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軍工板塊繼續走強 五隻個股抓緊上車

2020-12-12 證券之星

航空軍工股繼續走強

11月19日,航空軍工股繼續走強,晨曦航空拉升漲達20%,皖通科技、東安動力、利君股份此前漲停,天海防務、江龍船艇、廣聯航空、新餘國科等紛紛大幅拉升。

中航飛機公司信息更新報告:2020H1盈利能力改善,看好全年業績穩健增長

中航飛機 000768

研究機構:開源證券 分析師:段小虎 撰寫日期:2020-08-31

軍民機業務市場前景廣闊,看好全年業績穩健增長,維持「買入」評級公司軍民航空業務前景廣闊,2020H1航空產品盈利能力改善,看好全年業績穩健增長。我們維持預測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別為0.24/0.27/0.31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102/89/77倍,維持「買入」評級。

2020H1國內市場經營穩定,航空產品盈利能力改善實現扣非業績大幅增長2020H1實現1)營收134.8億元(-8.3%),主要系受疫情影響,國際轉包產品收入下降所致; 2)歸母淨利潤2.3億元( +3.7%),扣非歸母淨利潤2.2億元. ( +46.5%), 增速高於營收增速的主要原因: a.毛利率6.6% (+0.95pct), 主要系.航空產品毛利率改善所致; b.銷售費用率0.9%(-0.3pct),主要系銷售服務費減少所致; c.財務費用率-0.3%(-0.2pct),主要系匯兌收益增加所致; 3)其他費用率方面:管理費用率3.5%(+0.6pct),主要系職工薪酬/無形資產攤銷等費用增長所致;研發費用率0.6% (+0.2pct), 主要系自籌研發支出增加所致; 4)資產負債表方面:存貨較期初+33.6%,主要系生產投入增加所致,反映公司生產任務充足。

軍民業務前景廣闊,公司作為軍民用大飛機整機製造唯一 平臺將持續受益軍機方面,大中型運輸機是實現快速戰略投送的核心裝備,中國軍用運輸機數量較少且以中型運輸機為主,總運載能力與美國差距明顯;運-20是國產大型戰略運輸機,未來還有望發展出加油機、預警機、指揮機等衍生機型,市場前景廣闊;公司有望持續受益於空軍戰略轉型釋放需求。民機方面,根據中國商飛預測,未來20年中國航空市場將接收50座以上客機9205架,市場價值約1.4萬億美元,.公司作為國內民用大飛機主要參與者有望充分受益。

積極推進重大資產置換,完成後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2019年11月公司公告擬將部分飛機零部件製造業務資產與航空工業飛機部分飛機整機製造及維修業務資產進行置換。重組完成後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1)置入資產增厚公司業績; 2)避免代理服務費分成; 3)節省廠房設備租賃費用。

風險提示:軍機需求釋放低於預期,民機市場增長不達預期等。

利君股份:軍工業務開始發力,業績大超預期

利君股份 002651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 分析師:陳鼎如,劉中玉 撰寫日期:2020-10-30

1、軍工業務開始發力, Q3單季度實現高增長 公司單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2.21億元,同比增長 61.55%;實現歸母淨 利潤 0.66億元,同比增長 167.67%,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 239.40%。 其中軍品業務貢獻淨利潤 4296萬元,剔除股權激勵攤銷費用,實現淨 利潤近 5000萬元,同比大幅增長,目前軍工業務開始發力,有望持續 超市場預期。

2、主業受疫情影響導致收入確認不及時,四季度有望改善 主業單季度淨利潤 2300萬元,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導致產品交付延遲 和收入確認不及時。相關財務指標反應主業訂單較好,其中,「應收帳 款融資額」 較年初增長 41%;「存貨」 4.2億,環比有較大增長,主要 由於主業存貨增加導致;「合同負債」 2.4億元, 較年初增長 38%, 佔 籤訂合同總額約 40%-50%, 據此測算, 2.4億合同負債對應的合同金 額約為 5-6個億,公司訂單同比有一定增加,並且已超過去年全年主 業 4.8億收入規模。四季度有望加快出貨進度,主業環比將大幅改善。

3、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預計公司 2020/21/22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 9.23/12.57/17.76億元,歸 母淨利潤分別為 2.62/3.94/6.25億元, EPS 分別為 0.25/0.38/0.61元,對 應 PE 分別為 42/28/17倍。鑑於當前國產軍機加速放量和未來國產大 飛機批產將帶動航空零件加工和部組件裝配市場高速發展,公司有望 充分受益, 維持「買入」評級

4、 風險提示 軍品訂單釋放和主業收入確認不及預期;盈利和估值預測不及預期。

 中航沈飛事件點評:政府補助大幅提升20H1盈利水平,持續受益於主戰裝備上量

中航沈飛 600760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蘇立贊 撰寫日期:2020-09-02

收入穩健增長,政府補助大幅提升淨利潤水平。20H1公司聚焦主責主業,拼搶生產進度,在生產系統和供應鏈系統受到疫情影響情況下,按計劃完成了上半年科研生產任務,實現了收入的穩健增長。淨利潤增速遠高於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沈飛公司獲得的政府補助增加,上半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達4.09億元,同比增加3.78億元。

期間費率有所下降,毛利率和淨利率均獲提升。20H1公司整體毛利率9.01%,同比提升0.47pct;淨利率7.33%,同比提升3.49pct。

期間費用率2.72%,同比下降0.53pct,其中,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分別下降0.01pct、0.45pct 和0.36pct,研發費用率同比提升0.29pct,主要是研發投入增加所致,本期研發費用1.11億元,同比增長46.76%。

戰鬥機龍頭,受益於主戰裝備上量,發展長期向好。隨著國防和軍隊建設持續推進,主戰裝備需求旺盛,公司是我國戰鬥機龍頭企業,將持續受益於主戰裝備上量進程。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維持買入評級。據中國航空報報導,7月份沈飛突破當月飛機轉場數量新紀錄;三季度,沈飛將工作重心向配合接裝方向轉移,或意味著公司產品交付有望加速。預計2020-2022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4.17億元、15.92億元以及17.50億元,對應EPS 分別為1.01元、1.14元及1.25元,對應當前股價PE 分別為59倍、53倍及48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1)型號研製進度不及預期;2)產品交付進度低於預期;

3)軍工行業改革進程不及預期。

 航發動力中報點評:上半年各項任務目標完成情況好於預期,公司發展長期向好

航發動力 600893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蘇立贊 撰寫日期:2020-08-27

聚焦型號研製和生產交付,航發主業收入穩健增長。上半年公司緊密圍繞「十三五」規劃和年度科研生產任務和經營目標,全面聚焦型號研製、生產交付任務,各項任務目標完成情況好於預期,航發主業收入穩健增長。三大業務中,航空發動機及衍生品實現收入79.42億元,同比增長9.76%;外貿出口實現收入9.08億元,同比下降29.91%,預計主要是受疫情對全球航空業衝擊所致;非航空產品及其他實現收入2.08億元,同比增長76.26%。

期間費用率大幅下降,盈利能力改善明顯。上半年,公司整體毛利率為16.96%,同比下降1.99pct;淨利率4.61%,同比增長0.76pct。毛利率下降但淨利率上升主要得益於期間費用的降低,其中,財務費用同比下降1.19億元,降幅達62.40%,主要由於債轉股項目實施後帶息負債規模下降,利息支出減少;管理費用同比下降1.08億元,降幅12.18%。從費用率看,公司期間費用率為12.14%,同比下降2.91pct,其中,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研發費用率分別下降1.58pct、1.38pct、0.23pct,銷售費用率同比提升0.28pct。

三大子公司航發主業均實現增長,南方公司航發收入連續高增長。

從公司下屬三大子公司來看,黎明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28億元,同比增長6.24%,利潤總額1.72億元,同比增長14.77%,其中,航空發動機及衍生產品收入42.98億元,同比增長8.14%;南方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47億元,同比增長49.29%,利潤總額1.85億元,同比下降12.26%,其中,航空發動機及衍生產品收入23.54億元,同比增長52.86%,延續了自2018H1以來的高增長態勢,且呈現加速增長;黎陽動力實現營業收入9.99億元,同比增長11.47%,利潤總額0.21億元,同比增長149.42%,其中,航空發動機及衍生產品收入9.57億元,同比增長10.94%。

主戰裝備上量帶動軍用發動機需求持續增長,公司長期向上確定性強。一流空軍建設正在持續推進,目前正處於新型號上量和原有型號更新換代的關鍵時期,對於新裝和換裝發動機的需求日益旺盛;且隨著實戰化訓練強度和頻次的加大以及存量發動機規模的擴大,維修保障需求亦將不斷增加,預計未來10年包括維修在內的軍用航空發動機市場總規模有望達數百億美元,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將充分受益。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維持買入評級。我們認為目前軍用航空發動機下遊需求旺盛,未來民用市場更為廣闊,且隨著相關型號的逐漸成熟,產業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公司發展長期向好,業績有望不斷兌現。預計2020-2022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82億元、15.33億元以及18.45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57元、0.68元及0.82元,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77倍、64倍及53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1)航空裝備列裝進度不及預期;2)型號研製進度不及預期;3)公司盈利不及預期;4)系統性風險。

中直股份事件點評:業績保持較高增長,直升機龍頭持續向好

中直股份 600038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蘇立贊,錢佳興 撰寫日期:2020-11-05

業績符合預期, Q3保持較高增長。 公司 2020Q3單季度實現營業收 入 45.10億元, 同比增長 24.29%; 實現歸母淨利潤 1.92億元, 同 比增長 17.35%,單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增速低於營收增速的主要原因 是投入的研發支出增加帶動研發費用同比增長 1.10億元,增幅達 345.48%。

期間費用率下降, 助力淨利率提升。 前三季度,公司整體毛利率為 11.05%, 同比下降 0.24pct; 淨利率 3.96%,同比增長 0.17pct。 期 間費用率 6.50%,同比下降 0.64pct, 其中, 管理費用率、 銷售費用 率、財務費用率同比分別下降 1.06pct、 0.12pct、 0.06pct, 研發費 用率同比增長 0.60pct。

直升機需求旺盛, 公司成長空間大。 在軍用直升機領域,從規模上 看, 我國同美軍規模差距較大, 總規模僅約美軍的 1/6;從結構上看, 美軍 10噸級通用型直升機數量佔比達 65%, 我國缺口較大。 我國正 持續推進軍隊和國防現代化建設, 直升機作為主戰裝備需求旺盛, 且 直升機具有軍民兩用屬性,民用用途廣泛, 公司作為直升機龍頭, 有 望充分享受行業增長紅利。 仍存資本運作空間。 航空工業集團內、 中直股份體外仍有軍用直升機 總裝等優質資產, 公司控股股東中航科工正持續推進收購中直有限 100%股權事項, 公司仍存資本運作空間。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維持買入評級。 預計 2020-2022年公司歸母 淨利潤分別為 7.04億元、 8.46億元以及 10.23億元,對應 EPS 分 別為 1.19元、 1.43元及 1.74元,對應當前股價 PE 分別為 42倍、 35倍及 29倍, 維持買入評級。

相關焦點

  • 軍工板塊捲土重來!7月以來最高收益超50% 軍工主題基金還能上車嗎?
    摘要 【軍工板塊捲土重來!7月以來最高收益超50% 軍工主題基金還能上車嗎?】8月11日,航天航空、船舶製造、港口水運等軍工板塊低開高走,再度領漲A股。
  • 軍工板塊羞答答地走了出來
    軍工 前兩天,抱團的板塊裡面釀酒、新能源汽車、軍工出現了大幅殺跌於是很多人都開始說:「抱團要結束了……」而三少明確表示:抱團還會繼續其實理由很簡單,這就是人性當大家從某個地方嘗到了甜頭後,是很難輕易從那裡把他們拉回來的。
  • 軍工航空爭霸:安達維爾、天和防務、洪都航空、三角防務鹿死誰手?
    軍工是近期最強的板塊之一,軍工板塊在今年可謂是徹底翻身了,15年牛市之後軍工長期調整,年初已經到了跌無可跌的局面。 隨後,隨著軍工個股業績抬升,加上當下環境的刺激軍工走上了強勢上升的趨勢。 軍工股是主力流入最多的板塊之一,最近軍工的航空股表現尤其突出。
  • 盈亞證券諮詢 指數全天低開高走,軍工股午後大漲
    指數早盤低開後衝高集體翻紅,午後繼續震蕩上行,單車概念股全天走強,國防軍工板塊午後大漲,養殖業、白酒、旅遊等板塊活躍,有機矽、航運、有色金屬等板塊跌幅居前,兩市個股漲多跌少,漲停40餘家,市場氛圍尚可。
  • 17日強勢板塊分析:醫藥板塊表現亮眼 軍工板塊拉升
    北京新發地市場的聚集性傳播繼續推動了醫療板塊的上漲,尤其是病毒檢測和防護概念領跑整個板塊。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各地的病毒檢測能力成為補足醫療短板的重要一環,短期內建議繼續關注疫情防護相關的器械和病毒檢測領域。
  • 軍工股掀漲停潮 5個細分領域成長性凸顯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馬登科)訊,早盤市場迎來大幅修復,午後卻風雲突變,白酒股集體跳水,不過軍工卻亮了,尾盤資金湧入,個股掀起漲停潮。興業證券認為,「十四五」需求強勁,5個細分領域成長性凸顯。軍工股掀漲停潮其實,早盤軍工股便已走強,航天彩虹於10點30分後加速上行,11點左右封住漲停,從而帶動了中航沈飛、鋼研高納等一批個股走高。
  • A股:主力繼續大撤退,今天股市仍要下跌?
    A股:主力繼續大撤退,今天股市仍要下跌?主力流出很多資金,晶片流出了66.4億資金,軍工流出了57億資金,很多板塊主力都在只賣不買,給股市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現在的股市已經是變成指數上漲影響不了股票,主力上漲主力還在出貨,股票的下跌就不會停止,今天仍有下跌。
  • 漲停復盤:白酒板塊高位劇震 軍工尾盤發力 散戶:題材太多 賺錢好難!
    一、市場情緒今日指數午後下探回升,個股漲跌互半,漲幅超9%近70家,市場整體賺錢轉好。截至收盤,滬指漲0.76%,報收3382點;深成指漲0.96%,報收14015點;創業板指漲1.11%,報收2842點。
  • 20日強勢板塊分析:軍工板塊掀漲停潮 建材鋼鐵板塊發力拉升
    盤面上看,軍工板塊走勢強勁,建材、保險、券商、鋼鐵等漲幅漲幅居前,具體來看:1、軍工板塊軍工板塊今日盤中再度爆發,截至收盤,廣大特材大漲逾17%,航天電子、佳訊飛鴻、通達股份、航天晨光、中船科技、航天長峰、光電股份、航發控制、振華科技等近40隻個股漲停。
  • 千億市值股狂飆!航天軍工上演漲停潮,酒類全線大跌,兩隻股突然閃崩...
    行業板塊方面,航天軍工板塊上演漲停潮,千億市值股狂飆,此前市場聚焦的酒類板塊則出現明顯回調。個股方面,幾隻近期並不活躍的個股上演了閃崩跌停。來源:Wind行業板塊方面,28個申萬一級行業早盤多數下跌。國防軍工、休閒服務板塊逆勢上漲,截至午間收盤分別收漲2.29%、1.69%,漲幅居於前兩位。商業貿易、紡織服裝、傳媒、通信、計算機等板塊跌幅居前。
  • 軍工基金強勢逆襲 大漲之後還能上車嗎?
    業內人士:讓子彈飛一會李嵐君 近期,軍工板塊一路高歌猛進,8月再迎開門紅,強勢領漲。受到軍工股的提振,一些軍工主題混合基金在7月份的基金排名中嶄露頭角。截至8月4日收盤,近一個月以來,7成以上軍工主題基金的淨值增長率均超過了20%。
  • 兩市低開高走滬指漲0.47% 航空裝備等板塊領漲
    創業板前期強勢股反抽,軍工板塊活躍,銀行股尾盤異動。Wind截圖截至收盤,滬指報3363.09點,漲幅0.47%,成交額3195.2億元;深成指報13777.45點,漲幅0.87%,成交額4547.67億元;創業板指報2645.16點,漲幅0.93%;上證50指數報3410.09點,漲幅0.68%。
  • 大盤如期大反彈 低估值個股大爆發
    盤面上,國防軍工領漲兩市,出現漲停潮,板塊漲幅超8%,中船系表現最強,國產航母、航空發動機、大飛機等概念表現同樣強勢緊隨其後;水泥板塊表現也很強勢,海螺水泥、萬年青、冀東水泥等漲停;大金融全天強勢,保險、證券、銀行均出現大漲;其它如造紙印刷、有色煤炭等板塊均出現大漲。
  • 7月份軍工主題混基走強 富國華夏南方旗下基金漲超30%
    章旭峰稱,本基金未來將堅持「組合彈性+控制風險」的長期軍工投資策略,同時,為了增加組合的抗風險能力,增加與軍工行業相關的高新技術行業配置,包括半導體、計算機、新材料等行業的配置,進一步優化組合。中國經濟網記者還注意到,航天電器、中航機電、中航沈飛、中航飛機、中航高科等個股頻頻出現在上述業績優異的軍工主題混基重倉股中,這些個股7月份普遍漲勢強勁。
  • 軍工股走強 大飛機概念多隻股漲停
    每經編輯:葉峰大飛機概念股開盤繼續走強,航發動力、航發控制、銀邦股份、航發科技漲停,中航重機、航天動力、洪都航空等大幅拉升。中信建投證券發布研報指出,再融資規則進一步優化,軍工央企資本運作有望持續回暖。
  • 2020.1119.收評:指數全天低開高走 軍工股午後大漲!
    導語: 指數早盤低開後衝高集體翻紅,午後繼續震蕩上行,單車概念全天走強,國防軍工板塊大漲,養殖業、白酒、旅遊等板塊活躍,有機矽、航運、有色金屬等跌幅居前,兩市個股漲多跌少,漲停
  • 重點是這兩個板塊!(瑞鶴仙午間提示)
    今日大盤走勢良好,實戰牛人、水晶球名博雪帝青鴻的實戰手記看好新能源和軍工,我們也在文章後面也附了軍工的30隻最牛標的,供參考!A股龍少2018認為,所有的回調,都是上車的機會!雪帝青鴻:一路新高!早盤軍工,釀酒,農業,半導體等板塊表現較好,賺錢效應爆棚。軍工板塊每次上漲,都是大塊頭領漲,這是一個不得不重視的板塊。釀酒,向著天空進發,提前炒作新年行情。農業,昨日的文章開篇就講了,強勢的話延續強勢,高開低走的話,止跌後還是機會。今日開盤整體還可以,高開高走格局。農業股持續性不是太強,注意節奏。
  • 中信證券:軍工行業關注度持續提升 推薦優先配置高溢價能力個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信證券我們判斷2021年一季度是驗證「十四五」行業拐點的重要節點,軍工行業出現系統性機會的概率較大。2020年年底到21Q1期間軍工板塊關注度持續提升,資金向軍工行業的傾斜將愈發明顯。
  • 軍工基本面優異機構持倉市值創近5年新高 軍工概念股逆勢大漲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3日,國防軍工行業融資餘額報401.19億元,今年以來增加186.02億元,增幅高達86.45%,位居申萬28個一級行業的第二位。今年以來,國防軍工板塊跑贏大盤,多隻軍工股漲幅超過100%。
  • 軍工主題基金抱團股發威7月平均上漲近30%這幾隻基金有「錢」途!
    本周八一建軍節在即,軍工板塊又到了一年一度秀肌肉的時刻,疊加地緣政治等特殊因素,軍工板塊成為近期二級市場的熱門板塊之一。與此同時,軍工股走強也帶動了主題基金表現不俗,多隻軍工主題公募下半年強勢領跑。受到多重因素疊加影響,7月以來軍工板塊異軍突起,截至最新收盤,Wind軍工指數本月的漲幅已經突破28%,而上一次月漲幅突破25%的情形還要追溯到遙遠的2015年10月。受到軍工股否極泰來的提振,與上半年相比,相關主題基金表現煥然一新,大有接棒醫藥主題之勢。截至7月28日收盤,在下半年業績排名前十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紅周刊》記者發現有7隻都是軍工主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