛樂樂團 任命歷史首位女性首席客座指揮
    倫敦愛樂樂團(LPO)今天宣布,從2020年9月起,任命美國指揮家卡琳娜·卡內拉基斯Karina Canellakis為新任首席客座指揮。
  • 世界著名指揮家、樂團首席指揮格雷戈爾·杜布萊特先生_陶瓷門戶...
    1957年出生在美國的著名指揮家格雷戈爾·杜布萊特先生畢業於美國Pierre Monteux音樂學院指揮系,隨後考入享有「指揮大師的搖籃」之稱的奧地利薩爾斯堡莫扎特音樂學院,畢業後擔任美國新漢普郡區大湖區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他非凡的藝術天賦和旺盛的作曲能力贏得了極高的國際好評。
  • 中華頌《節日序曲》陳澄雄指揮,新竹青年國樂團演奏
    執棒30餘年,陳澄雄創造了樂界許多個第一:1984年,他接任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後,強行用訓練西方管弦樂團的方法訓練國樂團,首開臺灣國樂使用五線譜的先河,極大地提高了樂團演奏水平;1991年,接任臺灣交響樂團團長後,開創第一屆徵曲比賽、第一屆華裔作曲家管弦樂作品發表會、第一屆國際弦樂營、臺灣第一屆音樂藝術節等。
  • 劇院小科普 | 不懂就問,樂隊指揮到底在「指」什麼?
    一部作品常常規模龐大,演奏者往往不能在看譜的同時記住排練時要求的所有細節,這時,指揮的手勢會起到提示作用。雖然大部分曲子整首就一個拍號,但卻不盡然如此。演奏出來是什麼情緒,輕重音在什麼地方,都是指揮費勁心思想出來的。
  • 張家界愛樂樂團指揮庫琴科·塔拉斯:願成為烏中文化溝通橋梁
    烏克蘭著名指揮家、張家界愛樂樂團常任指揮庫琴科·塔拉斯——「我願意成為烏中文化溝通的橋梁」(海客談神州)庫琴科·塔拉斯。資料圖片繁花似錦的四月天,在旖旎的春光裡,我來到了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見到了烏克蘭著名指揮家、張家界愛樂樂團常任指揮庫琴科·塔拉斯。今年初,塔拉斯和張家界愛樂樂團的20多位烏克蘭音樂人創作了一首歌曲《相信》,將他們在張家界感受到的真情厚誼和中華大地的眾志成城寫進歌裡,傳誦到家鄉烏克蘭。但塔拉斯與中國的故事不止於此。
  • 中國愛樂樂團首席指揮餘隆:當孩子會用音樂講故事時,他已經有了...
    /a/20201109/dad8b3b9bb5e45c7839940c1c4146682.shtml   11月7日晚,「保利文化二十周年•中國愛樂樂團二十周年
  • 帥哥首席指揮+美女小提琴家 倫敦愛樂樂團「夢幻交響」等你來
    圖說:倫敦愛樂樂團演出照 官方圖被譽為「當今國際舞臺上最優秀樂團之一」的倫敦愛樂樂團攜手樂團首席指揮弗拉基米爾·尤洛夫斯基以及蜚聲國際樂壇的小提琴家朱莉婭·費舍爾,3月16日、17日將登上東方藝術中心的舞臺。
  • 重慶民族樂團
    目前有演職員45人,演奏員畢業於全國各著名藝術院校,行政部門構建完備,現有行政人員均為藝術管理和文化傳播等專業畢業的優秀人才,行政部門主要成員均為碩士學位,已基本實現專業化全覆蓋。樂團先後創作出具有濃鬱巴渝地域文化風格的《巴渝風》《山水重慶》《太陽頌》等大型音樂節目,曾經先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廣州、深圳等地巡演,受到觀眾熱烈歡迎。
  • 91歲女指揮鄭小瑛要來上海,牽手廈門樂團奏新年交響詩篇
    鄭小瑛是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也是第一位登上國外歌劇院公演指揮臺的中國指揮。12月31日,91歲高齡的她將來到保利上海城市劇院,牽手廈門歌舞劇院交響樂團、上海陽光合唱團、上海女記者合唱團,奏響新年交響詩篇。
  • 亞然:追憶最優雅的指揮
    不熟古典音樂的讀者,對於「哪個指揮是哪個作曲家的專家」這種說法,可能感到一頭霧水,甚至對「指揮」這個角色有什麼實際作用也存疑問。我在網上見過有人說,找個拍子節奏準確的人做指揮就已經勝任有餘,管他高矮胖瘦。但一個人拍子再準確,也不可能比節拍器可靠。那麼,怎樣才算好的指揮?或許從已故義大利指揮阿巴多的故事中可以找到一點端倪。
  • 大筒獨奏《楚風》編配:姚廣 演奏:蔡霞 指揮:劉江濱 伴奏:臺灣國樂團
    樂曲由湖南青年教師姚廣擔任配器,臺灣著名指揮家劉江濱擔綱指揮,胡琴演奏家蔡霞演奏,臺灣國樂團伴奏,於2013年5月成功首演臺北音樂廳。演出當晚得到現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和著名音樂家閻惠昌先生的高度評價,隨後首演的視頻多次被媒體平臺轉載播出,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 中國愛樂樂團獻演南京,首席指揮餘隆:所有的孩子們都應該去學習音樂
    11月7日,「保利文化二十周年 中國愛樂樂團二十周年」全國巡演音樂會南京站在南京保利大劇院上演,享譽世界的指揮家餘隆率「世界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樂團」之一中國愛樂樂團首度登臺南京保利大劇院,為南京樂迷朋友們呈現了一場高水準的聽覺盛宴。演出開始前,本場音樂會的藝術總監和首席指揮餘隆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馬雲指揮交響樂引熱議,真相是這樣的
    視頻中,馬雲指揮某樂團奏響了《拉德茨基進行曲》,他還邀請在場的觀眾跟著音樂的節奏一起鼓掌,可以看到,現場的氣氛相當熱烈。視頻一出,網友們迅速貢獻了一波相當精彩的評論。有人感嘆馬雲的確很有藝術水平,有人調侃他「憑億近人」、「有錢的確可以為所欲為」有人不解,既然如此,指揮在交響樂團裡到底有什麼用?
  • 湘遇張家界愛樂樂團指揮塔拉斯博士:用歌聲,向抗擊疫情中國人致敬!
    在一間小會議室裡,記者見到了張家界愛樂樂團常任指揮、著名指揮藝術家庫琴科·塔拉斯博士。塔拉斯先生是畢業於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的作曲和指揮專業的雙料博士,也是在烏克蘭非常著名的指揮家。今年2月,他所短暫生活的張家界,和我國絕大部分地區一樣,遭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襲。
  • 樂隊指揮到底在幹嘛呢?
    一部作品常常規模龐大,演奏者往往不能在看譜的同時記住排練時要求的所有細節,這時,指揮的手勢會起到提示作用。樂團指揮的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用自己的形體動作傳達給演奏員某種情緒,營造某種氛圍。▼請欣賞杜達梅爾演繹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
  • 專訪梵志登:指揮要有能力在音樂中「隱身」
    開頭有一些小瑕疵,梵志登示意樂隊停下,並提醒管樂注意音量。 曾有樂評人將梵志登的指揮風格形容為「極為準確,又不失靈性」。他常常要求樂手:「你們的力度必須要像瑞士手錶一樣精確。」樂隊小提琴首席出身的他對弦樂的要求尤為精細,從指法、運弓方式,到揉弦的頻率和力度,他都會給出具體的標準。在他眼裡,一個樂隊水準的高下,往往就在於指揮解決小問題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