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飛宇最近十分的煩惱,因為他的女兒最近變得很像一個小孩子。
他們家的孩子本來兩歲的時候就學會自己拿著湯勺吃飯了,可是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願意自己拿著湯勺吃東西,硬是要大人餵才吃,幼兒園的老師反應她在幼兒園裡的情況也是這個樣子的。
以前他出門工作的時候孩子都會十分乖巧的送她去上班,不會哭鬧。最近的情形就讓他很是頭疼了,每次他要出去上班的時候,孩子都會抱在她的腿上,不願意讓他踏出房門半步。而且他們家的孩子最近總是動不動的就哭,明明以前十分的懂事,是不會隨隨便便就哭的。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他們家的孩子是正處於三歲時候的"行為倒退期"。
很多父母可能都會錯以為孩子們的這些情況是因為他們太過於溺愛孩子了,其實不是的。
很多處於三歲到四歲的孩子們都會有這個"行為倒退期"。這個是孩子們兒童期的一種特殊心理狀態,是寶寶們歷來情感的一種表現。
出現這種情況時十分正常的,只要我們正確的去應對孩子們的這種情況,孩子們就能夠順利的度過他們的"行為倒退期"。
什麼是孩子們的"行為倒退"呢?
孩子們長到三歲的時候本來已經可以獨立的做許多的事情了,而且也會變得十分的懂事。
但是當孩子們三歲的時候會出現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就是孩子們突然開始不願意做哪些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生活中只要有一定事情不是順著她的意思來的他就會隨便的發脾氣。
孩子們到三歲的時候,他們的行走能力本來已經發育得不錯了,但是她們卻不願意自己走路了,不過在哪都像小嬰兒一樣想要讓自己的父母抱著她們。還有就是本來三歲的孩子們自己可以吃飯了,但是孩子們卻不願意拿勺子吃飯,需要我們跟小時候餵它們吃飯一樣再自己餵她們吃飯她們才願意。
這個十分讓我們頭疼的事情就是孩子們的行為倒退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們所有的能力都倒退回跟嬰幼兒們一樣,於是總會不經意的惹怒我們,導致我們及生氣又無奈,
因為我們自己又不知道這是孩子們的行為倒退期,所以會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們發脾氣。
那麼處於三歲時的"行為倒退期"的孩子們會有怎麼樣的表現呢"?
"行為倒退"的孩子們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孩子們的行為倒退包括運動技能,社交技能和語言技能的退步。當孩子們開始進入3歲期間的"行為倒退期"的時候,它們會有以下的表現:
1. 平常願意跟別人打招呼的孩子突然又開始不願意叫人了2. 可以自己走路的孩子一直粘著自己的父母要抱抱3. 可以獨立吃飯的孩子突然有需要家裡人拿著勺子餵它吃飯4. 可以獨立上廁所的孩子又開始尿褲子了5. 說話很好的孩子又開始磕磕巴巴了
那麼孩子們為什麼會出現"行為倒退期"呢?
孩子們為什麼會出現"行為倒退"呢?
當孩子們在某一領域開始突飛猛進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在其他的方面發生倒退,這是由世界著名的兒科醫生T·貝裡·布雷澤頓提出的。
孩子們的"行為退化"既有內在的因素。當孩子們三歲半的時候,他們的大腦正在迅速的發育,於是他們其他地方的發育就會開始倒退。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正確的看待孩子們這種現象的出現。
孩子們"行為退化"也有許多外界的因素。比如周圍的環境突然變得陌生,或者自己的父母陪伴自己的時間突然急速的減少。
面對孩子們的"行為倒退",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
首先,我們要去接受孩子們"行為退化"的這種現象孩子們行為退化的時候我們不可以一味的去指責她們,我們要學會去接受孩子們行為退化的這個現實。
如果我們總是去強調孩子們行為退化的這件事情的話,孩子們自己也會感到十分的羞恥,關鍵是這並不是她們自己故意做出的事情。
我們不可以說孩子們的行為十分的幼稚,因為我們的這些話語會增加孩子們的羞恥感,從而拒絕再次在我們面前表現出自己不會的事情。
我們在孩子們開始出現希望為倒退的表現的時候我們不能夠過度的去斥責孩子們,而應該鼓勵孩子們下次做得更好,並抓住一切機會去讚揚孩子們平時表現出來的"大人的行為"。
這樣子孩子們就會認識到自己的自己已經是個大孩子了,意識到以後自己應該如何做。
給予孩子們更多的關注,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安全感有時候孩子們的行為開始退化除了屬於特殊原因之外,還會有其他外界的因素促使孩子們的行為退化期到來加快。
比如我們忙於工作過或者是家中其他孩子的到來會把我們從孩子們的身上吸引過去。這個時候孩子們就會覺得自己只有跟嬰兒一樣什麼都不會做的時候自己父母的注意力才會回到自己的身上,所以他們就會開始模仿嬰幼兒的行為。
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的行為之所以退化無非就是為了博得我們更多的關注。我們可以讓大孩子們參與到照顧小孩子們當中,在現實生活中要注意照顧一下大孩子的情緒,不可以忽略她的感受,畢竟她也只是一個孩子。
從小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孩子們小時候不願意獨自做事情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休息好,所以孩子們在第二天的時候總是無精打採的。
因此我們從小就要培養孩子們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加強孩子們的安全感有些孩子們行為倒退只是因為他們缺失安全感,因此我們要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感。
孩子們越大越會覺得自己能夠做很多事情了,但是就因為自己能夠做很多事情了所以自己的父母對於自己越來越不關注了。孩子們就會通過不做所有自己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去博取父母們的關注。
我們不能夠覺得孩子們年齡大了就不像小時候那樣的去關懷他們倆,這樣的話孩子們會十分的缺失安全感。
經常並及時的鼓勵孩子們當孩子們能夠獨立的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在旁邊及時的鼓勵他們,讓他們知道自己是一直在關注著他的。
孩子們小的時候只要得到了父母的鼓勵就會更加樂意去完成一件事情,因為她們渴望得到你更多的獎勵。
我們如果經常誇獎孩子們的話,孩子們也會變得更加的自信。
每個孩子們行為退化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這一段時間的長短根據不同的孩子們是不同的。我們只需要在孩子們處於這個時間段的時候正確的陪伴孩子們,就可以把孩子們這個時期的延續時間縮減到最短。
我是小A媽媽,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