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湣王:中國命運從此轉折

2021-02-13 皮唐


如果把時間定格在公元前286年,齊湣王顯然是一個非常牛掰,牛到不能再牛的君主。這一年,他治下的齊國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頂峰,滅掉宋國,佔領了繁榮的徐泗之地,南捶楚國,北壓三晉,燕國戰戰兢兢,秦國不敢輕舉妄動,齊湣王傲視群雄,還想併吞周室,自己來當天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並周室,為天子。泗上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諸侯恐懼。當然在此之前,齊湣王的表現也非常生猛,在延續齊威王和齊宣王霸業的基礎上,前301年,垂沙之戰,齊國聯合韓魏,重創了楚國;前296年,函谷關之戰,齊國名將匡章率齊、魏、韓聯軍圍困秦國,攻破函谷關,迫使秦國割地求和;前288年,稱帝,秦昭襄王自立為西帝,尊齊湣王為東帝(當然後來取消了);前286年,滅宋,三次大戰之後,齊湣王終於滅掉宋國,兼併了這個戰國七雄之外的第八強國這樣的功業,想來就是齊桓公再世恐怕也要自嘆不如。畢竟他撐死了也就是個霸主,而齊湣王都是稱過帝的人了。然後被勝利衝昏頭腦的齊湣王沒有想到,崩潰很快就要在輝煌的時刻到來,滅亡宋國其實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只要這件事情達成,他和他的齊國,就將招來其他國家的殘酷圍攻和撕咬。與此同時,北方燕國的樂毅,正在用冰冷的眼神檢閱一支復仇的軍隊,很快就將集合五國聯軍,討伐齊國,齊湣王付出的代價,將是國家幾乎滅亡,本人被殘酷虐殺.這個足以和西方強秦並立的齊國,自此一蹶不振,徹底退出了角逐一統大業的歷史舞臺。我們都知道,秦朝一統之後,兩千多年古代社會實行的都是秦制,即某位偉人所說的「百代都行秦政法」是也。在此之前,晚清的維新派們,甚至明末學者,很多也是這個調調。梁啓超說:「中國兩千多年的制度,猶秦制也」。譚嗣同說:「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皆荀學也。」更早之前,黃宗羲也說:「自秦以來,凡為帝王者皆賊也。」這些說法,既是對兩千年行秦制的確認,也可以看作是對秦制的一種鞭撻。既然兩千多年來,行的都是秦制,那麼秦制這玩意,到底是個什麼呢?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討論過,卻一直沒有看到標準的答案,按皮唐膚淺的理解:秦制就是利用國家政治權力,對社會實行全面管控,把所有的血緣關係、共同體和自組織全部打散,實現社會的原子化,從而將權力全部集中於君主手中,最大限度榨取資源的一種體制。濃縮成兩個字:集權。四個字:玩命集權。六個字:集權集權集權如果大致描述一下它的輪廓,會有郡縣制,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編戶齊民,吏治國家,重農抑商,嚴刑峻法,大一統,標準化等等標籤。總而言之,是一種全新的,和之前的周制截然不同的集權制度。不可否認,相對從前的貴族封建政體而言,這種體制有很強的動員能力,在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中,往往能投入更多資源,佔到上風,同時因為秦制實行一定程度的非人格化管理,使社會結構變得扁平,相比依靠血緣統治的貴族社會也是一種進步。很多人認為,如果沒有秦制,中國很可能會變得像羅馬、波斯或者歐洲中世紀一樣,要麼統一的不徹底,要麼根本統一不起來,各個民族很難融合,沒法同化,長遠來看,這對國家統一是有利的。是不是只有秦制才能實現統一?我們暫且不表。但是首先,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而言的話,生活在這種制度下,可真算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甚至中間階層,過得也是苦不堪言。當時秦國實行了編戶齊民,老百姓都被束縛在土地上,每家每口都登記在冊,給你安排的明明白白,該交的稅,該打的仗,一個都跑不了。男人的用處就是耕田、種地、打仗,女人就是生育機器,完全沒有什麼幸福和小確幸可言,想混吃等死都不行。年齡一到,逼著你跟父母分家,不分家就加倍徵稅,國家大事不能隨便談論,批評固然不允許,妄自頌揚也要鎮壓,總之就是兩個字——閉嘴。除此之外,還有種種嚴刑峻法等著你,犯點小錯就可能招來滅頂之災。你說我不喜歡這樣的國家,我想跑?對不起,秦國和外國之間沒有太平洋,函谷關是加了蓋的,你是跑不了的,當時的秦國,連門都不能隨便出,出門要有介紹信,沒有你就只能滾回去。當年商鞅在新國君秦惠文王上臺之後,就想要趕緊跑路,沒成想就沒能跑成(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搬起石頭砸腳的商鞅,終於被自己一手變出來的法令懟回去了,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坐等末日的來臨,最終兵敗身死,被新主子車裂,五馬分屍。在這種制度下,老百姓可謂成了徹底的工具人和韭菜,以至於當時老百姓都「賀死而吊生」。而中間階層,在皇權的壓榨和打壓之下,財產權利也得不到保障,一點小錯就可能傾家蕩產,灰飛煙滅。徹底的秦制貫徹下來,除了君主,其他人都是滿盤皆輸。不可否認,我們勤勞智慧的華夏民族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但是秦制的存在,扼殺了社會的創新和活力,使得中國歷史成了改朝換代的輪迴,始終沒有實現質的突破。如果沒有重農抑商,打壓中間階層,玩命集權的秦制,顯然會取得更大的成就。像漢初的無為而治、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宋朝財政國家和明末的資本主義萌芽,其實就是秦制鬆動的結果。說白了,這種制度有點像興奮劑,在互相競爭的時候服用,可以收到奇效,但要是當成生活必備品長期服用,那就要產生依賴性,從而導致成癮,然後貽害無窮了。既然秦制這麼邪惡,這麼違反人性,難道中國就沒有別的選擇嗎?如果我們把視線回到秦制沒有一統天下的時候,中國有沒有走向另一種道路的可能?齊湣王時期的齊國,是唯一一個能跟秦國抗衡的大國,同時它採用的體制,和秦國區別是最大的。大家都知道,秦國採用的是郡縣制,所有地方都有中央派出幹部管理,一桿子捅到底,非常有利於皇帝指示的傳達貫徹。但是齊國沒有,齊國是戰國時代唯一沒有採用郡縣制的國家。沒有郡,有縣,但是縣都很小。五都制到底是什麼樣子,因為史料缺乏,我們現在也不是特別清楚,總而言之,和郡縣制的集權大不一樣,它偏向於分權,可能有點像現在的聯邦制,但是比聯邦制的集權程度又高一些,在國都臨淄之外,還有平陸、高唐、即墨、莒四個都邑。每個都邑都有很大自主空間,有軍權、行政權,駐紮重兵,同時監管地方,是軍政合一的地方權力機構。當年齊宣王討伐燕國的時候,就是「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眾以伐燕」。齊威王繼位之初,連續九年不理政事,齊國也一直風平浪靜,沒有什麼大的動蕩,究其原因,應該就是這個制度設計得精妙,哪怕君主不幹活,自己也能照常運轉。像齊威王后來的改革,嚴格來說,其實是不算什麼改革的,只不過就是聽取鄒忌的諫言,整頓了一下吏治而已,比起其他國家變革的劇烈程度,就像撓痒痒一樣,幾乎就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但就是這樣,齊國仍然強大起來了,成了與西方秦國分庭抗禮的東方強國。這種制度為大家揭示了另一種可能,就是大家不像秦國那樣把老百姓當工具人,不用那麼殘酷壓榨剝削,國家也是可以強盛起來的。在經濟方面,齊國取得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是當時經濟最繁榮的國家。從姜太公時代開始,齊國就走上了一條非常前衛的發展道路——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種地?那玩意兒多沒技術含量啊,要玩就玩二、三產業。到齊桓公時代,高度疑似穿越者的管仲實行了劃時代的改革,把齊國分為二十一個鄉,其中士鄉十五個(百姓和軍士居住的地方),工商之鄉六個(專門搞工商業的經濟開發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二三產業,通貨積財,富國強兵,給予商人優越地位,鼓勵商貿往來,齊國一時大治,很快富強起來。期間,管仲打過兩場貨幣戰爭,通過經濟手段,壓服了魯國和楚國。史書記載,管仲還開創了有史以來第一項特殊服務行業(女閭),至今那些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還把管仲當作祖師爺。(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 戰國策)發展二三產業結出了累累碩果,當時齊國的絲絹,是天下最好的(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齊國的國都臨淄,是當時最繁華的都市(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幕,揮汗成兩,家殷人足,趾高氣揚)。這些老本一直吃到漢朝,直到漢武帝時期,臨淄都是比長安還要繁華的城市(齊臨淄十萬戶,市租千金,人眾殷富,巨於長安)。而秦國那邊搞得那一套,則是重農抑商,把農業稱為本,商業稱為末,老百姓終生都被束縛在土地上,除了整天種田和出去打仗殺人,啥也幹不了。不可否認,發展農業對穩定社會,提高動員效率很有好處,農業的產出也能創造最基本的財富。但長遠來看,商品經濟的發展卻是更重要的,農業發達,只能保障社會的下限,工商業發達,才能提高社會的上限。抑制工商業發展,最終將導致社會停滯不前,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常識。這個秦國確實要厲害一些,必須得承認。因為秦國是一個徹底的軍國主義國家,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所有人都要當兵,有了戰事,就得無條件抄傢伙上戰場,打起仗來按首級計算功勞,非常兇悍。處身激烈戰爭的戰國時代,齊國當然也有徵兵,不過同時齊國也保留著僱傭兵。這些僱傭兵被稱作「技擊之士」。都是全國選拔的驍勇之士,戰鬥力,尤其是個人戰鬥力,也非常強大。當然,因為特殊的社會文化因素,齊國軍隊更注重個人英雄主義,紀律性要差一些,和其他國家軍隊比起來,齊國軍隊不是特別強大(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但是齊國有一個特點——軍事理論非常發達,春秋戰國時期兩大軍事思想家:孫武、孫臏,都是齊國人。在戰爭的時候,齊國不是太喜歡依靠武力,而是更喜歡謀略和取巧,比如圍魏救趙,馬陵之戰,都是戰爭史中的經典範例。如果採用了齊國的體制,別的不說,至少能少死點人吧?看看秦軍那斬首數量,真是駭人聽聞。這個就更不用說了,齊國的稷下學宮是當時的學術中心,誰想混出點名堂,都是要來這裡拜碼頭的。儒、法、道、墨、兵、農、陰陽.各家各派,各路大家,都在這裡暢所欲言,學術自由,思想自由,風氣自由。歷史學家王閣森在《齊國史》中這樣評價:稷下學宮150年,幾乎領導了列國的文化潮流。百家爭鳴,這個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之所以能在戰國時代形成,就離不開齊國的鼓勵文化。同時齊國的百姓生活也非常豐富多彩,老百姓玩樂器、鬥雞、賽馬、賭博等等,都非常普遍(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琵、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在這方面,秦國就是齊國的反面。法家一家獨大,「燔詩書而明法令」,詩書都不讓你讀,只能學朝廷法令,後來更是搞出了「焚書坑儒」,在思想文化上大搞一言堂,進行思想鉗制。大家不要因為法家裡有個法,就以為秦國真是以法治國,依法辦事了,其實這個法,就是法術和帝王術的意思。在《商君書》中,商鞅專門寫了一個弱民篇,劈頭就是一句「國弱民強,民強國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赤裸裸地叫囂愚民主義和反智主義,行弱民愚民之術,直接把國家擺到了民眾的對立面,把老百姓當成工具來驅使,連娛樂活動都不允許(禁遊宦之民),所以有的人乾脆把秦國叫做「鎮壓型國家」,說白了,就是反動派們搞的反動統治。這種國家,就是再強大,跟老百姓又有什麼關係?國家倒是厲害了,可是對你也更厲害啊。就像近代的沙皇俄國,一度那麼強大,不也是各民族的監獄?當年亞歷山大一世打敗了拿破崙,騎著白馬進入了巴黎,可謂春風得意,結果貴族軍官去法國逛了一圈,回來之後反倒對國家不滿起來,因為他們發現,這個戰敗的國家發展比咱們好啊?憑什麼我們勝利者反倒要過這樣的日子?於是後來就出了十二月黨人,要推翻沙皇的統治。秦國和齊國的相比,就有點像沙皇俄國和法國,雖然前者是勝利者,但後者顯然更文明,更進步,代表了社會發展的方向。很多人也以為,齊國這個國家是好,老百姓過得也舒坦,大家也都自由,但是齊國這個國家,可能並不具備統一的條件和實力。齊國統治者沒有堅強的意志,滿足於自己一畝三分地,沒有吞併列國的決心。像齊宣王也不是沒打過燕國的主意,最後還是被轟出來了。齊國周邊有很多小國,如魯國、鄒國等等,幾百年下來,也沒見他滅掉幾個。齊國人勇於私戰,怯於公鬥,受工商業影響太深,民風奢侈,不夠堅韌。齊國沒有廣闊的戰略縱深,一旦邊境被攻破,就可能國都淪陷,一敗塗地。總而言之,不像是個能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材料。但是我們不要忽視一點,既成事實不代表必然發生,歷史這個玩意是有很多偶然因素在裡面的。我們不能否認秦國具有一統天下的實力,但如果中間稍有差池,出個變故,可能後來的歷史就會改寫了。總的來看,到荊軻刺秦王的時候,秦滅六國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了,就是嬴政被他一刀捅死,再來一個新國君,憑藉積攢下的實力,也足以併吞六國。戰國中前期,秦國還沒有崛起,沒有引起別國注意,而臨近的魏國處在四戰之地,也沒有精力把秦國兼併。通篇看下來,關鍵的節點就是齊湣王這裡。秦國之所以能統一,除了商鞅變法,把國家變成了一個徹底的戰爭機器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六代以來都沒有出過昏君。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每一個人的素質,都在平均線以上,直到秦二世胡亥,才出了一個昏庸無能的傢伙。想像一下,要是齊湣王這樣的國君跟同時代的秦昭襄王互換一下,那齊國無論如何也不至於淪落到後來的地步,至少,在函谷關之戰的時候,他一定會給對手致命一擊。前296年,經過三年的艱苦戰鬥之後,齊、魏、韓聯軍,終於在孟嘗君的協調和齊國名將匡章指揮下,攻破了函谷關。當時的形勢下,秦國因為囚禁楚懷王,明目張胆欺負人,早已搞得天怒人怨,成了眾矢之的,秦軍主力正在和楚國纏鬥,三國聯軍在關外拼殺三年,終於叩開了函谷關大門。被人稱為「虎狼之國」的秦國,早有併吞天下的野心,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如果聯軍能一鼓作氣,殺進鹹陽,很可能會提前上演樂毅伐齊的那一幕,即使不能最終滅掉秦國,也可能導致秦國一蹶不振,此後再也不敢窺視東方。但凡一個才智在中人以上的君主,都不可能錯過這樣的機會。然而目光短淺的齊湣王做出了錯誤決定,他擔心滅掉秦國之後,會讓韓、魏得利,於是得到秦國割地求和的請求之後,立即匆忙撤軍,導致這場影響未來國運的大戰半途而廢。歷史不是沒有再給他機會,後來這樣的窗口期還有一次。前287年,齊、趙、燕、韓、魏五國合縱,再次聯軍攻秦,也再次打到了函谷關。實力最強的齊國本該挑起大梁,徹底絞殺秦國這個爭奪天下的對手,可是面對老天爺送來的第二次機會,齊湣王卻做出了另一種選擇——保存實力,派軍隊武裝遊行了一圈,趕緊回來,掉頭去攻打自己念念不忘的宋國。這一次,齊國終於成功了。然而齊湣王卻不知道,自己早已落入了別人精心設計的陷阱。因為之前齊國佔領過燕國,後來繼位的燕昭王無時無刻不想著復仇,特意派蘇秦去齊國玩反間計,好讓齊國四面樹敵,從而達到借別國之手,滅齊復仇的目的。蘇秦整天在齊湣王的耳邊慫恿滅宋,終於讓他得償所願。處在中原腹心之地的宋國,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一旦齊國佔領,就可以威脅韓、趙、魏,這讓三國大為恐懼,同時秦國對宋國也一直眼紅,這也得罪了秦國,再加上齊國在函谷關之戰的表現,讓趙國也不滿意。而齊湣王竟然還貪心不足,滅宋之後,還幻想著併吞周室,自己來當天子。齊王四與寡人約,四欺寡人,必帥天下以攻寡人者三,有齊無秦,有秦無齊,必伐之!必亡之!如果齊湣王當初有這樣的決心和意志,齊國何至於淪落到後來的地步。因為一連串的錯誤決策,齊國沒能擋住五國聯軍的進攻,大片國土淪陷,最後退縮即墨和莒兩個孤零零的據點,齊湣王自己也因為狂妄自大,被楚國大將淖齒,抽筋懸梁,虐殺致死,直到五年之後,齊國才在田單的努力下艱難復國。然而復國之後,世界早已變了模樣,後齊湣王時代的齊國已是元氣大傷,再也無法恢復昔日的榮光了。後來的齊國,沒有了爭奪天下的雄心壯志。最後兩位齊王:齊襄王和齊王建,他們所做的就是躺平等死,得過且過,再也不去考慮什麼天下大事了。長平之戰的時候,趙國來跟齊國借糧,齊國竟然不給,連唇亡齒寒的道理都至於不顧。後來,秦軍滅燕之後,回師包圍臨淄,齊王建連個像樣的抵抗都沒有,就立刻投降了敵人,最後被扔到邊地,活活餓死。之所以完蛋的這麼窩囊,這麼憋屈,固然有他們自己的原因,但是仔細算起來,老帳也要記在齊湣王頭上。

春秋戰國時代,是華夏文明的青春期,就像一個青年人一樣,其實他的未來有很多種可能,他將來可能成為一個科學家、工程師、作家、藝術家,也可能成為一個商人、演員、政客、流氓、殺人犯。但是一旦路徑鎖定,步入中年,以後的角色就不容易更改了。

 

齊湣王的自取滅亡,是齊國制度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失敗,從此秦國的野蠻戰勝了六國的文明,斷絕了中國走上另一條道路的可能。百代都行秦政法,以後的中國,只能一遍又一遍重複著秦制輪迴的宿命,直到帝制時代終結,再無其他的制度創新和突破。齊湣王的命運是中國歷史的轉折,湣王之後,歷史選擇了秦制。

都是真事兒…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一丈青扈三娘的命運轉折
    扈三娘命運的轉折在臨近梁山的獨龍山前,祝家莊和李家莊、扈家莊聯手抵禦梁山。祝家莊勢力最大,大家長祝朝奉有官職,三個兒子祝龍、祝虎、祝彪號稱祝氏三傑,還有教師鐵棒欒廷玉。李家莊的老大是江湖有名的撲天雕李應,管家是鬼臉兒杜興。扈家莊有扈太公,兒子飛天虎扈成,女兒一丈青扈三娘。
  • 上弦之六的覆滅,為何使家主如此高興,斷定這是命運的轉折
    從此產屋敷家族就遭受到了命運的詛咒,家族成員都活不過30歲。想要解除這個詛咒,就是要他們清理門戶,打敗無慘。所以產屋敷家族與無慘之間的鬥爭已經好幾百年了,而就在鬼殺隊成員聯合誅殺了上弦之六後,鬼殺隊家主非常的高興,直言這是先兆,是命運的轉折。這是怎麼回事?鬼王無慘最為出眾的手下就是十二鬼月,在他將下弦團滅之後,他的最強戰力就集中在上弦的六隻鬼。
  • 齊湣王:叱吒風雲,自號為帝的君主,竟以剝皮抽筋的慘烈方式結局
    在戰國時期,秦國最為強盛的時期,除了秦始皇最後統一中國,就要數真正為秦國的統一奠定決定性優勢的秦昭襄王統治時期了。 在秦昭襄王統治時期,秦國多次挫敗來自中原諸國的攻秦聯軍,並且在長平之戰中一舉消滅趙國軍隊幾乎所有主力,使趙國再無力與秦國爭鋒,甚至他還滅亡了東周,結束了周朝八百年的統治。
  • 見證朱婷命運轉折的瑞士精英賽停辦, 七年前她從這裡成長為世界巨星
    這項賽事跟中國女排頗有淵源,在過去34年,中國女排共參加了其中的28屆,以6金、9銀、5銅的成績成為該項賽事獲得獎牌數最多的球隊。 對於中國女排球迷來說,瑞士女排精英賽留下了太多可以回憶的畫面。這是他們每年五月和排球的一次約會。 而對中國女排的隊員來說,山美水美的蒙特勒見證了很多人的成長和蛻變。朱婷就是最有回憶感的代表。
  • 《戰皇》少年無法修煉鬥氣,意外得到一枚神秘的神丹,命運轉折
    《戰皇》少年無法修煉鬥氣,意外得到一枚神秘的神丹,命運轉折!話不多說來欣賞吧!(點擊書籤即可閱讀哦)1·《戰皇》作者:傲天無痕簡介:怪胎謝傲宇本無法修煉鬥氣,意外得到一枚神秘的神丹,命運轉折,得無上天王刀,感悟生命真諦,獨創時間鬥技、空間鬥技,決戰上古大家族,大陸百族,在奇奧大陸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與史冊上留下萬古最為濃重的一筆,是為暴君一怒,流血千裡;刀狂嘯天,萬世臣服的輝煌篇章。
  • 花生財經:2019己亥年之亞洲命運大轉折
    花生財經:2019己亥年之亞洲命運大轉折
  • 王者少年歸來,幾經命運轉折的賈斯汀比伯
    王者少年歸來,幾經命運轉折的賈斯汀比伯加拿大有三寶:賈斯汀(Justin Bieber)、艾薇兒(Avril)、不高考。2009年一首《baby》讓15歲的賈斯汀比伯風靡全球,人氣和財富滾滾而來。
  • 女排真正無冕之王!兩獲世界亞軍達到巔峰,瑞士精英賽重傷成轉折
    女排真正無冕之王!兩獲世界亞軍達到巔峰,瑞士精英賽重傷成轉折孫玥人稱「小老虎」,笑起來特別甜美可愛,也是郎平第一次執教中國隊時手中的王牌主攻,她從1991年初次入選國家隊到2000年雪梨奧運會最後一次代表國家隊出戰,10年的國家隊生涯,比較可惜的是僅僅獲得過2次世界亞軍,是中國女排「白銀一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清平樂的晚鐘——伶人命運轉折的年代
    在中國古代,優伶在南北朝之前處於平穩發展期,在唐朝迎來了大爆發期,而在遼宋時期經歷了轉折期,在明清之後地位直接降到谷底。其中轉折期就是本文敘述的重點。於是王維搭關係找上了唐玄宗的弟弟岐王,岐王卻告訴太平公主當時看上了張九皋(張九齡的弟弟)。王維大失所望,岐王卻讓王維扮演伶人,在太平公主的宴會上表演。果然到了太平公主的宴會,王維才藝雙全,在岐王的推薦下,太平公主應允王維是進士第一。後來王維加官進爵,任太樂丞,也和他這一段經歷有關,畢竟王維確實擅長音樂。這種事情不僅王維做過,白居易也做過,所以並不稀奇。
  • 《心迷宮》:轉折轉折再轉折,淺析170成本的結構藝術!
    這部電影就是中國著名獨立電影人忻鈺坤的處女作——心迷宮Deep in the Heart簡單的成本、不知名的演員、廉價的道具,但絲毫沒有影響電影在故事上的精心布局。那麼電影是如何將一個發生在三四天之內的故事通過「轉折」來變的燒腦懸疑的呢?一、多線索、多視角的時空交錯式結構應運,用不斷推到「假象」的轉折方式還原真相。
  • 這一制度的恢復,成為很多人命運的轉折點
    其中,第七集《艱辛探索》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鞏固、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探索歷程。第八集《偉大轉折》則展示了從恢復高考,到召開全國科學大會,再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中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
  • 遵義會議歷史意義:舵手一易齊槳櫓 革命從此上新途
    遵義會議歷史意義:舵手一易齊槳櫓 革命從此上新途 原標題: 他特意創作了《七律·歷史轉折》一詩,以「舵手一易齊槳櫓,革命從此上新途」等詩句,表達紅軍將士的喜悅之情。  的確,遵義會議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解決了事關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是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在此之前,從中共六屆四中全會開始,「左」傾教條主義一直在中共中央領導機關佔據統治地位。
  • 民辦幼兒園的命運轉折
    圖/視覺中國《財經》記者 高頔 相惠蓮 | 文  朱弢 | 編輯2017年底北京市朝陽區一家紅黃藍幼兒園爆出的虐童醜聞如同是一根導火線,使得民辦幼兒園的生存狀態發生轉折《若干意見》還規定,小區配套幼兒園需要建成公辦園或民辦普惠園,這使大量坐落在小區內的幼兒園擔心起自己的命運。2019年1月,國務院下發通知,對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提出要求和時間安排。儘管各地財政狀況苦樂不均、民辦教育發展情況不一,民辦園轉制為普惠幼兒園的工作已雷厲風行地推開,參照全國「80%」的目標,各地已經開始行動。
  • 革命老區「轉折之城」遵義:告別了絕對貧困 實現新轉折
    楊茜 攝中新網貴陽3月4日電 題:革命老區「轉折之城」遵義:告別了絕對貧困實現新轉折記者 周嫻「一謝共產黨,翻身把你想,以前我們做牛馬,現在人人把家當;二謝共產黨,吃飯把你想,以前忍飢又挨餓,現在溫飽奔小康……」在革命老區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龍鳳村田家溝村頭的大喇叭裡
  • 末代王女的命運
    2月12日隆裕太后代宣統皇帝溥儀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宣告滅亡,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也隨之結束。而在中國東北長白山以南,已經改國號為「大韓帝國」的朝鮮,其王室在這一年的5月迎來了一個新的生命——高宗李熙的小女兒,是為德惠翁主。此時的李熙已經年逾六十,老年得女給苟延殘喘的朝鮮王室添增了許多喜慶,也讓晚年的高宗頗感興奮。
  • 中國王朝動亂之一,分封制王朝下諸侯王的使命和三種命運走向!
    自秦以後,中國歷史就進去了郡縣制,而在郡縣制中還會穿插幾次分封制!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三次分封是漢,晉和明,而這三朝都引發了諸侯王之亂!其實分封諸侯王都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維護自家天下,防止朝中出現變故,使得自家天下落入他人之手!
  • 《偉大的轉折》《花繁葉茂》《吉他兄弟》《出山記》《天渠》等...
    展現中國革命實現偉大轉折的艱辛歷程、弘揚偉大長徵精神的電視劇《偉大的轉折》,藝術再現貴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偉大實踐、弘揚新時代貴州精神的電視劇《花繁葉茂》,反映改革開放貴州農村蛻變、用熱血青春書寫創業人生的電視劇《吉他兄弟》,均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黃金檔首播,並在開播當晚收視率均位居同一時段第一名。
  • 他是秦昭襄王忌憚的君王,一生徵戰開地千裡,卻慘遭剝皮抽筋而死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雄才大略的戰國雄主,卻十分的忌憚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齊國的君王齊湣王。 在秦昭襄王吊打東方各國之後,他曾經想要稱帝,但是出於對齊湣王的忌憚,他不敢一個人稱帝,還派出使者邀約齊湣王一起稱帝。在這種情況下秦昭襄王稱西帝,而齊湣王稱東帝。
  • 80年代國足經歷轉折,而日本足球教父曾對中國國足充滿期待
    數萬球迷在球場痛哭流涕,絕望而憤怒的球迷引發了中國足球歷史上的災難事件——&34;。1985年5月19日的北京,人流滾滾,與一個接一個的腦袋一起向前湧動的,是球迷的心——愛國的心、愛球的心、恨鐵不成鋼的心。這次群體事件引起了災害,造成了社會秩序的嚴重破壞,也對中國的足球生態造成了影響——從此之後,曾有過輝煌戰績的曾雪麟離開了國足,再也沒有歸來過。
  • 甄英蓮元宵節丟失,看似悲劇,實則是甄士隱命運重大轉折的起點
    但自從幫助了不知根底的隔壁鄰居賈雨村,在中秋夜與他一別之後,甄士隱與賈雨村的命運都發生了巨變。賈雨村從甄士隱那收穫了第一桶金,幫助他赴京趕考,考上了進士,當上了知府。人生可謂蒸蒸日上。而甄士隱在無私幫助了賈雨村之後,命運似乎在捉弄他,他的人生隨之而來急轉直下,他的命運和賈雨村來了個回調,他的家庭發生了一連串變故。甄士隱的境況驟然間日落西山,拄著拐棍下煤窯,步步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