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疫情改變了什麼?
有一條肯定沒人反對
那就是
我們比以往更愛運動了!
不管你是跟著「帕梅拉」一起跳舞的美麗小姐姐
還是在運動App和健身網紅一起擼鐵的肌肉型男
還是偶爾去公園晨跑的「佛系」養生愛好者
你是否都有一個困惑
那就是運動期間應該怎麼吃?
我可以嘗試現在很流行的運動營養補劑嗎?
關注「匯眾-直銷新聞」(ID:zhixiaoxinwen)今8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日」。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充分了解到運動對健康的益處和重要性,但與此同時,不少朋友卻容易忽略了運動營養補給的重要性。康寶萊運動表現與教育部門主管Dana Ryan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運動前、中、後三個階段的營養攝入。如果你想實現運動效果最大化,可以考慮適當使用一些運動營養補劑。良好的營養補充有助於修復運動時產生的組織損傷,減少熱量變成脂肪儲存,給運動效果加上一個增速Buff。
建議初學者可以從這個方式入手——將你的運動分成三個階段:運動前,運動中和運動後。在每個時間段來選擇合適的補劑。
01
運動前:讓自己興奮起來!
萬事開頭難,既然已經說服自己開始運動了,那就給自己來「加點血」,可以考慮適量地來點含有咖啡因的補劑,讓你的精神為之一振,積極地投入運動之中。咖啡因可以刺激人體新陳代謝,有助於幫你保持注意力並減少疲勞。
此外,大家還可以考慮在運動前補充點含有一氧化氮的產品,這有助於血液流動,從而幫助在運動過程中將營養物質和氧氣輸送到處於工作狀態的肌肉,助力提升你的運動表現。
02
運動中:你喝對水了嗎?
做好這些準備,就可以開始你的運動啦。你會發現做了10分鐘有氧運動的你很快就大汗淋漓,這時你就要開始補充水分了。
運動期間的補水也是很有講究的!建議你選擇含有碳水化合物和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因為你在運動時不僅會丟失水分,同時鈉,鉀,鎂和鈣等元素也會一併隨著汗液流失,所以你需要實時進行補充。碳水化合物和電解質的結合不僅可以補充營養,而且還可以持續為肌肉提供維持運動所需的葡萄糖。運動時間越長,強度越大,越需要補充!
03
運動後:還可以吃東西嗎?
很多夥伴都有一個縈繞心頭的未解難題,那就是——運動後我還可以吃東西嗎?讓我們科學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Dana老師告訴我們說,運動後需要補充營養,有兩個原因:
一是補充你剛消耗掉的(20-60分鐘的窗口期)
二是為下一次運動做準備(運動要有連續性哦,不能顧前不顧後)
要解決這兩個問題,你需要補充蛋白質和高質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可修復和重建肌肉,這對於增加瘦肌肉質量非常有用。
在運動後有一個20-60分鐘的窗口期,在此期間你的肌肉可以快速接受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身體會去消耗並吸收它們,將其存儲為珍貴的能量以備身體恢復使用。所以健身完不要等到回到家或者辦公室再進食。一般來說在你回到家再準備做飯的時候,你已經錯過了20-60分鐘的窗口期。所以大家可以考慮在你的運動背包裡或者在車中放一份運動後的能量補充餐。
請根據運動的類型來選擇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比例。
如果進行較為激烈的運動,你需要攝入較多比例碳水化合物。推薦的比例為: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比例為3:1。也就是如果你需要20克蛋白質,就需要至少60克碳水化合物。
對於你做的是力量鍛鍊,則不需要補充那麼多的碳水化合物。讓這二者的比例接近1:1就好,意味著你將需要20克碳水化合物和20克蛋白質。
你可以通過食用雞肉或魚類等全食物來補充蛋白質。但是,如果你是新手,不太會計算全食物的卡路裡和蛋白質含量,那麼蛋白質奶昔就是一種非常便捷的解決方案嘍。
人們常常講:三分練,七分吃。如果不注意營養的正確補充,你在健身房裡的汗水和努力可能和你的結果不成正比。因此,各位小夥伴一定不要忽視營養補充的重要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