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葬禮,74歲張學良親臨,送來16字輓聯引起不小的轟動

2020-12-14 騰訊網

歷史已然過去,遺憾也好,唏噓也好,我們也不可能再去改變什麼了,也是對於過去的無可奈何,才更加讓我們珍惜如今的和平歲月。提到民國時代,就不得不提到蔣介石,蔣介石的確有著雄心壯志,但是面對內部腐敗的國民政府,他也難以改變什麼。

1949年解放戰爭之後,蔣介石退守臺灣,他一心想借著美國的力量東山再起,但是共產黨沒有再給蔣介石任何機會了。就這樣他等啊等,等到了自己油盡燈枯。蔣介石在1975年的時候因為心臟病突發在臺北病逝。

1.張學良悼念蔣介石

臺灣同胞對於蔣介石自然是敬重的,當初如果沒有蔣介石從大陸劫運的金鈔,臺灣也不會有往後的安定和飛速發展了。蔣介石去世之後有很多人前來弔唁,當時有一位特殊的老人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位老人就是張學良。

張學良和蔣介石之間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雖然蔣介石因西安事變對其耿耿於懷,但是宋美齡和張學良交好,當時在宋美齡的安排下,秘書把張學良引至蔣介石遺體前,讓張學良同蔣介石做最後的道別。張學良輕撫了一下蔣介石的水晶棺,算是做了最後的告別了。

看到張學良大家都倍感驚訝,隨後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張學良送來的輓聯上面,這副輓聯雖然只有短短16個字: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就已然道明了蔣介石和張學良之間的過往。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是兩個人在沒有隔閡之前的惺惺相惜,而後因為政見之爭,導致二人宛若仇讎。寫出這16個字,也足以說明張學良對蔣介石的深情厚誼了,只是奈何時局多變,兩個人的關係也在悄然改變...

2.張學良和蔣介石隔閡的的開始

張學良帶領東北軍歸順南京政府之後,他和蔣介石之間的合作也就此展開了。雖然兩個人在此之前都沒有見過面,可是頗有默契。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提及了中東鐵路問題,那個時候蔣介石信誓旦旦的表示一定要將中東鐵路給奪回,還承諾中央會作為張學良的堅強後盾,無論是軍隊還是軍款都不成問題。

但是後來蔣介石食言了,那個時候的張學良還是太年輕了,自以為自己有了蔣介石的保證,回到東北之後就立馬下令把中東鐵路的電報電話業務給收回了,他還將蘇聯職員全部都遣送回國,中國和蘇聯的戰爭就此打響。

兩軍交戰,張學良損失極大,他的東北軍折損了九千多人,而當時對手損傷不到他的十分之一。形勢危急,張學良發了多封電報向蔣介石求助,但是一直到最後也沒等來蔣介石的一兵一卒。那個時候不是蔣介石不想幫,而是他受到了牽制。

3.蔣介石自己朝不保夕

當時國民黨內部派系複雜,蔣介石在北伐統一之後,他想要削弱地方軍閥的勢力,也因此埋下了禍端。他的行為讓地方勢力心存不滿,矛盾衝突進一步爆發,那時桂系軍閥,西北軍都向蔣介石發難,他自顧不暇,又哪有餘力去幫助張學良。中東鐵路爭端最後以談判解決,但是因為這件事情,張學良心中對蔣介石全然沒有了先前的信任,兩個人的關係就此埋上了陰影。

總結:張學良和蔣介石的糾葛遠不就此而已,後來的西安事變更是直接導致了兩個人關係的破碎,而後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關於這些故事,大家感興趣可以去查找一下,看過之後,對於張學良你會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

相關焦點

  • 蔣介石去世,葬禮上「古稀老人」張學良留下16個字揚長而去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病逝於臺北陽明山官邸,時年88歲。四天後,一位老人前來弔唁,宋美齡特意安排秘書將他引至蔣介石的遺體前,做最後的道別。
  • 蔣介石去世,葬禮上「古稀老人」張學良,留下16個字揚長而去
    01張學良參加蔣介石葬禮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病逝於臺北陽明山官邸,享年88歲。四天後,一位特殊的老人前來弔唁,宋美齡特意安排秘書將他引至蔣介石的遺體前,讓其做最後的道別。「古稀老人」看起來有些悲傷,慢慢走到蔣介石的水晶棺材旁,他的手指明顯感覺在顫抖,他順著水晶棺材撫摸著,似乎有很多話想和蔣介石說,可是最後只能忍住,沒有開口。這個老人就是張學良,一個一生與蔣介石充滿恩怨情仇之人,此刻依舊前來悼念蔣介石,他手裡的輓聯讓眾人驚訝,只見上邊寫著「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16個大字。
  • 張學良參加蔣介石葬禮,心情五味雜陳,思考3天後留下短短16字
    眾所周知,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和張學良關係破裂,蔣介石將張學良軟禁。張學良的在宋美齡的保護下,雖無生命危險,但長達半個多世紀失去了自由。期間張學良曾多次請求蔣介石把他放出來,但蔣介石一直不同意。對於張學良和蔣介石的關係,很多人都想不通,張學良曾是蔣介石的老師,又是他的軍師。但是張學良卻把蔣介石抓了起來,蔣介石獲得自由後,又把張學良囚禁了起來,兩人的一生愛恨交織。1975年4月5日,87歲的蔣介石在臺北的士林官邸病逝。蔣經國操辦了蔣介石的葬禮。葬禮的排場很大,蔣介石的遺體停放地點在國父紀念館,很多知名人士到場。
  • 蔣介石去世,張學良親赴葬禮現場,留下16字,令人動容!
    蔣介石和張學良可以說是兩個冤家了,他們的一生一直因為政治糾纏在一起。從1928年張學良成為新一代東北王時,蔣介石就是他的好友之一,還為他高興,並且送去祝福。後來在中原大戰中,他也助了蔣介石一臂之力,可以說是一對摯交好友了。但是兩人好起來是因為政見相同,這撕破臉皮是因為政見相左。
  • 張學良送16字輓聯至蔣介石靈堂,公開兩人恩怨情仇!
    張蔣二人結下深厚的情誼1930年的民國時期,還是一個軍閥割據相互混戰的年代,蔣介石和張學良在那一年結下深厚的情誼。當時中原大戰蔣介石和馮閻聯軍正在打得難分難解,而處於中立觀望的張學良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出兵擁蔣。
  • 蔣介石病逝張學良是什麼反應?親赴悼念送上16字,字字戳心
    1936年12月26日,在張學良的堅持之下,他送蔣介石回到了南京,儘管張學良在到南京之前得到過宋美齡等人的承諾,不會為難他,可是蔣介石隨即就翻臉,也再次證明張學良是幼稚的。最有機會被釋放的一次是在1949年1月23日,當時李宗仁代理總統一職,東北軍曾經的將領,聯名向李宗仁提出釋放張學良的請求,李宗仁也答應了,可蔣介石卻不幹,暗中叮囑陳誠至此置之不理。
  • 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到場後留下16個字,轉身掉頭走人
    在那之前,蔣介石一直致力於進攻陝北,甚至讓張學良不抵抗去剿共,因此對日軍的瘋狂侵略採取了不抵抗政策,導致大量領土落入敵手,同胞淪為了亡國奴。而張學良對蔣介石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 張學良的出身高貴,且其人際關係錯綜複雜,使得蔣介石不敢對他動手 張學良從一出生便引來了全國的關注,因為他是大名鼎鼎的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正因為張作霖被稱為"大帥",而張學良也被稱作"少帥"。他從一開始便是含著金鑰匙出身的。而張作霖當時是北洋軍閥當中勢力最為強的人,在北方擁兵自重。
  • 1975年蔣介石葬禮:張學良做了一件狠事,蔣經國氣得怒不可遏!
    仔細一對比,發現兩人還有很大的相似性,不過有一點張學良可比蔣介石厲害——他活得久。張學良出生於1901年,蔣介石出生於1887年,按照年紀,蔣介石足足大了張學良14歲,所以他倆結拜為兄弟,怎麼著都有一種叔叔跟侄兒結拜的味道。不過當時是亂世,蔣介石出身青幫,張學良又是比較講哥們兒義氣的東北人,所以兩人為了結盟,就搞出了拜把子這一齣戲。
  • 張學良被軟禁數十年,蔣介石去世,他出現在葬禮上,表明兩人關係
    張學良也因為這件事情被軟禁,沒有實際的自由。在蔣介石的葬禮上,七十多歲的張學良講出自己與蔣介石之間複雜的關係。在後來發生的一系列的事情,日本人在九月十八日將東北三個省份都踏在他們的鐵蹄之下,這件事情張學良原本是不同意的,但是蔣介石的命令他也沒有違抗。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這個地方軟禁蔣介石,就先解決國家外部的問題還是先解決國家內部的問題雙方僵持不下。
  • 蔣公去世後,張學良來到他葬禮上,只留下16個字就離開了
    張學良歸順國民政府以後,對於蔣介石更是如虎添翼,張學良多次在戰爭上幫助蔣介石,才讓蔣介石能夠獲得多個勝利。 張學良這一輩子的作為只停留在了他35歲以前,在西安事變以後和蔣介石關係破裂,被蔣介石軟禁了長達幾十年,直到1990年才重獲自由。
  • 蔣的葬禮上,宋美齡為何遲到?原來她是為了去找張學良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不顧國內呼喚和平的聲音,悍然發動內戰,組建獨裁政府,更是被牢牢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還不止如此,他在內戰失敗後,逃往島上,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可謂是千古罪人。1975年,88歲的蔣介石因病去世。鑑於他在國民黨內的地位和影響力,臺灣當局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 張學良和蔣介石的恩怨
    西安事變標誌著第二次國共合作,也是蔣介石和張學良這對好兄弟感情破裂的象徵。 之後蔣介石拘留了張學良幾十年,直到1990年,張學良全面獲得了人身自由。張學良、張作霖的長子、民國四美男之一,是有名的愛國將軍。 蔣介石,國民黨主要領導人,南京國民政府主席。
  • 張學良知道蔣介石去世後,親赴葬禮現場後留下一句話,字字戳心
    張學良與楊虎城從1938年11月起,先後被軟禁在貴州省修文縣陽明洞、貴陽市麒麟洞、貴州省開陽縣劉育鄉、貴州息烽縣陽郎壩、桐梓縣天門洞小西湖、重慶歌樂山戴公館、高雄市西子灣、臺北市北投居所等地。
  • 關懷之殷 情同骨肉 政見之爭 宛若仇讎,一幅輓聯道不盡的蔣張
    四天後,張學良來到官蔣介石的遺體前,做最後的道別,只見他神情凝重,俯下身去,用手指微微顫抖地撫摸著水晶棺。眾人見到張學良所送輓聯上書有16個字: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仇讎 拼音:qiú chóu 讎,仇的異形體,與仇同意,仇恨;仇怨)意思為:在生活上情同骨肉般的親切,但是在政治意見上像仇人般相反。
  • 張學良葬禮上,104歲宋美齡派人送去一個花圈,上面6個字傷人肺腑
    大家都知道,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不顧眾人反對,堅持要送蔣介石回南京,結果到南京一下飛機就被幽禁起來,直到1990年底獲得自由身。 張學良還說:「蔣先生原本是要槍斃我的,這個情形,我原先也不知道,但我後來看到一份文件,是美國的駐華公使JOHNSON寫的,他寫道:宋對蔣先生說,『如果你對那個小傢伙(即張學良
  • 張學良女兒透露蔣介石為何關父親54年,理由只有2個字
    張學良是一個傳奇人物,兩次直奉戰爭初出茅廬,東北易幟一夜成名,西安事變更是讓他成為了英雄。而且他長得風流倜儻,英俊瀟灑,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又位高權重,人稱「少帥」。但活了101歲的他,有54年都是在牢獄中度過,放眼世界也是特殊的存在。為什麼蔣介石臨死都不肯放了他,說出「不可放虎」四個字呢?
  • 張學良逝世,宋美齡送來一個花圈,上面寫了6個字,字字見真情
    張學良逝世,宋美齡送來一個花圈,上面寫了6個字,字字見真情 一說起張學良,我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少帥!對於他的功過對錯我們今天不多說,我們今天來說一下他和宋美齡之間的一些事,他在去世之後,宋美齡送給他一個花圈,上面寫了六個字,短短的六個字,感人至深,這到底是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 大孝子閻錫山為父親辦喪事,有人送來輓聯:教子無方,禍國殃民
    閻錫山字百川,小名叫萬喜,人稱「萬喜子」,他是民國時期的著名軍閥,陸軍一級上將。從辛亥革命起,閻錫山長期盤踞晉省,有著非常雄厚的根基,其統治時間長達三十八年之久,被稱為「土皇帝」。閻錫山是晉省五臺縣河邊村人。河邊村的鄰村是永安村,兩個村莊隔河相望。開國元帥徐向前的老家就是永安村。
  • 張學良去世後,104歲高齡的宋美齡送來花圈,寫的六個字讓人心酸
    西安事變後,原本是為蔣介石拜把兄弟的張學良,瞬間成了蔣介石永遠不會原諒的罪人,宋美齡為了救張學良,與蔣介石大吵一架,竭力保全張學良的性命,從那以後,張學良一直過著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幽禁生活,在這期間,少帥張學良和宋美齡互相寫信,從不間斷。
  • 賭王葬禮神秘17子何猷邦,獻上4字輓聯,含義太特殊
    這些天,賭王的豪華葬禮,也得到了大家持續的關注,他的妻子和兒女們也給賭王送來了深深的祝福。賭王的三位太太更是為賭王準備了輓聯,這些輓聯也被曝光了出來。在殯儀館的正大廳擺放著許多花束,三位太太各自送的輓聯也引人注目,從外形上來看,是由三個龐大的玫瑰花束組成,上面白布寫滿了對賭王的話語。二房太太,藍瓊纓在輓聯上寫著,「白頭永訣」,這代表著她對賭王,深深的思念。三房太太陳婉珍的玫瑰花束上寫的是,「痛斷琴弦」,看得出三房的悲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