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現以下行為時,代表「墮落」就在不遠處,家長及時阻止

2020-12-22 騰訊網

文|文兒

剛下班就接到閨蜜的電話,張口就是孩子又離家出走了,問有沒有到我家來?打給女兒一問,果然小子正縮在我家打遊戲呢。閨蜜本來要來接,我勸她先跟我聊聊,免得母子見面後衝突加重,孩子叛逆的時候,家長要做的是給情緒降溫,而非火上澆油。

說到閨蜜家兒子,本質是一個好孩子,小時候乖巧聽話、聰明伶俐,算是別人家的孩子。可到了初中以後脾性就有了改變,尤其最近半年,也不知道是疫情的緣故還是到了中二年紀,三番五次離家出走,一言不合就「大鬧天宮」,氣得閨蜜都拎掃把了。

慶幸的是孩子沒有鬧得太出格,一般離家出走不是到我家,就是到另一位好友家裡,倒是省了閨蜜找的麻煩。

「你說孩子怎麼就突然『墮落』了呢?去年還人人誇讚,今年就放縱成這樣了!」

閨蜜邊喝酒邊抱怨,我心裡忍不住吐槽,除非是重大事故,不然孩子的性格變化都有跡可循,只看家長上不上心。尤其在孩子出現以下行為時,一般情況下「墮落」就在不遠處了,家長及時阻止,免得孩子真誤入歧途了。

孩子自我放棄的具體表現

對外界表現出憤世嫉俗

回想起孩子之前的變化,閨蜜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孩子變得戾氣十足,之前還不錯的性格開始有點暴躁,開玩笑也分辨不出,對外界表現出了一種漠視和敵意。

在閨蜜看來,十幾歲的孩子有反抗全世界的意志是一件好事,誰家青春期不叛逆呢?只不過沒想到的是,到了自家孩子身上表現如此激烈,畢竟從小到大聽話慣了的,突然「墮落」讓閨蜜兩口子十分不適應,也有點不知所措。

聽完閨蜜的陳述後,我只覺得他們太過遲鈍,孩子明顯是遇上了難題。

眾所周知,孩子到了青春期會對單一的生活產生不滿。在渴望花花世界的年齡段,孩子所有的生活卻是「學校——家」,這種兩點一線,很容易產生枯燥無味的厭倦感,如果父母能及時發現,並給予引導,那孩子很快就能回歸正途,不然就會在厭惡中越陷越深。

沉迷電子設備和虛擬世界

經過和閨蜜的探討,我們確定孩子的變化與虛擬世界有關,途徑就是電子設備。

因為經常出差的緣故,閨蜜給孩子早早買了手機,本以為開啟了青少年模式就萬無一失了,誰知還是沒能避開網際網路的負面影響。雖然目前我們還得不到精準的答案,但與二次元脫不了干係,尤其是網路遊戲和糟糕的世界觀。

這裡要提醒各位家長,控制你家孩子上網的時間,網絡世界三教九流什麼都有,更有不良團隊利用負面信息在控制你家孩子的情緒。擬態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很大,長期待在一個戾氣滿滿的信息繭房裡,再積極陽光的孩子也會被引導成「瘋子」,一定要謹慎。

對父母的要求百依百順

這種情況就不屬於閨蜜兒子了,但也屬於自我墮落的前兆之一。有些家長或許認為聽話是好事,殊不知聽話也要有度,世界上不存在完全一模一樣的兩片葉子,人也一樣,哪怕是母子,也不可能想法完全一致。

因此,若你家孩子對父母的要求百依百順,這不僅僅代表聽話,也代表孩子放棄了對自我的追尋,或許是父母的控制欲,或許是生活中遇到了挫折。而一個放棄自我的孩子,將來是不可能有出息的,頂多成為父母的翻版。

▲如何拯救孩子的「墮落」

多多鼓勵孩子

我告訴閨蜜,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要想著如何找回父母的面子和權威性,正確的做法是平復孩子的激烈情緒,找尋原因,然後鼓勵孩子。

這時候,講道理是不合適的,孩子聽不進去。家長要做的是無條件鼓勵孩子,要知道,孩子會在家長面前發火,想得到的是安慰和愛,等到事情平復後,家長再講道理比較好。

每天表達對孩子的愛意

很多自我放棄的孩子本質是因為否定了自己的存在價值,十個裡面八個都是因為得不到父母關愛才自甘墮落。所以,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了墮落前兆,那就要反省自己了,是不是平常關心孩子太少,或者很少表達愛意,只有讓孩子充分認識到自己被重視,才會從自我放棄中掙脫出來。

當然,這種重視要針對孩子本身,而不是學習成績等附加品,不然只會起反作用。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是否自我放棄過呢?】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孩子出現三種行為時,可能離墮落不遠了,家長要及時拉一把
    飛飛的遭遇讓人心疼,很明顯他的墮落源於家庭,父母生而不教是最大的源頭,要知道孩子的墮落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孩子出現如下幾種行為時,父母一定要及時「拯救」。孩子開始墮落的表現1、憤世嫉俗如果孩子身上的戾氣很重,性情暴躁,對他人的言語和行為表現出的是冷漠和敵意,對生活沒有希望和信心,對未來沒有期待和動力,凡事都是消極悲觀的一面,可能正在墮落的邊緣徘徊。
  • 當孩子出現這些表現時,可能代表要中暑了,家長要及時處理
    孩子之所以中暑,就是因為爺爺奶奶今天帶孩子出門的時候,沒有做好防範工作,也沒有及時的給孩子補充水分,所以孩子才會出現中暑發燒的現象的。炎熱的夏天,大人都不一定能夠頂得住這炎炎夏日,更何況是我們的孩子呢。
  • 高中生開始墮落的四大表現,家長:第三個,必須及時制止
    高中生開始墮落的四大表現,家長:第三個,必須及時制止學生進入高中之後,由於年齡長大,有些時候遠離家長,但是家長一定要經常與老師聯繫,如果孩子出現以下四種表現,就是開始墮落了,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我們承認高中生已經進入青春期,或者即將成年,他們思想、思維正在發展,有些東西雖然不對,但是他們仍然不認為自己有錯。這就很危險啊!當一個學生總是認為老師的不對,家長的不對,那麼就不得不承認他自己開始出現了錯誤。當總認為老師不對的時候,當總認為自己有理,而社會、老師、制度都不允許的時候,那麼他就非常的危險了。
  • 「人來瘋」的孩子並不是活潑的表現,家長及時糾正,才能避免影響
    家長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一個孩子在自己面前明明非常的乖巧,但是一旦家中來了客人,他們反而變得很鬧騰,總是非常的調皮,想要去阻止孩子卻怎麼也停不下來。唐女士最近就有著這樣的苦惱,因為節日的原因,家中總是會來許多的客人,這讓唐女士沒有想到,這反而給了孩子許多表演的機會。
  • 幼兒園孩子怒打老師:當孩子有這些行為時,家長要注意了
    這就需要了解,小孩子那些所謂的「暴力傾向行為」是如何產生的。通常情況下,孩子的一些行為動作往往是為了表達內心的渴望,如果要求沒有被滿足,或者希望得到父母更多關注,也可能出現所謂的「過激行為」。父母需要及時地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能以「暴力」來概括孩子的行為。因為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發育成熟,還不能像大人那樣「深思熟慮」,行事難免容易衝動。
  • 孩子出現這些特徵時,是自卑的表現,家長要及時「救」孩子
    自卑在心理學上的定義就是自我情緒體驗的一種形式,簡單來說就是由於生理或是心理上的缺陷又或是其他原因,導致自己不自信,看不起自己,覺得別人都嘲笑自己。兒童心理專家研究表明:孩子9歲之前是性格塑造重要事情,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地培養孩子正確的性格,孩子的人格很容易發生扭曲,產生心理極端。
  • 容易讓初中生墮落的3件事,家長應該知道,一經發現要及時制止
    而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上了初中之後,初一的成績還非常好,有的學科接近滿分,但是到了初二成績開始逐漸下滑尤其是初二下學期,成績下滑的尤為嚴重。很多家長表示不理解,更是不知道原因。其實,主要的還是初一都是基礎知識,沒有什麼難點。但是初二新增了一科物理,一個新事物,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在加上初一的基礎知識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紮實,成績下滑也就不奇怪了。
  • 孩子一直不會釋放情緒,出現暴力行為,家長該如何給孩子疏導情緒
    家長要想糾正孩子這樣的暴力行為,首先要了解孩子類似行為背後的原因。 1.被忽視,沒有存在感。回想之前去同事家玩,發現果果的要求經常被同事家人忽視。自己的女兒笑笑和果果說話時,果果注意力不集中,回答也很敷衍。兩個小孩玩耍時,笑笑請果果幫忙,果果不經意回答:「你自己想辦法吧,爸媽都在忙呢」。
  • 寶寶磕到頭後,若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家長要及時送醫院,不可大意
    但是正因為他們年齡較小,顱骨發育還不完善,所以非常容易因為撞擊造成傷害。有時因為小小的磕碰甚至會造成腦震蕩,甚至有短暫性的腦功能障礙,孩子的生長發育非常不利。寶寶磕到頭後,若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家長要及時送醫院,不可大意1.嗜睡,意識模糊腦震蕩其實是由於腦部受到外力撞擊所造成的傷害,因為腦部神經發達,所以會出現短暫性腦功能障礙,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寶寶出現嗜睡情況,
  • 是孩子出現「行為退化」,家長要注意
    歸結而言,"行為退化"是一種心理問題。 當父母發現孩子出現"行為退化"時,這時候已經是孩子心理發展的後階段了。在最終出現"行為退化"之前,孩子會經歷這樣的幾個發展階段,而父母在這一過程中若是稍不注意就會讓孩子越走越遠。
  • 孩子出現視覺空間失調,要及時的引導,幫助孩子糾正這種行為偏差
    當孩子出現視覺空間失調的時候,父母要進行及時的引導。幫助孩子糾正這種行為偏差,提高他的視覺空間智能。一、視覺空間智能的定義視覺空間智能是由霍德華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中的一種。而視覺空間智能是其中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視覺空間智能的好壞對一個人的發展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 孩子總是哭?家長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要輕易阻止孩子的情緒釋放
    孩子總是哭?家長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要輕易阻止孩子的情緒釋放引言吃完晚飯帶孩子去小區散步,十幾個小朋友成群結隊、有說有笑地在小區的娛樂區嬉戲打鬧,玩兒得不亦樂乎。其中有個騎自行車的小男孩不小心撞到了石凳子,瞬間摔倒在旁邊,手肘磕到凳子上破了皮,滲出血滴,對他來說應該是挺疼,男孩一邊抽泣一邊抹眼淚。他爸爸趕過來時不但沒有安撫他,反而當著眾多家長孩子面前大聲說道:「男兒有淚不輕彈!不就被磕到了麼?這有什麼好哭的!把眼淚憋回去!」孩子聽完呆在一旁,收了收剛剛悲傷的情緒,強忍住沒讓眼淚掉下來。
  • 孩子出現這3個徵兆,在幼兒園可能被同學孤立了,家長要及時補救
    所以家長需要細心一點,多觀察孩子的動向及行為。如果真的發生欺凌現象,在孩子身上也一定會有跡可循的。 為了讓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幼兒園是否被大家孤立,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當出現這三個徵兆時,說明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了,家長需要及時給予孩子進行補救。
  • 孩子睡覺時出現「奇怪舉動」?可能與大腦發育有關,家長別擔心
    大腦發育快的孩子睡眠時常會出現這幾種舉動1.睡覺時總會笑有時家長哄孩子睡覺的時候會發現,自家孩子睡著覺突然笑了。這個反應可能會讓家長特別疑惑,有些人還會直接把娃叫醒。一般多見於5個周以內的新生兒,家長要注意自己判斷。2.睡眠時愛亂動不少孩子小時候睡覺就愛亂動,家長一晚上都要躲著他們睡,就算是張兩米的大床孩子也能從一邊翻滾到另一邊。大家都為孩子睡覺多動的行為感到困惑,和他們睡覺總是睡不好。
  • 孩子不聽話,用嚇的就好?「恐嚇式育兒」帶來的危害,家長要知道
    這樣的情景,這樣的恐嚇式育兒方式在生活中並不少見。當孩子不聽話時,當孩子的言行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和期望時,家長就會採取恐嚇的手段來迫使孩子聽話或「激勵」孩子。「恐嚇式育兒」的內容有哪些?家長對孩子進行恐嚇教育常說的內容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
  • 「詭計多端」的孩子,兒時會出現這3種行為,家長要早發現早改正
    2 「詭計多端」的孩子,兒時會出現這3種行為 事實上,許多孩子從小便「詭計多端」,不過這些孩子的「詭計」在長輩眼中卻是小聰明,甚至有些爺爺奶奶還會鼓勵孩子這樣做,認為這樣孩子在外面就不會被人欺負了,可是事實上,這種行為很容易在孩子心中「紮根」甚至還會變成自己的習慣
  • 孩子在9歲之前,若有以下表現暗示自卑了,請家長及時拉一把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自傑克·霍吉生活中不難發現這麼一種人,他們明明很優秀,但就是不自信。他們與人相處時,似乎總緊繃著一根弦。但總有些孩子,擁有自己年齡不該有的成熟和懂事,他們太會看眼色行事。所以這類的孩子顯得過於敏感,因為別人的一點批評就可能非常痛苦,從而做事畏手畏腳!這種被迫的懂事,並不是真的懂事,可能是自卑了,父母要及時拉一把。
  •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打小報告和告密的行為呢?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孩子們喜歡告狀的行為主要是在他律階段,即孩子服從權力,遵守教師和家長,一旦發現錯誤的行為總是及時報告老師和家長,他們可能不打算給別人麻煩,僅僅因為規則下的道德意識,促進「打小報告」的行為。2. 想要取悅或被認可的。
  • 孩子打針時,家長應該怎麼做?
    今天,春藤特邀時衛玲老師給大家整理了三個要點: 1、要誠實,不要哄騙 家長要給孩子合理的心理預期,告訴孩子打針會有點疼,但是打完以後很快就不疼了,而且打完針後身體更強壯、更健康。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了解打針的過程。
  • 家長要分清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才能對症下藥
    但是,如果不及時地引導孩子,這種攻擊性行為就會讓"打人"、"罵人"變成理所當然。家長要正確的引導孩子,逐漸消退"攻擊性行為"首先就是要"對症下藥"!要掌握攻擊性行為的兩大類別,才能正確引導孩子。"攻擊性行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