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頂級藝術家捐贈雕塑《陽光下的牛》入藏中國美術館

2020-12-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應妮)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陽光下的牛》25日在中國美術館雕塑園揭幕,該展品由藝術家捐贈給中國美術館永久貯藏。

讓·卡爾多(1930—2020),國際著名雕塑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長期在裡昂和巴黎高等美術學院任教,1983年當選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並於1992年、1997年兩度當選法蘭西藝術院輪值主席。成立於1816年的法蘭西藝術院是法國最高藝術研究殿堂,也是全球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學院之一。

在巴黎市中心永久矗立著讓·卡爾多三件代表性作品,分別為立於香榭麗舍大街的戴高樂將軍像和邱吉爾像,以及坐落在塞納河左岸的託馬斯·傑弗遜像。此外,還有70多件他創作的大型作品陳列在法國、美國、中國、加拿大、波蘭等國。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中法友誼源遠流長,法國是最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西方大國之一。20世紀中國美術的重要特徵是中西合璧,在這一進程中極為重要的是中法之間的美術交流。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作品,不僅將進一步豐富中國美術館藏的國際藝術精品序列,也將載入中法藝術交流史。

讓·卡爾多相信真實和傳統的力量,他的作品極具震撼力。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迪埃·貝奈姆介紹,在西班牙駐留期間,讓·卡爾多常看鬥牛表演,受到啟發隨即創作了一系列表現公牛的雕塑作品。

大型雕塑銅像《陽光下的牛》創作於1968年,規格為140釐米×190釐米×80釐米,現落成於中國美術館雕塑園的《魯迅像》對面,與魯迅先生踐行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精神相呼應,實現西方藝術與東方文化的對話。(完)

相關焦點

  • 中國美術館舉行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陽光下的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年11月25日,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陽光下的牛》向中國美術館捐贈揭幕儀式在中國美術館雕塑園舉行。中國美術館藏有其11件雕塑作品,同時還收藏有40多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們的作品,他們將這些作品無償捐贈給中國美術館,成為中國國家美術的寶貴財富,並將融入人類文明美術歷史而生生不息。讓·卡爾多的作品《陽光下的牛》激勵著我們不斷在中法友誼、中法文化交流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 118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亮相中國美術館
    此次8號展廳展出館藏讓·卡爾多全部經典雕塑作品,和布魯諾·巴貝於20世紀70~80年代所拍攝的珍貴攝影作品。《法蘭西》 讓·卡爾多 鑄銅 雕塑 75×22×22cm 1978年 2019年藝術家捐贈 中國美術館藏2020年11月25日,中國美術館曾舉辦讓·卡爾多雕塑《陽光下的牛》捐贈揭幕儀式。
  • 鄧拓捐贈的傳蘇軾《瀟湘竹石》亮相,中國美術館為捐贈者辦展
    作品創作年代跨越古今,題材涵蓋山水、人物、花鳥三大門類,展現出中國古代和近現代繪畫發展史的基本線索和總體特徵。捐贈的歷史也是一個充滿愛心與奉獻精神的歷程:1964年,鄧拓先生所藏145件古代書畫珍品入藏中國美術館,填補了中國美術館古代書畫藏品的不足,鄧拓先生早年試圖通過個人收藏重新梳理中國美術史的宏願終於得以實現。
  • 美在耕耘 ——中國美術館2021新年大展喜迎瑞牛
    在總書記「三牛」精神指導下,展覽圍繞美是由人民創造的而展開:人民耕耘在希望的大地上,創造幸福生活,建設美麗家園;美術家們筆耕不輟,用心靈描繪美的事物、塑造美的精神。展覽以牛的形象為主體,展出中國美術館收藏的膾炙人口的名作(包括少量外國美術作品)及部分邀約作品近600件。
  • 從118件法蘭西院士雕塑繪畫作品中看「不朽的傳承」
    作為對法蘭西藝術院各位院士作品的呼應,中國美術館特別在展覽中加入館藏吳冠中、吳為山兩位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的作品。2000年,吳冠中當選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藝術家。2018年,吳為山成為第二位當選該院通訊院士的中國藝術家。中國美術館將他們的作品與其他16位法蘭西院士的作品並置展出,希望觀眾可以感受到文化交流產生的對話與共鳴。
  • 向捐贈者致敬|中國記憶——白俄羅斯雕塑家謝爾蓋謝利哈諾夫的捐贈...
    1956年底至1957年初,受到前蘇聯藝術家聯盟的邀請,謝爾蓋謝利哈諾夫一行到中國旅行,赴北京、上海、南京、蘇州、杭州、廣州、湛江、海南島、玉林、武漢等地,期間他創作了如巴金、齊白石等中國文藝界名人形象和普通大眾形象的雕塑作品共36件。謝爾蓋在赴中國旅行並創作之前,他的創作多以衛國戰爭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的紀念碑雕塑作品為主。
  • 雕塑家吳為山就任中國美術館館長
    原標題:雕塑家吳為山就任中國美術館館長  昨天,著名雕塑家吳為山新任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來自江蘇,是一位具有國際影響的雕塑藝術家。他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雕塑院院長,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 中國美術館展出「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雕塑院士作品展」
    「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雕塑院士作品展」現場  攝影:周凌彤2019年6月28日下午,由中國美術館主辦,法蘭西藝術院特別支持的「中國美術館國際交流系列: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雕塑院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 吳為山:用雕塑講述中國故事
    「20世紀中國美術的重要特徵是中西合璧,在這一進程中極為重要的是中法之間的美術交流。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作品的這份深情,這份友誼,這份真情,將載入中法藝術交流史。」2020年11月25日,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陽光下的牛》捐贈揭幕儀式上說。
  • 「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
    改革開放以來,作為中國美術最高殿堂的中國美術館多次舉辦法國美術作品展,反響熱烈。如19世紀法國農村風景畫展、羅丹雕塑展、法國印象派繪畫展。2016年以來,「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邀請展」 「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雕塑院士作品展」,以及朱德群、皮埃爾·卡隆、布魯諾·巴貝三位院士個人展覽先後在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使中國觀眾更進一步了解了底蘊深厚、一脈相承的法蘭西藝術。
  • 吳為山:用雕塑講好中國故事
    「20世紀中國美術的重要特徵是中西合璧,在這一進程中極為重要的是中法之間的美術交流。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作品的這份深情,這份友誼,這份真情,將載入中法藝術交流史。」2020年11月25日,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陽光下的牛》捐贈揭幕儀式上說。
  • 太牛了!中國美術館600多件名家「牛」作迎喜迎新年
    牛年即將到來,中國美術館淘盡家底,力推經典,為觀眾獻上新年大展「美在耕耘」。12日上午,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新聞會上展示了自己手寫的福字,向大家送上新年祝福。此次展覽以牛的形象為主體,展出中國美術館收藏的膾炙人口的名作及少部分邀約作品共近600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攝影、工藝美術、民間美術等類型,分為「瑞牛呈祥」「時代壯歌」「大地詩韻」「藝心同音」「石榴同心」「醫者仁德」「大國工匠」七個篇章,以及「書為心畫」、「人民的形象(續篇)」兩個專題展。
  • 一尊佛4億,一幅畫10億:揭秘中國頂級富豪藏家的神秘藏品
    王健林:收藏名畫賺了1000倍藏家名片:王健林,萬達集團董事長。在2016年10月發布的胡潤百富榜和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王健林都是中國首富。2006年,劉鑾雄以1737萬美元拍下安迪·沃霍爾的《毛澤東肖像》,次年又以3924美元拍下高更的名作《早晨》,成為出手最闊綽的華人收藏家之一。之後,曾有美國媒體將他評為全球頂級收藏家第六名,但他認為自己被低估了,至少能排到前三。
  • 致敬 中國美術館重啟的關鍵詞
    右手邊起,第一幅常玉《馬》,依次劉海粟《黃山雲海》、蘇天賜《水鄉之晨》、吳冠中《誤入嶗山》、顏文樑《晚霞雪景》和熊秉明雕塑《駱駝》。左起第一幅吳昌碩《紅梅》、齊白石《紅衣牛背雨絲絲》、徐悲鴻《奔馬》、林風眠《泊舟》、黃賓虹《蓬萊閣》和劉開渠《蔡元培胸像》。
  • 央美美術館線上展溯源「雕塑基因」|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雕塑|中央...
    20世紀五十、六十年代,是中國現代雕塑得到大發展的第一個時期,湧現出一批經典力作。近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在官網推出線上展覽「雕塑基因——20世紀五十、六十年代中央美術學院雕塑教學構建中的多種傳統」,從雕塑教學和創作方面回望這段具有重要意義的歷史。展覽的第一個板塊為「法國雕塑經驗——留法學習的教師和他們的傳承」。
  • 中國美術館動用全部展廳,600餘件作品亮相新年大展「美在耕耘」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中國美術館近日開幕新年大展「美在耕耘」,展覽以牛的形象為主體,展出中國美術館收藏的名作(包括少量外國美術作品),及少部分邀約作品共近600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攝影、工藝美術、民間美術等類型。
  • 從齊白石《老農》開始,看中國美術館藏畫中的勞動者形象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展覽序言中寫道,「我們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1萬餘件作品中梳理、精選出117件刻畫勞動者形象的優秀作品,其中包含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3500餘件國際美術作品中遴選出的18件前蘇聯、俄羅斯、德國、日本、白俄羅斯藝術家的作品。它們雖源自不同國度,文化背景與內涵也不盡相同,但歌頌勞動與勞動者的辛勞與神聖是一致的!
  • 來中國美術館感受美和溫情
    臨近元旦,中國美術館推出了「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展」「藝心同音——國際視野下的中國美術館藏作品研究展」等數個大型展覽,以及位於六層「藏寶閣」和位於中國美術館雕塑園的館藏雕塑陳列展,向廣大觀眾送去美的新年祝福。
  • 美在耕耘——中國美術館2021新年大展喜迎瑞牛
    展覽以牛的形象為主體,展出中國美術館收藏的膾炙人口的名作(包括少量外國美術作品),及少部分邀約作品共近600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攝影、工藝美術、民間美術等類型,分為「瑞牛呈祥」「時代壯歌」「大地詩韻」「藝心同音」「石榴同心」「醫者仁德」「大國工匠」7個篇章,還有「書為心畫」、「人民的形象(續篇)」(含「張安治繪英模人物作品展」)2個專題展。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 代表作深圳地標性雕塑《開荒牛》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11月22日上午,中國著名雕塑藝術家潘鶴在廣醫二院離世,享年95歲。潘鶴之子潘奮22日下午在朋友圈公布了這個消息。潘鶴1925年生於廣州,籍貫廣東南海,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中國當代著名雕塑大師,「嶺南雕塑」的代表人物,新中國第一代雕塑家。潘鶴致力於雕塑藝術創作近70年,從事美術教育40餘年,創作的100多座大型戶外雕塑分布在國內外68個城市,60多件中型雕塑被國家級美術館及博物館收藏,屢獲國家級最高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