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二胎,大寶也變嬰兒?是孩子出現「行為退化」,家長要注意

2021-01-12 騰訊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9歲的女孩在弟弟剛出生不久後,行為舉止越來越像個嬰兒。她拒絕自己一個人睡覺,儘管她在6歲的時候就開始跟父母分床睡。她開始抗拒上學,甚至害怕一個人待在家裡。

有時候會突然受到驚嚇,直往媽媽的懷裡鑽,有時候甚至會比剛出生不久的弟弟更粘人,不停地要媽媽哄抱,躺在媽媽懷裡不肯起來。

如今,很多家長在生完二胎之後會發現大寶出現明顯的"行為退化"。跟上述故事裡的女孩一樣,大寶似乎也變成了嬰兒,各種行為舉止都像是倒退到了小的時候。

一旦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可要十分注意啦,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只是鬧著玩而已。

何為"行為退化"?

"行為退化"是指人們在遇到挫折和問題無法解決時,想法、情緒乃至行為等倒退到心理發展的早期,就像是突然變回了嬰兒時期一樣,以此來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

孩子在看到家裡出現了比自己小的孩子,家人的注意力開始從自己身上轉移的時候就會出現"行為退化",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告訴父母自己的不滿,以此引起父母的關注。

歸結而言,"行為退化"是一種心理問題。

當父母發現孩子出現"行為退化"時,這時候已經是孩子心理發展的後階段了。在最終出現"行為退化"之前,孩子會經歷這樣的幾個發展階段,而父母在這一過程中若是稍不注意就會讓孩子越走越遠。

"行為退化"的階段

1、言語表現出不開心

很多家長總喜歡用"你喜不喜歡妹妹/弟弟?"這樣的句子去逗孩子,但當孩子回答類似"不喜歡,不要他/她。"這種話時,家長卻會覺得孩子在開玩笑,認為哥哥姐姐呵護弟弟妹妹是天經地義。於是就沒把孩子的話放在心上。但孩子這時候已經因為"失寵"表現出了自己的不開心,家長在這時若是能對孩子多加引導,孩子的心理就會容易平衡過來

2、 行為表現不滿

不願意抱弟弟妹妹,趁父母不注意打哭弟弟妹妹……孩子會在言語表現不被重視後,會出現直接表示討厭、不滿的情緒。這時候的家長會開始發現孩子的異常,但此時若是沒有真正關心到孩子的內心想法,而是覺得孩子不懂事,甚至因此處罰孩子。孩子只會越來越覺得不被愛。

3、 模仿嬰兒的舉動

孩子總是善於捕捉周圍人的行為和心理。當他們發現嬰兒什麼都不做,餓了尿了只需要啼哭就可以引起家長的重視和照顧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模仿嬰兒的行為,以此引起家長的重視。

當他們以為這種舉止能得到爸媽的愛的時候,就會變本加厲,進而演變為父母所看到的行為退化。

大孩出現"行為退化"的原因

1、父母的關注度減少

很多家長在生了二胎之後,會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最小的孩子身上。對於大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已經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父母會認為他們有能力照顧自己,再加上自身精力有限,因此往往容易減少對他們的關注,從而忽略了他們的心理感受。這時候大孩就會通過"行為退化"來重新引起父母的關注。

2、 父母明顯的偏袒

其實,稍大點的孩子會懂得小的孩子更需要父母投入多一些的照顧。但更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父母的明顯偏袒行為。當兩個孩子同時發出飢餓信號,媽媽這時候如果只顧給小的孩子餵食而忽視另一方。大孩子會在心理產生極度不滿。他們只會覺得自己也是小孩,父母這樣的偏袒是不愛自己,而不會覺得"弟弟/妹妹小,應該要讓著他/她."家長也不應該以此為藉口而忽視大孩子的想法。

3、父母不重視孩子的不滿

在上面我們談到了大孩出現"行為退化"會經過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裡,孩子會通過言語、表情、行為等一步步表現自己對於嬰兒的嫉妒和不滿。這時候,家長如果只是覺得孩子還沒有當哥哥姐姐的懂事。而不進一步開解孩子的心結,就會讓孩子一步步加重自己的不滿情緒,從而出現最終行為退化的情況。

如何應對孩子的"行為退化"

1、 平等對待每個孩子

父母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不僅要把關注點放在小的孩子身上,同時也要多花時間關心大孩子,了解大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同時愛著自己的,嬰兒的出現並沒有讓自己"失寵"。同時,家長也應該多學習和了解孩子每一個成長過程的不同心理發展議題。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在發現孩子出現異常時,要及時引導他們。

2、避免對孩子進行比較

無論是好的一面還是不好的一面,父母都要避免在孩子之間進行比較。

無論年齡多大的孩子,都需要得到父母的認可和鼓勵。儘管父母覺得平時對孩子的比較可能只是開開玩笑,但是大孩子卻很容易將比較的結果放在心上。這對於他們原本脆弱敏感的心又增加了一份心理不平衡。這樣的比較也會影響到孩子之間的感情和相處。

3、給孩子們共同玩耍的時間

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共同玩耍的時間。比如一起聽故事、一起去公園散步等等。在一天中,家長最好能給出半個小時的時間讓孩子待在一塊玩。這時候,家長可以給大孩子建立身份,讓孩子幫助父母給小嬰兒餵奶、更換尿布等簡單工作。讓孩子共同參與,讓他們成為家長的小幫手。這會讓他們內心得到參與感和被重視感。

通過這樣的方式也可以增加孩子之間的感情,從而減少敵對心理。

但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大孩子拒絕做這樣的事情,也不要強迫他們。否則只會進一步加多孩子的反感和厭惡。通常,父母只需要鼓勵孩子去做就好了,這樣孩子會更願意去做。

4、家長要保持冷靜和耐心

家長要相信,孩子只是暫時地出現"行為退化"這種狀況。這時候,家長越是能夠保持冷靜,孩子就可以越快速地回到生活正軌。父母要保持冷靜並接受事實,更不能去批評大孩子的行為幼稚。而是要去儘可能地避免他們的行為繼續退化。當他們不願意做某事的時候,家長應該耐心地引導他們應該怎麼去做,還可以通過獎勵和誇獎的方式去提醒他們。通過稱讚他們的成熟行為,讓他們知道遇到事情應該怎麼去做才是對的。

5、陪孩子玩"照顧遊戲"

當孩子流露出脆弱和幼稚的一面時,當他撒嬌地說:"媽媽你能不能像小時候一樣抱我一下呀?"這個時候,做父母的應該是耐心地滿足一下他的情感要求。

家長可以順從孩子,跟孩子玩照顧的遊戲。如果當孩子提出要求時,媽媽說的是:"好呀寶貝,讓媽媽抱著你,就像你小時候那樣!"那麼這時候,孩子就會感受到媽媽的愛,他的敏感和依賴也會得到家長的呵護。

除了玩照顧大孩子的遊戲,還可以跟大孩玩"照顧嬰兒"的遊戲。讓他們從被照顧轉為照顧一方,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增加孩子之間的接觸,讓孩子學會呵護別人。

其實,孩子總是會比大人想像中的要更容易得到滿足和通情達理。出現"行為退化"也只是孩子在得不到安全感的時候想出的,為了引起父母關心的辦法。想讓大寶們健康成長還需要父母們多花心思,給他們提供不斷的愛和安全感。

我是99分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二寶出生,大寶行為「退化」?是「同胞競爭障礙」惹的禍,需警惕
    中國現在已經完全開啟了二胎時代,好多父母也都選擇了要第二個寶貝,但是大寶跟二寶之間的問題卻總是層出不窮。爸爸媽媽們也感到十分的無奈,因為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因為二寶比較小,所以不免比較偏愛,大寶也會因此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兩個孩子的家庭都會產生這種問題,就像小雲家最近的情況。她說他們家的大孩子自從弟弟出生之後行為就有點怪異。
  • 3歲孩子行為退化成嬰兒?面對孩子「行為倒退」,家長要這樣應對
    但是當孩子們三歲的時候會出現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就是孩子們突然開始不願意做哪些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生活中只要有一定事情不是順著她的意思來的他就會隨便的發脾氣。孩子們到三歲的時候,他們的行走能力本來已經發育得不錯了,但是她們卻不願意自己走路了,不過在哪都像小嬰兒一樣想要讓自己的父母抱著她們。
  • 二胎家庭最忌諱說的話,容易惹大寶「炸毛」,家長不要脫口而出
    ,尤其是在教育大寶時,父母的無心之言往往會傷害到孩子的內心,二胎家庭的家長們千萬要注意,在大寶面前不要脫口而出這些話。 其實很多時候老大的一些幼稚行為,往往都是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因為新的寶寶到來之後,父母的大部分精力都在第二個孩子身上,很容易忽視到老大。
  • 二胎家庭最忌諱說的話,容易惹大寶「生氣」,家長不要脫口而出
    ,尤其是在教育大寶時,父母的無心之言往往會傷害到孩子的內心,二胎家庭的家長們千萬要注意,在大寶面前不要脫口而出這些話。其實很多時候老大的一些幼稚行為,往往都是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因為新的寶寶到來之後,父母的大部分精力都在第二個孩子身上,很容易忽視到老大。作為家長應該每天抽出時間和大寶相處,也可以讓大寶幫著父母照顧弟弟或妹妹,這樣大寶的怪異行為也會消失。
  • 「有二胎後,越來越討厭大寶」,讀懂大寶行為,才能贏得孩子合作
    在網上看到一位媽媽吐槽: 大寶3歲,本來已經能自主如廁、吃飯、穿衣了。可自從二寶出生後,大寶能力就"退化"了。非要帶尿不溼,不然就尿褲子。並且還鬧著要奶瓶、哄睡,也變得愛哭鬧、粘人了。那表現,就跟嬰兒車裡的二寶沒啥兩樣。
  • 9歲女孩行為「退化」成嬰兒?網友卻感同身受,醫生說……
    為了與妹妹「爭寵」,9歲女孩表現得越來越像個嬰兒。醫生說,這叫「同胞競爭障礙」,是一種心理障礙……9歲女孩「爭寵」,「退化」成嬰兒?從種種跡象看來,9歲的小傑都在「越長越小」。她堅決拒絕去自己的小屋睡覺,雖然在此之前她已經與父母分床睡了兩年。她不想去上學,但更害怕自己一個人待在房間。
  • 衝著大寶的顏值生二胎,結果上帝吻了老大的臉,忘了給老二留扇窗
    文|綠葉媽咪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二胎政策開放後,不少寶媽動了生二胎的心思。但我們發現很多二胎家庭裡,雖然都是同一個爸媽生的,但是兩個孩子卻有些許不同,不論是長相上還是性格上。
  • 大寶聽到二胎就搖頭!到底要不要二胎?看兒童文學專家怎麼說
    於是,二胎政策出臺,很多家庭進入了二胎時代。但是問題卻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不少家庭出現了父母想生二胎,而大寶堅決反對的情況。最極端的例子,甚至有大寶為了威脅父母不要生二胎,威脅跳樓自殺,逼得父母左右為難。這邊是大寶的抵死不從,那邊是希望兒女雙全的願望,這讓很多家庭都十分煩惱。
  • 千辛萬苦生下二胎,大女兒卻寫下催淚作文!
    來自溫州的潘女士為了二胎,經歷嚴重孕吐、差點丟了工作等等大難關,才生下二胎女兒。好不容易迎來襁褓嬰兒,忙碌中體驗著再為人母的喜悅,可是卻被大女兒的班主任叫到辦公室,告知要注意女兒的心理問題。家長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能再大寶面前表現出對二胎過度的興奮,讓大寶覺得弟弟或者妹妹的到來,讓自己有很大的落差。其實,家長還要讓孩子學會分享,比如跟小朋友分享玩具,把糖果分給親戚朋友等等。不願分享,是很多大寶痛恨二寶的最大原因。其次,孩子鬧矛盾的時候,一定不能一味批評大的。潘女士的案例裡,也是有類似的情況,二寶哭了,大寶剛好在旁邊,媽媽就覺得很可能是大寶欺負二寶了。
  • 二胎家庭孩子的教育
    今天由我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二胎時代下雙子女及多子女家庭的教育問題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進入了二胎的行列,生不生,生了如何教育成了當下的熱門話題,生的理由是可以給老大添個伴,不生的原因是沒錢,沒時間、沒人帶等等, 有的人猶豫要不要生二胎
  • 「今晚陪我睡一次吧,求你了」生二胎後,大寶的請求刺痛寶媽的心
    「今晚陪我睡一次吧,求你了」生二胎後,大寶的請求刺痛寶媽的心朋友圈的一條視頻被刷屏,引來朋友們激烈的討論。二胎朋友的大寶向她哭著請求道:「媽媽,今晚陪我睡一次吧」,聲淚俱下的哭訴實在讓人心疼不已。看到兒子受傷的表情,朋友心被刺痛了。
  • 戰疫情 金華家長學堂微課 | 疫情導致兒童行為退化怎麼辦?
    「行為退化」是指個體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或挫折時,他的思維、情緒和行為方式會倒退到心理發展的早期階段,行為表現突然變回了幼兒甚至嬰兒的時候,從而滿足自己的某種心理需要。這種機制可以發生在孩子身上,也可以發生在成人身上,是人類自我調節和自我成長的需要。
  • 兒子催媽媽生二胎,寶媽用「假妹妹」應付,網友:生個真的吧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前幾年,在大家都準備拼二胎時,家裡的大寶紛紛站了出來表示:不!同!意!習慣了身邊都是獨生女家庭的他們,一時間對家長要生二胎的想法感到氣憤和「恐懼」,覺得爸爸媽媽不喜歡他了。孩子無法理解:「家裡已經有一個我了,為啥還要生一個」,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
  • 奶奶哄嬰兒弟弟睡覺,哥哥「吃醋」要求哄睡,爺爺:一視同仁!
    要了二胎之後,很多家長都會面臨一個問題:照顧二寶的時候,有時大寶會「吃醋」。這不,最近有爺爺奶奶就遇上了類似的情況,大寶的反應讓人忍俊不禁。哥哥可愛的吃醋行為讓人忍俊不禁,更讓人暖心的是,在孩子指出「不公平」的時候,家長們能照顧大寶的感受,給大寶同樣的關注。生二胎,家長要注意哪些問題?
  • 叫你生二胎!叫你生二胎!有二寶後,笑著笑著就哭了,網友:真實
    二胎全面開放之後,不少家庭響應號召要了二胎,只不過,二寶出生後,兩個孩子相處的畫風讓他們有些哭笑不得。 生二胎前,寶爸寶媽以為倆孩子是這樣的: 1.大寶二寶躺在床上,大寶側著身微微低頭,一隻手放在二寶身上,就好像是在守護二寶,整個畫面讓無數老母親心都軟了:
  • 10歲女孩因爭寵要跳樓,媽媽跪地求饒,二胎家庭的孩子要怎麼養?
    很多父母生二胎,是因為自己不能夠陪伴孩子一輩子,希望孩子有親情可以依靠,所以想要生一個二胎讓他們相互陪伴。但究竟是伴還是絆,取決於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但很多父母都忽視了這一點。認為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才生二胎的,怎麼就不領情呢!
  • 林宥嘉生二胎被熱搜,網友:二胎家庭的真諦何在
    網民評論:又騙我生二胎了!但更多的網友卻表示:現實中的二胎家庭,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全靠撐!老一代的人經常勸年輕的人去生二胎,如果不生的話,就覺得太自私了,不願意承擔責任,其實現實往往比這更殘酷。第一,老大老二之間的戰爭。「現在教育方式都變了,以前都是讓大寶讓弟弟妹妹,現在反而強調要多關心大寶!」
  • 大寶二寶「掐架」?試試這些增進感情的小遊戲
    ,「我家老大總是趁我們不注意的時候打二寶,怎麼辦?」「我家老大和老二怎麼老『掐架』?」……「二寶」出生以後,即使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父母仍然要面對很多新挑戰,面對如何平衡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關係問題,時常會不知所措或充滿困惑。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大寶心裡的「苦」。此外,針對大寶情緒不佳,或者對弟弟妹妹產生敵意的情況,我們可以在家裡進行一些增進大寶、二寶感情的小遊戲。
  • 9歲女孩爭寵"退化"成嬰兒 醫生:家中二寶出生所致
    第一次見到小傑,天津市安定醫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孫凌就注意到,這孩子有明顯的「退行行為」,「像是一種退化,各種行為能力都倒退回小的時候,比如她一直偎在媽媽懷裡不肯離開。」按照小傑的描述,醫生懷疑她已經出現了幻視、幻聽行為,要求住院觀察。聽說家裡有個剛出生3個月的妹妹,孫凌提醒家長,孩子應該是因為二寶的出生而出現「同胞競爭障礙」的症狀。
  • 「爸媽不愛我,都是你害的」,大寶的話,揭開二胎家庭「暗傷」
    這一句話,讓張女士如夢驚醒,此時的她才突然明白,自己的做法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生二胎這個決定有多草率,多麼地錯誤。二胎家庭雖幸福,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其實有很多父母都像張女士夫妻倆這樣,覺得生個二胎挺好的。但實際上生二胎與否,主要還是要看孩子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