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啞鈴媽媽
一位家長給幼兒園老師打電話,想了解下孩子在校表現。結果,幼兒園老師非常坦誠,直白地告訴家長:「這平常說的這些話真的有問題,以後恐怕會不孝順。你們要趁他小的時候,好好教育下。不然的話,等你們兩口子老了,怕是指望不上。」
老師說得很直白,真心拿家長當朋友了。可是,家長卻有點不開心,感覺老師「瞧不起」她家孩子。在家長眼裡,他家兒子大寶很懂事。好在後來,倆人反覆溝通,老師不停解釋,家長認真琢磨以後,才認識到了問題,知道自家孩子的確有「不孝順」的風險。
原來,有一天午休的時候,幼兒園老師拿著手機,一邊吃飯一邊刷視頻。幼兒園老師看見視頻裡,有一位中學老師因為缺錢,就出去做兼職騎手,給人送外賣。
於是,就指著視頻裡的人,告訴孩子們講,「你們要好好學習,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你瞧,老師多辛苦,工資低,賺錢不夠花,有的老師都出去當外賣員了!」
哪知,男孩大寶對幼兒園老師講,「老師工資低,也不該做兼職騎手,丟人現眼。」老師聽後,心裡不舒服,就問大寶,「那你爸媽做什麼工作呢?」
大寶想了想回答說,「我爸媽做清潔工的時候,不是我爸媽。但回家以後,他們就變成了我爸媽。不過,等我長大了,我會搬家,那時候他們就又不是我爸媽了。」
幼兒園老師把孩子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家長。家長起初不信,後來問過孩子,這才相信了。
有時候,孩子的一句話,確實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動態。如果孩子常說這幾句話,那等他長大後,很可能就是白眼狼,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別等著生米煮成熟飯,才後悔當時沒及時教育。
孩子把哪些話掛嘴邊,等長大後很可能是白眼狼?
1 「這不是我爸媽」( 不承認爸媽的身份,以爸媽為恥)
一個不承認爸媽身份的孩子,長大後不太可能孝順。
聽過這樣一個真實故事,有個孩子的爸爸是清潔工,專門負責掏馬葫蘆,工作累又髒。所以,孩子很鄙視爸爸。有一次,這位孩子跟同學路過一處施工地,正巧孩子的爸爸在幹活,同學就把自己沒開封的礦泉水,遞給這位孩子,讓他給爸爸送過去。
結果,卻被這孩子給扔了,他說,「我沒有這種丟人的爸爸。」這個孩子長大以後,確實成了白眼狼。爸爸拿所有的積蓄給他買了房,他娶了媳婦就跟爸爸斷了聯繫。
可見,一個不承認父母身份,以爸媽身份為恥辱的孩子,長大後可能不太孝順。
2 「家裡有我,生二胎必須送走養」(有點自私)
有的家庭想要生二胎,可頭胎孩子卻告訴爸媽,「想生可以,家裡有我,生二胎必須送走養。」孩子不僅不答應爸媽生娃,還用自己的方式抗拒骨肉手足,心裡的自私和小狹隘,表現得非常明顯。
這類孩子在長大後,在面對小家庭及爸媽時,可能會做出更有利於自己的選擇,有可能會成為白眼狼,不養爸媽。
3 「都得聽我管」(想凌駕在爸媽之上)
個別孩子想在家裡當老大,希望自己能夠凌駕於爸媽之上,要求爸媽必須聽他管轄。這樣的孩子等長大後,有可能在爸媽年老時,讓爸媽受些窩囊氣。
比如,要求爸媽每天做飯,不準外出等。這類孩子即使骨子裡尚留有半點的孝順,但也有可能在言語上成為白眼狼。
4 「錢都得存我帳戶上」
小時候就表現出,對金錢有掌控欲的孩子,表面上服從爸媽的安排,實際上卻跟爸媽分心眼。孩子會對爸媽提要求,把錢都存在他的個人帳戶上。
這樣的孩子心思沉穩,過度考慮自己,小時候就這麼愛錢,長大後一旦跟爸媽發生衝突,有可能會變成白眼狼。即便不絕對,也有這樣的小概率事件發生,不得不防。
5 「老了別找我養」(拒絕給爸媽養老)
有的孩子跟爸媽提出要求,被爸媽拒絕,孩子就會在開玩笑時這樣講,「你現在不答應我,老了可別找我養。」威脅爸媽,拒絕給爸媽養老,這樣的孩子有可能長大後不孝順。
雖然,這未必是絕對的,也有的孩子確實在長大以後,發生了真正的改變,變得體貼又孝順了。但有些在小時候就明確告知爸媽,長大後不給爸媽養老的孩子,確實真的忘本了,成了白眼狼。
孩子的這些口頭語,真能反應出心裡話,把這些話掛嘴邊,很可能長大後是個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