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來源:公眾號「消費保」(ID:xfb315)發投訴、查服務、防套路就找消費保!
記得這則洗腦廣告嗎?
在這則廣告背後,
是一個龐大的地下(騙子)帝國。
在網絡上,58同城已經從一個神奇的網站成為了一個騙子的聚集地。
今天,小編又看到一則新聞:#58旗下多個平臺現租房虛假信息#。
但在評論中,網友們已經見怪不怪了。
58同城 = 騙子的溫床
「房產、招聘、家政、旅行、教育、二手物品買賣、汽車生活服務,58同城的攤子越鋪越廣,但奇怪的是,無論58同城走到哪裡,「騙子」都能跟到那裡。」
58同城的發展似乎與創立的初衷越來越背道而馳。
一次租房被騙的經歷給了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靈感,做一個把房東和租客直接聯繫起來的網站,一個「人人信賴的生活服務平臺」。
但現在的58同城,租房也是魚龍混雜。有網友說:在58同城租房能夠不被騙的算你贏。
就如同今天的新聞所講,看到的裝修精美、價格合理的房子,到了現場發現是假圖片、假房源。
還有不少黑中介,收了錢直接跑路。當年創始人遇到的騙局,今天依舊在58同城上演著。
有消費者向消費保投訴:在58同城租房,說是無中介結果被收取280元中介費,後面直接讓自己去找房東看房。並且,圖片也與實際房子不一樣。
租房之外,58同城上的招聘領域也是騙子的聚集地。
騙子通過發布招聘工人或者兼職的方式,在用戶諮詢和溝通過程中,套路收割求職者。
據小編了解到的有兼職刷單被騙,求職被騙交服裝費、夥食費、押金等,還有被騙去網絡賭博,甚至有人落入賣淫窩點、詐騙集團。
在消費保網站上,也有消費者投訴:在58同城找工作被騙了2200元,但是找58舉報維權,根據客服要求,先後上傳了一系列證據照片,但是幾個月了依舊沒有結果。
此前,澎湃新聞曾統計過,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中搜索到近年60起通過58同城、趕集網發布虛假招聘信息的詐騙案例,248名被告人通過發布虛假招聘信息詐騙,超過5500名被害人受騙,詐騙金額近億元。
58到家 = 套路到家
除了租房、找工作,58同城的本地生活服務才是投訴重災區。
今年9月,廣州的王女士通過58同城預約疏通馬桶服務,公司工作人員在電話介紹只需80-100元即可,但師傅上門後未經王女士同意便擅自使用所謂特效藥水及工具,最終收費4800元。而這些馬桶疏通藥水,在網上購買只要二三十元一支。
同樣遭遇的還有梁先生,他向消費保投訴:
10月20日晚上,在58同城約了上門維修水管服務。線上溝通200元,到家要求支付500元,不修就要支付上門費,後向其支付了525元。期間開發票被拒,要求額外收取42元才給開票。維修後也沒有解決漏水問題,向58投訴後,稱可以維修但還需另外的上門費和維修費。並被維修師傅打電話威脅刪差評。
類似經歷不止王女士和梁先生兩位,消費保平臺上關於58到家的投訴數量眾多,主要涉及的有亂收費、中斷服務、退款難等問題。
58到家是消費保平臺的入駐企業,在對接處理投訴中,積極配合解決消費者的問題。
不被騙也逃不過電話轟炸
在58同城上即便沒有被騙,個人信息洩露也是很大的安全隱患。
2017年,58同城被曝「簡歷數據洩露門」,只需花700元購買一款爬蟲軟體,就可以肆意採集58同城上的簡歷數據。
在網上還有一個段子說,如果你感到孤獨,去58同城註冊,會有層出不窮的電話打來讓你的世界不寂寞,可見58的信息洩露有多麼嚴重。
在社交平臺上,隨處可見大家深受58同城電話騷擾的困擾。根據運營研究社的實驗,投遞一份簡歷,一分鐘後連續接到8個相關公司的電話,可怕的是大部分還是騙子。
此外,根據運營研究社文章,58同城對商家也是「毫不手軟」,推廣付費的營銷電話瘋狂轟炸。
由於58同城的主要收入源於付費VIP,所以,它對於VIP的推銷用「喪心病狂」來形容也不為過。
有多瘋狂呢?
連續5個月,以每周2次的頻率,準時「打卡」;
只是發了一個招聘,就被58同城十幾個電話推銷「置頂服務」(也就是VIP服務);
若是開了會員還可能無故封號,拒不退款……
以上種種,刷新了小編對58同城的認知,真的是一個「神奇」的網站。
58同城作為一個聚集了成百上億的用戶的生活服務平臺,不該淪為騙子們的「幫兇」,更不該放任各種違法行為滋生泛濫,肆意侵害消費者權益。
你用過58同城嗎?
有沒有什麼想要吐槽的?
留言區等你~
參考資料:[1]網際網路一半的騙局都在這個App上丨運營研究社[2] 在58同城,躲得過騙子算你贏丨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