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怒整抗日神劇:跟手撕鬼子說再見

2021-01-19 搜狐網

  抗日神劇一部接一部,劇情也從之前的手撕升級到前不久的大尺度,當然了,這些劇中還隨處可見雷人臺詞,比如爺爺9歲被鬼子殺了,簡直讓人沒法直視。

  對於這樣的情況,廣電總局終於坐不住了,對於接下來的抗日電視劇,明確給出了四點要求,如下:

  一是中央電視臺和全國省級衛視要按照中宣部和總局的統一部署,統籌做好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電視劇的創作生產和播出工作。

  二是中央電視臺要發揮國家大臺的作用,率先垂範,早著手、早準備,特別是跟進和抓好幾部重點抗戰題材電視劇的播出安排。

  三是全國省級衛視尤其是影響力較大的重點電視臺,要把握節奏,在宣傳紀念期安排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俱佳的抗戰劇的播出。

  四是要把好內容導向關,寧缺毋濫,對過度娛樂化的劇不得發證。

  既然廣電總局都發話了,估計接下來的抗日劇情會正常很多吧。

  PS:境外劇都沒法正常看了...無奈啊....

  

   延伸閱讀:

  盤點抗日神劇"手撕鬼子"瞬間

  在電視劇《抗日奇俠》中,一位戰士將一名日軍不偏不倚撕成了兩半,「鬼子」血肉橫飛,英雄凜然一笑。「手撕「鬼子」」因此被網友惡搞地推選為「橫店名菜」。

  網友紛紛吐槽,你以為是撕魷魚片嗎親?人體構造生命科學呢?這抗日科幻劇真心要逆天啊。除此之外,此劇還有鐵砂掌,化骨綿掌等神功,令人不得不感覺這是一部武俠劇 。

  在電視劇《向著炮火前進》中,雷子楓愛耍酷、愛賣萌,但凡事都要有個限度,身穿夾克式皮衣,戴雷朋眼鏡、騎哈雷摩託也就算了,打仗的時候還自備歐式沙發一張,勝利之後非要在沙發上擺足了造型,才能滿意。

  戰場上硝煙瀰漫,血肉橫飛,他的飛機頭是抹了多少髮膠,絲毫不亂始終堅挺?這也太浮誇了,太不符合現實狀況了。

  在電視劇《永不磨滅的番號》第34集裡,孫成海營長向天上扔了一顆手榴彈,竟把一架日本飛機打了下來。即便是以飛機最低的飛行高和飛行速度來做假設,依靠投擲手榴彈來擊中飛機仍屬天方夜譚,更何況在此之前孫成海受了飛機機槍的貫穿傷,能夠站著本身就已屬奇蹟了。

  

  抗戰老兵們表示,最反感的就是抗日"神劇"

  清明時節,有記者走訪抗戰老兵。不知是老兵主動提起,還是記者有意提問,抗戰老兵們表示,最反感的就是抗日「神劇」。因為老兵們的記憶,跟抗日「神劇」的場面,相差太大。多名抗戰老兵說,當年鬥爭極其殘酷,哪裡是什麼「神劇」。 經過許多抗日「神劇」的洗腦,再看老兵們的戰爭回憶,覺得真實的歷史太平淡了,抗戰八年都比不上橫店一天。

  老兵李文仲回憶說:「中國士兵裝備比日軍差,八路軍士兵條件更加差,很多人沒有槍,得從日本鬼子手裡搶,搶到槍也沒用,沒有子彈啊……」區區幾發子彈就把戰士們難住了,他們不知道,多年後的螢屏上,真正的抗日高手都是不用槍的。鐵砂掌、鷹爪功、化骨綿掌、太極神功,都可以取敵人首級如探囊取物。

  即使沒有神功,飛鏢、繡花針、弓箭等每一樣冷兵器都勝出槍炮百倍。萬一用上槍,那也不是瞄準、扣扳機那麼簡單,比如我最近就從電視上學到一項新技能———「讓子彈拐彎是有原理的,就是射手在子彈出膛的一剎那,手腕極速地抖動,這種抖動給了子彈一個水平的加速度,從而形成一個弧線,這就是槍鬥術。」

  真實的抗戰士兵可能連加速度都不懂,所以他們打起鬼子才那麼費勁。他們連小小的飛機都怕,有老兵回憶,「頂上是飛機,地下是部隊,飛機一發現,日軍從四面八方往這發兵,目的是打包圍仗,俺們還就怕這個。」

  他們不知道的是,只要手裡有顆手榴彈,算好時間,拉開引線,往天上一扔,飛機就兩半了。英雄即使犧牲了,那也必然會瞑目的。萬一連手榴彈都用完了,也不用擔心,在山頂上用石頭也能把飛機打下來。

  在老兵黃殿軍的記憶裡,當年打仗吃飯是一大問題,夏天林子裡隨便找點什麼就能充飢,可是到了冬天,大雪沒膝蓋,走路都不方便,更別說是找吃的了,戰士們的腳印也常常暴露他們的行蹤。老人傷心地說,傷病致死的戰士比因戰鬥而死的戰士還多。

  但是在抗戰「神劇」裡,壯士可從來不會為吃不飽肚子犯愁。反而有人隨身帶著歐式沙發,每打一仗都躺在裡邊擺個瀟灑自如的pose。

  在老兵們的記憶裡,日寇窮兇極惡,戰爭艱苦卓絕,殘酷的時刻數不勝數。因為他們不知道「八年抗戰已進行到第×個年頭」,也還沒有掌握徒手撕鬼子的技能,身邊都是農家出身的普通戰士,一個戰無不勝的特種兵都沒有。

  老兵記憶裡的抗戰,和「神劇」裡的抗戰,上一代人、這一代人都知道哪一個更接近真實。我相信「神劇」的編劇和導演也知道。但是抗戰「神劇」若再這樣播下去,花樣男女繼續瀟灑無敵,「橫店大捷」繼續揚我國威,而抗戰老兵卻日漸稀少,誰知道下一代人腦子裡的抗戰圖景會是怎樣的? (西坡)

  

  93歲的東北抗聯老兵黃殿軍、93歲的川軍老兵黃開仁、90歲的中國遠徵軍老兵盧彩文、90歲的八路軍老兵李文仲和89歲的東北抗聯老兵張殿國等人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抗戰極其殘酷,極為反感抗日「神劇」。據悉,這些老兵分別跟隨了楊靖宇、李家鈺等著名的殉國抗日將領作戰,紛紛表示抗戰歲月極為艱苦,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等隊伍,因為得不到及時的裝備補充,被迫從日軍手中「槍槍」,搶到了也可能「沒子彈」,「遭受的磨難是後輩難以想像的」。 老兵們紛紛表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了解歷史才能避免戰爭,才能保衛和平。

【點擊觀看更多精彩資訊】  

  

http://cul.sohu.com/20150409/n411015969.shtml cul.sohu.com true 綜合 環球網 手機看新聞 http://news.sohu.com/20150409/n411013847.shtml report 3713 抗日神劇一部接一部,劇情也從之前的手撕升級到前不久的大尺度,當然了,這些劇中還隨處可見雷人臺詞,比如爺爺9歲被鬼子殺了,簡直讓人沒法直視。對於這樣的情況,廣電總

");}

相關焦點

  • 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媒體:讓抗日神劇徹底涼涼
    (原標題:新華微評:讓「抗日神劇」徹底涼涼)
  • 「手撕鬼子」、「褲襠藏雷」,抗日神劇終將整治!
    說起抗日神劇來,很多人的腦海裡就冒出當年手撕鬼子、褲襠藏雷等劇情,其實這是特別雷的代表,還有些一般雷的情節,比如有一天,小編去客廳喝水,家裡人在看電視,順便看了幾眼,這情節讓小編記憶猶新:一個八路軍小隊在一片樹林裡阻擊日軍,幾個人來到樹林,再次確認了任務後,居然用輕功飛上了樹,然後隱蔽起來
  • 廣電規定三類抗戰電視劇不得播出 可別被這些抗日神劇辣了眼睛
    近日,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召開全國廣電系統電視電話會議,針對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電視劇的播出安排,廣電總局近日下發通知,要求相關播出機構不得播出違背常識常理、隨意戲說解讀歷史、過度娛樂化的抗戰題材電視劇。此前,廣電總局下發通知,從新創作和已播出抗戰題材電視劇中精選出部分劇目,作為各級電視臺播出參考,包括《亮劍》等在內的24部經典劇目。抗日題材是我國電視劇中的一大特色題材,符合多個年齡層的需求,但是近年來卻誕生了不少抗日神劇。這些片子為了博人眼球,迎合觀眾們的喜好,將故事的劇情寫的傳奇化了。
  • 抗日神劇泛濫?「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後,連《亮劍》都笑了
    抗日神劇泛濫?「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後,連《亮劍》都笑了相信近幾年抗日劇大家都看了很多,也做了鮮明的對比,最早的《舉起手來》雖然有辱智商,但以搞笑為主的抗日劇卻成了永恆的經典,唯一被認可的大概就是《亮劍》了,像「手撕鬼子」和「褲襠藏雷」這些橋段是不是有點太「高級黑」了呢?
  • 廣電總局嚴厲批評的十部抗日神劇,你看了幾部?
    》  這部劇主要是將主角光環放大了太多,隨便地手撕鬼子,一打十,完全就是不把我們先輩辛辛苦苦取得的抗戰勝利保護放在眼裡,在很多視頻網站也是火熱的鬼畜題材。大多數看劇的人都是奔著主角的顏值去的,感覺這就是一部青春偶像片,而不是抗戰片
  • 被「點名禁播」的4部抗日劇,「手撕鬼子」的抗日奇俠,也在其中
    該電視劇的畫風,和電視劇的名字一模一樣,每一位主人公都身懷絕技,在江湖失傳已久的鷹爪、輕功、梅花針等等,所有的主人公都會,而且每一位主人公,幾乎都會手撕鬼子,還可以躲避子彈,
  • 《亮劍》15年,抗日劇為什麼越來越神了?
    和當時的《八路軍》《抗日名將左權》等劇相比,《亮劍》所塑造的「另類英雄」李雲龍打開了抗日劇的另一個維度,「亮劍」成了一種現象,「狼性」和「亮劍精神」成了企業信條。《亮劍》的熱,吸引著資本進入。抗日題材進入資本視野時,正逢其他幾大題材的滑鐵盧:黃金時段不準播涉案劇;限古令一下,古裝劇不再吃香;《潛伏》火了沒幾天,廣電總局又說諜戰劇、反特劇「格調不高」「價值混亂」。
  • 剛宣布禁抗日神劇,張雲龍的《亮劍之雷霆戰將》就有點迫不及待了
    不過既然有經典,那必然就有些相對性常識性比較差的劇,這些電視劇劇情堪稱爛透,完全就沒法入目,不光製作的不行更也不符合史實,在這些劇類中,不少抗戰劇甚至出現很多誇張、穿越、超乎常理的雷人場景,被網友諷刺為"抗日神劇"。
  • 水滸傳老戲骨演抗日硬漢,打鬼子還是手撕鬼子?非神劇?
    近年來,隨著打鬼子題材的扎堆,也有不少觀眾只要見到抗戰劇,就會被貼上標籤「神劇」。那到底是不是神劇?有沒有看?小編很替製作方捏一把汗,有很多人未看,就說人家是神劇,是不是被冤枉了?拍攝抗戰劇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歷史,以及老一代革命前輩們用生命換來了今天我們的幸福,他們的精神值得學習。近期在優酷獨家上映的愛國教育題材《神勇小飛虎》中,有一位很熟悉的演員,就是央視《水滸傳》中阮小五的扮演者,他也曾出演了張紀中導演很多經典電視劇。
  • 抗日神劇專業戶今何在?于震轉戰網大,王新軍獲秦海璐相助當導演
    文\娛鋪子抗日神劇專業戶今何在?于震轉戰網大,王新軍獲秦海璐相助當導演曾經,他們個個身懷絕技、飛簷走壁、戰無不勝,有人手撕鬼子、有人順風耳、有人善用葵花點穴手,有巴雷特神狙,有包子雷、玉米炸彈,有手榴彈炸飛機,有冒藍火的加特林,有用兩隻毛瑟手槍連子彈都不換打死鬼子一個團的,有男扮女裝騙的鬼子團團轉,他們在抗戰十四年間殺死的鬼子連起來能繞地球兩圈,他們就是常年盤踞在橫店影視城的抗日神劇專業戶
  • 抗日神劇都是騙人的,抗戰老兵告訴你,真實的鬼子有多可怕
    相信說到神劇沒有人不知道吧,上至七八十歲的大爺大媽,下至十幾歲的小朋友,大家基本上都看過神劇,近年來神劇在網絡上可謂是飽受吐槽爭議。那你們知道為什麼神劇會被推上風口浪尖上呢?主要原因和劇情有關,神劇的劇情完全偏離了歷史,劇情可以用科幻來形容。
  • 抗日神劇徹底涼了?「手撕哥」已無戲可拍,上街還被路人嘲諷
    抗日神劇徹底涼了?「手撕哥」已無戲可拍,上街還被路人嘲諷 抗日神劇最近這幾年可算是很「辣眼睛」,各種誇張的「操作」被網友們都玩壞了,有很多槽點也是被做成了集錦。
  • 你以為「手撕鬼子」是抗日神劇?這幾百集電視劇更侮辱智商
    作為國產「抗日神劇」的一個標杆式人物,燕雙鷹簡直是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受到了無數「神劇」愛好者的追捧和模仿。燕雙鷹不會手撕鬼子、包子變炸彈,但是他有「不死光環」、「無限彈藥」和「人生導師」的標籤啊。燕雙鷹手中的槍永遠都不缺子彈,他受了再重的傷也不會死,他殺人之前喜歡和對方講大道理,最關鍵的是對手永遠會保持耐心聽他說完。
  • 歷史上真實的「鬼子進村」是這樣的,別再被抗日神劇給騙了!
    歷史上真實的「鬼子進村」是這樣的,別再被抗日神劇給欺騙了!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不少在以抗日為題材的電視劇,這些電視劇中也有比較經典的,比如大家都很喜歡的「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
  • 扒了扒抗日神劇的導演和編劇後,才知道抗日神劇為什麼那麼多
    廣電:違背常理的「抗日神劇」不得播出。扒了扒那些抗日神劇的導演和編劇後才知道抗日神劇為什麼那麼多。 導演林建中,中國臺灣導演,在知名評分網上的簡介,非常貼切,抗日神劇導演,手撕鬼子專業戶。每年死在他的電視劇裡的日本人加起來可繞地球赤道三圈。他導的所有抗戰作品,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潮」字。
  • 日本出版中國抗日神劇大全!抗日神劇,危害民族心智!
    日本出了一本書叫《抗日神劇大百科》,裡面收錄了21部抗日神劇,總計678集。書中梳理了這些神劇中的主要劇情、人物關係,以及對各種神劇畫面的評論吐槽,並隨書附贈了抗日中文教學,教日本人如何說一口抗日中文等等!
  • 被央視叫停的「抗日神劇」,簡直在侮辱觀眾智商
    可以說是遭到全網「封殺」了。    劇中人物全是金鐘罩鐵布衫之軀,槍林彈雨之不入,槍孔穿身不死最後都活了過來,一言不合就起飛,什麼手撕鬼子一腳踢飛好幾個麻袋的,真是驚嘆!如果我們八路軍們都如此神牛,何須那八年抗戰?
  • 抗日神劇《雷霆戰將》狼狽下線,洋相百出的現代軍旅劇也該整治了
    隨著《雷霆戰將》的狼狽下線,抗日神劇再一次遭到了觀眾的口誅筆伐。 抗日神劇主創很多都是擅長武俠劇的港臺導演、編劇,或者是擅長偶像劇的青年導演、編劇,所以越來越多誇張的劇情出現在抗戰劇裡。
  • 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國的抗日神劇?【2ch】
    【中國】日本人はなぜ抗日神劇を批判したり、抗議したりしないのか=中國メディア中國人:日本人為什麼不對中國的抗日神劇進行批判和抗議
  • 演了10年抗日劇,收入不及妻子零頭
    演了10年抗日劇,收入不及妻子零頭這些年各類抗日神劇的劇情成為鬼畜視頻的走紅讓觀眾對這類的影視作品重新燃起了興趣,有些觀眾十分好奇,在廣電總局的監察下,有這麼多嚴格的播出要求,怎麼還會有如此不符合常理的劇情通過審核並且在電視上熱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