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這些特徵時,是自卑的表現,家長要及時「救」孩子

2020-12-14 腦洞育兒經

近代最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說過:如果沒有情感的溝通,智慧的交流是無法達成的。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父母越來越多地將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面。從而忽視了孩子內心的成長。而自卑卻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形成的。

我們今天討論一個沉重的話題,那就是關於自卑的人是怎樣的一個心理。

我們在生活中會經常聽到這些話,例如:我不行,我做不到。我這次又失敗了。其實看似很普通很隨意的一句話,卻是自卑的人經常說的一句話。說這些話的人,他們不能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夠相信自己擁有足夠的能力,更不敢於去嘗試新鮮的事物,也很難獨自去面對生活的困難。

例如:當孩子在學校裡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成績差進而形成了人緣差,最後會使孩子變得十分的自卑。或者孩子受到了別人的欺負,沒有人幫助的時候,同時又受到了老師的斥責。會使孩子失去一定的安全感,陷入自己的世界裡面,也會形成孩子的一個自卑感。

而成年人的自卑往往會是在生活中情場的失意和職場的失意,這些情況產生自卑的情緒。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卑是暫時性的,他是會被時間所治癒的,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自卑在心理學上的定義就是自我情緒體驗的一種形式,簡單來說就是由於生理或是心理上的缺陷又或是其他原因,導致自己不自信,看不起自己,覺得別人都嘲笑自己。

兒童心理專家研究表明:孩子9歲之前是性格塑造重要事情,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地培養孩子正確的性格,孩子的人格很容易發生扭曲,產生心理極端。

家長如何能夠辨別孩子是否有自卑心理呢?如果9歲前的孩子有這3種現象,說明孩子已經在自卑的邊緣徘徊,家長要注意。

一、孩子沒有主見

如果孩子在生活中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沒有自己的主見。凡事都需要詢問別人的意見然後根據別人的做法還有別人的情緒去進行選擇。這樣的孩子,他們表現出的會是一種極其不自信的一個狀態。

例如,夏天到了,孩子是選決定吃雪糕呢還是喝冷飲呢。那些不自信的孩子往往會聽從別人的意見,如果別人建議他吃雪糕,那麼這些孩子就不會選擇喝冷飲。

考試時,針對這一道題孩子想選擇a,但是聽到別人在再說B,儘管孩子不知道是不是說得跟自己做的是一題,但是孩子會下意識地放棄自己的選擇,進而選擇聽到的那些答案。往往沒有主見的孩子他們是不敢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當然這也是不自信的一種表現

二、孩子突然發脾氣

很多孩子,他們不能合理的管控自己的心情緒,當孩子受到一定的委屈,或者是突然的心情不好的時候,他們不懂得如何去調節自己的情緒,也不敢向別人去傾訴。長時間的壓抑自己的怒火,當遇到某個導火索的時候,孩子就會突然的爆發。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是脾氣溫和的,但是突然有一天發了很大的脾氣,並且之後會經常的突然性發脾氣。那麼這樣的孩子極有可能產生了自卑的心理。

三、孩子做事膽小

我們經常說"後生可畏",就是因為孩子做事情時,會堅持自己的想法,然後勇往直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做事膽小的孩子,總是喜歡看別人的臉色,他們很在意別人的想法。假如孩子用功讀書,卻被同學嘲笑說"書呆子",那麼孩子會立刻停止讀書,甚至對讀書產生厭噁心理,這樣的孩子太過於在乎別人的態度和情緒的變化。

正確做法:

一、多陪伴孩子

自卑的孩子,他的世界是黑暗的。他們感受不到外界給自己所帶的溫暖,以及別人對自己的關愛。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多花些心思,耐心地陪伴孩子和孩子多進行交流。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以及家人的關愛。長期以往孩子內心就會變得逐漸的開朗活潑。

二、培養孩子自信心

有了自信心,孩子才能夠敢於和別人交談,敢於面對挫折。家長在生活中要學會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告訴孩子"你可以"、"你是最棒的"。家長可以假裝無意間讓孩子幫忙做事情,孩子出色完成之後,家長要誇讚孩子聰明能幹,逐漸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內心就像鮮花一樣脆弱,家長要細心地和會和引導,孩子才能擁抱陽光,擁抱希望。有了良好的性格,孩子在將來才能更受歡迎,事業精益求精。

在孩子成長的這條路上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家長經常疏於引導,從而導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外在表現為:叛逆、頂嘴、孤僻、暴力。面對這些,父母可能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不妨試試通過閱讀繪本來引導,雙管齊下,會省力的多。

前段時間為自己的孩子買了一套,作為睡前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很喜歡,尤其對孩子的情緒管理、行為習慣和性格養成有很大的幫助。在3-6歲可用作培養高情商、提高表達能力的工具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此套全彩繪全套共10冊,由多名育兒專家聯合編寫而成,繪本中每一個故事都是經精心設計,從多個維度對孩子加以引導,孩子聽了後,可以更加的有自信、有毅力、有誠信、有愛心、有自律和有擔當父母可以作為睡前小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也可以自己觀看書中生動有趣的圖片。

點擊下方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當孩子出現這些表現時,可能代表要中暑了,家長要及時處理
    孩子中暑,輕則會引起頭疼發燒,重則還有可能會威脅到孩子的生命安全。所以家長應該及時的發現孩子中暑的反應,及時的做出處理。當孩子出現這些表現時,可能代表要中暑了,家長要及時處理1、 中暑徵兆其實孩子中暑的時候也是有徵兆的,家長要想知道孩子到底是不是要中暑了,就需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這樣才能及時的做出預判和處理。
  • 孩子在9歲之前,若有以下表現暗示自卑了,請家長及時拉一把
    他們與人相處時,似乎總緊繃著一根弦。尤其是當別人誇這類人的時候,他們往往顯得更慌張,認為別人高估了自己。這其實就是自卑的表現,這類人錯誤的認為,只有各方面優秀才有資格自信,但自信並非用能力來衡量的。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要知道哪些是良好的性格,如何塑造這種良好的性格。那孩子若是自卑了,9歲之前會有哪些表現呢?一、 太在意他人眼光一般情況下,9歲前的孩子都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
  • 李玫瑾:孩子經常說這三句話,是心理「自卑」的表現,家長要重視
    很多權威的研究就表明,一個人童年時期的陰影是需要用一生來修復,這種陰影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和對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有直接的原因,所以當孩子心理出現自卑的情況時,家長一定要重視。有一句話說:性格決定命運,很多人都覺得性格對自己的命運影響很大,性格和一個人的選擇有很直接的關係,也和一個人說話的習慣和行為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才會說性格決定命運。
  • 經常用激將法打擊孩子的家長,可曾想到孩子出現「自卑心理」?
    所以家長用:那你一定是不會跳舞,或者我不相信你會跳舞,除非你跳給我看一看等這樣的話語去意圖激發孩子的表現欲。 這種方式一次或者兩次使用會起到一定效果。但是你若是把這種方式當成慣用手段,那很快,你就會得到孩子這樣的回覆:我就是不會,我根本就不想……這樣自我否定的回答。
  • 孩子出現這三個信號時,是長個高峰期,家長要抓住機會
    尤其是對於男孩子來說,身高甚至比長相要重要的多。其實在孩子身體發育的過程中,家長要注重孩子長個的高峰期,抓住這個機會,孩子身高才能發展上來。反而那些身高增長很快的孩子身材都是偏瘦的,看起來瘦長瘦長的。對於男孩子來說,如果家長發現他們的身材開始變壯,肌肉變的發達了。那麼一定要重視從這時起要抓緊促進孩子身高的增長了。3.性發育產生。
  • 孩子缺乏自信,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很多父母喜歡事事替孩子代勞,卻又常常指責和抱怨孩子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會,時間一長只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所以父母要多讓孩子發揮自己動手的能力,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及時的給予鼓勵,讓孩子從中找到自信。
  • 孩子犯錯時,家長這種反應是無能的表現,教出的孩子也很差勁
    在遇到孩子犯錯誤時,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吼罵,以此來震懾孩子。但吼罵教育第一次效果明顯,使用的越多效果就越差,最後變成了家長白白浪費口舌,孩子也會被教育的越來越差勁。一、吼罵教育,效果約等於無這是因為家長在吼罵孩子時,孩子的第一反應是緊張和恐懼,他的大腦會啟動逃生機制,腦袋裡想的都是該如何應付家長,根本沒認真聽你講的話。任你講的再多,孩子還是不往心裡去。並且你罵的次數越多,孩子就越容易被罵皮,對你的話充耳不聞。
  • 3個行為說明你的孩子正在自卑,一些家長還以為是「懂事」的表現
    有的孩子相對內向、有的孩子善於思考、有的孩子不太愛說話,但並不能說這些孩子性格有缺陷。 但是家長們要注意一點,不要把孩子的自卑當成懂事。生活中有一些孩子,他們平時表現出了沉穩和內斂,看上去非常懂事。但是倘若你的孩子有這樣3個舉動,那就要引起重視, 這可能說明你的孩子正在悄悄自卑。
  • 3個表現說明孩子自卑了,需要家長多關注,幫助性格養成!
    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跟自己的性格密不可分,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又跟自己從小的家庭環境、家庭氛圍和家人分不開,所以,想要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成功,就需要家長們在孩子的性格養成黃金時期多多關注孩子。自卑跟自信是此消彼長的,自卑的產生甚至會抹殺掉一個人的自信心,不利於他性格的養成,那麼,該如何避免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呢?這就需要家長關注孩子的情緒、行為的變化,如果孩子突然出現以下這3個表現,說明孩子開始自卑了。
  • 家長不以為然的3種行為,正在讓孩子變得自卑,看到請及時改正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說有什麼是比成績更重要的,那就要數心理和身體的健康了!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顆自信強大的內心,但卻未必能避免一些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的行為。
  • 6-18歲孩子的認知心理特徵和有效溝通方式,強烈建議老師、家長收藏!
    心理特徵: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正在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如果不注重引導,這些小的困難很可能引發孩子的不安,從而幹擾他的學習。
  • 當孩子出現以下行為時,代表「墮落」就在不遠處,家長及時阻止
    文|文兒 剛下班就接到閨蜜的電話,張口就是孩子又離家出走了,問有沒有到我家來?打給女兒一問,果然小子正縮在我家打遊戲呢。閨蜜本來要來接,我勸她先跟我聊聊,免得母子見面後衝突加重,孩子叛逆的時候,家長要做的是給情緒降溫,而非火上澆油。
  • 孩子自卑?家長不要給娃隨意貼標籤,警惕以貌取人的「暈輪效應」
    孩子自卑,可能源於家長的「完美主義」,家長千萬不要給娃隨意貼標籤,應警惕以貌取人的「暈輪效應」。什麼是「暈輪效應」?心理學上的「暈輪效應」,指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就好比日暈由中心逐漸向外部擴散成圓圈,是一種在某一突出特徵影響下所產生的以點帶面、以偏概全的社會心理現象。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對青少年心理頗有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提到過: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可見情商是要跟隨孩子一輩子的,家長應該及時糾正孩子的一些「低情商」表現,培養孩子的情商。
  • 孩子性格自大,是自我認知出現了問題,家長要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由於現在很多家中都是一個孩子,所以父母總是把最好的都給孩子,並且還有的家長為孩子規劃好一切,還會給孩子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最優秀的,是別人比不上的,孩子就會開始變得狂妄自大,等到家長發現的時候孩子的性格已經開始有了改變,如果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孩子變得很自大,就要及時地引導孩子
  • 孩子經常說這三句話,暗示內心已經極度自卑,家長現在管還來得及
    教育孩子是每一個家長首要責任,因為父母的教育會影響他們的一生。但是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也別操之過急。關鍵是平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教育,這樣的效果才是最好的。媽媽這才發現,孩子有點自卑,害怕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所以她趕緊疏導孩子說:「不會的,你們是好朋友,他們不會笑你的,到時候媽媽也陪你一起去,給你加油,你肯定可以的!」聊了好一陣,孩子才同意參加了活動。
  • 孩子的不良坐姿裡暗藏「殺機」,提醒家長及時糾正
    三湘都市報7月19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吳靖 鍾桂珍 實習生 孟凡佳)葛優躺、蹺二郎腿、低頭看手機、趴在桌子上睡覺……這些看似無害的生活姿勢,可能正在悄悄讓孩子們的脊柱發生改變,最終導致嚴重變形。14歲的瀏陽女孩小雅就因這些不良姿勢,造成脊柱畸形,變得駝背的她越來越自卑。
  • 孩子為何喜歡炫耀?家長應警惕自卑心理導致,別打擊孩子自尊心
    所以有時候孩子會特別喜歡跟朋友們炫耀,這種炫耀其實也是來源於孩子的表現欲。 所以有的孩子在跟其他孩子交往的時候,通常不會考慮他人的感受,只過度在乎自己的感受,過度的表現自己。 2.虛榮心導致 心理學上有一種觀點講:社交的本質是炫耀。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就認為孩子沒有虛榮心,其實人的虛榮心幾乎是天生的。
  • 孩子經常在逃避,這是「焦點效應」在搗鬼,家長及時糾正很重要
    這在孩子的身上最容易體現出來,當孩子們獲得成就後,周圍人的誇獎會讓他們產生飄飄然的感覺,而當他們做不好某件事情的時候,就會在潛意識裡覺得所有人都在關注他的錯誤,由此他們會產生自卑感,開始選擇逃避這件事情。雖然這種效應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出現,但是仍舊會有家長不清楚孩子是否受其影響,對此父母可以通過以下特點來進行判斷。
  • 小時候好看長大變醜的孩子,通常會有這些特徵,發現一個就要糾正
    執筆:張蒙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雖然說孩子剛出生時一般都看不出長相,但隨著年齡增長,小時候不起眼的娃,長大後反而成了帥哥美女,而有的孩子從小看著漂亮可愛,卻越長越「殘」,讓人大跌眼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