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人、全國助殘先進個人、感動湖南人物張建明以「我奮鬥我幸福」為題作了主題報告。
中新網湖南新聞12月10日電(王昊昊 楊力錚)10日,長沙市天心區「榜樣的力量」暨道德模範、中國好人、最美志願者宣講活動走進長沙理工大學,近500名師生現場聆聽了報告,長沙理工大學宣傳部副部長喻玲主持宣講會。
長沙理工大學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方瓊致辭。她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學校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將切實把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志願服務各項道德建設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大力弘揚好傳承好身邊榜樣的力量,不斷夯實全校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基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轉化為全校師生的自覺實踐和價值導向,努力打造星城精神文明建設新高地。
中國好人、全國助殘先進個人、感動湖南人物張建明以「我奮鬥我幸福」為題作了主題報告,講述了他的奮鬥故事。他認為,艱苦奮鬥是一種幸福。張建明51歲創業,將僅有3名員工、3臺車、起步於垃圾場的小駕校發展為擁有4個校區、員工200人、固定資產4000萬元的行業龍頭。在艱辛創業、艱苦奮鬥的過程中,張建明始終認為敬業奉獻是一種幸福。他不忘積極回饋社會,68歲創辦先鋒遠徵營志願者協會,積極投身公益事業,主動承擔殘疾人駕培服務,創辦全國唯一的殘疾人公益駕校,個人累計補貼達300餘萬元。2014年5月,張建明創建的學校榮獲全國助殘先進集體。他本人於2019年榮獲全國助殘先進個人,先後兩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的集體接見。
報告會上,中國好人、全國優秀大學生、向陽青年、長沙理工大學學生鄒勇松也作了題為「用奮鬥『抄底』病痛人生」交流分享。「世界以痛吻我,我偏要報之以歌。」鄒勇松講述了自己帶病求學的故事。從成績優秀到獲得國家獎學金再到取得發明專利,鄒勇松坦言奮鬥就要有夢想、有作為,奮鬥就是感受愛、傳遞愛。他的演講引得在場師生陣陣掌聲。
本次活動是「榜樣的力量」天心區道德模範、中國好人宣講進校園系列活動之一,由天心區宣傳部、文明辦主辦,長沙理工大學承辦。
【編輯:黃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