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軍工股繼續走強
11月19日,航空軍工股繼續走強,晨曦航空拉升漲達20%,皖通科技、東安動力、利君股份此前漲停,天海防務、江龍船艇、廣聯航空、新餘國科等紛紛大幅拉升。
中航飛機公司信息更新報告:2020H1盈利能力改善,看好全年業績穩健增長
中航飛機 000768
研究機構:開源證券 分析師:段小虎 撰寫日期:2020-08-31
軍民機業務市場前景廣闊,看好全年業績穩健增長,維持「買入」評級公司軍民航空業務前景廣闊,2020H1航空產品盈利能力改善,看好全年業績穩健增長。我們維持預測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別為0.24/0.27/0.31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102/89/77倍,維持「買入」評級。
2020H1國內市場經營穩定,航空產品盈利能力改善實現扣非業績大幅增長2020H1實現1)營收134.8億元(-8.3%),主要系受疫情影響,國際轉包產品收入下降所致; 2)歸母淨利潤2.3億元( +3.7%),扣非歸母淨利潤2.2億元. ( +46.5%), 增速高於營收增速的主要原因: a.毛利率6.6% (+0.95pct), 主要系.航空產品毛利率改善所致; b.銷售費用率0.9%(-0.3pct),主要系銷售服務費減少所致; c.財務費用率-0.3%(-0.2pct),主要系匯兌收益增加所致; 3)其他費用率方面:管理費用率3.5%(+0.6pct),主要系職工薪酬/無形資產攤銷等費用增長所致;研發費用率0.6% (+0.2pct), 主要系自籌研發支出增加所致; 4)資產負債表方面:存貨較期初+33.6%,主要系生產投入增加所致,反映公司生產任務充足。
軍民業務前景廣闊,公司作為軍民用大飛機整機製造唯一 平臺將持續受益軍機方面,大中型運輸機是實現快速戰略投送的核心裝備,中國軍用運輸機數量較少且以中型運輸機為主,總運載能力與美國差距明顯;運-20是國產大型戰略運輸機,未來還有望發展出加油機、預警機、指揮機等衍生機型,市場前景廣闊;公司有望持續受益於空軍戰略轉型釋放需求。民機方面,根據中國商飛預測,未來20年中國航空市場將接收50座以上客機9205架,市場價值約1.4萬億美元,.公司作為國內民用大飛機主要參與者有望充分受益。
積極推進重大資產置換,完成後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2019年11月公司公告擬將部分飛機零部件製造業務資產與航空工業飛機部分飛機整機製造及維修業務資產進行置換。重組完成後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1)置入資產增厚公司業績; 2)避免代理服務費分成; 3)節省廠房設備租賃費用。
風險提示:軍機需求釋放低於預期,民機市場增長不達預期等。
利君股份:軍工業務開始發力,業績大超預期
利君股份 002651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 分析師:陳鼎如,劉中玉 撰寫日期:2020-10-30
1、軍工業務開始發力, Q3單季度實現高增長 公司單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2.21億元,同比增長 61.55%;實現歸母淨 利潤 0.66億元,同比增長 167.67%,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 239.40%。 其中軍品業務貢獻淨利潤 4296萬元,剔除股權激勵攤銷費用,實現淨 利潤近 5000萬元,同比大幅增長,目前軍工業務開始發力,有望持續 超市場預期。
2、主業受疫情影響導致收入確認不及時,四季度有望改善 主業單季度淨利潤 2300萬元,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導致產品交付延遲 和收入確認不及時。相關財務指標反應主業訂單較好,其中,「應收帳 款融資額」 較年初增長 41%;「存貨」 4.2億,環比有較大增長,主要 由於主業存貨增加導致;「合同負債」 2.4億元, 較年初增長 38%, 佔 籤訂合同總額約 40%-50%, 據此測算, 2.4億合同負債對應的合同金 額約為 5-6個億,公司訂單同比有一定增加,並且已超過去年全年主 業 4.8億收入規模。四季度有望加快出貨進度,主業環比將大幅改善。
3、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預計公司 2020/21/22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 9.23/12.57/17.76億元,歸 母淨利潤分別為 2.62/3.94/6.25億元, EPS 分別為 0.25/0.38/0.61元,對 應 PE 分別為 42/28/17倍。鑑於當前國產軍機加速放量和未來國產大 飛機批產將帶動航空零件加工和部組件裝配市場高速發展,公司有望 充分受益, 維持「買入」評級
4、 風險提示 軍品訂單釋放和主業收入確認不及預期;盈利和估值預測不及預期。
中航沈飛事件點評:政府補助大幅提升20H1盈利水平,持續受益於主戰裝備上量
中航沈飛 600760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蘇立贊 撰寫日期:2020-09-02
收入穩健增長,政府補助大幅提升淨利潤水平。20H1公司聚焦主責主業,拼搶生產進度,在生產系統和供應鏈系統受到疫情影響情況下,按計劃完成了上半年科研生產任務,實現了收入的穩健增長。淨利潤增速遠高於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沈飛公司獲得的政府補助增加,上半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達4.09億元,同比增加3.78億元。
期間費率有所下降,毛利率和淨利率均獲提升。20H1公司整體毛利率9.01%,同比提升0.47pct;淨利率7.33%,同比提升3.49pct。
期間費用率2.72%,同比下降0.53pct,其中,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分別下降0.01pct、0.45pct 和0.36pct,研發費用率同比提升0.29pct,主要是研發投入增加所致,本期研發費用1.11億元,同比增長46.76%。
戰鬥機龍頭,受益於主戰裝備上量,發展長期向好。隨著國防和軍隊建設持續推進,主戰裝備需求旺盛,公司是我國戰鬥機龍頭企業,將持續受益於主戰裝備上量進程。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維持買入評級。據中國航空報報導,7月份沈飛突破當月飛機轉場數量新紀錄;三季度,沈飛將工作重心向配合接裝方向轉移,或意味著公司產品交付有望加速。預計2020-2022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4.17億元、15.92億元以及17.50億元,對應EPS 分別為1.01元、1.14元及1.25元,對應當前股價PE 分別為59倍、53倍及48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1)型號研製進度不及預期;2)產品交付進度低於預期;
3)軍工行業改革進程不及預期。
航發動力中報點評:上半年各項任務目標完成情況好於預期,公司發展長期向好
航發動力 600893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蘇立贊 撰寫日期:2020-08-27
聚焦型號研製和生產交付,航發主業收入穩健增長。上半年公司緊密圍繞「十三五」規劃和年度科研生產任務和經營目標,全面聚焦型號研製、生產交付任務,各項任務目標完成情況好於預期,航發主業收入穩健增長。三大業務中,航空發動機及衍生品實現收入79.42億元,同比增長9.76%;外貿出口實現收入9.08億元,同比下降29.91%,預計主要是受疫情對全球航空業衝擊所致;非航空產品及其他實現收入2.08億元,同比增長76.26%。
期間費用率大幅下降,盈利能力改善明顯。上半年,公司整體毛利率為16.96%,同比下降1.99pct;淨利率4.61%,同比增長0.76pct。毛利率下降但淨利率上升主要得益於期間費用的降低,其中,財務費用同比下降1.19億元,降幅達62.40%,主要由於債轉股項目實施後帶息負債規模下降,利息支出減少;管理費用同比下降1.08億元,降幅12.18%。從費用率看,公司期間費用率為12.14%,同比下降2.91pct,其中,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研發費用率分別下降1.58pct、1.38pct、0.23pct,銷售費用率同比提升0.28pct。
三大子公司航發主業均實現增長,南方公司航發收入連續高增長。
從公司下屬三大子公司來看,黎明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28億元,同比增長6.24%,利潤總額1.72億元,同比增長14.77%,其中,航空發動機及衍生產品收入42.98億元,同比增長8.14%;南方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47億元,同比增長49.29%,利潤總額1.85億元,同比下降12.26%,其中,航空發動機及衍生產品收入23.54億元,同比增長52.86%,延續了自2018H1以來的高增長態勢,且呈現加速增長;黎陽動力實現營業收入9.99億元,同比增長11.47%,利潤總額0.21億元,同比增長149.42%,其中,航空發動機及衍生產品收入9.57億元,同比增長10.94%。
主戰裝備上量帶動軍用發動機需求持續增長,公司長期向上確定性強。一流空軍建設正在持續推進,目前正處於新型號上量和原有型號更新換代的關鍵時期,對於新裝和換裝發動機的需求日益旺盛;且隨著實戰化訓練強度和頻次的加大以及存量發動機規模的擴大,維修保障需求亦將不斷增加,預計未來10年包括維修在內的軍用航空發動機市場總規模有望達數百億美元,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將充分受益。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維持買入評級。我們認為目前軍用航空發動機下遊需求旺盛,未來民用市場更為廣闊,且隨著相關型號的逐漸成熟,產業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公司發展長期向好,業績有望不斷兌現。預計2020-2022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82億元、15.33億元以及18.45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57元、0.68元及0.82元,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77倍、64倍及53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1)航空裝備列裝進度不及預期;2)型號研製進度不及預期;3)公司盈利不及預期;4)系統性風險。
中直股份事件點評:業績保持較高增長,直升機龍頭持續向好
中直股份 600038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蘇立贊,錢佳興 撰寫日期:2020-11-05
業績符合預期, Q3保持較高增長。 公司 2020Q3單季度實現營業收 入 45.10億元, 同比增長 24.29%; 實現歸母淨利潤 1.92億元, 同 比增長 17.35%,單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增速低於營收增速的主要原因 是投入的研發支出增加帶動研發費用同比增長 1.10億元,增幅達 345.48%。
期間費用率下降, 助力淨利率提升。 前三季度,公司整體毛利率為 11.05%, 同比下降 0.24pct; 淨利率 3.96%,同比增長 0.17pct。 期 間費用率 6.50%,同比下降 0.64pct, 其中, 管理費用率、 銷售費用 率、財務費用率同比分別下降 1.06pct、 0.12pct、 0.06pct, 研發費 用率同比增長 0.60pct。
直升機需求旺盛, 公司成長空間大。 在軍用直升機領域,從規模上 看, 我國同美軍規模差距較大, 總規模僅約美軍的 1/6;從結構上看, 美軍 10噸級通用型直升機數量佔比達 65%, 我國缺口較大。 我國正 持續推進軍隊和國防現代化建設, 直升機作為主戰裝備需求旺盛, 且 直升機具有軍民兩用屬性,民用用途廣泛, 公司作為直升機龍頭, 有 望充分享受行業增長紅利。 仍存資本運作空間。 航空工業集團內、 中直股份體外仍有軍用直升機 總裝等優質資產, 公司控股股東中航科工正持續推進收購中直有限 100%股權事項, 公司仍存資本運作空間。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維持買入評級。 預計 2020-2022年公司歸母 淨利潤分別為 7.04億元、 8.46億元以及 10.23億元,對應 EPS 分 別為 1.19元、 1.43元及 1.74元,對應當前股價 PE 分別為 42倍、 35倍及 29倍, 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