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 12月24日消息,Facebook過去一周連續炮轟蘋果,只是這兩家公司過去十多年口水戰的延續。Facebook真正擔心的並不是蘋果iOS 14在數據收集和定製化廣告方面的變化將給小企業帶來「毀滅性打擊」,而是這些企業未來將不再依賴於Facebook。
2018年10月,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Tim Cook)在布魯塞爾召開的隱私大會中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講,對大型科技競爭對手的商業做法給予了一記耳光。「每天都有數十億美元易手,無數的決定是根據我們的好惡、朋友和家人、我們的關係和對話做出的。我們的願望和恐懼,我們的希望和夢想,」庫克說。「這些零碎的數據,每一個本身都是足夠無害的,都經過仔細的組裝、合成、交易和出售。」
雖然庫克沒有點名Facebook,但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公司顯然是目標之一。Facebook為自身的定位廣告系統收集用戶數據,從而建立起一個龐大的網絡廣告帝國。上個季度,Facebook的營收超過200億美元,其中近99%來自廣告業務。
這只是近十年來庫克和扎克伯格相互攻擊的一系列事件之一。Facebook和蘋果之間的緊張關係可以追溯到iPhone上市之初,以及對下一代計算控制權的追求。舉例來說,在《時代》周刊雜誌2014年的封面故事中,扎克伯格就批評了蘋果和庫克在隱私問題上的立場。「感到沮喪的是,越來越多的人似乎將廣告業務模式等同於與客戶的不一致。我覺得這是最可笑的概念。什麼,你認為因為你付錢給蘋果,你就和他們保持一致?如果你和他們合作,那麼他們的產品會便宜很多,」扎克伯格當時曾這樣說。
過去十年的口水戰凸顯了兩大巨頭在如何在網際網路上做生意上的根本分歧。在Facebook看來,網際網路是狂野西部,有許多相互競爭的平臺免費提供創新服務。用戶可能不會付費使用這些服務,但可以通過跟蹤和打包數據來付費。這樣當用戶使用設備和服務時,廣告主就可以把用戶想買的東西投放到用戶的屏幕上。
但在蘋果看來,網際網路只是該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幫助發起的個人計算革命的延伸。用戶的手機是最個人化的設備。在分享數據之前,用戶應該知道通過手機收集到的數據將會被如何應用。
長達十年的爭鬥
這場口水戰在上周以Facebook針對蘋果的為期兩天的活動達到高潮。Facebook抨擊iPhone的作業系統即將發生變化,會提醒用戶應用何時會跟蹤個人數據,如位置和瀏覽歷史,而Facebook等公司能夠利用這些數據來定位廣告。該警告讓用戶可以選擇在使用該應用之前阻止跟蹤。
Facebook聲稱,蘋果此舉旨在打擊依賴定位廣告在線接觸客戶的小企業。它還警告說,蘋果的舉動將迫使應用開發者停止向用戶提供免費的、廣告支持的應用。相反,他們將不得不通過數字訂閱或其他費用向客戶收費。對蘋果來說,它通過其平臺進行交易,包括用戶通過在應用商店下載的應用進行的應用內支付。
Facebook在廣告中指出:蘋果完全控制了平臺規則,做出了旨在擠壓小企業並迫使它們進入付費模式的改變,該公司將從中受益。Facebook在報紙廣告、博客帖子、Instagram帖子和一個以使用Facebook做廣告的小企業主為特色的炫目網站上發布了這一消息。
蘋果回擊了Facebook的指責。該公司表示,用戶將在應用中看到的彈出窗口,只是為了讓用戶知道應用計劃何時以及如何跟蹤自己,而不是完全禁止跟蹤。像Facebook這樣的應用開發商也可以在彈出窗口和其他屏幕上向用戶解釋為什麼用戶應該允許跟蹤。應用仍然可以自由地收集以前從用戶身上收集到的所有數據,但是用戶必須經過深思熟慮才可以這樣做。據蘋果稱,這只是蘋果多年來在產品中添加的一系列以隱私為中心的功能中的最新一個。
這場爭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在iPhone上市之初,關於移動網際網路應該是什麼樣子曾有過一場激烈的辯論。它會在桌上型電腦上看起來像網際網路嗎?在桌上型電腦上,人們大多使用網絡瀏覽器訪問網站,一切都建立在公開發布的標準上。或者,用戶會在一系列聯網軟體「應用」之間切換,讓擁有移動平臺的公司擁有更多控制權嗎?
誕生於開放網際網路的Facebook傾向於前者,並推動開發符合新興標準的豐富網絡應用。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輸掉了這場戰鬥,因為蘋果將應用模式作為在iPhone上完成任務的默認方式,然後堅持認為自己的應用商店將是找到和安裝這些應用的唯一合法和簡單的方法。谷歌選擇了兩邊站隊,在投資Android移動平臺和自己的應用商店Google Play的同時,還開發Chrome網絡瀏覽器和對網絡標準施加影響。
隨著未來變得明朗,Facebook曾試圖開發自己的智慧型手機,這樣它就不必將如此多的控制權讓給蘋果或谷歌。但該設備從未上市。
如今,Facebook正在為擁有下一個主要的計算平臺奠定基礎,這樣它就不必再遵守另一家公司的規則。這就是為什麼Facebook目前正在開發數字眼鏡等產品,預計將於2021年推出。但與此同時,Facebook還必須同蘋果打交道。
最終結局尚不明朗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幾天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一些州檢察長起訴了Facebook,指控其違反反壟斷法,並建議該公司分拆。最重要的是,Facebook的論點暴露了它對數字廣告市場的控制。如果Facebook有一個可行的競爭對手讓這些公司通過它做廣告,小企業就不必如此依賴Facebook。
蘋果同樣面臨著類似的政府審查,但還沒有正式的反壟斷訴訟。今年10月,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關於四大科技巨頭「壟斷勢力」的報告,稱蘋果利用其對應用商店的控制來壓制潛在競爭對手。
蘋果與Facebook都否認了其業務違反反壟斷法的指控。但Facebook現在創造了一個環境,在美國和世界各地面臨反壟斷審查的兩個巨頭正在就濫用市場力量時哪一個更有罪展開激烈辯論。很難預測Facebook與蘋果爭鬥會有怎麼樣的結局。蘋果不會放棄iPhone的一個關鍵隱私功能,Facebook也不會冒著失去數億用戶的風險,將自己的應用從應用商店中撤出。
Facebook的隱私和公共政策主管史蒂夫·薩特菲爾德(Steve Satterfield)本周表示,該公司仍將遵守蘋果的新規定,不可能公然違反這些規定,引發一場像蘋果和遊戲應用開發商Epic Games現在捲入的那樣的法律鬥爭。「我們的目標很簡單。我們希望蘋果開始傾聽。他們在6月份放棄了這項政策,沒有進行有意義的磋商。考慮到深遠的影響,重要的是企業能夠為此做好規劃,」薩特菲爾德說。
也很難相信Facebook反對彈出窗口的聲明。多年來,該公司一直辯稱,用戶更喜歡其數據收集支持的個性化和有針對性的廣告,而不是面向廣泛受眾的無針對性隨機廣告。如果這是真的,那麼當蘋果向用戶顯示彈出窗口時,用戶應該不會有問題。但是今年8月,Facebook削弱了這一論點,因為它發布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足夠多的人將禁用跟蹤,導致其第三方廣告網絡的收入下降50%。該公司今年還警告投資者,當蘋果開始實施跟蹤工具時,其自身的收入將受到影響。
蘋果表示,用戶希望在iPhone中內置更多隱私控制。在多年批評Facebook的商業行為後,該公司定期添加隱私功能,以打擊其設備上的濫用行為。在2018年接受媒體採訪時,當被問及為什麼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的做法被庫克批評,但蘋果又允許它們在iPhone上蓬勃發展時,庫克當時表示:「看看我們在內置控制方面做了些什麼。我們有私人網頁瀏覽。我們有智能追蹤器防護。我們一直在努力想辦法幫助用戶度過一天。」(騰訊科技編譯/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