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公園內發現一座「詭異」教堂,破敗不堪,周圍還曾經是墓地

2020-12-23 劉小順

這裡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說到哈爾濱的教堂,最著名的應該就是精美絕倫、廣受歡迎的「索菲亞教堂」了,很多外地遊客來到哈爾濱旅遊,都要到「索菲亞教堂」去打打卡,否則就像是白來哈爾濱旅遊了一樣。可實際上,哈爾濱還有其他許多類似的百年老教堂,也同樣值得關注。

比如,前段時間當我在哈爾濱旅遊的時候,無意間在哈爾濱市中心的文化公園裡發現了一座非常「詭異」的老教堂,看起來已經年代久遠,而且還破敗不堪,似乎已經很久沒有人關注它了,這到底是一座怎樣的教堂?不禁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

後來,我在網上查過了相關資料才知道,原來這座「奇怪」的教堂名叫「聖母安息教堂」,又叫「聖母升天教堂」,或者「烏斯別斯卡亞教堂」,它始建於1908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主要是磚木結構,具有很強烈的俄羅斯風格。

相對於同一時期的「索菲亞教堂」,哈爾濱文化公園內的這座「聖母安息教堂」顯得規模比較小,而且看起來幾乎沒有進行過任何的修繕與維護,仿佛已經被世人遺忘在這裡,別說遊客不知道這座老教堂,恐怕連好多哈爾濱人都不知道。

更讓人覺得「詭異」的是,在這座「聖母安息教堂」周圍,曾經是一片巨大的墓地,據說自1902年始至1958年止,這裡一共埋葬了俄國東正教徒44226人,是哈爾濱及中東鐵路附屬地區內最大的東正教墓地,後來墓地搬遷,才變成了現在的哈爾濱文化公園。

而哈爾濱「聖母安息教堂」就位於曾經的公墓中間,是為死者舉行祭奠活動的地方,想到這座教堂曾經的用途,再加上如今年久失修、破敗不堪的樣子,實在讓人感覺不寒而慄,也更加讓人覺得這座教堂看起來有些「詭異」了。

那麼,你有沒有去過哈爾濱旅遊?對哈爾濱印象怎麼樣?你有沒有在哈爾濱市中心的文化公園裡發現這座「聖母安息教堂」?你知道這座教堂周圍曾經是一大片墓地嗎?你覺得這座教堂是不是看起來有些「詭異」呢?如果以後有機會再到哈爾濱旅遊的話,你想不想到這座教堂去看一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更多精彩內容】

蘇州網紅「日本街」,有中國人穿和服來打卡,網友:南京怎麼看?

實拍「東北第一城」瀋陽,高樓林立、人流如織,南方遊客:太意外

哈爾濱果戈裡大街上有一座「傳奇」教堂,夜景特別美,遊客卻不多

實拍哈爾濱地鐵站,每一個都不相同,好像藝術品,南方遊客看呆了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

相關焦點

  • 哈爾濱「最美」本土商場,外形如同歐洲宮殿,裡面都是昂貴奢侈品
    哈爾濱位於我國的東北地區,是黑龍江省的省會,也是一座著名的東北旅遊城市。哈爾濱有「冰城」的美譽,你在這裡不僅能欣賞到壯麗的北國風光,而且還能看見許多歐式老建築,充滿濃濃的異域風情。前段時間,當我來到哈爾濱旅遊時,無意中發現哈爾濱不僅各種歷史建築帶有典型的歐式風格,甚至連一些商場的建築外形也都很像歐洲宮殿,比如位於南崗區東直大街的「松雷商業」,就讓人感覺眼前一亮。
  • 哈爾濱東大直街上具有拜佔庭式風格的聖母守護教堂
    1902年在墓地上建造了一處以石為結構高約2米的祈禱所。當年用於葬禮的禱告。1930年12月一座雄偉的磚石結構教堂在木結構教堂基礎上重建起來,就是現在這座聖母守護教堂,又稱聖母帡幪教堂和烏克蘭教堂,因為一度由烏克蘭人守護。是一座東正教教堂。教堂的設計者是俄羅斯籍猶太裔著名建築師尤·彼·日丹諾夫。建成後的聖母守護教堂建築面積660平方米,平面呈十字形,地基由花崗石砌成,磚石結構堪稱宏偉厚重。具有濃鬱的希臘拜佔庭風格。
  • 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哈爾濱的中心點現已拆除
    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亦稱「中央寺院」,俗稱「喇嘛臺」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原址位於哈爾濱市秦家崗中心廣場,即現在的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紅博廣場正中央,建成時是全城的制高點和標誌性建築。教堂建於1900年,1966年十年動蕩期間被毀。
  • 一座東正教教堂,裡面供奉著大天使長米迦勒,是歷代沙皇的墓地
    天使長大教堂是一座東正教教堂,裡面供奉著大天使長米迦勒,是歷代沙皇的主要墓地,至今保存有40多具棺木。天使長大教堂位於俄羅斯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內的大教堂廣場,介於大克裡姆林宮與伊凡大帝鐘樓之間。現在大家看到的教堂是由義大利建築師Aleviz Fryazin Noviy設計建造的,建於1505年到1508年,頗似義大利式宮殿。教堂的內部空間具有明顯的古羅斯建築風格,幾乎成正方形的大柱排列得細碎密集,祭壇處有兩個,教堂主體空間有四個,將建築縱向分成3個長形大廳。大教堂的祭壇部分用高大的聖像壁與祈禱空間分隔開。
  • 哈爾濱果戈裡大街上有一座「傳奇」教堂,夜景特別美,遊客卻不多
    前段時間,當我在哈爾濱旅遊時,走在著名的果戈裡大街上,竟然無意間在街邊發現一座外形非常獨特的教堂建築。這座教堂的外立面主要由紅磚組成,看上去似乎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了,不禁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準備過去一探究竟。
  • 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索菲亞教堂,為何修建在哈爾濱
    素有「冰城」、「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美稱的哈爾濱,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其特殊的歷史進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她具有異國情調的美麗城市。有人說,城市是一個各種物質元素的集合體,城市建築是人類文化和文明的產物,也是構成城市的重要元素和細胞,它凝聚著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實踐的感慨和智慧。
  • 哈爾濱火車站旁有座教堂,俄羅斯風情引遊客打卡,其實是個墳場
    我們幾乎很難看到城市中的西方教堂,而且有些中國人認為教堂是一個不吉利的地方,普通人不能經常去教堂。儘管我國很少出現教堂,但哈爾濱火車站旁邊的一座教堂卻引起大部分人的好奇心。 哈爾濱火車站成為遊客最值得打卡的地方,遊客之所以會將哈爾濱火車站稱為最適合打卡的場所,是因為北廣場卻出現了一座具有西方特色的橘紅色教堂。
  • 和我一起去暢遊哈爾濱的兆麟公園!
    在哈爾濱市道裏區的繁華地帶,有一座存在了百年的公園,它臨近中央大街,與松花江隔道相望,哈爾濱的冰雪盛會又因它而聞名於世,這就是兆麟公園!始建於1906年的兆麟公園最初是叫做「董事會公園」,後改為「特別市公園」,解放後更名為「道裡公園」。
  • 聖尼古拉大教堂——所有哈爾濱人難忘的痛
    這座教堂是哈爾濱歷史上最宏偉的木結構建築,也是世界上幾座比較重要的東正教教堂之一。修建者用城市主保聖徒尼古拉·米爾裡基斯基聖徒的名字命名教堂,用虔誠的信仰盼望上帝能夠降福於這座松花江畔的小漁村。教堂被置於松花江附近高崗上的最高處,同時以教堂為原點向東、西、南、北、東北、西北輻射出六條馬路,使大教堂成為了整座城市街道的匯聚點,賦予哈爾濱一個心理和視覺上的中心。
  • 在哈爾濱有一個一年四季都可以遊覽觀光的免費公園
    導言:在哈爾濱繁華的中央大街附近,高樓林立的懷抱中有一個外觀不是很起眼的公園,但是走進公園後,你會發現裡面內有乾坤。最主要的是,它是一個一年四季都可以遊玩的公園,它就是以著名抗日聯軍將領李兆麟將軍命名的兆麟公園。
  • 百年前沙俄的隨軍教堂,竟成哈爾濱的地標,在俄羅斯還有同名建築
    要說位於哈爾濱的歐式建築,可謂多不勝數,黑龍江省博物館舊館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真正能作為地標的,還是這座東正教教堂-聖·索菲亞教堂。提到這座教堂,也是頗有歷史淵源,它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即1907年)三月,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不過最初修建這座教堂的並非清政府,而是沙俄。
  • 哈爾濱1922年建,是中國目前唯一開放的典型拜佔庭式建築
    大家好我是莊皓文,今天我們來到哈爾濱南崗區東大直街268號拍攝這座1922年建設的東正教教堂,烏克蘭教堂也稱聖母守護教堂。該建築具有鮮明的宗教色彩,其突出特點是屋頂的原型,哈爾濱道裏區的聖·索菲亞教堂也是典型的拜佔庭式建築房頂的造型十字是希臘十字,四條臂長長度相等。
  •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拜佔庭式建築,哈爾濱地標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拜佔庭式建築,哈爾濱地標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裏區中央大街東側的透籠大街,是典型的拜佔庭式正教會, 曾經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會堂,現在是中國保存最完全的拜佔庭式建築, 這個教會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構, 1997年6
  • 在家推窗見墓地?老虎山公園懷念堂被叫停
    大家都想不明白,既然老虎山上要建的是一座人文公園,又怎麼會突然冒出來一座懷念堂。而更關鍵的是,市民從民政部門了解到,老虎山上根本沒審批過任何與公墓或者懷念堂相關的項目。原計劃裡確有懷念堂  目前已取消這一功能
  • 隕落的秘境《墲人之境:探索》廢棄教堂暗藏殺機
    巨大古棺的上方,偌大的蜘蛛在辛勤的耕織著它的蛛網……這裡曾經是一處教堂。Explore X Studio工作室研發古墓冒險題材(4v1)非對稱競技網遊《墲人之境:探索》,今日全面曝光全新地圖「月墓祭堂」,帶領你去尋找這所廢棄教堂的秘密。 《墲人之境:探索》遊戲下載: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242700/_/
  • 消失的斯坦尼斯拉夫教堂?哈爾濱1906年建造的老建築
    哈爾濱南崗區東大直街有三個教堂距離很近建築特點都不相同,分別是耶穌聖心主教堂,聖母守護教堂,尼埃拉依教堂。這幾個教堂就屬耶穌聖心主教堂看起來最奇怪,沒有特別亮眼的建築特點,也沒有什麼歲月的味道特這造型看起來挺複雜的,卻又是現代玻璃製作,小編查找了一些資料大概了解了。這座教堂原為聖·斯坦尼斯拉夫教堂。中東鐵路橋建成之後哈爾濱湧入了很多波蘭人,波蘭人信奉天主教集資建造了這座教堂。教堂的設計師是卡茲·基列依,磚石鐵蓋,仿哥德式建築。
  • 哈爾濱,有座沙俄侵略者鎮壓哈爾濱義和團運動而建的教堂
    哈爾濱站北廣場附近有一個很大的洋蔥圓頂,是典型的巴洛克式教堂,它建於1907年,是1908年建造的聖伊維爾教會的簡稱,伊維爾教堂的歷史價值非同尋常,不僅是俄羅斯侵略者鎮壓哈爾濱義和團運動的重要歷史證據,也是日俄戰爭的重要歷史見證人。
  • 哈爾濱史達林公園的俄式小木屋,原來是日本人設計的
    今天拍攝哈爾濱友誼宮回家的路上經過了三座俄式的小木屋,發現這座木屋十分獨特,看起來好像剛剛經過維修。回到家裡翻閱書籍發現,這座建築始建於1937年,木質結構,俄羅斯風格建築,現在是哈爾濱市一類保護建築,不可移動文物。
  • 冰雪王國哈爾濱之旅---中央大街、聖·索菲亞教堂
    壓馬路  回哈爾濱十幾天了,從來不出屋,出來穿的像窩瓜一樣還感覺冷。特別是下完雪,感覺特別滑,還好去哪裡都穿著雪地鞋,但也很小心怕摔倒,這冰天雪地的摔一下是真疼。獨具持色的歐亞風情、經久不衰的傳奇、流光溢彩的迷人夜色,構成了哈爾濱人心中浪漫、時尚、典雅、高貴的中央大街,是老哈爾濱人心中永遠的迷戀情結。2006年成為哈爾濱城市名片,2013年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